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教案

时间:2022-09-30 08:48:41 语文 我要投稿

有关诗词的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诗词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诗词的教案(通用15篇)

  诗词的教案 篇1

  重点:

  ① 把握每一首作品怎样融情于景,通过创造出一种意境来表达自己的胸襟、情怀或生活情趣的。

  ② 把握关键词的准确词义,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观沧海》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题解: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三)朗读诗歌指导: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

  (四)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

  重点落实以下问题:

  1.全诗12行,除开头两行外都是写景,说说开头两行的作用。

  2.区分一下哪几行写实景,哪几行写想象之景——虚景。

  3.写实景中有动有静,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归纳: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第二层(“水河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4.海是很难写的,可是读了这首诗,我们每个人大概都会感到海的伟大。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呢?

  (五)小结全诗的写作特色,并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朗诵这首诗歌。

  (六)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二、《次北固山下》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朗读这首诗

  (三)指导学生评析诗句,整体把握诗的内容。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

  3.“江春入旧年”一句中“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4.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5.名句分析。“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这样说有根据吗?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6.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请你体会其中的道理。

  (四)当堂背诵。 由于诗的意境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应当比较易于成诵。

  三、《望岳》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重点讨论下列问题:

  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2.“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3.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放各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

  5.“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6.“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7.“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项。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

  (三)背诵指导。

  第二课时

  四、《如梦令》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教师领读这首词。

  (三)指导学生评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所叙述的事发生在哪一个季节?

  它是词人当天写的吗?为什么词人经常想到这件事呢?

  (四)练习背诵。学生试背后,教师略说读的节奏,再领读一次,务求节奏鲜明。

  (五)继续讨论,深化理解。

  1.这首词记的是女词人的一次郊游,是她独自去的吗?

  2.为什么会“误入”呢?还有别的原因没有?

  3.什么时候发现“误入”的?

  4.既误人,慢慢划出去,不也行吗?

  5.你能想象出“争渡”的情景吗?

  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叙述这件事的经过。

  (六)教师再次领读。

  (七)小结

  五、《西江月》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题解

  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进中。

  (三)教师领读全词一至二遍,着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让学生试读。

  (四)指导学生解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不长?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路长,为什么要夜行?这时是什么季节?

  3.“说丰年”的是谁?

  4.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上片的内容。

  5.下片一开始就说“七八个星天外”,这意味着什么?

  6.“两三点雨山前”,雨不大嘛,词人着急么?

  7.词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对这条路熟悉么?

  8.再看最后两句,注释里的话跟词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倒语?

  9.补充解释:词中常常出现倒语,有的出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有的出于押韵的需要,更多的是两种需要兼而有之,这两句就是这样。

  10.由学生创造性地表述下片内容间参照上片的表述方式。

  (五)小结这首词的写作特点

  设计思想

  以朗读带动教学,在朗读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诗词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中的有关文学常识。

  2、理解各首诗词的内容,背诵,默写这五首诗词。

  3、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品味诗歌的语言。

  4、俯作者在诗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5、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了解诗词内容,感受诗词的意境。

  2、背诵,默写五首诗词。

  教学难点:

  领悟诗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介绍《诗经》,乐府和乐府诗。

  2、积累生字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雨雪霏霏载渴载饥冢狗窦雉舂谷羹贻著地垂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学习《采薇》

  (1)介绍写作背景。

  (2)听老师范读,听准字音和节奏,找出易读错的字,难理解的词。学生朗读。

  (3)研读赏析。

  a、请同学们找一找,诗中哪些句子是写景的,给人们描绘的是怎样的景?(“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描绘了柳枝随风摇曳,天空中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天气阴霾的图景)

  b、这样的景表现了怎样的情呢?(“杨柳依依”句回首往事,“依依”一词既写出了柳枝随风摇曳之状,以表现了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眷恋之情。“雨雪霏霏”抒发了归人浓烈的'思乡之情。这两句写景句有力地烘托出人物沉重抑郁的心境。

  c、“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句抒写了戍卒怎样一种境况?

