《三打白骨精》的优秀教学实录

时间:2022-07-04 05:49:13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打白骨精》的优秀教学实录

  师:反复叙事的写法,西游记里还有很多。就说跟白骨精反复次数相同的反复叙事,就有:

《三打白骨精》的优秀教学实录

  生:“三借芭蕉扇”。还比如《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三气周瑜。

  师:当然,不仅仅是“三”的反复叙事,还有你们刚才说的《三国演义》中的“五伐中原,还有“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反反复复中,读着多引人入胜啊。(和学生一起聊)

  师:围绕反复叙事,让我们做一个游戏,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这是报告单中,我们填写的三打白骨精的结构图表。刚才同学们提到的要吃唐僧的那些妖精,请你做一个结构替换。

  生:把白骨精替换成红孩儿。题目就叫“大战红孩儿”。

  生:起因是红孩儿要吃唐僧肉。经过呢,徒弟们大战红孩儿。结果呢,观音救助,降服红孩儿。(此环节也是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聊出来。)

  师:请你们再自己选一个妖魔名字,也来做个替换。

  生:用蜘蛛精替换……(内容略)生:还有把白骨精替换成金角大王……(内容略)

  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只要把妖精的名字换一换,起因、经过、结果大体不变。

  生:起因是妖精要吃唐僧肉,经过都是孙悟空他们和妖精大战,结果妖精被打败或者收服。

  师:当然,有些妖魔虽然目的不是吃唐僧肉,但也是师徒取经路上遇到的磨难,这些故事的大体情节结构也是相同的。回去阅读其中一个故事也可以完成一个新的报告单。

  师:原来《西游记》里一个一个降妖除魔的故事,就是多个类似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叠加,整本书,也是反复叙事(回扣板书)。你看,我们不但发现了一个故事的结构密码,还发现了整本书的结构密码。真好。

  生:只要记住妖怪的名字,进行替换,基本就了解了这本书,这不失为一种阅读的好方法。

  师:难怪有人说,一切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流传千古,也许根由是它所创造与生发出的结构。同学们,《西游记》藏着的密码多着呢。比如人物名称的密码,为什么叫“悟空”、“悟能”、“悟净”呢?比如故事中的数字密码,像刚才说的孙悟空金箍棒的重量,御花园蟠桃的成熟年限,人参果的成熟年限等等,太多了。只要读进去,就会发现《西游记》真是奥妙无穷!

  师:可话又说回来了,反正都是大同小异的故事,西天取经写三五个得了呗。正如有个同学质疑的那样:孙悟空那么有本事,背着唐僧飞身取经不就得吗?作者吴承恩干嘛要反反复复写那么多一路由遇险到历险到脱险的故事?

  生:表现取经的艰难,同时也是为了表现主人公的个性特点呐。

  生:也说明他们取经很有决心,有毅力啊,一次一次没有被打败,而最终取得胜利。

  师:是啊,这一个个情节,让西天取经的路途显得分外艰难,突出了唐僧师徒取经的决心与毅力。看来,这三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环境、情节,都是为了突出人物。好,最后一个环节进入“人物性格”的评价。

  四、聊故事中的人物

  (一)评价悟空和唐僧

  师:看报告单。说说你对这些人物的评价。

  生:我想聊聊唐僧,他主要的特点是不分是非、固执己见。

  生:我认为唐僧不是是非不分,他只是一心向善,太善良了。

  师:看来你们对唐僧的评价是两方面的。

  生:白骨精是诡计多端、阴险狡诈的人。

  生(女):我觉得白骨精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很顽强,很执着,很了不起。(笑)

  师:啊(老师想了一下),那你说说白骨精这么执著的目的是什么?

  生(女):要害唐僧,要吃唐僧肉。

  师:结合她读读目的,你说,该怎么评价白骨精的这份“执着”呢?

  生(女):(想了想)反正她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笑)

  师:好,你先想想,一会儿再和你聊这个问题。

  生:孙悟空疾恶如仇,爱憎分明。生:猪八戒好吃懒做。

  生:我觉得猪八戒虽然有缺点,但憨厚可爱。

  师:书上不止一处写到这一点,你怎么了解这么多?

  生:我在书上、电视中看到的。

  师:从你们的评价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些人物,特点鲜明。当然,对一个人物的评价,不同人观点也不同。比如八戒和唐僧,很多同学都有争议。大家对唐僧的评价就很不一样。(问刚才评价唐僧“是非不分”的学生)什么原因导致你对唐僧有如此评价?

