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设计安全环保问题探索的论文

时间:2022-07-03 06:34:18 辅助设计与工程计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道路设计安全环保问题探索的论文

  摘要:通过对影响道路安全及环保设计的因素进行分析,安全设计包括以运行速度代替设计时速、注重路段的衔接和曲线组合、爬坡车道与避险车道的合理设置、为行人设计横穿通道,环保设计包括道路设计中的因地制宜、道路绿化配套工程的设计和实施、道路的选线设计、道路设计中应用环保建材以及环保技术,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以后的道路工程安全及环保设计提供参考。

道路设计安全环保问题探索的论文

  关键词:道路安全设计;道路环保设计;避险车道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B

  1道路安全设计

  1.1以运行速度代替设计时速

  当前,在我国道路设计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是设计车速而并非实际运行车速,但事实上设计车速与实际运行车速之间往往存在差距。采用设计车速进行道路设计极有可能导致道路运行中的缺陷,当驾驶员不适应此速度时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根据交通观测资料分析,当设计时速V≤100km/h时,实际车辆的运行速度基本上都稍大于设计速度;当设计时速V>100km/h时,车辆运行速度基本上都在设计时速附近或稍低于设计时速。按照等值设计速度设计的公路,驾驶员所选用的实际车速往往会随着驾驶感觉的变化而变化。在道路的运行过程中设计特定车速的路线指标与实际驾驶员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满足实际驾驶的需求,而且容易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由此,设计人员在设计环节,一定要综合实际车速来设定相关的规定,不可一味采用设计车速,避免导致事故的发生。

  1.2注重路段的衔接和曲线组合

  在道路的通行过程中,驾驶员往往会根据多条相邻路段衔接处的具体情况形成一定的驾驶习惯。例如,衔接顺畅且无高低起伏,则驾驶员就会直行通过而不会减速;反之,则会绕道或者慢速通过。通常情况下,采用相邻路段车速的差值作为道路线形设计作为重要参考。如果相邻路段车速低于10km/h,则线形路线设计效果最好;当两相邻路段上的运行车速在10~20km/h之间时,线形路线设计效果一般;当两相邻路段上的运行车速超过20km/h时,线形设计效果较差。平、竖曲线顶点重合,为理想和满意情况;平、竖曲线顶点错开1/4,为较满意情况;平竖曲线顶点错开1/2,为很差情况。如果在设计中平、竖曲线的半径均较大的情况下,在线路的设计上可以不用遵守上述的规定限制。然而,当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现平、竖曲线之间的有序配合,且平、竖曲线的半径均未超过既定的最小限度时,应将两者拉开一定的距离并将曲线置于直线上面。

  1.3爬坡车道与避险车道的合理设置

  在山区公路的建设中,长大纵坡的设计运用较为广泛,此中有利有弊。在上坡路段过程中,如果驾驶员稳定驾驶的坡长低于长大纵坡时,那么大型货车与小轿车的车速差距就十分明显,小轿车会出现明显的自由度下降。此时,道路的容量就会下降导致超车现象暴增,给道路的运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车祸也就在瞬间发生。由此,道路设计人员在规划阶段就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预留一定的空间给慢速爬坡车,避免在此环节中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就山区公路而言,通行车辆大都是大型客车与货车为主,普遍轿车相对较少。然而,这些大型客车与货车往往存在超载现象,当其在经过长路段的下坡路时,由于刹车系统经过了长时间的工作性能会出现下降,此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对于此下坡路段可以增加紧急避险车道。紧急避险车道设置的一般原则是:当平均纵坡>4%,纵坡连续长度>3km,车辆组成中大、中型重车占50%以上,且载重车缺乏辅助制动装置时,应考虑在长、陡下坡地段右侧山坡上的适当位置设置紧急避险车道,以便使失控车辆能够驶离主车道,并安全减速直至停止,避免事故的发生。

