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招聘会上的体验

时间:2022-07-11 15:14:26 职场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记者招聘会上的体验

3月是人才招聘的黄金季节,用人单位在参加了各种招聘会后,似乎形成了某种共识:低层次人才去专场招聘会招,要应届毕业生就去校园招聘会,要熟练员工去综合招聘会,高层管理人员则联系猎头或通过网络寻找。国展、北展、军博、工体举行的大型综合招聘会成了应届毕业生的“鸡肋”,不去怕错过机会,去了却又找不到什么机会。看着一张张青春稚气的脸上写满了焦灼:我的工作在哪里?现场3月17日10:00雍和宫北京人才市场技工要有资格证

记者招聘会上的体验

记者来到设在雍和宫北京人才市场地下一层的招聘大厅时,现场已经有不少求职者在与用人单位洽谈,招聘大厅的大屏幕滚动发布未来参展的企业招聘信息。

这场招聘会是旅游、饭店、物业专场会,有40多家单位进场招聘,求职者凭3元门票进入招聘会场。求职者大多是中专或大专文凭,有工作经验的居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应聘水、暖、电工等物业工作。很显然,这部分人来对了,因为这次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列出最多的岗位就是物业,但各用人单位在招收此类技术岗位时,无一例外地要求应聘者具有资格证书。

应届毕业生王硕想找一份导游或旅游管理的工作,他和同学更乐意参加专场招聘会,专场招聘会有机会更好地介绍自己,而且也能和用人单位进行充分的交流,相对来说更容易找到一份喜欢的工作。而招聘单位也表示,参加专场招聘会时一些要求比较高的管理岗位在这里很难招到人。记者手记

小型专场招聘会一般都主打热门行业,来的也都是专业人才和行业内的招聘单位,招聘市场细分确实有利于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直接交流。但会上用人单位数量不多、应聘者层次不高,也会导致双方都遭遇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记者在采访中还见到一位招聘企业代表匆匆而来要求参会,工作人员在未对其企业资质情况进行调查的情况下,直接让她填表交了300元参会费后入场招聘,可见在这儿,用人单位入场招聘并没有什么“门槛”。现场3月18日10:00北京展览馆35岁成为新“门槛”

招聘现场,很多企业都将招聘人员的年龄限定在了35岁,许多应聘者也因此被拦在了这道“门槛”之外。一些企业表示:他们认为35岁以上年龄会存在以下问题:体力、精力不够充足,工作激情不够饱满,家庭压力会干扰工作、可塑性不强不易管理等。

现场几位“高龄”求职者表示: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在体力和工作激情上比年轻人差,他们对工作更有责任心,重新跳槽的可能性也更小。而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比年轻人更有见解等更是他们独到的优势。在校生提前“取经”

招聘会上有许多学生在认真听其他应聘者和企业之间的对话,观察其他应聘者的表现。

记者采访了几个这样的学生,发现他们都是在校生,参加这些招聘会,一是想提前了解目前人才市场的情况;二是想在会场上能多学习一些经验,以便为“正式”应聘做准备。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郑斌表示,截至目前,他已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几十场,已积累了大量的应聘工作经验,对于他来说,在招聘会上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已非难事。记者手记

每个学生都会将一份包装精美的“个人资料”交给招聘企业,但有很多人都会婉遭拒绝。为什么呢?记者走进一家只收了两份简历的集团,负责现场招聘的工作人员介绍,面对大学生“精装豪华版”的简历,如果是不合适公司需求的,他根本就舍不得要。因为这些简历成本都非常高,少则几十元钱,多则上百元。他觉得,简历的包装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还是内容,要让用人企业了解你的一些个人资料就可以了。花絮变味的“会刊”

走出北展会场时,一位中年妇女走过来问记者有没有“会刊”。记者还未明白怎么回事,身边的一位女生已经用手中的会刊交换了一支“签字笔”。而这些会刊竟然同时出现在了军博门口的小贩手里,并以两元一本的价格在出售,买的人也比较多。

记者问小贩:“你收会刊吗,多少钱一本?我车上有很多”。对方告诉记者,可以用钱买也可以用“签字笔”换。

让“会刊”“流动”起来,本来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可以给参加招聘会的同学带来更多的就业信息。但是经过这些贪图利益的小商贩一倒手,好像已经有那么一点点“变味了”。


【记者招聘会上的体验】相关文章:

体验的作文06-05

记者实习总结07-18

记者述职报告12-29

记者实习报告08-11

招聘的经典文案11-04

销售体验作文09-04

乡村体验作文03-01

军训体验作文02-16

生活的体验作文03-06

职业体验感悟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