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04 00:58:56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平均数》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篇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第91页的内容及第92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学情分析:

  教材把“平均数”编排在统计中进行教学,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从统计的角度去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存在一定的空难。因为四年级学生的统计意识比较薄弱,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肤浅,而用统计的思想去理解“平均数”需要有一定的统计意识和一定的生活经验,而正是由于受到这两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引入新课

  师:我们班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成立了几个兴趣小组:有环保小组、体育小组还有美术小组等。这是我们班环保小分队的队员们在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饮料瓶,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他们在上周的表现怎么样?(课件出示照片和视频)

  二、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这是环保小分队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和他们提出的问题,借助刚才的视频和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信息和问题)

  师:那么你能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这个问题吗?每人都有这个图,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预设:两种方法。)

  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13个)

  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算法吗?13是怎么来的?

  (1)“移多补少”的方法。

  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要把小红的一个给小兰,把小明的两个给小亮?(为了使他们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试着回答总结)

  师:像这样把多的饮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饮料瓶的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法)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饮料瓶吗?(不是)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学生口述算理并说算式,老师板书。

  师:像这样先合并然后再平均分的方法同叫“先合后分法。”

  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平均数)

  它引导学生利用“移多补少”或“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瓶子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数,可能同学们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小,也可能比这个数量大。平均数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2、内化拓展、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小组的活动(课件出示照片和91页例2情景图------踢毽比赛)对于比赛,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哪个队赢)那就是想知道哪个队的成绩好?现在老师让你们当裁判,一定要公平公正地裁决。

  (1)出示表一:(那女生各一名同学)

  师: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哪个队赢?你是怎么知道的?

  (19>17)

  (2)出示表二:(男女生各加入三名同学)

  师:现在哪个队赢了?你怎么知道?(指名学生说是通过计算总成绩知道的)现在男生算你们队的成绩,女生算你们队的成绩。

  通过计算得出:68<76(女生队获胜)

  引导学生体会,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赢。也可以求平均数的方法。

  男生:68÷4=17(个) 女生:76÷4=19(个)17<19

  (3)出示表三:(男生加入一名同学)

  师:看来女生队暂时领先,男生队还有一名队员要加入进来,请各位裁判独立思考后给出最终的裁定?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比总数男生对获胜,比平均数合理。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 (学生口述,老师板书)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18+17)÷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三、探究结果 ,回顾小结

  1、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师: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什么?(预设:平均数)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①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比较结果时有失公平,可以用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来比较。

  ②平均数能较好的反应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③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2、回顾求平均数的方法。

  ①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②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做一做(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指名学生板演并说方法。

  2、判一判(课件出示)

  指名学生读题,独立思考后判断并说理由。

  3、说一说(课件出示)

  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五、评价反思、感受成功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篇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1)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教材第90页、第93页做一做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上课前我想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期中英语测验中,班级平均分是80分,你猜猜这个班的李书涛同学可能会得多少分?为什么? 师:班级平均分是李书涛的实际分数吗?如果不是,你知道“班级平均分是80分”是什么意思吗?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板书:平均数)

  二、自主探究

  1、平均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读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平均数,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2、平均数的求法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

  师: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

  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每人收集到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生: (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谁能总结一下平均数的求法?

  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先合后分计算。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生1:把多的塑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塑料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生2: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生3:当数量比较大时,使用公式法比较简便。

  你能否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呢?接下来我们看知识运用。

  四、知识运用

  完成教材92页做一做

  五、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可以利用移多补少法来求平均数,还可以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来求平均数。

  生2:我学会了用数据分析、比较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3:我知道了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六、布置作业

  完成93页练习二十二第1、第2题。

  七、板书设计

  平均数

  1意义

  ?移多补少

  2平均数的求法? 公式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八、教学反思:

【《平均数》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01-18

平均数教学设计02-1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02-04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15篇01-18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15篇)06-11

平均数教学设计15篇03-08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05-14

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03-13

课堂教学设计03-11

小学课堂教学设计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