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点滴

时间:2020-12-28 12:00:25 教育 我要投稿

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点滴

  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就在于于小处见精神,细微处见教育。小编收集了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点滴,欢迎阅读。

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点滴

  和同行交流时,同行说,在教学中,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心里就特别气愤,常常出现情绪失控行为,但事后又觉得很后悔,毕竟那是自己的学生,他们不成熟也是正常的,不过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忍不住要带点体罚。这种事情,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屡有发生。如果一个教学工作者,不能很好的保持冷静客观,带任何个人情感和偏见,随意表达自己情绪,把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和行动上,往往会伤人伤己,也不利于心理健康,失控的不良情绪在教学战略上来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哲学家阿柏拉德说:“火气甚大,容易引起愤怒和烦扰,这是一种恶习而使心灵向着那不正当的事情。”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或内心体验。凡能符合或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积极态度,产生肯定性质的情绪,如满意、愉快、喜爱、振奋等;反之,就会引起人的消极态度,产生否定性质的情绪,如悲哀、恐惧、愤怒、厌恶、焦虑、忧郁等。强烈的或持续的不良情绪对身心健康有重大影响,所谓“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情绪失控是有一定原因的。教师的不良情绪有来自家庭的,也有来自社会的,但更多的是来自于工作的。工作负担繁重,工作项目繁多,面临升学压力,面临评优选先及晋职晋级的压力等等。由于教师的工作琐碎、量大、耗时、费心,当教师感到疲惫之时,就会产生烦燥、苦闷的情绪;当荣誉和待遇和自己擦肩而过时,会产生失落、悲伤、恼火等情绪;当学生有“越轨”行为时,会产生愤怒的情绪;当在工作中面对激烈的竞争时,便会产生退缩、不安等情绪等等。

  情绪失控危害相当大。首先使教师失去活力。教师在工作中,难免要面临较大的精神压力和挫折,因而产生烦躁、苦闷的不良情绪是很平常的。但是,如果这种情绪反应过分强烈,或持续时间过久,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如烦燥时容易使人失去耐心,变得粗鲁,脸难看,话难听;苦闷时则会使教师对工作没有热情,缺乏活力,甚至萎靡不振,不愿与人交往,逃避现实。如此一来,自己的情绪只能更加恶化。其次是使教师失去冷静。有些不良情绪如愤怒等,常常使人的语言或行为带有侵犯性,说话失去控制,火药味十足,甚至会采取一些伤人毁物的举动,很不利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或同事关系的形成。一般说来,教师常常认为通过发怒可以威慑他人,可以挽回面子等。然而事实证明,这样往往事与愿违,得到的不是尊严、威信和愿望的满足,而是他人的不满、厌恶,从而造成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紧张,自己的心境更加不宁。另外,情绪像感冒一样,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积极情绪带给别人的是愉悦、振奋、鼓舞、力量,而不良情绪则成为十分有害的污染源。教师的不良情绪会直接“传染”给学生,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再次就是使教师失去进取的机会,教师在工作中,也常常会有恐惧心理出现,如担心教学成绩不佳,前途无望,工作无成就等。这样的不良情绪会给人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反应,使人失去言谈举止的原则,对人作假, 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阿谀奉承等,又会使人表现得退缩、被动、沮丧、缺乏自信心,从而使教师失去充实、完善和锻炼自己的机会。

  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能对学生能产生良好的影响。教师的情绪作为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地影响。其一是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情绪良好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能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特点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剖析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课堂气氛。教师的这种对教学投入的积极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心境,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师也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他们愿意学习,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与环境互动,努力去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并有所创新,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有研究表明,学生喜欢某位教师时,一般都会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而学习效果也相对较好。中小学生的厌恶学习、恐惧学校,某些情况下与教师的不良情绪有一定的关系。有的教师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使用过激的语言,对成绩差的学生冷淡,处理事情不公平等,致使一些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其二是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在试图传播和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对学生来讲,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会被教师在人际关系、工作态度、教学风格等方面的榜样作用所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有些教师虽然没有时刻把扮演道德榜样作为自己角色的一部分,但因为价值观内含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教师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有足够的自信,才能信赖别人,与人为善,才能重视每一个学生,才能一贯认真备课、准时上课,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这些表现最终会通过教师的表情、态度、言语和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其三是影响学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学校所处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其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对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和谐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互相尊重,愿意沟通。良好情绪的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不以貌取人,不以偏概全;与学生相处时,对学生以诚相待、关爱有加,信任、赞美、欣赏等正面态度多于厌恶、憎恨、歧视等反面态度。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帮助教师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且能指导学生健康地成长,尤其在促进学生的团结与合作方面起到楷模作用。教师的这种为人处世的优秀品质不是靠说教灌输给学生,而是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内化积淀为学生固有的品质,使得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积极、健康、进取的精神风貌。相反,教师对学生粗暴、没有爱心,对学生的教育敷衍塞责,无视学生的主动性,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上教师表现出思想狭隘,斤斤计较,胸无大志,遇困难退缩,见荣誉就争。面对这样的教师,学生们也会去争名夺利,忘记了做人的坦诚。其四是影响学生乐观情绪的建立。情绪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核心作用。健康的情绪能引导人积极向上,不良的情绪则会阻碍人的健康成长。学生拥有乐观、稳定的情绪是与教师分不开的。情绪有着极强的感染性,教师情绪的好坏会通过他的言行、举止反映出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美国全国教育联合会在一份《各级学校的健康问题报告》里专门指出:“由于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对儿童的决定性影响,就不该让他们留在学校里面,一个有不能自制的脾气、严重的抑郁、极度的偏见、凶恶不能容人、讽刺刻薄或习惯性谩骂的教师,其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犹如肺结核或其他危险传染病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这说明教师良好的情绪对学生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情绪良好的教师总是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能克制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决不迁怒于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对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能冷静处理。教师的这种乐观的情绪感染了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学生胸襟宽广、热爱生活、遇事不惊、处世豁达,并能提高学习效率。其五是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风貌。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能帮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作为一名教师应懂得,独立、健全的人格是人一生各阶段均应有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必须要尊重的。情绪良好的教师能以愉快而安详、沉稳而冷静的态度对待学生,以热情、豁达、诚恳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和蔼、真诚的语言解决师生之间出现的矛盾,时时处处使学生感到亲切、温暖,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这对培养学生的无私、互助、诚挚、谦虚、大度、顽强等优良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掌握克制情绪失控策略,利于我们教育教学工作。情绪对教师自身和教育教学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对情绪的调控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了。由于职业的要求,教师要以平静的心态、健康的情绪去工作。必须学会有效地调节和驾驭自己的情绪,而这种能力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是大有裨益的。调控情绪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主要从以下方面去尝试。