  生:他是个认死理的人,宁可相信假变的妖精,也不相信有本领的孙悟空。你看课文中有一句话,“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唐僧说悟空“无心向善”,这明明该是我们对妖精的评价,却成了唐僧给悟空的评价。

  师:那我们就先讨论讨论唐僧这个人物。好好读读这句话,唐僧有没有给悟空商量的余地?

  生:没有!唐僧真的生气了。(让该生读读唐僧的话。)

  生:这句话一连用了三个感叹号,可见语气多么强烈。

  生:唐僧上来就说了一句“胡说”,一口否定了悟空。还说“你去吧”,实际上就是赶悟空走。他不分善恶,对悟空实在是太无情了。

  师:看来你们不同意唐僧的观点。把你们的观点告诉唐僧,咱得跟他聊聊。要聊,得有话题。结合报告单的“问题栏目”,我把同学们对唐僧提出的问题梳理了一下,把你们的问题变作了采访的话题,把唐僧的名字变成了“你”。那就请同学们互相扮演不同的角色。一问一答。听听人家唐僧怎么想的,然后咱们再做评价也不迟啊。这几个问题之外,你还想提问别的,也可以。(学生结合下列话题练习,然后汇报交流)

  a山势险峻,虎狼横行的险恶环境,怎么会有人居住在这里,你就没有想到是妖精变的,要吃你?

  b你为什么不相信悟空的话,还给他念紧箍咒?

  c你说他无心向善,有意作恶,那你理解的“向善”是什么?

  生:山势险峻,虎狼横行的险恶环境,怎么会有人居住在这里,你就没有想到那人是妖精变的,要吃你?

  生:出家人慈悲为怀,想我大唐盛世,一片美好的景象,怎么能有什么妖精呢?你怎么就不往好里想呢?(笑)

  生:你这是所答非所问。常言道“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你瞧瞧,眼下是什么样的环境?这山里的人那可是妖精变的要吃你!

  生:反正我没有看见。就是有妖精,他不伤害我,我就不会伤害它。它要行凶我还要劝它呢!告诉它说:杀人一命,下十八层地狱,你就修炼不成仙,更成不了佛了。你要向我学习,我唐僧那可是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啊。(掌声)

  生:你看,徒弟告诉你那是妖精,你为什么不相信悟空的话,还给他念紧箍咒?

  生:因为他杀了三个人,我们取经的目的可不是杀人啊,而是取向善的经!看他连伤三人,我一次次阻拦他都不听,给他念紧箍咒,还是轻的呢。

  生:你是他师傅啊,怎么不相信徒弟呢,徒弟难道会欺骗你?

  生:谁让我是肉眼凡胎呢(大笑),我眼睛里看的就是人,而且他们都是善良的人。悟空跟我取经,这才刚开始,想当年他野性大发,大闹天宫,搅得三界不安,我可不能完全相信他说的话。(掌声)

  生:你说他无心向善,有意作恶,那你理解的“向善”是什么?

  生:作为出家人,以慈悲为本,不光会念经,还要和徒弟一路行善。这是我的信念,还是那句话: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师:站在唐僧的角度一听,也有道理啊。他的眼睛看到是人,当然要保护,哪怕妖精也要劝善,与人为善,取人为善,劝人为善。心中想的是大慈大悲的“善”。

  师:悟空在哪里?(教师和学生对话)师傅说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服气吗?

  生:我不服,我打死的是妖精,他却说我打死了平常真正的人,还把我赶出去。我非常生气。

  师:师傅说你胡说,还给你念紧箍咒,疼得你在地上直打滚,那你为什么还要打妖精?

  生:我师父其实也是好人,作为弟子,我当然要保护师傅,要不师傅就被吃掉了,所以即便我被念紧箍咒,也要打妖精。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师傅不理解,我还要打的!

  师:《西游记》后面还有师傅给孙悟空念紧箍咒的情节,请同学们回去阅读啊。看来,有心向善,不仅要有勇往直前和妖魔鬼怪斗争的勇气,更要忍受和排除来自自己同一阵营的好人的阻挠和误解,看来,要有足够的意志力才能成就一件善事。既然你不同意,你把师傅对你的评价改一个字。表明你的观点。

  生:我是有心向善。(学生说出之后,到黑板上把“无”改成“有”,变成“有心向善”。)

  师:悟空(教师还对着刚才的学生),师傅不但给你念紧箍咒,还给你写休书,赶你走,那你为什么还要一次次围在师傅周围,乞求留下?

  生:想当年,五行山下我被压了五百年,是师傅把我救了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他对我无论怎么不好,我都要保护师傅。

  师: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保护师傅,不离不弃,如果说对妖精不手软,那是正义,这里苦苦哀求,那是情谊。送悟空一个词——生:有情有义!

  师:请你最后陈辞,说说你理解的向善究竟是什么?

