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汉字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好处

时间:2022-07-02 21:33:53 传统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简化汉字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好处

  在古代,教育不普及,只有少数人能够使用汉字,而且统治者的汉字观偏于保守。民间流传的大量简俗字被贬为讹字,不登大雅之堂。19世纪末叶,西方列强用坚甲利兵打开了国门,中华民族面临着深重危机,普及教育、开通民智成为社会的共识。为了普及教育,降低汉字学习的难度,要求采用俗体字的呼声日渐高涨。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开始了近百年的汉字简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推出《汉字简化方案》,汉字简化才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可见,简化汉字具有必然性,不是哪个组织或哪个个人随意提出来的。简化汉字的实质是减少汉字的多余信息,并不改变汉字的性质和结构,因而也不构成对华夏文明内涵的损害与消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人们渴求知识和文化。另一方面,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需要学习和处理的事情增多,人们希望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掌握汉字。同时,电脑进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简化字提高了屏幕显示的清晰度,节省了目力,受到欢迎。

  正是因为简化字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它在民众中很快扎下了根。据2004年发布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数据,平时主要用简化字的占被调查人口的95.25%,而使用繁体字的只占0.92%。近年来,社会上不断有人提出恢复繁体字,这种想法得不到广大民众的支持,简化字在广大民众中异常稳固。

  从传承文明上看,无论是简化字还是繁体字,都是记录汉语、传承文明的适用工具。简化字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繁体字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表达的意思完全一样,只不过简化字文本易学易写清晰度高,比繁体字优越。

  从结构上看,汉字的字形与它记录的语素在读音和意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为汉字具有较高的理据性。

  我们十分重视汉字这个特点。这里说的汉字既指简化字又指繁体字。例如繁体字“塵”,表示鹿奔跑时掀起灰土,而简化字“尘”改为小土,尘是细小的土粒。繁体字“竈”是从穴、鼀省声的形声字,而简化字“灶”改为从土从火的会意字。说“塵、竈”反映了华夏文化,而“尘、灶”就不反映华夏文化,是没有根据的。这反映了汉字理据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质上都和华夏文化有联系。从整体上看,繁体字的理据性似乎略优于简化字,但简化字减少了笔画,提高了阅读清晰度,更能适应现今社会的需要。

  有人举出一些结构似乎不合理的例子来否定简化字,这样分析汉字是极不严肃的,也是非科学、非理性的,只能模糊汉字的本质,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有人说,繁体字文本显得高雅,简化字文本显得俚俗。这是长期使用某种字形形成的阅读心理,是可以改变的。在大陆,多么高雅庄重的文本都可以用简化字来书写排印,大陆民众早已形成阅读简化字的强势心理。

  我们十分重视汉字文化的研究,也十分重视保护汉字传承的华夏文化,但是我们更加重视简化字的推广和使用,维护好包括简化字在内的规范汉字。简体字不能传承华夏文明的看法,不符合事实,传布这种观点对汉字的规范和应用没有好处。

【简化汉字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好处】相关文章:

对传统文化的追寻美文07-03

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哪些问题04-26

现代标志设计思想对传统文化的超越论文07-03

当代室内设计中对传统文化传承方式论文07-03

韦承庆资料07-04

网络文学对传统写作的影响07-10

香奈儿香水承启时代经典07-10

武汉美承的工作待遇怎么样?07-14

环境描写的好处07-04

运动的好处作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