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课堂实录

时间:2022-07-02 10:31:51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梦令》课堂实录

  导语:《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途中误入藕花深处,把栖息的鸥鹭都吓飞了,作者遣词、造句一如内容一样的平实、自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如梦令》课堂实录,欢迎各位的阅读和参考。

《如梦令》课堂实录

  一、声情诵读,导入新课。

  (录音机播放古筝曲)教师声情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同学们伴着这悠悠的古筝乐曲,让我们一起走进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板书:如梦令)

  (出示李清照全词)

  二、初读全词,通读全词。

  师:《如梦令》是一首词,词有词牌名,每一个词牌名的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韵律,《如梦令》这种词牌名的词就是这样的,同学们有兴趣来读读这首词吗?请大家放开声音来读读这首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正确,读流利。这个要求能达到吧,那你就放开声音自己读吧!

  (学生放开声音自由读。)

  师:声音停下来了,谁能一个人,放开声音读读这首词?谁第一个把手举起来我就叫谁。

  生:读词

  师:刚才她在读的过程当中基本上是通顺的,流利的是不是?你们有意见吗?

  生:没有意见。

  师:我有意见,这里面有一个字是个多音字,“兴尽”,这个字又读xìng又读xīng,什么时候读xìng,什么时候读xīng你们知道吗?什么时候读xīng?

  生:兴奋。

  师:还有“大兴安岭”。但是课文中这个“兴”以及“高兴”、“兴致”的“兴”却读第四声,所以在这个地方你说应该读第一声还是第四声?第四声,咱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齐读

  师:不错,咱们再读读这首词,这回第一个举手的是谁?

  生:读词

  师:你的声音清脆响亮,口齿清晰。不仅读得正确流利,也注意了一定的节奏,读出词味道来了,你真棒!

  师:让我们把握好节奏感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那么你们能简单概括一下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吗?谁来说一说?

  生:这首词主要写了李清照和朋友们去郊游的事。

  生:这首词主要写了李清照和朋友去游山玩水的事。

  生:这首词主要写的是李清照难忘的一次郊游。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师:这是一首非常美的词,需要我们好好的品味。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词,看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

  生:小声读词

  师:你从中读出了哪些美丽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溪亭日暮的美景。

  生:我感受到了藕花深处的幽静与甜美。

  生:我看到一滩鸥鹭齐飞的壮观景象!

  (教师板书: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一)画面1:“溪亭日暮”

  师:看到“溪亭日暮”,你脑海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小溪边有座亭子,那位词人就站在亭子里面看日落。

  生:也就是词人正在看黄昏时的景色。

  师:对,什么景色?

  生:美丽的景色。

  师:太阳落下来的景色,日落美景。画面当中有人、有亭子,那个亭子是几个角的?噢,是个六角亭,肯定是小巧别致的。你想得这么美,肯定能读好它。你来读一读。

  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师:你脑海中的画面当中还有什么?

  生:我看到一个亭子,然后李清照把手放在背后,仰望着天,天空披上了一层红红的晚霞,一条小径通向远方。

  师:哦,你还看到了一条小径。落日余辉,晚霞笼罩天空的情景,你们看到过吗?怎么美?谁来描绘给大伙听听啊。

  生:天边都是红颜色的,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挂在天上……(学生觉得词穷。)

  师:这个时候才感觉到语言的苍白,是不是?来,你就读一读吧!

  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媒体播放黄昏情景,配乐)

  师:你们看啊,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辉当中。水面上波光粼粼,人啊让李清照情不自禁地吟诵出这样的诗句 “常记溪亭日暮”。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难怪诗人此时已经——(生读)“沉醉不知归路”,你怎样理解这句词?

  生:我觉得词人看到这美丽的溪亭日暮美景,陶醉其中,不想回家了。

  师:有道理,你能带着那份沉醉来读一读这两句词吗?

  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生:我觉得词人不仅欣赏着美景,还与朋友开怀畅饮,喝酒喝多了而忘记了回家的路。

  师:你说的也很有道理,能读出这份酒醉吗?

  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师:这里的“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陶醉也好酒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让我们带着这份醉意来读这两句,一定更有味道。

  指名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师:这是多么令人心醉的画面啊!让我们一起读出那浓浓的醉意吧!

  生:(齐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二)画面2:藕花深处

  师:在那样美丽的地方,词人和她的朋友们除了喝酒,还会做些什么呢?

