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辞典

时间:2020-12-03 08:42:23 哲学 我要投稿

哲学辞典精选

  【哲学辞典】绝对命令

  绝对命令:根据康德的观点,绝对命令乃是对行为原则或公理的选择上的基本的和绝对的形式要求(或一组要求)。康德对绝对命令有许多种表述,这些表述表面上看互不相同,可康德自己认为这些不同的表述是相等的。第―种表述是,一个人据以行动的原则也应能成为普遍法则。作为一个有理性的行为主体,我必须承认,对我来说的充分理由,对处于极相似的情形中的任何人来说也是充分理由。第二种表述是,一个人应当把自己和其他人决不仅仅作为工具,而必须也作为目的。一个人决不应该仅是利用他人,因为有理性的人具有内在价值和尊严。第三种表述是,绝对命令要求我们把他人作为自主性的和自我决定的行为者。把人看成自身即是目的,就是尊重他的自主和自由。在选择原则时,一个人的行为应当仿佛把自己看做是作为目的王国的一员而立法。康德义务论的核心在于,把所有的责任放在绝对命令上。绝付命令是与假言命令相对的,只是在我们有着一定的欲求和偏好时,假言命令才起作用。最近的解释力图表明康德各种解释间的统一性,并且捍卫绝对命令,使其免受那种说它只是产生了空洞的形式主义的传统批评。

  “所有的命令或是假言的或是绝对的,前者代表一种可能行为的实际必要性,这种行为是作为一种获得行为者想要(或可能想要)的某种东西的工具。绝对命令则是这样一种命令,它代表了一个行为,就这个行为本身而言是客观必然的,而不必参照另一个目的。”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第二章。

  【哲学辞典】翁中之脑

  瓮中之脑:一个模仿笛卡尔的“梦论证”的思想实验。假定我们将一个人的脑从他的身体上拿下来并使它生存在一个瓮中,然后将瓮与计算机相联以提供正常的刺激。其结果将是,这个瓮中之脑将有一个与其过去生活完全融合的'心的生活,以至于它意识不到发生了什么。它无以区分其当前情境与先前的情境。这一实验的概念可能性导致对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经验与经验知识的可靠性的怀疑论。有些哲学家则对这类科幻的哲学价值提出质疑。

  “假定我们(以及所有其他的有感知的东西)是而且一直是‘瓮中之脑’,那么我们的‘瓮’这一词汇如何可能指称实在的瓮而非想像的瓮?” ——普特南:《意义与道德科学》,第127页。

  【哲学辞典】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通常略作“AI”。指使机器用程序来完成人类使用其智力来完成的任务并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思维和问题解决。人工智能的目的是绕过脑与身来达到对人类理智的全面理解。其思想可以追溯于图灵的智能机。1956年,H.西蒙等人设计出了被称为“逻辑理论家”的第一个AI程序,它能够自己证明《数学原理》中前52个定理中的38个。如今,Al已发展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中的―个研究、应用和教育的领域,它专门研究像新的程序语言、推理与问题解决的方法、视觉识别及专家系统这样的问题。早期的AI避免人的心理模型,但这一方针由于联结主义的发展而得到改变,这个联结主义的发展是以大脑的工作原理为基础的。在联结主义中,包括学习在内的复杂功能包含着沿着在大量简单元件之间所形成的通路进行的信息传递。Al试图借助于符号操作来帮助人类理解人的智力过程,因此它提出了在什么条件下我们才有理由将心的状态归之于一个纯粹的物理系统的问题。它对于认知科学和心的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强AI论”与“弱AI论”之间 有一个区分。那个弱的论点只是认为,计算机程序有助于理解人的心的状态。这一点得到了广 泛的接受。那个强的观点则声称计算机的“心”例示了人的心理过程。这一论点颇有争议。塞尔论证指出,与人不同的是,机器对符号的句法操作并不伴随着对符号意义的语义理解。

  “人工智能不是关于计算机的研究,而是关于思想与行为中的智力的研究。计算机是它的工具,因为其理论被表达为使得机器做人需要智力才能做的事的计算机程序。” ——博登:《人工智能与自然人》,1977年,前言。

  【哲学辞典】我信仰,为了我可以理解

  我信仰,为了我可以理解:这句断言出自安瑟尔谟的《宣讲》,正是在此书中,他第一次表述了本体论论证。安瑟尔谟断言,如无信念或信仰,不可能理解基督教学说。理智本身不能发现有关上帝的任何睿智的东西。这种观点激发了对于理解的非智力或非理性条件的其他探究。在神学之外,流行的主张是,为了理解文化,人必须使用在文化中生活的实践手段,孤立地理性理解文化是不可能的。

  “我决不是为了信仰才理解,而是为了理解,才信仰。因此我也相信,假如我不信仰,我就不能理解。” ——安瑟尔谟:《宣讲》,II,1.

  【哲学辞典】笛卡尔的循环

  笛卡尔的循环:对笛卡尔在纯形而上学基础上建立科学体系的方案的一个责难。笛卡尔企图证明,凡是我们清楚明晰知觉到的东西必定是真的,可以作为科学的基础。他的证明进行如下:我们有―个关于全能而仁慈的上帝存在的清楚明晰的观念;这样―个神的存在使我们肯定不会受骗;所以我们的清楚明晰的观念必定是可靠的。这个证明陷入了循环。一方面、一个完善的、不骗人的上帝的存在是我们清楚明晰知觉到的东西的真实性的惟一保证。另―方面,笛卡尔声称,我们的理智所具有的清楚明晰知觉的能力,是上帝存在的真实性的惟―保证。于是要被证明的东西在证明中成为理所当然的。这个循环被笛卡尔同时代的批评家阿尔诺和伽桑狄注意到。笛卡尔回答这个责难说,上帝只保证我们的记忆的准确性,而清楚明晰的知觉是我们将当下观念的自足保证。不过,一般认为他的回答不能令人满意。

  “既然他仅仅依靠清楚明晰的观念的有效性来证明上帝的存在,那么,依靠上帝来证明清楚明晰观念的有效性似乎就是循环论证。这是著名的笛卡尔循环,笛卡尔因之屡屡受到谴责。” ——威廉姆斯:《笛卡尔》,1978年,第108页。

  【哲学辞典】有效性

  有效性:有效性属于推理或论证的性质。它既可以从语法上根据该系统的公理或规则加以确定,也可以从语义上根据该系统的解释或模型加以确定。假设A1,A2,A3,…是前提,A0是结论,语法有效性意味着A0可从A1,A2,A3,…中推出,并且推理遵守了逻辑规则。语义有效性意味着,若根据非逻辑的语言中的解释或模型A1,A2,A3,……为真,则A0亦真。传统逻辑的任务是确立语法有效性的规则。有效性与真不是一回事,因为真归属于命题或陈述的性质,而不是推理或论证的性质。

  “一论证是有效的,当月仅当,它的所有前提真而结论假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 ——塞斯伯里:《逻辑形式》,1991年,第15页。

【哲学辞典精选】相关文章:

哲学格言精选11-11

哲学小故事(精选15篇)11-12

哲学小故事精选15篇11-02

关于学哲学用哲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12-16

《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08-11

哲学读书笔记精选范文参考11-16

学哲学用哲学心得体会10-22

xx哲学社哲学征文比赛公告范文08-30

政治哲学教案08-26

生活哲学散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