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对称》课堂实录

时间:2022-07-02 06:53:28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美丽的对称》课堂实录

  导语:本节课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亲身体验。来进一步认识对称图形,感受对称美,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 建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美丽的对称》课堂实录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美丽的对称》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114页至115页例题以及相关活动。

  【教材简析】: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很陌生。本节课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先设计了;创造两个完全一样的手印;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引导学生观察一个对称的实物图(蝴蝶、),分析它的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然后再为学生提供了几个对称的实物图(树叶、衣服、蜻蜓)来巩固知识,让学生在主题图上、生活中找对称现象,又玩照镜子游戏,最后一个剪纸的活动,同学们在观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发现了对称的秘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实物和图片,在观察和交流中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儿童看到生活中(或图片上)对称的事物,能用;对称;二字进行描述;或者儿童看到、听到;对称;二字时,头脑中能浮现一些具体的事例,并能简单口述出来。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对称现象,发展空间观念。在认识,欣赏和制作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对称现象

  学 具:每一组印泥一盒,纸巾。每人:蝴蝶图一张,白纸、彩纸各一张,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图形纸片,剪刀。

  教 具:剪刀、双面胶、水彩笔、蝴蝶图一张、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1.引入:

  师:老师今天很高兴能认识这么多聪明的小朋友,老师遇到了一个小问题,你们愿意帮我吗?

  生:愿意

  师:(1)将白纸对折,展开.

  (2)用大拇指按上印泥,将指印按在白纸的另一边。

  问题来了:在白纸另一边也要出现一样的手印(不能再按一次),怎么办?大家动手来帮帮我吧?(拿出你的学具)

  生:动手做,展示,引出了重合。(板书:重合)

  教师给予表扬。

  师:同学们,你们在白纸的中间发现了什么?

  生:白纸的中间有一条折痕.

  师:为了便于大家观察老师把折痕用线表示出来。

  [评析:让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也拉近了师生的心灵距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完全一样的特点。]

  二、探索新知。

  1.感知对称现象

  (1)(大屏幕出示动画)

  师:我们通过印一印,创造了两个完全一样的手指印。(板书:完全一样),那像这样的现象,下面这段动画中有吗?(展示)

  生:两只蝴蝶……

  [评析: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二个完全一样的图形到一个两边完全的一样的图形的思维过程,是一个难点,利用了多媒体播放动画的效果,既复习了见面的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又为后面的一个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起到了;搭桥;的作用。]

  (2)(大屏幕出示蝴蝶图)

  师:一只蝴蝶不小心飞到了老师的图片上(展示)。

  师:你能从蝴蝶图中找出手印图这样的现象吗?(引导说蝴蝶图的两边。)

  生:蝴蝶图的两片翅膀完全一样的。

  师:你怎么知道蝴蝶图的两片翅膀完全一样的?

  师:每个小朋友手中都有一张蝴蝶图片,你来动手折折看,它的两边是不是一样?(生操作,展示,说说是怎么做的。)

  生:将蝴蝶图对折后两边重合在一起,蝴蝶图的两边是一样。

  师:同学们,老师是怎么做的?(展示)

  师:我们可以沿蝴蝶图的中间划一条线,蝴蝶图沿这条线对折后,完全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观察到它的两边完全一样。

  师:老师在蝴蝶图的中间画的这条线,你能在手中的图片上找出来吗?

  生:能。

  师:指一指你们手中的图片。(生操作)

  师:老师划的这条线就在他对折后折痕的位置。

  师:同学们可看好了,这个折痕非常重要(师示范)。

  如果我们不在这场折痕上对折,蝴蝶图的两边可以完全重合在一起吗?

  生:不会。

  师:其实啊,像手印图、蝴蝶图这样的沿中间这条折痕对折后,两边完全一样的现象叫做对称。(板书课题:对称),展示小结。

  师: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手印图、蝴蝶图是对称的。

  [评析: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对知识的探究过程,由学生猜想→探究→验证→教师演示。比较师生操作方法的异同,加强对比的效果,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巩固。]

  (3)(大屏幕出示)(树叶图、衣服图、蜻蜓图)

  师:那么树叶图是对称的吗?

