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长故事:如何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时间:2022-07-02 16:41:50 时间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庭成长故事:如何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和许许多多父母一样,催作业、陪作业、指导作业是小博妈妈的“家常便饭”。小博也一直习惯于妈妈的督促,即使知道事情应该做,通常也要等妈妈提醒以后才执行。

家庭成长故事:如何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小博是个听话的孩子,但在时间管理上没有培养起足够的自主意识。

  和家庭教育咨询师交流过后,小博妈妈决定在落地实践中渐渐放手,让小博学着自主安排学习、学会时间管理。

  决心这样做就意味着,整个过程中不能对小博的节奏指手画脚,有任何不满意也不能轻易去“纠正”。一场“试验”由此开始……

  1

  开头就来了个大“机会”:背诵英语绘本的作业,从不会读-学读-读熟-背诵-录制,整个过程老师给了不到两周的时间。对小博来说,这绝对是个挑战。

  起初妈妈陪着一起读,每天读多少由小博自己决定。认生词、看故事,妈妈从不催促,小博很是“悠闲自在”。等到读完准备背诵时,发现时间不大宽裕了,小博开始有些着急。直到该交视频作业的最后一天,还是有两段记不住,这时候他急坏了。

  等不及完全背熟,妈妈提议先录。由于准备不充分,过程中小博经常卡壳,反反复复好不容易勉强达标,总算在截止时间以前上传了视频。

  “感觉如何?”妈妈问。

  “背得不好,还是有地方不熟练。”他并不满意。

  妈妈宽慰:“第一次背,已经不错了。”又问道:“想要背的更熟你觉得怎么做合适?”

  小博回答:“我之前不会读时没有着急读,会读了也没有多读,该录了就着急了。”

  “你觉得是时间的问题?”

  “嗯,因为没分配好时间。”小博接嘴说。

  “现在知道不晚,看以后怎么做吧!”妈妈并不追究,只说看今后表现。

  其实在伴读阶段看小博慢悠悠的毫无规划,妈妈就已经很替他着急了,多少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最终完成得不如意,照常妈妈也是要说教一番的。

  但妈妈没想到,这样转换一下方式之后,几句简单的发问就能让孩子主动点检问题。

  这是计划中对小博“放手”的第一步,妈妈发现:由孩子自己发现时间规划的重要,比家长在旁边唠叨有用得多。

  之前小博缺乏时间概念,主要是因为家长的事事操心,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总有人时刻提醒着。因而他一直没能真正懂得珍惜时间的必要性,不知道“今天不走,明天要跑”,更没有规划意识。

  2

  周末,小博的语文作业里有一篇观察作文。吸取上次的教训,小博很积极地“动工”,一大早他就坐在书桌前写啊写的。过程中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关门,一会儿发恼骚。

  妈妈边收拾屋子边看着时间,关注小博动静。两个小时后,小博终于“闭关”出来了。

  “写完了吗?”妈妈问。

  “三分之二吧。”小博说。

  妈妈心里有些生气,觉得他太慢了。但转念一想,以前都是自己在旁边陪着做作业,替他把控进度;现在自己写,态度虽然积极,如何才能让他注意效率、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呢?

  小博已经知道“立刻行动”来珍惜时间了,但他对时间的流逝并没有清晰的感受。所以,妈妈需要做的就是帮他将时间“具象化”(简单地说就是把看不见的、不容易理解的,变得看得见、容易理解)。

  妈妈和小博商量着罗列了一张表格,囊括了完成各种日常事务、各科作业所需要的合理时间。并给他一个计时器,告诉他每做一件事,都要把用时控制在表格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

  小博很开心 ,拿着计划表和计时器重新投入作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剩下的作文用多久写完、制作小报何时开始以及几点之前完成、什么时候休息、每次休息多长时间……