  1.4为行人设计横穿通道

  在我国目前的道路规划体系中,除了大中城市的市区道路在设计时考虑了行人横穿的需求外,其他道路的设计中都缺乏必要的行人横穿设施(人行天桥、通道、横道线),而这在高速公路的设计中尤为重要。由于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人为的划分了区域,不仅容易导致交通堵塞,对于周围居民的正常生产与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如果高速公路在设计时没有增加两侧居民的通行通道,沿线居民可能会冒着生命强行通过,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而这样本可以避免的事故却层出不穷。

  2道路环保设计

  2.1道路设计中的因地制宜

  在道路设计环节,应充分考虑到当地气候环境等因素。例如,对于山区道路的设计,应充分了解周围环境的地质情况;对于城市公路建设,应充分了解周围建筑与居民等情况。即不论是设计哪一类道路,都应将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纳入到设计参考要素之中,最大程度地设计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道路,达到改善交通与促进发展的目标。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将道路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使之形成一个相对和谐的环境。然而,由于道路的建设打破了原本自然环境的和谐状态,因此在道路的设计与建设中更应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最大程度地降低负面影响,做到因时因地制宜。

  2.2道路绿化配套工程的设计和实施

  道路绿化配套工程实际上是绿化景观的主要表现,在进行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包含道路建设时一期建设绿地周围的灌木、花草以及乔木等一系列绿色植物的选择。根据道路的设计而附加设计相应的绿色配套工程是当今道路建设的重要辅助工程,其目的在于最大程度恢复原本被打破的自然环境,最大程度给予周围居民的绿色环境,以降低道路建设过程中对于周围环境的气体污染、噪音污染、地表破坏等。对于山区道路而言,在绿色配套工程只需覆盖一定的植被即可,但是对于城市公路而言,除了增加一定的绿色植物之外,还应根据噪音的程度、汽车尾气排污量的程度、周围建筑的密度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绿色植物以及设计适合的绿色景观。

  2.3道路的选线设计

  在进行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合理选择道路线形,最大限度地降低道路建设的实际长度,从而有效降低道路建设的成本。在合理的初步选择道路设计线形以后,应在现有的基础之上不断加以优化升级,以进一步提升其环保性能,避免给周围环境造成过多的污染或干扰。同时,利用现有技术优化道路网络的配置,实现道路资源的最大化配置,以发挥出每条道路的最大价值。因为如果在道路的设计过程中出现任何的不合理情况,均有可能导致道路运行过程中发生堵塞或安全事故,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

  2.4道路设计中应用环保建材以及环保技术

  由于道路建设的周围或多或少存在一定数量的居民,为尽可能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在道路建设材料的选择上应选择透水性强、降噪、低能耗等环保型材料。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就是道路建设中一种环保型材料的应用,其采用先进的物理与化学技术提升了可操作性。通常情况下,温拌沥青材料拌和的温度比热拌和低10℃~60℃,温拌沥青具有低排放、高性能以及低能耗的特点,通过采用合适的化学及物理手段对沥青材料进行处理,不仅不会对道路路面的使用性能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会使道路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能源的消耗降至最低。

  3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工程的安全与环保问题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是影响到群众出行安全以及生活生产的因素之一。对于道路设计师而言,在设计环节应充分收集各类因素作为设计时的参考资料,避免经验主义导致道路的设计损害到周围群众的利益以及危害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在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时刻保持安全环保的理念,将绿色设计融入到整体设计思路与理念之中,创造出安全、环保、节能的现代化道路,实现生态化的道路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宋传增.道路选线与设计中的交通安全问题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李继业,张峰,马朝阳.城市道路设计实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3]吴颖峰.城市道路设计与施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道路设计安全环保问题探索的论文】相关文章:

核电行业知识管理探索论文07-04

物流与市场营销的关系探索论文07-04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的应用探索论文07-04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探索论文07-04

数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探索论文07-04

中学文言文教学探索论文07-04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07-28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探索论文07-03

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探索论文07-03

LED路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探索论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