  生:自古正邪、善恶不两立,向善对我来说就得爱憎分明,惩恶扬善!

  师:哈哈,该出手时就出手!通过采访,我们发现如果两人都是火眼金睛,都是肉眼凡胎,情况也许会不同,可问题恰恰是一个基于道德,一个基于智慧。两个人理解的“向善”自然就不同了,结果一个越要打,一个越要念紧箍咒,甚至最后师傅无情地赶走了悟空:

  生:(看悟空离去的动画,学生朗诵):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师:你看,一个说对方是“无心向善”,一个坚决认为自己“有心向善”,每个人都认自己的理儿,矛盾激化到如此程度,导致这么悲惨的结局,怎么办好呢?(板书:擦掉“有心”,留下“向善”。)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你们是怎样理解“向善”的?此时此刻,把你们理解的给他们讲讲,缓和缓和两个人的矛盾好吗?

  生:我想劝劝唐僧。你的徒弟有一双火眼金睛,在西行的路上他能帮助你,这次也是在保护你,你却把他赶走,你是不是应该好好想想啊。

  生(上面那个认为白骨精顽强、执着的女孩):孙悟空啊,师徒四人你本事最大,遇到妖魔鬼怪你都不怕,执着地保护师傅。以后遇到妖魔鬼怪,师傅一定会再找你,只要你有求必应,有情有义,师傅一定会再收留你的。

  师:你现在又谈到了悟空的执着,你说悟空执着的目的和白骨精执着的目的一样吗?

  生(女):不一样,悟空的目的是善的,白骨精的目的是恶的。

  师:你真是“善恶分明”啊,那么,现在请你结合妖精的“无心向善”,再谈谈妖精的执著。

  生:妖精的执著用错地方了,妖精用的办法是狡猾阴险的,所以最后罪有应得。

  师:不仅仅是狡猾,更不是智谋,这执著,是不择手段的害人阴谋!也是说,方向错了,方式再好,那也是南辕北辙!(掌声)

  生:我想对孙悟空说。宽容也是向善,师傅没有火眼金睛,你何必跟他较劲呢?你想,师傅既然救了你,自然就会爱护你,这次师傅真生气了,他又没有你的能耐,你站在他的角度想,就不会悲伤了。

  师:刚才的唐僧、悟空呢?说说你们听了刚才这些同学的劝说,你们现在有什么想法吗?

  生:(扮演唐僧的学生)听了你们的劝说,我知道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被妖精迷惑,错怪悟空,做师傅的也不能这样固执,当时我要是把我的想法告诉他就好了,不能只顾生气,赶走徒弟,这是师傅的责任。真想向他当面说声对不起,希望他早点回来。

  生:(扮演悟空的学生,对着“唐僧”)我不应该和师傅您赌气,真的就走了,却没有考虑到师傅您不让打的真正原因。我要是从师傅的角度考虑,再耐心地和你说明白,就不会有后来让我俩伤心的事了。(让两个人握手。掌声。)

  师:谢谢你们。原来宽容、理解、包容也是一种向善。遗憾的是你们没有在场,如果你们在场,帮助他俩沟通,让彼此对“向善”的理解能够相互沟通,那该多好啊,也许孙悟空就不会被念了那么多遍紧箍咒,就不会遭到严厉的训斥了,更不会含泪而痛苦地离去了。一切就变成完美的结局。然而,都像你们想象的那样,没有一波三折的情节,没有情节当中人物的矛盾冲突,那你对孙悟空和唐僧有这样的深刻的印象吗?

  生:没劲!会特别的无聊,当他们产生矛盾时,才有好看的情节,才会吸引我的眼球。

  生:让我流眼泪的情节,会让我们对人物有很深的印象。人物之间的冲突和曲折的情节,会让我和他们一起兴奋,当然,也会有难过的时候,可越是这样,你就越愿意看下去。不然的话,就没意思了。

  师:所以,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特别注重人物的矛盾冲突。因为有了矛盾冲突,才能使人物的性格更鲜明,立场更清晰,情感更集中,表达效果也更好。

  生:因此我们才会在情节发展中,和故事里的人物一起欢喜,一同悲伤。

  师:也才能体验到阅读的快感。感谢你们的讨论,于是我们知道了名著中的人物特点之所以能那样惟妙惟肖,妙就妙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相信你通过上面的讨论,对人物的评价一定会更客观,也一定能报告单上更客观地修正自己的看法。

【《三打白骨精》的优秀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优秀09-15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07-17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04-03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06-04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02-22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12篇06-04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13篇02-22

三打白骨精评课稿06-01

三打白骨精读书笔记06-15

三打白骨精评课稿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