  生:是。

  师:沿着哪条线,用手势表示出来。

  师:(展示),树叶图中间这条线,完全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可以说树叶图片也是对称的。)

  师:还剩下二幅图,你想判断那一幅图呢?(蜻蜓图、衣服图)

  (教师此处注意引导,学生边说边演示。

  同时,让学生用手指一指,它们是沿着哪条线对称的?用手划一划,指一指。)

  生1:蜻蜓图沿着中间这条线上下对称。

  生2:衣服图沿着中间这条线左右对称。

  2、找对称现象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找对称现象。

  师:不但老师带来的这四幅图片有对称现象,在我们到操场上有好多对称现象,同学们愿意去看一看,找一找吗?(出示主题图)

  生:愿意。

  师:瞧,在我们的操场上同学们发现了哪些对称现象?

  生:双杠、乒乓球台、教学楼……

  (2)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师:同学们,其实呀,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好多呢!

  您发现了什么是对称的?在小组内说一说吧!

  师:好了,谁来说说看。(注意引导学生把句子说完整,如:我发现了桌子是对称的。)

  生:我发现黑板是对称的……

  师:同学们,伸出你的双手,他们是对称的吗?

  老师做动作,学生判断。

  师:孩子们,一个人玩多没意思了!我们来玩照镜子的游戏好吗?找一位同学来帮助老师,一人当镜子,另一人的做动作。(全体学生起立,同桌面对面)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老师比手势呱呱表扬学生)。

  [评析:让学生用习得的知识看世界,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目的。这一道环节中设计的学生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小组交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扩大了孩子们的视野。然后抽生回答,引导往人体说,教师做动作,学生判断,学生做对称的动作完成照镜子游戏。这一环节的设计里层层递进,知识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3、欣赏对称图片

  出示: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

  师:对称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有趣的对称图片,同学们,请你用手势表示出来这些图片是左右对称,还是上下对称,好吗?

  (欣赏图片)对称在建筑艺术中的有他独特的魅力。

  师:同学们,刚才看了这么多图片,你觉得这些图片美吗?

  生:美。

  师:是呀!对称是美丽的。(板书:美丽的)

  [评析: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广泛应用在我们生活中,教师巧妙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艺术、科学、建筑等知识中,注重了学科的整合,不仅降低了学生理解上的难度,还使单调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三、操作体验

  1、判断平面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是否为对称的图形。

  师:生活中有这么多美丽的对称图,其实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中,一些是对称的,我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师:他们是对称图形吗?

  生:是。

  师:你们从学具中选择一种您喜欢的图形来折一折看吧!

  生:展示,每一种抽一个同学来展示,

  生1:长方形沿中间对折重合,所以它是对称的。

  生2:正方形沿中间对折重合,所以它是对称的。

  生3:三角形沿中间对折重合,所以它是对称的。

  师:我手中的三角形却不能。(任一三角形)为什么?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因为我给你们是一个特殊的三角形。

  [评析:由实物图到平面图形是一个需要突破的课堂难题,充分让学生猜,并动手折一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了对对称图形知识的体验和感悟。同时也为下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2、练习:欢乐对对碰

  师:同学们,老师想考考你们,好吗?

  (展示,欢乐对对碰,连一连)

  下面的图形各是由哪张上剪下来的?

  [评析:学生在完成这一练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利用将学生想象的过程演示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3、制作一张对称图片

  师:同学们,这我们生活中的对称物体都是那么美丽,我们要学会利用双手,美化我们的生活,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动手制作一些美丽的对称图形,当一当小小设计师。好吗?(演示创作方法。)

  生:好。

  生:操作,师巡视指导。展示优秀作品。

  [评析:学生在整体感知对称图形的基础上,学会创造对称图片的方法,让他们展开想象,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出美丽的对称图形。从而完成了感知的提升。]

  反思:利用演示创造对称图片的方法之前,如能够先让学生试着寻找做对称图的方法,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四、总结: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来说一说吧。

  生1:我知道了对称。

  生2:对称是美丽的。

  生3:我学会了剪对称图形。

  五、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好吗?(演示)

  师:第二段里老师把歌词改了改,唱的时候按改的歌词唱好吗?;数学在哪里,数学在哪里,数学在那我们的生活里……

  生:好!

  师:下课了,孩子们,在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吧!

  [评析:利用播放动画的音乐《春天在哪里》,并将歌词改成;数学在哪里……;这样使全课前后呼应,给学生留下无尽的回味!同时也体现了数学于生活的观念。]

  五、板书设计

  美丽的对称

  印一印

  重 合

  两边完全一样

  [总评:《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数学并非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质上学生主体富有思考性的探索过程。所以,数学知识的探索轨迹,作为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的标志,展现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这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教学中,教师充分给学生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课堂教学通过创造对称理解对称寻找对称;拓展对称应用对称的过程使学生在交流和分享探索知识的快乐中,主动地学习知识,形成了技能,掌握了数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