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会听见的课堂实录和点评

时间:2022-07-02 20:30:09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你一定会听见的课堂实录和点评

  师: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相信大家有了许多新发现,下面交流一下。课文里写了多种声音,你用心听过哪些?说说你的感受。

你一定会听见的课堂实录和点评

  生:我听过自己的心跳。在申奥成功的那一刻,我关上电视机,左手放在胸前,感觉到同时也听到了心跳。那咚咚声,似乎也在为我国的成功欢呼。

  师:你说出了自己生活中兴奋的一刻,感情很真实。下面我们重点谈课文中写到的声音。

  生:我用心听过小鸟唱歌的声音。当时想到人生不就像一首乐曲吗?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交织成一曲美丽的歌。

  生:我用心听过风吹的声音,嘘,嘘,轻轻的,柔柔的,好像对我说着什么。

  生:我听过雨点打在玻璃上的声音,觉得叮叮咚咚真好听,这大概是小雨送给我的礼物吧。

  师:同学们不但观察细心,想像还很美呢。

  生:我听过猫吵架的声音。当时我心情不好,感觉它们好像在冲我发火,就用砖瓦把它们打跑了。

  生:我听过小狗啃骨头的声音。我觉得它很幸福。

  师:看来心情不同也能够影响大家的感受。同学们结合实际谈了自己的发现。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相信大家只要有一双慧眼,就会发现生活的快乐。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作者是怎样描绘生活的。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喜欢的理由。

  (学生读课文,作批注,老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都找出了自己喜欢的句子。下面,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在全班交流。注意阅读文句,表达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

  生:我喜欢这句:从声音里,我们逐渐成长。我认识到声音是传播知识的一种方式,它使我们的知识日益增多,使我们健康成长!

  生:我喜欢这句:你开始微笑,轻轻地笑,大声地笑,这时候,你一定会听见的,这个世界,也跟着你欢笑。读到这个句子感到全身舒畅,原来笑是这样美好。最后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出这样的感受──只要我们乐观地对待生活,就会发现生活的美好。

  师:前面两名同学重点从内容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还可以从语言、写法等方面进行欣赏。朗读时传达出文章的感情。

  生:我喜欢这句: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拂过明月,当狂风扑过巨浪,当台风横越山岭,你总听到些什么吧!这一句中,吹过、拂过、扑过、横越用得特别恰当,总体上是一个排比句,写出了自然界各种风的特点。

  生:我喜欢这句: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这个句子很有诗意,渲染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对雪花采用拟人的写法,读了觉得非常亲切。

  生:我喜欢这句:愉快动听的声音,带给我们快乐;嘈杂无聊的声音,则会使人痛苦。这个句子运用了对偶的写法,句式整齐,说明不同是声音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师:同学们找得很好,并能结合句子从多方面谈出自己的感受。刚才小组交流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同学喜欢前三个自然段。这三段组成排比,描绘了生活中大家没有注意的声音;语言活泼风趣,意境优美。我们也仿照其中一段,写几句话。要写生活中的发现,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

  (学生思考,开始写,老师作个别指导。)

  师:下面我们来比一下哪些同学心细如发,文笔优美。

  生:你听过春天柳树洗头的声音吗?柳树有一头枯黄的长发。春风吹过,沙沙声响起来,柳树开始洗头了,洗呀吓呀,洗去了枯黄的污垢,戴上了嫩绿的新帽。

  生:你听过鸟儿唱歌的声音吗?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几只小鸟停留在枝头,观赏着叶绿花红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唱起欢快、悦耳的歌。