  (戍卒归程之艰难及其心力交卒的境况)

  d、前三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的最后一句,你又读到了什么?(直抒胸臆,戍卒痛定思痛的无限悲伤顿时弥漫纸上)

  (4)背诵全诗。

  2、学习《十五从军征》

  (1)诵读诗歌

  (2)探讨赏析

  a、诗中哪一句极言从军之久?(首句。诗的重点并不在为后人提供服役的确切时间,面是揭露兵役制度难人民带来的灾难)

  b、服役年久忆是一大灾难,但更可悲的还在后面,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乡是什么样子?

  如此情况,请大家想象一到此为止人公些是该是如何心情?

  c、《十五从军征》和《采薇》同是写久经征战的士兵还乡的感受,比较一下,它们在表现手法上的不同?

  (《采》主要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十》则以叙述为主,借老翁所见所为所感,尽情抒写了他的悲凉凄楚之情。

  (3)背诵全诗。

  3、学习《送别》

  (1)诵读诗歌。

  (2)探究赏析。

  a、诗人运用什么手法表现出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和思念之情?

  (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抓住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了离别之情。后两句写杨共尚未飞尽之时,反衬出征人归期难料,从而更加重了离别的悲冷凉气氛)

  b、请用语言描绘出全诗的画面。

  (3)背诵诗歌。

  四、课内小结。

  五、作业,抄写并背诵这三首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清平乐村居》,朝天子咏喇叭》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学习《清平乐村居》

  1、听老师介绍写作背景,范读,然后学生齐读,思考:

  《清平乐村居》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上片写村中环境,村中人,表现出江南农村淳朴的生活情趣。下片写三个孩子的动作及性格特点,表现出茅舍一家老小幸福和谐的生活)

  1、请说说词中哪几句写景,写的是什么地方?怎样的一幅画?

  (开篇两句写景,描绘出江南农村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农舍、溪流、绿草如茵)

  2、请同学们细细品味下片,然后说说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3、背诵这首词。

  (二)学习《朝天子咏喇叭》

  4、这首散曲以一个什么这了贯穿始终,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以“吹”字贯穿始终。先写“吹”之声‘曲儿小腔儿大’,继而写“吹”之功用‘官船……全仗你抬声价’,再写“吹”之恶果‘军听了军悉……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5、全曲表面上句句是在咏喇叭,实际上作者要表达是什么?你能作简要分析吗?(言之有理即可)

  6、背诵这首散曲。这两首词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刻画了一幅清新奇妙的乡村农家素描图,表现了农家恬静舒适的生活和怡然自乐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词人轻松闲适的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欣赏。《朝天子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词

  诗词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回顾前两首,学习后一首,知识迁移训练。

  教学步骤:

  一、回顾前两首中一些句子的翻译解释。

  二、检查感情背诵前两首诗。

  三、学习后一首。

  1、常识:赵翼,清史学家、文学家。字云崧,号鸥北,江苏阳湖人。本诗选自《鸥北集》,是评论诗人诗歌的。

  2、翻译: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杜甫的诗篇,万人传诵,经久不衰,可现在读来,已觉得不新鲜了。天地间每个时代都会出现有才华的诗人,在几百年间,他们各自领导诗坛,开一代诗风。

  3、讨论:这首诗是否贬低了李杜诗篇的杰出成就?此诗目的是在说明文学创作的时代性,而非贬低李杜诗篇的杰出成就,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李杜诗篇,万人传诵,现在读来,已不新鲜。)唯有创新

  论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才能领先。

  (每个朝代,都出才人,领导诗坛,开新诗风。)

  4、赵翼论诗的着眼点在于创新,请欣赏他的`另外两首论诗诗:

  5、你所知道的现代诗人,你所读过的现代诗歌中,有哪些带上了创新意识的色彩的?

  6、迁移训练:你认为,我们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哪些方面可以做到别出心裁,别具匠心?(展开讨论,可引导学生从立意、选材、组材、炼句等不同环节的方面去考虑。)

  7、你能就眼前的人、事、物吟诵出两句诗句来吗?

