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文言文论文

时间:2022-07-04 05:11:36 传统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传统文化文言文论文

  一、“好的开头意味着成功的一半。”

传统文化文言文论文

  一堂生动有趣而效率颇高的语文课,是否能在导入上扣人心弦至关重要。而与现实生活相隔颇远的文言文的导入,更值得语文教师掏空心思去仔细揣摩。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我觉得至少有五种导入方式较为有效。1、背诵与课文相关的已学内容,借此活跃课堂气氛。。此种导入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更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他们“说”的能力。2、借用古诗词、对联,增加学生兴趣。我们知道,古代诗歌、词曲和对联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简约的典范,通俗易懂,记诵起来挺容易。利用它们引入课文的讲析,适合学生的口味,有易于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敬慕之情。3、借用历史人物典故,在类比中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其文化底蕴。4、名言警句是浓缩的思想精华,导入以此开篇,利于突出文章主旨,让学生眼前一亮,做到心中有数。5、结合,有针对性,易于学生有话可说,积极参与。

  二、讲解的精彩,能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有了好的开头,还要有切中要害的讲解,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不容置疑,课文讲析在时间上所占比重较大,自然头绪繁多。首要问题是解决好“读”。现代文需要通过朗读来披文入情,文字艰深的古文更应讲究读的技巧与方法。要想弄懂文言文的大意,“读”是不可省略的一环;切不可把“读”视为填充课堂时间可有可无的步骤,至少要做到粗读——听读——精读——赏读。粗读应安排在接触课文之前,学生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明确字词的读音,将有疑问的字音、句读做上标记。紧接着,进入听读阶段(可采用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采用默读方式,在文中标注正确的字音、停顿。然后,结合课文的翻译,采用精读,令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行文的妙处。如在《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中,我先指派一名学生用声音来演绎梁惠王,再让他挑选自己中意的同学扮演能言善辩的孟子。这种情景式的阅读很受学生欢避,不仅很多人愿意重新演绎君臣间的智力对决,而且,让他们在多次诵读中明确了各组的优势,利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整篇课文串讲完后,一定要注意最后的赏读。所谓“赏读”是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心来品读,以便巩固对文章的印象1.逐段翻译法。先让学生参照课下注释,口头翻译,再指定若干名学生当堂串讲。好处是使篇幅长的课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不足则是学生“动”的面不广。2.故事演绎法。针对《鸿门宴》、《柳毅传》等情节性强的文章,不必搞句句直译,只要学生大致理解内容即可。相关的重点实词、虚词及重点句式可在“归纳总结”阶段进行。3逐句接龙法。这种方法类似于游戏中的“击鼓传花”,但我们传递的不是美丽的花儿,而是翻译一句文言的小任务。此类活动有利于课堂上学生集中注意力,活动面大:但比较耗时,适用于篇幅短小、内容深奥的文言文。

  当然,无论朗读、翻译或归纳总结,这些细节都必须以具体文本为基础。而一些重要文本更应牢记在心,这就要注重背诵。不过,在这里我所提到的背诵一定要强调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即边记边写,理解之后方能记忆牢固。为了提高学生背诵的积极性,除了课内外的检查外,有时候,我也会开展一些小活动,例如翻译时的“接龙”竞赛,也常常应用在背诵的抽查中。可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我与他们的背诵“打擂”。学生作为擂主,他们背诵一定篇幅,再由老师顺势接上。这种做法不仅减轻了学生的侵难心理,一定程度上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心灵的距离。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那就是语文教师作为澡堂的主导者,真正要让文言文课堂教学动起来、活起来,就必须从思想上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老观念,放下架子,轻松上阵,与学生打成一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营造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乐学会学。只有这样,我们才称碍上是不折不扣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传统文化文言文论文】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论文11-11

中国传统文化 论文08-01

传统文化的议论文11-07

【荐】传统文化议论文07-18

传统文化议论文【精】07-19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08-06

关于传统文化的议论文05-25

高中传统文化议论文03-17

传统文化议论文15篇02-27

传统文化议论文(精选15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