  生:你听过蜻蜓做操的声音吗?蜻蜓有一件银纱似的外套。有一天,它们在空中摆好队形要做健美操,嗡,一只蜜蜂飞入它们中间。不好,敌人来了!刹那间,它们全逃散了。

  生:你听过小蚂蚁搬运食物的声音吗?那天早上,蚂蚁们聚集在一起,紧紧咬住大青虫的肉皮,一起用力。大青虫一翻身,它们立刻向周围散开了。

  生:你听过蟋蟀弹琴的声音吗?夏日的夜晚,几只蟋蟀在园子里的草丛中拉起了小提琴,乐曲婉转悠扬,连小草也舞动身躯为乐曲伴舞了。

  生:你听过树叶下落的声音吗?一个深秋的早上,一片树叶从枝头轻轻飘落,飘呀飘,落在路边池塘的水面上,微微一阵凉意,小树叶满足而缓慢地流走了。

  生:你听过你听过蜜蜂采花粉的声音吗?在一个花园里,一只小蜜蜂轻轻地落在一朵花上,忙忙碌碌地采花粉,然后满足地飞走了。

  生:你听过知了唱歌的声音吗?一天中午,池塘边的杨树上知了在唱着夏天,突然一颗小石头打在附近的树枝上。不好,打扰别人休息了!它赶紧飞走了。

  师:同学们写得真好。不难看出,大家都是生活的有心人。只要细心观察生活,认真动脑思考,就会有优美的文字从我们笔下飞出。

  【执教者的一点感想】

  阅读和写作原本可以成为一个东西。它们就像鸟儿的一对翅膀,看似彼此分离,实际上相傍相依,血脉相连,互动而成一体,折损哪一个都会使飞翔失去平衡。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尽力伸展这双翼。本教学片段正是遵循了这样的思想,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生活,在阅读中欣赏语言,在阅读中学会表达。让学生有一双自己的眼睛,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咀嚼课文,作出自己的解释,这就像数学的一题多解一样;还要学会用自己的眼光从周围世界中发现并汲取,用手中的笔表达感受和体验。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创造优良的语言环境,提供丰富而科学的良性语言刺激,把学生学习语言的潜能激发出来,使语文能力、人文精神和多方面的智能潜力得以全面发展。教师如果善于把握时机,沟通读与写的血脉,学生的语文学习就会平衡地飞翔起来。

  【点评】

  〖咀嚼临摹兴味长

  读与写的关系讨论了许多年,有一些认识已经成为共识,比如:读是写的基础,读与写应该结合。吴兴旺老师根据这样的认识,响亮地提出一个口号──伸展读与写的双翼,并在教学中作出划分教学类型的尝试。

  这个教学案例提示我们:要把握住教学类型,并根据需要灵活处理,凸现教学个性,求得实与活的统一。阅读课矛盾很多,叫人头疼不已。以往我们尝试过多种教学方法,并试图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模式将这些方法组合起来,形成相对稳定的一种教学程序(路数)。实践证明,这样的思路不大适合汉语文的教学情况,想用一个筐装进所有的矛盾,这是条走不通的路。为此,笔者曾经提出过教学类型的概念,即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任务和目的,划分出若干种教学类型,有的放矢,分别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比如:

  1、以积累语料为主要功用的,称积累型;

  2、以咀嚼语句为主要功用的,称咀嚼型;

  3、以美读美文为主要功用的,称美读型;

  4、以笔述自读心得体会为主要功用的,称笔述型;

  5、以解析篇章为主要功用的,称解析型;

  6、以鉴赏作品为主要功用的,称鉴赏型;

  7、以扩充知识面、诱发兴趣为主要功用的,称浏览型;

  8、以筛选信息为主要功用的,称筛选型;

  9、以研究思想观点和相关问题为主要功用的,称研究型;

  10、以通过趣味活动来提高语文能力的,称趣味活动型。

  这10种类型是根据教学功用作出的第一层划分;还应该针对不同的课文对象和学习需求,进行更为细致的第二层乃至第三层划分。比如积累型,就有文言语料和语体语料之分,小学、初中、高中不同的教学需求之分;再如鉴赏型,因不同类别的文学作品、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具体的课型与教学方法也会有多种样式,呈现出斑斓的色调。此外,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兼类现象,如美读型与咀嚼型就靠拢得比较紧密(因为美读是咀嚼的主要方法之一)。大致划分出教学类型,这是必要的,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提出了教学的规定性,使教学活动能够有大的规矩可依。所谓有规矩可依,一是明确了课文的教学功用;二是有具体的课型作制约;三是有基本的教学方法作支撑。这样,可以确保教学不至于各行其是,漫无理路。