  8、有感情地背诵《论诗》。

  9、布置作业:默写这三首诗。

  诗词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三首古诗词。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学会赏析名句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作者简介

  (1)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

  (2)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作品有《樊川文集》。2、写作背景

  (1)王湾是洛阳人,于公元712年,即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在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这首《次北固山下》。(2)《赤壁》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

  【导学提纲】

  1、熟读诗歌《次北固山下》三遍,借助文下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2、熟读诗歌《赤壁》三遍,借助文下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3、【展示交流】

  活动一:

  朗读诗歌《次北固山下》、《赤壁》,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活动顺序:小组采用齐读或个别读的方式朗读,标出停顿——组内讨论批注——小组展示)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活动二:

  1、通过诵读,你认为《次北固山下》写景的诗句是哪几句呢?那么抒情的诗句又是什么呢?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抒发作者对故乡洛阳的思念之情。

  2、古人写诗都非常注重锤炼字句,有人认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就是一个典范,你以为呢?

  分析:江中日早,残冬立春,虽是寻常意思,但诗人锤炼字句,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而“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活动三:

  《赤壁》中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最后二句,这两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建功立业需要的各种条件和因素。这两句诗人发表议论,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个案补充】

  活动一: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下列问题:

  1、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或表达乡愁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参考答案:“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

  ‘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

  2、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参考答案:表现了作者客游他乡而思念故乡的情怀。

  3、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的句子(或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是?

  参考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触景生情,既写出了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放眼山川的宽阔胸襟。颔联完全是写景。其中“正”“悬”点示出什么样的情景?

  参考答案: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孤舟扬帆,缓行江上。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⑴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⑵透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

  ⑶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

  ⑷“生”“入”用拟人手法,更有情趣。(谈出上述四点中的一点即可。)

  6、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互文词语是什么?参考答案:青山、绿水。

  活动二:阅读《赤壁》,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学习过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参考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答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等也可。)

  【迁移创新】

  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你知道哪些描写思乡之情的句子?请你写下来。

  参考: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第二课时

  1、作者简介

  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嘉佑进士。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2、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三月,苏轼游览清泉寺时,见溪水西流,有感而作。当时他贬居黄州,政治上不得意,而且疾病初愈,身体不太好。这次短途旅游使他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写下了这首呼唤青春的《浣溪沙》。

  【导学提纲】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浣溪沙(huàn)蕲水(qí)萧萧(xiāo)啼(tí)

  2、熟读《浣溪沙》三遍,借助文下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展示交流】

  活动一:

  朗读《浣溪沙》这首词,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活动顺序:小组

  采用齐读或个别读的方式朗读,标出停顿——组内讨论批注——小组展示)

  活动二:

  1、《浣溪沙》上阙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画面有何特点?

  明确: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2、词的下阕作者转而抒情,联系作者的经历,你认为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

  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个案补充】

  活动:读《浣溪沙》回答下列问题:

  1、“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这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2、请简要赏析这首词。

  参考答案: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

  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下阕抒情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

  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

  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

  青春的情怀。

  【迁移创新】

  苏轼作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一代文学巨匠,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脍炙

  人口的佳句,你能搜集整理一些吗?

  参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诗词的教案 篇5

  教材内容分析:

  这首《晚春》选自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歌。教学重点是学会欣赏事物的内在美,接受精神启迪,加强阅读积累,激发学生对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借助注释读懂诗文大意,在反复诵读中领会诗文的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再结合语文教学大纲对诗歌教学的要求,基于学生只在初一时学过古诗五首,对诗歌朗读、鉴赏的方法还很模糊的现实,我想把这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充分理解诗歌内容,领略诗人写诗意境之美的基础上提高诗歌朗读和鉴赏能力。

  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有了初步的诗歌学习基础,学生对写景抒情诗歌好奇心强,就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能够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积极创设情境,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学习兴趣和探求热情,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领悟学习方法,从而获得情感体验,不断加强语言积累;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更好地实现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描写春天的诗句,感受诗词的音律美。

  2、掌握多种诵读的方法,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热情。

  3、学会运用诗歌鉴赏方法:诵读-理解-赏析。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题激趣。

  一、探春

  1、猜字谜:三人同日去赏花。(春)

  2、看到这个“春”字,你想到了什么?