  整个半天下来,小博一直带着一种适度的紧迫感,每按时完成一件任务,小博都会兴奋地发出“耶~”的声音。

  妈妈感到特别欣慰。

  3

  在前面几个事件中,小博妈妈一直从旁观察,也算对孩子的“动向”了然于心,虽然已经做到了很大程度的“放手”,却也“一切尽在掌握中”。

  紧接着,却来了家长会这样一个“考验”。普普通通的家长会,缘何就成了考验呢?因为这一下午是家长“上学”,孩子中午就带着六七项作业被接回了家。

  这次,小博妈妈不能以“观察者”的身份暗暗了解、掌握小博的进度和状况了。

  两个半小时的家长会,妈妈一直忍不住想“小博一个人在家,那么多作业他如何完成得好?他在家做什么呢?要是只顾着玩儿了,等我回去才‘动工’,作业准该写不完了……”越想越不安。

  小博妈妈特别想打电话询问,但受氛围约束只好“按兵不动”,于是反复告诫自己:“要相信孩子——他周末孩子利用时间表、计时器,帮助自己学习和休息不是挺好的吗?”

  做了一下午思想斗争,终于结束到家。

  一进门却听到小博兴高采烈地说:“妈,作业我都写完了,单词也背完了。”

  小博妈妈这才心里松了口气,欣然问道:“你是怎么安排的?”

  “跟周末一样,拿着定时器,写30分钟,休息10分钟。每项作业都抓紧时间写,没有超时呢!”

  “真棒!自己安排得挺好的,不用听唠叨就完成了。以后你就自己安排时间吧!”

  成功通过这个考验,小博妈妈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并告诉他一个小窍门:“你的左手是时间安排——大拇指就是第一重要的,要立刻马上做的事,其他手指顺延;你的右手是勤奋,要用手多写多练。”

  小博饶有兴致地比划、满口答应着。从自己管理时间以来,他对待课业变得越来越主动,能量状态也明显高了许多。

  妈妈呢?则不再什么事都压在自己身上,“把该还的还给孩子”。“放手”以后,情绪也渐渐平和了下来。

  从这一系列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候孩子比家长以为的要“有能力”得多,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观念并不是天大的难事。

  很多家长觉得收效甚微、始终达不成目标,往往是因为他们容易“急”,于是陷入越唠叨越糟糕的循环。

  比如,眼看孩子因为没有时间观念可能要误事,家长便忍不住开始提醒、说教,由此剥夺了孩子通过“犯错”明白时间管理重要性的机会。

  比如,看孩子的自主安排有偏差、不完美,家长常常忍不住去“纠正”、指导,让孩子产生“我没有能力管好自己”的认知,从而不愿意去尝试、为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负责。

  比如,因为短暂分离一时无法“监控”到孩子的时候,家长开始焦虑、忍不住用各种方式“查岗”,以确保情况可控,致使孩子形成了以家长指令为主导的习惯,始终做不了时间管理的主人翁。

  ……

  在帮助孩子学习时间管理的过程中,正是这样无休无止的“关心”,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破功”,不少家长却以为全是孩子的问题。

  从小博妈妈成功帮孩子实现自主管理时间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借鉴的智慧和方法有:

  1.调整心态,把孩子的自主权还给他们,协助把握大方向但不插手具体的时间安排;

  2. 帮孩子形成明确的时间观念,让他们切实体会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3. 把时间“具象化”,教孩子对做事用时进行合理的预判和规划,形成高效学习处事的习惯;

  4. 给孩子配备时间管理工具,例如计时器、时间四象限管理表(或者前面提到的“时间手指”小窍门),让时间管理程序清晰、简单。

  总的来说,孩子能不能自主地管理时间,就看家长懂不懂得正确地“放手”和智慧地“给予”。

【家庭成长故事:如何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相关文章:

家庭因素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分析08-08

职场新人如何做好时间管理07-04

如何教育孩子07-09

如何让孩子爱上舞蹈07-04

如何给孩子挑选书籍07-04

孩子如何买保险07-13

如何教育淘气的孩子?07-09

给孩子的成长寄语11-23

孩子成长寄语12-16

职场经验:学会如何拒绝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