  ──按照上述思路来分析吴兴旺老师提供的这个教学案例,大致可以归入咀嚼型,主要的教学活动是以学习课文的优美的语句,揣摩其妙义,通过涵泳和记忆(包括审美方面的激发与引导),汲取语言营养。一般说来,咀嚼型的教学重心放在揣摩语句方面,使用较多的教学方法有四种:美读,默读,批注和仿写。其主要的教学功用,一言以蔽之,即从语句方面含英咀华,滋补自身。这种教学类型非常重要,以前却被我们忽略了,大量教学工作放在研究课文的章法思路和主题方面,所谓架空分析指的就是这种情况。相反,语句的咀嚼不受重视,学生的词汇量严重不足,不喜欢也不大会字斟句酌,因而语感不好,没有学到语文的真功夫。这次,欣喜地看到吴老师展示了一堂好的咀嚼课。其好,可以分三条说:一是搭建了咀嚼的工作平台,教学类型清晰,教学功用明确,教学方法得当;二是疏通了咀嚼的心理通道,教学立意方面有独到的想法,能够在既定的课型里注重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审美意识,全面开发学习语言的潜能;三是扩展了咀嚼的宽度,巧妙沟通读与写两种语文能力练习的渠道。这堂课,从大方向看,教学有规可依,立意也有高度,克服了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实在;从细节看,又具有鲜明的特色,比较灵动。实和活统一在一起了,所以可圈可点,值得称道。

  这个教学案例还提示我们:要全面认识和妥善处理读与写的教学关系。这方面矛盾也很多。延长读与写的双翼,让两种基本的语文能力协同发展,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阅读是基础,这个基础厚实可靠,提高写作能力才有保证。以此而论,阅读教学里的写首先应该服从读的需要,喧宾夺主并不是好事;所谓读写结合要立足于宏观的战略安排。像上面展示的课例,吴老师在咀嚼型的阅读课上穿插一定量的动笔练习(批注和仿写),主要教学功用还是在于提高咀嚼的质量,加深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感悟和记忆。头疼未必只医头,换一种处理方式,效果可能更好一点,这符合语文学习的辩证法。这种仿写,我看有点像习字活动里的临摹(临帖)。面前有范例可学,不管一时能不能仿得地道,总需要认真揣摩人家的模样和特点──教师因势利导,学生在阅读方面就容易产生真切的感受。如果能够将对文字的咀嚼和仿写密切结合在一起,进入悉心涵泳的境界,领略到咀嚼临摹兴味长的乐趣,那就更好了。还这里要强调两点:一是充当咀嚼对象的课文应该是最好的文字,确实有嚼头,经得起推敲,值得记忆终生。二是在阅读中穿插写作,其具体方式应该依照课文和教学类型的特点而定,可以灵活多变,不拘一格。

  从作文教学的角度反观阅读教学里的写,同样有医头医脚的道理含在其中。这就像吴老师在教后感中说的,读与写血脉相连,互动而成一体。目前阅读课浪费时间的现象比较严重,功夫下得不够扎实。朱熹提倡虚心涵泳。他说,读书就像是在等一个朋友,人家没有来,你要耐心地等。意思是通过反复涵泳,得其真意,仿佛见到了朋友。我想,在这种时候,紧密依傍课文阅读,适当多作一些写的练习,对有效地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益处为大吧。天花乱坠,何及浅草青青?

【你一定会听见的课堂实录和点评】相关文章:

你一定会听见作文06-02

你一定会听见的作文03-10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05-25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04-03

你一定会听见的评课稿06-02

你一定会听见的语文评课稿04-27

《蜜蜂引路》课堂实录及点评07-03

语文园地优秀课堂实录及点评07-03

《鸟的天堂》的教学课堂实录及点评07-03

你一定会听见的读后感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