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攀比案例

时间:2020-12-02 13:44:26 教育 我要投稿

孩子教育攀比案例

  教育攀比孩子好吗?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自己的孩子喜欢和别的孩子攀比的现象,看到别人买了什么自己也想要,看到别人花钱痛快,自己也想花。做为一个普通职工家庭来说该如何教导孩子呢?教育攀比孩子好吗?

孩子教育攀比案例

  孩子教育攀比案例

  近日,家住长沙市银盆岭的李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原本计划国庆长假带孩子去张家界玩,没想到当他满心欢喜地将这一计划告诉正在读初中的儿子时,儿子却一脸不屑地说:“我们班有同学都去过欧洲旅游了,去张家界有什么意思,还不如不去呢。”儿子的话让李先生心里很不是滋味。如何避免孩子陷入这种物质层面的攀比?作为家长,引导很重要。

  孩子:因斗富带来“自信”

  每天怀揣着几十块钱的零花钱,穿一身名牌衣服,上学和放学有爸爸的名车接送,家里住的是大房子……在河西某子弟小学上三年级的小凯口中,这些都是值得在同班同学面前炫耀的资本,因为出手阔绰,经常请同学们吃零食,许多同学都愿意和他一起玩,这也让小凯显得格外自信。“现在谁要没有一件名牌穿在身上,会被同学笑话的。”采访中不少孩子希望通过追逐名牌、进行“贵族消费”来提高自己在同学们面前的地位。

  在开福区某小学上四年级的小敏最近总是闷闷不乐,经过妈妈再三追问,她才委屈地说出原因——她同班同学的手机都是新款,各种功能应有尽有,而她的手机却是爸爸以前用过的,款式已经不时尚,功能也很有限,同学们在一起时,经常拿出各自的手机炫耀,还总是笑话她,让她觉得很没面子,在同学面前也失去了自信。

  据许多家长和老师反映,小到文具、衣服上的攀比,大到汽车、住房的攀比,校园里暗涌的攀比现象愈演愈烈。很多小学生聚在一起常常会讨论,哪个同学买了新款的手机,谁的爸爸又给他买昂贵的新玩具了,这个假期某某同学全家又出国旅游了,议论起各自家里的情况口无遮拦。在他们看来,用的东西比别人贵,感觉更神气,更有自信。

  家长:怕伤孩子自尊,尽量满足要求

  和很多家长交谈后发现,其实很多家长并不愿意孩子这样攀比,不想助长孩子任性的习气,但同时觉得“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甚至觉得如果不满足孩子的要求,就对不住孩子。面对孩子的诸多要求,家长总是不忍拒绝,怕伤孩子的自尊。

  “真让孩子给愁着了,我到底该不该给他买呢?”家住银盆岭的陈女士向记者大倒苦水,她儿子上小学四年级,刚开学没多久,孩子多次提出要买手机,说是班上有很多同学都有手机,他没有显得很寒酸,并且还用“方便联系家人”等各种借口来要求。

  “我们家庭条件很一般,不过孩子有什么要求一般都尽量满足,可是孩子自控能力差,我真担心有了手机会影响孩子学习。但是要不给他买又怕他伤到他的自尊,在同学面前觉得自卑。”儿子的要求着实让刘女士犯了愁,但犹豫再三后,她还是满足了儿子买手机的要求。

  周先生是一家私企的职员,家庭条件并不算宽裕,但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把大部分积蓄都花在孩子身上。把孩子送到一所双语幼儿园,孩子幼儿园同学的家长们来头都不小,最近孩子回家就经常说起某某同学家长开的是某名牌的豪华汽车,某某同学放假经常去旅游……看着孩子露出羡慕的表情,周先生不禁有些担心:孩子这么小就感受到自己与周围同学的差别,有了潜在的“阶层意识”,但家庭条件又不允许他获得和同学一样的物质生活,孩子会不会因此产生自卑心理?

  专家:“穷爸爸”不要掩饰自己的穷

  所谓“天下父母心”,无论家庭的经济状况如何,爱子心切的父母总想让孩子独享相对富裕的物质供给,却忘了让他们分担辛苦和责任。不少老师认为,对于学生间的攀比现象,家长和学校应该及时做好引导,让孩子知道良好的生活条件要靠自己创造,父母的成就并不是孩子的荣誉,应把孩子的竞争注意力从比较家庭条件引向个人能力和学习成绩上。

  相关专家建议,“穷爸爸”不要掩饰自己的穷。孩子的观察力非常敏锐,家长遮遮掩掩,不仅遮不了穷,反而会让孩子看到你的心虚,觉得穷实在是丢脸的事,这才真正会打击他的自信。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转移“兴奋点”,比如物质上的攀比是以“拥有”或“享受”为标准,还可以选择新的比较维度:谁的零花钱花得更有意义,谁穿的衣服美观大方又舒服,谁的学习用品更有利于学习,谁的生日过得简朴又与众不同;另外,在学习上比,谁进步大,谁勤于思考回答问题最积极;在人际关系上比,谁的朋友多,谁与同学的关系最好……使孩子从中建立正确的价值判断。

  攀比心理存在的原因

  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孩子攀比心理提供经济基础。

  家长的这份溺爱,为幼儿的攀比滋生了依赖。

  孩子天真幼稚的天性为攀比提供心理基础。

  家长的自卑心理,是导致孩子攀比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有些家长经济不太宽裕,或下岗了,怕自己的孩子受人欺侮,让人瞧不起,当孩子说某某有什么东西时,父母便迫不急待为自己的.孩子买一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这也是导致孩子产生攀比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确对待孩子的攀比

  大人们要把握孩子攀比心理发展到什么程度,适时给与鼓励,保护童心。

  年轻父母不要过分疼爱子女,防止出现攀比惯性。

  大人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运用合理的方法来处理攀比问题。

  孩子攀比的对策

  对于孩子来说,攀比不一定都是坏事,问题在于父母向哪个方向引导。这里向你推荐应对孩子攀比的四大策略:

  反攀比

  孩子们在攀比的时候,最典型的理论就是“别人都有,所以我也应该有。”对付这样的孩子,比较快速生效的办法是实行反攀比。比如:小明虽然有新书包,可是你有新的滑冰鞋啊……

  改变攀比兴奋点

  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说明孩子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父母就要抓住孩子这种上进心理,改变孩子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学习、才能、毅力、良好习惯方面进行攀比。比如:当孩子埋怨老师经常表扬某同学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列出这个同学的优点,让孩子暗中努力和同学比一比,看能否超过他。

  把攀比变成动力

  当孩子攀比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不是不可以攀比,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攀比的条件,从而巧妙地将攀比变成动力。如:孩子跟别人攀比四驱车的数量和档次,父母就可以鼓励孩子积攒零花钱自己购买四驱车,或者进一步引导孩子查找资料、购买四驱车零件进行组装,从而形成节约的意识,养成动手动脑、发明创造的良好行为习惯。

  纵向攀比

  不妨多鼓励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例如,让孩子今天和昨天比,这个月和上个月比,本学期和上一学期比。在特殊的攀比中,孩子会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原来不会的拼音现在都会了,原来不认识的字现在都认识了,原来不懂的道理渐渐地懂了。

【孩子教育攀比案例】相关文章:

幼儿教育案例反思04-07

关于幼儿教育案例的反思04-17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和反思04-17

幼儿园小班教育反思案例04-14

幼儿中班音乐教育反思案例04-11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04-08

幼儿老师怎么教育孩子02-25

教育孩子个人心得11-10

银行警示教育案例《代价》读后感08-30

幼儿教师怎么教育孩子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