  生:一边喝酒一边作诗。

  生:一边吃菜一边赏景。

  师:哦,是在郊宴。

  生:他们可能会下下棋。

  师:对,词人就是有这样的雅趣。你想她还会做什么?

  生:我想他们还会弹弹琴,或是对对子。

  生:他们还可能会高谈阔论。

  师:是啊!怪不得词人是——(生读)“兴尽晚回舟”。

  师:此刻词人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他的心情是高兴、愉快的!

  师:就请你读出那份高兴、愉快吧!

  生:兴尽晚回舟。

  师:你怎样理解“兴尽”?

  生:我觉得词人与朋友玩得太开心了,玩得很晚才回家!

  师:请你带着那份高兴读一读这句,相信你会读得很好!

  生:我觉得词人与朋友玩得很尽兴,很过瘾,天黑了就回家了!

  师:请你也读出你理解的感情!

  生:我觉得词人玩的还没尽兴呢,但是天色已晚,不得不划着小船回家!

  师:那此刻词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他会感觉很留恋,舍不得离开这里!

  师:那就读出那份留恋与不舍吧!

  生:兴尽晚回舟。

  师:就在词人回舟时,又有美景吸引了她,那就是——(生读)“藕花深处”。“藕花深处”指哪里?

  生:就是满眼都是荷花的地方!

  生:就是荷花池里!

  生:我的理解是有好多好多的荷花,一大片,一大片的。

  师:满池都是。怎么美,你能说得美一点吗?

  生:下面是绿绿的荷叶,上面一朵朵荷花含苞待放,美丽极了。

  师:你想起怎样的句子来了?咱们学过《荷花》一课吧,把优美的句子吟诵一句到两句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这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全部展开了。有的在微风中轻轻舞动着。

  生:荷花的颜色真是五彩斑斓啊!有白色的,有深红的,有浅红的,有淡黄的,有粉红的,美丽极了!

  生:碧绿的荷叶像翡翠做成的大盘子,荷花像是婀娜多姿的仙女,让人目不暇接啊!

  师:你们仿佛看到了那满池荷花的美景了,是吧!你能用优美的诗句来形容你眼中的荷花景象吗?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这就是写黄昏时候荷花的情景的。这个时候啊,已经是黄昏了,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四溢、色彩缤纷、幽静而神秘的世界。我想这个时候他们肯定是更加陶醉了。来,让我们再次读出那份沉醉!

  生: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师:在这两句中,你觉得哪一个字最能说明诗人又一次醉了?

  生:我觉得是“误”字!

  师:能用一个词来代替这个“误”字吗?

  生:不知不觉

  生:情不自禁

  师:是啊!词人看荷花看的有滋有味,如痴如醉,连小船划入藕花深处都没有察觉,这是怎样的一种醉呀!让我们再来读这两句,一定会读得更好!

  生:(齐读)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三)画面3:一滩鸥鹭

  师:等大家惊醒过来的时候,他们赶紧——(生读)“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读这两句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他们可能在说,让我划船,让我划船!

  生:怎么办呀,划不出去了。

  生:我听到了欧鹭翅膀拍打的声音。

  生:还听到了非常急的“哗哗”的划船的声音。

  师:你从哪个词语中听到这样的声音的?

  生:争渡。

  师:因为她们在抢着划船。你可真会读书啊!

  生:我还听到潺潺的溪水声。

  师:溪水被船桨击起的声音。

  生:我还听到鸥鹭在叫。

  师:鸥鹭叫声响不响?

  生:响。

  师:你怎么知道有这么响啊?

  生:因为惊起一滩鸥鹭,是“惊起”的,又不是凭空飞起来的。

  师:是啊,它们是一下子受惊了之后,突然“扑拉拉”飞上了天空。

  生:而且是惊起“一滩”鸥鹭,一群鸥鹭全部被惊起,一起叫所以很响。

  师:你想啊,她们叫哇,笑哇,声音那么响,那么喧哗,这个时候把栖息着的鸥鹭一下子惊飞起来。“扑拉拉”一声,一群鸥鹭冲破夜幕,飞上蓝天,那情景该多么壮观啊!这样的情景她平时能看到吗?那可真是大自然的奇观啊!谁来读一读这两句?

  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声音再洪亮些!

  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你想此时此刻,词人的心情是多么的……(指名说)

  生:多么开心。

  师:是啊,那是一种意外的开心,意外的收获。你能读出那份开心吗?

  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生:那是词人和朋友们的意外惊喜。

  师:你能读出那份快乐与惊喜吗?

