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05 07:26:12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文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晏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当过齐国宰相。课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时,智斗楚王,维护齐国尊严的三个小故事。由“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三个小故事组成。三个小故事的记叙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写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写晏子智斗楚王,最后写楚王只好认输。课文中晏子是怎样智斗楚王的,为什么晏子的话会驳得楚王无言以对?用心体会人物语言,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本教材的特点,我将教学本课的指导思想确定为:借助文本、理清思路;活用文本、合作探究;超越文本、体悟真情。

  1、教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小记者随访”的形式,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2、学法:

  综合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通过读、思、辩、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感情朗读进一步体悟晏子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维护国格和个人尊严。

  教学设想

  一、以新的学习方式,还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教学,意在通过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还学生以真正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时,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随同晏子一道出使楚国,让学生置身于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交流的过程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直接阅读的基础上,经历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过程,从而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和生成。

  学生初读课文时觉得一目了然,大致意思已懂,可实际此时学生只是站在文字外围,读懂的也仅是文字的表面意思。教学时重点抓住“晏子说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话外音?怎么听出来的?”这一问题。让学生经历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解疑的多次阅读过程,学生的感受就越来越深刻,思考也越来越见深度。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争论能力

  争论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反映了一种整体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堂上的争论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过程,目的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行语文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

  课文中写了晏子出使楚国,受到楚王三次无理质问,但他运用自己的创造智慧,进行了超凡脱俗的创造性争辩,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效果。在教学中晏子的争辩不应用嘴巴或书本传授给学生,而应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把学生置于晏子的地位,激发思考,引导争论。让学生尝试着像晏子那样思考,像晏子那样回答难题,然后再读课文,这样就大大刺激了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进行逻辑思考。再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含义表达出来。这样设法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把语言训练同思维拓展密切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目的。

  三、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本课教学能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较多的质疑问难,交流讨论,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时间。采用“学当晏子”“报道晏子”“朗读表演”等形式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通过读书,感受到晏子的智慧。当学生真正感受到晏子语言的妙处时,读起来一定是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越读越想读,甚至会拍手称快,拍案叫绝的。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和朗读,巧妙指导,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故事情境中去。学生的智慧需要教师的智慧去点燃,智慧的教师,智慧的学生才能走近智慧的晏子。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了解晏子

  1、揭题:

  板书:

  晏子

  同学们,你们了解晏子吗?(学生回答)

  晏子的真名叫晏婴,那为什么又叫他晏子呢?(学生猜测)

  想:古时候,哪些人的称呼中有“子”?(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孔子、老子、孟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呢?

  小结:孔子、孟子等都是古代的大学问家,晏婴为什么也称“晏子”呢?他肯定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板书:使楚)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同时也让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了交流。)

  2、导言:

  《晏子使楚》的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课件:春秋形势图)晏子受齐王的派遣只身出使楚国,为了能及时了解他出访的情况,同学们,想不想当一回齐国的小记者,随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怎样才算一个优秀的小记者呢?

  (耳聪、目明、嘴勤、手快。)

  二、初读感知,走近晏子

  现在我们就出发,跟随晏子出使楚国。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提供初读要求:

  ⑴ 动口、动手,用心朗读。

  ⑵ 初步知道课文讲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

  2、适当检查、交流。

  三、潜心体悟,研读晏子

  1、大家跟随晏子左右,他哪方面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你听出哪些话中有话的?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

  小组交流:你听出了什么话外音?怎么听出来的?小组合作学习,课件提示:

  ⑴ 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

  ⑵ 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的?

  ⑶ 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结果怎样?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学习的功效,注重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是生命的自我完善和检验。)

  3、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⑴ 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课件)

  ⑵ 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让学生自由说理)

  转折点: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

  ⑶ 明确推理过程:

  ① 推理性填空:

  只有访问狗国才钻狗洞,现在楚国要晏子钻狗洞,那么( )。

  ② 完成作业: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 )那么( )。

  ③ 如果晏子不采用这种说话的方法,而采用最直接的回答方式,该怎么说?想想这两种反驳的方式哪一种好?为什么?(讨论、悟理)

  ⑷ 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怒发冲冲地、心平气和地、冷静地。)

  ⑸ 反馈诱导:

  我们来看晏子究竟是怎样说的?(课件演示)

  小结:是啊,面对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只有冷静的反驳,不卑不亢地把侮辱还给楚王,才能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又不伤了两国的和气,让我们一起冷静地来读读晏子的反驳。

  ⑹ 接待的人把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听了只好──(指导引读)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哪一个词语集中体现了楚王毫无办法。

  ⑺ 齐声朗读第二自然段,再次认识一下充满智慧和勇气的晏子!

  4、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

  ⑴ 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文中的句子转变成四字词语:挥汗如雨、举袖成云、接踵磨肩、欺君之罪等。

  ⑵ 面对楚王的再次侮辱,晏子针锋相对,巧妙反驳,这样的场面真是既紧张又精彩。各位出使楚国的小记者,你们愿不愿意用表演来再现当时的情景?

  (四人小组,要把你们当时观察到的晏子和楚王等人的动作、神态、语气通过表演体现出来。)

  ⑶ 学生表演,师生相机点评。

  (表演是体验课文内容的方式之一,表演是为理解内容服务,是活用文本的体现,能使更多的同学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

  5、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合较量:

  学生自读、自悟,自由交流学习体会。

  (学生在自己研读、归纳、思辨和梳理、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原来晏子的反驳是那样的富有逻辑,富有哲理。同时,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的评价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超越文本,学当晏子

  1、楚王本想侮辱晏子,以显楚国的威风,却没想到被晏子反驳的哑口无言,他眼看着斗不过晏子,心里却十分不甘。突然,他哈哈大笑起来,见你们这班跟随在晏子身后的小记者,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轻蔑地说道:“哼,齐国太无能了,是不是没有大记者了,怎么来的尽是你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娃娃?”小记者们,面对楚王的侮辱,你们准备怎样反驳呢?

  (讨论,指名、同桌交流。)

  2、楚王听了你们的反驳,只好说:“……!”

  (通过练说,让学生明白: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自尊、自信、处变不惊是取得成功的保证;出色的语言表达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具备的重要才能。)

  五、开招待会,齐夸晏子

  1、在出使任务即将结束的时候,晏子和楚王准备召开一个记者招待会。爱提问的小记者们,你们可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有什么问题就当面问问晏子和楚王。

  (角色扮演,回读文本。)

  (再次回读文本,使学生的理解得以深入,情感得到升华。)

  2、各位小记者,我们的报道任务已经圆满完成。齐王和人民正焦急地等待着大家的消息,你能用简短的几句话来夸夸我们晏子大夫吗?

  (以新闻报道的格式练写,部分投影交流。)

  六、小结延伸,积累运用

  我们这班小记者在这次随访中表现出色,就连智慧超人,能言善辩的晏子也不住地点头称赞。

  课件演示:

  晏子捋着胡子,高兴地说道:“你们这班小鬼呀,真不愧耳聪、目明、嘴勤、手快。我想,只要你们现在刻苦努力,多加锻炼,将来必成大器。再过几天,齐王又要派我出使秦国,诸位还愿意随我一道出访吗?回去后,好好地去找一找秦国的相关资料,做好出访前的准备。

  (用好语文重在积累。让学生到课外查找有关楚国、齐国、秦国的资料,扩大阅读量,符合新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