  做到合理思维。一是学会弹性思维。直观事物的发生, 变化和发展都有一定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此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我们不可能要求他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因此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不应要求“必须”或“应该”怎样,不应绝对地认为某事非此即彼,而要有一定的伸缩度。二是学会辨证地思维。也就是要全面地、直观地、发展地来看待任何事物的发生,避免以偏概全,人为地夸大后果,静止地看问题。如,即使不如意的事情屡屡发生了,也不能就此认为一切都完了。事实也许并不像想象得那样严重,失败也许已是成功的前奏。

  适度的行动调节。当心中烦闷、痛苦、忧虑、悲伤时,不妨找亲朋好友倾诉一番,也可以找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与他们来探讨;当你难以抑制实在想发泄的时候,不妨找个空旷的地方大喊大叫几声;当情绪不佳时,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换换环z到紧张、焦虑、烦恼、郁闷时,可采用放松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如肌肉放松法、呼吸放松法等。

  经常言语暗示。言语暗示就是运用内部语言或书面语言的方式来调节情绪的方式,暗示人的情绪乃至行为有奇妙的影响,积极的暗示既可用来减轻不良情绪的困扰,也可用来激励自己。如,当你情绪激动、怒火中烧时,不妨提醒自己“冷静些” ,还可以在室内挂一些警示语,如“三思而后行”、“笑口常开”等来告诫自己。

  具备自制之力。一个人具有善于克服自身心理障碍、成功驾驭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能力,这就是自制力。如同样在听课,有的人能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有的人却做小动作,心不在焉。同样遇到挫折和打击,有的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的人却任凭情感支配自己的行为。顽强的自制力是需要经过培养而逐渐增强的。首先,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增强责任感。其次,要学会自我调节,克制冲动。

  学会转移。即把注意力从一种事物转移到另一种事物上去,以减轻心理负担。当个人的愤怒、忧愁、惧怕等情绪不能缓解的时候,可以想学生平时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调皮,他不是故意为难你,不是在向你挑衅,也许事出有因,先找原因,再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

  学会宽容,培养自己宽广的胸怀。一个人心胸狭窄,只关注自己,就容易生气,闷闷不乐,斤斤计较。而当你胸怀宽广时,你就会容纳别人,欣赏别人,宽容别人,自己的心境也就能保持乐观,老师只有宽容了学生,才能想出更好的教育方法,才会享受到“桃李满天下”的芳香。让我们善待每个孩子,深切地理解每个人,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这样,我们一定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

  另外,教师调控情绪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忌心如死水。面对无数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无动于衷,非我们人民教师所为。我们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我们面对工作,面对学生,心中能不起一丝波澜吗?我们应该怀着一腔热情,笑对自己的工作、笑对自己的学生。尽职尽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过一天算一天,不要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忌心怀杂念。面对一张张天真纯洁的脸庞,我们怎能将它玷污?我们只能传道授业解惑,抱着这一理念和他们相处,才无损自己的形象。在学生面前我们是模范,是榜样,我们得正直无私、诚实守信;我们得为人师表、维护师道尊严。我们的一言一行,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我们不能有私欲、不能有杂念。

  忌心浮气燥。面对那些茫然无助的孩子,我们只能一遍一遍地指导,一点一滴的渗透,循序渐进的点化。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理解力有限,我们不能像对待成人一样去要求他们,再聪明的孩子也得一点点地成长,慢慢地长大。我们若是着急,不仅影响自己的情绪,也让孩子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也要有爱心,即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良好的心态于人、于己、于工作有百利而无一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外,更多的是一位教师的心态还会直接影响到祖国花朵的身心健康。


【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点滴】相关文章:

教师干部教育交流材料-经验材料01-05

今年教师教育教学随笔09-30

教师教育教学的演讲08-26

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反思04-11

数学新教材教学点滴07-23

教育小学生的经验-经验交流12-29

新教材识字教学点滴谈11-27

教师教育教学随笔合集15篇11-17

教育小学生的经验12-28

教师考编笔试经验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