  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这个“惊”字,既是指鸥鹭给惊飞起来了,又向我们传递了词人惊喜的心情。写得多好啊。让我们一同感受那份惊喜与兴奋吧!

  生:(齐读)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四、回归整体,感悟词情。

  师:刚才我们边读边想象,读出了那么多美的画面,有“溪亭日暮”,还有“藕花深处”,还有“一滩鸥鹭”。其实整首词就是一幅流动的画。你们看,因为是观赏“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是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多么富有诗情画意,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情景交融的《如梦令》吧!

  生:(读全诗)。

  师:你觉得这是一次怎样的郊游呢?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吗?

  生:这是一次美丽的郊游!

  生:这是一次惊喜不断的郊游!

  生:这是一次令人心醉的郊游!

  生:这是一次令人心情愉快的郊游!

  生:这是一次令人终生难忘的的郊游!

  师:难怪词人会常常记起这次郊游的事呢!(板书:常记)

  五、再读全词、品味语言。

  师:词,是要品的。你们能不能把整首词读成一个字?看看,哪个字最能体现整首词的意境?

  生:我觉得是一个字“美”。

  师:确实是美的,可惜这里边没有直接写“美”字。

  生:醉。

  师:你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只有美景和美酒才能让她沉醉,我认为是醉。

  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醉来了?

  生:品着美酒,赏着日暮,藕花,还有一滩鸥鹭。让人沉醉在里面,所以我认为是醉。

  师:那就请你把这个字写在黑板上。(生板书:醉)

  生:我觉得这个字应该是“梦”,“如梦令”的“梦”。

  师:老师告诉你,“如梦令”是个词牌名,它分开来是没有特定的意思的。不过我想听听你说梦的理由。

  生:就是作者写的这首词像梦一样的很美。

  师:你说的也挺有道理的。

  生:我觉得是“记”,因为整首词都是在写她记着的东西。

  师:她回忆怎样的美景?

  生:她记得溪亭日暮,记得藕花深处,还记得一滩鸥鹭。

  师:你们觉得这个“记”字有道理吗?

  生:我认为应该是“暮”。

  师:你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她看了日暮以后就非常沉醉。她不知道回家了,然后到了晚上才回家,但是因为留恋刚才日暮的情景,竟然把船划到了荷花的深处。然后才清醒过来。

  师:她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地划出来啊?

  生:因为她觉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入的很深了,所以这么着急。

  师:白天的话用得着这么着急吗?(不用)还是因为“暮”对不对?请你写在黑板上。(生板书:暮)

  生:我认为是“兴”,因为她兴致很浓,看了溪亭日暮,很沉醉,忘记了回家的路,所以后来才误入了藕花深处,惊起了一滩欧鹭。

  师:有道理。其实她是兴未尽,天晚了不得不回去,回去的时候有了意外的收获,其实一“兴”未平又起一“兴”。请你也写在黑板上。(生板书:兴)

  师:同学们品出了那么多的字,你看,不管“暮”也好,“记”也好,“醉”也好,还有“兴”也好,老师认为都有道理,因为“暮”所以“兴”,因为“兴”所以“醉”,因为陶醉了,所以常常记得不能忘记啊,(师连线)。李清照留下来的词并不多,但是“无一首不精,无一字不妙”,这里边的33个字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味。

  师:这次郊游的经历使李清照深深地陶醉了(圈“醉”字),她陶醉在美景中,还陶醉在哪呢?

  生:陶醉在鸥鹭飞起来的时候。

  师:美景中。

  生:记忆里。

  生:还陶醉在日暮里。

  生:陶醉在荷花的清香中。

  生:陶醉在误入藕花深处(的快乐中。)

  师:是的,词人深深地陶醉了,陶醉在美景、美酒、美丽的意外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清照呢?

  生:幸福、快乐、豪爽!

  六、对照比读,延伸课外。

  师:早年的李清照生活条件非常优越,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但是,在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中却很难找到那份快乐,那份纯真了,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她的其他作品,品读她的与众不同的人生!

  师:老师给大家推荐她的另一首同题词《如梦令》,同学们可以解读一下!

  (出示):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繁星的课堂实录03-21

《影子》的课堂实录03-24

《在山的那边》课堂实录04-12

王君爱莲说课堂实录04-15

《爬天都峰》课堂实录08-04

《要下雨了》课堂实录03-12

《女娲造人》课堂实录05-09

《去年的树》的课堂实录07-04

《生物的特性》课堂实录03-25

机械摆钟课堂实录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