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拓展教学的关注点

时间:2022-07-03 12:25:06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拓展教学的关注点

  篇一:初中语文拓展教学的关注点

  看过众多的语文公开课,不难发现:课堂有无拓展环节已然成为评价课堂精彩与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它成为一堂公开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了。但是,也有很多教师,还没明确拓展的目的,就在课堂预设中为拓展留好固定的位置,为公开课装点门面。这样的拓展,不但达不到良好的效果,而且也大大的浪费了教学资源。

初中语文拓展教学的关注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通过拓展活动,教师提供给学生学习方法、方式上的启迪和教益,让学生能根据课文所学去主动地学习课文以外的东西。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应该关注些什么?

  一、关注文本,抓住拓展立足点。

  虽然文本只是些例子,但是我们要通过这些例子,去得到一些学习方法和情感体验,然后再拓展到文本以外,得到更丰富的感受。只有立足于文本,才能更好的进行拓展。可是,有一些教师,却曲解了叶老先生这一教学思想,把文本简单的等同于一个引子,把语文课上成了班会课、多媒体课等背离了语文本质的课堂。如一教师在上《柳叶儿》时,整整花了半节课的时间用多媒体展示了许多贫困山区和地震灾区的孩子的生活情况,让学生谈谈观后感,又让结合观后感写一段话给自己。整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完全是课外的这些图片与视频的作用,而不是文本。这样的课堂拓展看似说写齐全、内容丰富,实则淡化文本,浪费资源。

  二、关注学生,抓住拓展主体

  学生是拓展活动的主体,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看学生是否最优化的达到了学习目标。所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关注学生:

  1、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儿童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在拓展教学中,教师通过检查课前的预习情况和课堂现场学生的提问,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拓展活动,让学生“跳一跳”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2、关注对学生的指导与评价。

  一个文本是一个有机整体,虽然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但在特定语境中,其主旨不可能是飘忽不定的,其含义也不是可以漫无边际地无限延伸的。听过有些课的拓展环节,学生的任何看法,教师都给予积极评价或不置可否。笔者认为,这种看似很尊重学生的“放羊式”的拓展最容易误导学生。

  任何看法是正确的,那么,语文课的'意义又有何在? 所以,在课堂拓展中,教师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积极指导、合理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拓展活动中,真正的学有所得。

  三、关注时机,抓住拓展切入口。

  很多教师喜欢把拓展环节放在一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甚至是预留在这个时候。也就是说,如果时间不够,这一环节是可以不活动、不评价的。渐渐的,重要的拓展就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教案上的噱头。其实,只要能帮助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课堂进行的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成为拓展的切入口。比如,笔者在教朱自清《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并没有根据教参的步骤,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然后得出一个又一个的标准答案。而是在课堂进行的中间,抓住作者的三次流泪,以情感体验作为切入口进行拓展,延伸到学生自己的生活中。问学生:“你曾经也像作者一般,为父亲流过泪吗?”。这个环节让学生从文本中跳出来,回到自己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

  大家都积极的参与进来,其中有感动的泪、有感激的泪、有后悔的泪??然后再回到文本中去,让学生找找文中作者为父亲泪,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是怎样的眼泪?这样,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课后有位单亲家庭的学生在周记本上写了一篇《背影》的读后感,截取其中一小段:“我想,父亲的背影太平凡,生活中的我们何曾仔细的读过?

  也许,我们为朋友背影的消失困扰烦恼过,甚至为陌生人背影的离去而莫名的伤感过。但是,千千万万次,当父亲转身时,我们却毫不犹豫的回头走自己的路!子欲养而亲不待!毕竟,当生命走到尽头,人的力量就显得越发的苍白无力!想挽回一切,却什么也挽回不了!我羡慕朱自清先生的幸运,因为当他收到父亲自叹‘大去之期不远矣’的家信时,他还能为晚年的父亲做很多很多事情,因为那个叫做”死亡”的天使,它的光辉还未降临!” 这样的课堂拓展,有助于学生领会文本所表现的父子深情,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在生活理解父母、珍视亲情。

  总之,课堂教学中切忌一切架空文本、流于形式的假拓展。教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内外的语文资源,在设计课堂拓展环节的时候,关注文本、关注学生、关注时机,积极引导学生在拓展中把学习辐射到其生活的各个方向,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篇二:初中语文拓展教学的关注点

  语文拓展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辨别事物的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在拓展探究的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拓展更大的空间,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想真正切实的推行初中语文拓展式教学,并取得良好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语文拓展式教学不是表面的拓展阅读,拓展练习,而是教学空间的拓展。

  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为:着重完成基本任务和知识教学任务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特别是思想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它对于塑造青年一代的灵魂,培养青年一代的人格魅力,是其它学科难以伦比的。所以,语文课的素质教育,更需要一个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的开放教学。

  当然,课堂教学是主阵地,还必须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拓展式语文教学空间的延伸开拓其实就是突出“四个延伸”,即:从课堂教学向课外活动(包括课外阅读)延伸;从书本知识向社会延伸;从学校向社会延伸;从传统的教学手段向现代化教学手段延伸。

  二、语文教材内容的拓展要注重目的性。

  确定目标,明确重点是语文拓展式教学的前提。在语文拓展教学活动中,目标及其重点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起到先决性,指导性的作用。教师再对教材进行认真处理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合理划分教学内容,选定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对目标进行有目的性取舍,将拓展式教学活动的目标进行导向锁定,突出某一侧重点,激发学生对作品的进一步思索与共鸣,最大限度地拓展对原作的理解。如果不注重拓展内容的目的性,拓展内容与文章的教学目标严重脱节,就会造成拓展的画架子,起到得不偿失的作用。

  三、语文教材内容的.拓展要注重衔接。

  注重衔接,层层深入是语文拓展式教学的关键。由于拓展是对教学内容的引伸和展开,因此,在拓展教学活动中必然以原文为载体来进行。结合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入手,并以此为有效的载体,在拓展活动中尽量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重点突出。

  在问题的设置上突出导向性,梯度性,在充分发挥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同时,引导学生把握文脉,理解情节,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写作特点等内容。教师对拓展重点的具体解读和拓展内容的衔接是展教学功效落实与否的关键所在。掌握特点,举一反三是语文拓展式教学的内核。拓展就其本意来说,是一种学习迁移,它需要学习者对原知识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并在相似的学习情景中进一步展开。就某一篇文章来讲,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是拓展活动的最终教学宗旨。

  

【初中语文拓展教学的关注点】相关文章:

回顾拓展教学设计06-28

《回顾拓展八》的教学设计07-04

回顾拓展三的教学设计07-04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05-02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1-12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02-05

初中语文教学总结05-21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范文07-04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反思09-18

初中语文考试教学反思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