  二、读春

  (一)在这草长莺飞的'时节,有时想想,做一个读诗之人何其幸福。这里是一个读诗的世界,与每一首诗的相遇,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这一次,我们师生又会有怎样的邂逅呢?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1、资料助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阅读诗歌之前,了解作者、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快速背诵,加深对文本的印象。【课件出示关于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然后,教师指名朗读诗歌,其他学生听读,加深印象。】

  (1)关于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2)关于背景:此诗是《游城南十六首》组诗的第三首,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作者已年近半百。此诗估计是作者在晚春时候游城南时所见后感悟而作,同时又是作者年龄已进入“晚春”时期,正好又是在官场上不得志的时候。

  (二)朗读诗歌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认识,并较熟练地朗读全诗,为下面的了解诗意奠定基础。

  1.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芳菲(fēi)榆荚(jiá)解(jiě)

  (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按音节停顿或按意义停顿)

  2.方法指导:读出节奏,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朗读诗歌

  (1)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点评。

  (4)范读,明确节奏,读出正确的节奏。

  (5)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晚春》。

  (6)运用其中一种方法练习朗诵一首自己喜爱的春天的古诗。

  三、赏春

  1、读了这首诗,结合老师提供的注释,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心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方法引领、指导自读自译、梳理诗意等步骤,指导学生快速疏通文意,培养学生自读自译的能力。

  (1)方法引领:结合诗后的主题,写作技巧的诠释,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翻译全诗,画出疑难语句,师生共同解决。

  (2)师强调,生做好记录,并记住重点词语。草树:指草本和木本的各类花木,即花草树木。久不归:意为春天很快将要过去了。斗:竞争,比赛。杨花:指柳絮。榆荚:指榆钱。才思:才气,才华。惟解:只知道。漫天:遍布天空。

  (3)合作交流,理解诗人描绘的内容。哪位同学愿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所描绘的内容?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四、悟春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主旨,学会欣赏诗歌的能力。这首诗前两句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哪些字用的好,请赏析。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问题的引领,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诗的主旨,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明确〕这首诗每两句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开头两句“草树知春久不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是写花草树木探得消息,得知春天用不了多久就要离去了,为了将春天多留些时日,各自都使出了最大的本事,争芳吐艳,各显美丽姿色。霎时,万紫千红,春色满园。“草树”,指各种花草树木。“久不归”,不久就要归去。

  一个“知”字,一个“斗”字,将花草树木赋予了人的思维、人的情感和人的动作行为,使那些花草树木有了留春惜时的生命特征。这一拟人手法的运用,极有效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和时光的美好情怀。

  (2)有姿色的花草树木争芳斗艳,没有姿色的杨花榆荚又怎样了呢?退避三舍不敢出来了吗?诗人借“杨花榆荚”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明确〕“杨花榆荚”虽然没有任何姿色,无法像其他花草那样呈现娇艳,吐露芳香,但是它们也不自卑,不藏匿自己的短处,而是加入了“百般红紫”的“斗芳菲”行列,将没有姿色的杨花榆荚化作了漫天雪花,翩翩起舞纷飞。“无才思”和“惟解”又一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杨花榆荚”以鲜活的生命力,积极向上的思想激情,进而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珍惜时光的美好愿望。3.结合写作背景,后两句诗从另一角度思考,似乎是在启示我们什么?〔明确〕“杨花榆荚无才思”尚且能“惟解漫天作雪飞”,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能抛弃那点小小的自卑心理,放弃那点微不足道的自尊,抓住时机,利用大好时光投身到为自己、为他人创造美好未来的大环境中呢?

