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用韵的经济分析

时间:2022-07-02 22:05:40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诗词用韵的经济分析

  本身是学经济的,平时则好写点小诗词,心无二用所以两样都不甚了了,足为后来者戒。虽知不足,改之晚矣!歪诗写多了,发现写古诗词者(尤其是绝句和律诗的)对诗词平仄到底是按今声(即普通话)还是依旧韵(如平水韵)多有分歧。我不是学声律的,故此未敢妄言,反而觉得这今古韵之争很可经济分析一下(也就是对着经济学家说平仄、对着诗词家论国民生产总值)。

关于诗词用韵的经济分析

  据本人非完全、非正式统计,写古诗词者采用旧韵的比今声的为多,然而我们交谈、书写文章时则用今声的占绝大多数,采用旧韵的属凤毛麟角乃受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这个矛盾以经济学解释可能被目为非理性(Irrational),作为经济学人,大家是不能接受这种简单化的解释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

  撇开保存文化传统的大道理不说,然我们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一下。(按:如果抬出文化传统的大道理,这个分析马上QED)

  首先说采用今声,好处是简单、快捷,教育的普及,普通话基本人人会说(说的好不好是另一回事了)。于是用普通话标准写古诗词就简便很多了,只要记住平仄的次序(格律)就行了。说到旧韵就不同了,除了只要格律还要去死记每一个字的平仄。

  然后还有押韵,用今声者只须根据每个字的韵母来写就行了,用旧韵就麻烦大了,还要去背每个字所属的韵部,宋代人制定了107个韵部的平水韵,清代人制定了106个韵部的“佩文韵府”(习惯上也叫它平水韵),这样多怎么办?

  照这样分析,以经济人自私的角度看用今声的应该占大多数才合理。现在的情形和我们的分析一点也不接近,道理何在?

  考虑了很久,我认为这是可以解释的现象。

  1、写作古诗词者少,因为少就不容易为主流观点冲击,根据资源最佳分配的原则,改变这种情形的边际成本太高。

  2、自豪感加满足感。因为用旧韵写不容易,所以能够用旧韵写,不仅代表你能力比较强,而且有满足感,这是今声代替不来的。

  3、方便性提高。以前用旧韵写作可能要在案头摆一部平水韵书,现在网络上随时可以搜查到,要查平仄比以前容易太多了,e-commerce没发展起来,e-search倒是成功了。也因为网络的传播写古诗词的也多起来。

  4、行内人(insider)的自我保护,写古诗词既然不是大众化的东西,保持其特殊化(或曰:自命清高)少不得要设置点关卡(entrybarriers),用旧韵就成了必然选择。

  有了这几个原因,采用旧韵写古诗词的自然比今声的多。

  这个分析不是在肯定或否定那一种写古诗词的方法,而是让大家看到:

  1、任何看起来非理性的现象都可以有合理性的解释。

  2、科技真的可以改变固有现状,小至写古诗词尚且如此。则大至经国大事如何能不受影响?

【诗词用韵的经济分析】相关文章:

经济形势分析07-21

经济形势分析07-27

经济形势分析(优秀)07-28

经济形势分析【通用】07-27

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03-26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07-28

经济活动分析制度07-01

(经典)经济形势分析15篇07-27

(精选)经济形势分析15篇07-28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调研分析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