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团队合作”教学法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03 12:50:00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任务驱动,团队合作”教学法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阐述了“任务驱动,团队合作”教学法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运用的基本环节和策略,实践表明“任务驱动,团队合作”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任务驱动,团队合作”教学法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团队合作”教学法;《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0-0184-02

  《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主干专业课程之一,也是医学科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在我们以往开展的教學改革中,大部分是只将一种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1,2],只解决教学中的某一方面问题,已不能适应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任务驱动教学法”和“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分别侧重从“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不同着手,在以往的教学中都各自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3,4],但将两者的优势重点有机结合而成的“任务驱动,团队合作”混合式教学法,则更有助于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团队科研合作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环境卫生学》的教学质量,通盘考虑该课程的特点,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对应用型预防人才的要求,本研究将在《环境卫生学》导读式教学的基础上实施“任务驱动,团队合作”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挖掘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一、“任务驱动,团队合作”混合式教学法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1.课程任务整体布置和安排阶段。在专题导读课中,把理论教学中的知识点讲授后结合相关的研究热点和案例,设计一系列具有探索性、可操作性的任务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以致用。如在“大气与室内空气污染”的专题中,布置了“汽车尾气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方案设计”、“室内装修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烹调油烟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等多个任务,由学生选择较感兴趣的一个来完成。这些任务的共性是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和前沿性,在现有教材中基本上找不到标准答案,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分析并综合提炼得出自己的结论。任务的完成形式为提交一份2000字以上的个人心得报告,为后续的团队科研合作开展综合性任务做准备。

  2.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学生在一系列任务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任务后,可以通过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及查找目标任务文献资料的过程,认真阅读、详尽分析、综合归纳和提炼总结得出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可以经由我们开设的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线上咨询和自习课等线下讨论的方式向教师请教,主动学习、收集、提炼和扩充与任务相关的知识资讯,完成导读课布置的个人报告任务。如在“烹调油烟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任务中,学生就要主动去了解烹调油烟的来源、主要成分,甚至不同的烹调用油方式对健康有什么影响等知识,才能知道调查方案要考虑什么的内容。这种学习是一种探究式学习,可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和问题导向思维,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经常关注网络课程平台中的同学互动讨论与提问情况,及时为学生答疑,并适当地规范、提示和引导学生完成目标任务。

  3.团队创建和合作学习阶段。学生在独立完成任务阶段,个人很难就某一专题提出完整、合理、系统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借助集体的力量来优化方案。在学生各自完成任务后,适时将选择相同任务的学生组成合作团队。团队由4—5名学生组成,尽量考虑过往综合学习成绩和性格差异,将不同的学生编排到同一个小组中,以形成各成员间优势互补、相互提高的合作局面。团队形成后鼓励内部充分展开讨论,知识于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最终深化优化共识提交一份团队作业。

  4.总结阶段和教师点评。团队作业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团队推选一名代表将团队的讨论结果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汇报,汇报时间为10分钟,回答问题为5分钟。汇报结束后立即由其他团队学生进行提问,汇报团队的成员当场回答。每个团队回答完毕后,教师和其他现场学生对该团队的整体表现按评分标准做书面评分。最后,教师针对所有团队的汇报及问答进行点评,对一些概念不清和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进行指导,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针对查阅文献中发现的一些研究热点开展延伸讨论。此环节的目的主要是在探究式学习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登台讲解,系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临场处置能力,为今后的公共卫生现场工作进行模拟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5.教学评价方式。传统的《环境卫生学》课程考核主要由一张考卷笔试定成绩,这种方式在考核学生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的弊端显而易见,为此我们对考核评价模式也进行了改革。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混合性评价方式,侧重于对整体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时效的把控:教师对学生撰写的个人读书报告进行定量评价,对团队PPT汇报的表现和团队间交流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价,结合学生进行团队间的互评又构成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最后加上课程结束时的传统试卷考核(终结性评价)。通过这种混合式的评价模式,有助于学生掌握和深化知识体系,在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更注重挖掘和考量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改革成效

  通过以上改革,改变了以往课堂中学生只是单向听从教师对知识点讲解的情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与科研的能动性。通过自主完成特定的目标导向任务,使他们有成就感,从而激发深入研究的意志与动力。在集体完成和讨论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团队内合作、团队间问答以及知识共享,将单一的知识点连接贯通起来有助于强化他们的综合认知,同时教师在团队完成任务后,对各知识点进行补充、总结、归纳和释疑,这样能进一步优化和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

  在“任务驱动,团队合作”过程中,学生能通过综合运用文献搜索管理、文字处理软件、PPT课件制作、数据处理工具等,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扩展了学习层面,优化了学习方法,而且籍由开拓和体验全新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磨炼了学生的综合表达、主动学习、自发研究、团队合作、批判思维等一系列能力。

  在整个教学改革过程中,学生对该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参与度都很高,学生评教的数据显示,《环境卫生学》的课堂教学达到优秀。参与学生的多篇与环境卫生学内容相关的毕业论文获得广西医科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许多学生还获得广西医科大学“未来学术之星”大学生课外科研课题立项。

  三、结语

  将“任务驱动,团队合作”教学法应用于《环境卫生学》教学实践,虽然目前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效果,但还处于探索阶段,仍需根据实践不断修正。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环境卫生学》网络课程平台等课程资源的建设与整合,完善“任务驱动,团队合作”教学法,科学系统地培养、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为实现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覃健,张志勇,何敏,等.导读式教学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17):76-77.

  [2]万逢洁,张志勇,何敏.案例讨论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S1):279.

  [3]何艳,刘芝兰,邓阳勇,等.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血液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5):60-61.

  [4]陈伟,黄宗谭,张国艺,等.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在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4):24-26.

【“任务驱动,团队合作”教学法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相关文章:

任务驱动教学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论文07-04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VFP的应用07-03

解析任务驱动法在物流管理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7-03

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11-03

前置性学习任务在物理教学中应用论文07-04

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3篇11-03

任务驱动型作文范文07-09

任务驱动型作文范文02-21

层次教学法对篮球教学的应用论文07-04

简要分析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软件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