  五、《苔》主题学习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读诗谈感受,从(内容、写法、思想感情、哲理)赏析本诗歌。

  六、作业

  背诵并默写诗歌。

  诗词的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在了解一定的诗歌朗读技巧后朗读本课五首诗。诗有平仄、平声、缓仄声急,读得很缓时并不是平板的拖长,也应注意感情注入。

  2、体会每首诗的感情,品味真意境。

  (二)整体感知

  这五首古代诗词,形式不同,风格各异,都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

  (三)教学过程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诗词是语言的精华。首

  先让学生不停地反复地朗读诗歌。古诗词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而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莱新曾说“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诗歌是启发学生想像,培养学生悟性、灵性、创造性的极好教材,所以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诗中学,诗中物,使学生步入诗境,达到与诗人心灵沟通、感情交融。

  (1)本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着力抒发了作者归隐之后悠闲恬静的欢快心情,意在言在,诗人鄙视争名逐利的官

  场生活还是不难察觉的。

  (2)诗中哪些词、句突出作者这份情感的?

  诗歌通过自问自答道出了诗人身处入境而能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结庐在人境,而无

  车马喧”)在于“心远地自偏”从精神上摆脱了环境的干扰。接着,诗人描绘了他归隐之后自己的精神世界已与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并且从大自然中领悟到人生的意趣,表露了“欲辨已忘言”的纯任自然的恬淡心情。

  (3)赏析“采菊……相与还”四句:

  这四句以“东篱下”“采菊”为起点,诗人漫不经心,远方的“南山”扑入眼帘。“悠然”既是诗人的神态,也点出“东篱”与“南山”这段空间相距较远。由“南山”生发出“山气”、再由“日夕”引出“飞鸟相与还”的农村黄昏的幽静景色,“佳”字的含意也就有了着落:这四句浑然一体,情景交融。清人王国维曾举例,誉为“无我之境”,意即“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4)品评、诗作品高超的艺术,以及作者矛盾心理。

  本诗写学、抒情、谈理三者浑然融合。

  这首诗在“静穆”的外衣下,也含有“猛志固常在”的积极反抗因素,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于“刑天舞干戚”之类作品罢了。这种表现形式与陶潜既要全志又要全身远离的矛盾的心理有关,而在写景抒情中流露出来的老庄思想也是消极的。当然,这些都与当时诗人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关。

  在理解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后再加以吟咏咀嚼,稍作小结转入学习,《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认真朗读,细细品味,老师点拨。

  诗人以望洞庭起兴,委婉而巧妙地向张九龄(题目中的张丞相)表达了不甘山林寂寞,寻求引援的迫切心情。尽管这只是一首干渴求仕的诗,却写得气势宏伟,不亢不卑,别具一格。因而传诵至今。这主要在于前四句的写景把洞庭秋色描绘得雄浑壮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更足与杜甫“关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比美,成为千古以来咏洞庭的名句。

  (四)总结、扩展

  陶诗,平易朴实,清峻自然,淳厚有味。有的诗也写得豪放有力。语言真切、朴素、简洁明确,通俗而又精练,深入浅出,形成他的独创风格。

  试比较《读〈山海经〉》与《饮酒》的艺术风格不同之处和思想内容的相近之处。

  读《山海经》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没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参考答案】

  本诗豪放有力,属于“‘金刚怒目’”式(鲁迅语)的诗;而《饮酒》则显的清新自然,悠闲恬静。

  内容上两诗,都表现了作者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

  1、课后进一步诵读诗歌体会意境美,并能熟背。

  2、预习另外三首诗,力争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通过学习另外三首诗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之美。掌握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行路难》这是一首交织着忧郁悲愤和乐观自信的抒情歌曲,主旋律始终是昂扬激越的。

  《规刈麦》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贫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

  《渔家傲》诗歌细腻地描绘了边塞的军旅生活和战士久戍不归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一

  位守边将军的责任感。全诗苍凉悲壮,诚挚感人。

  (三)教学过程

  《行路难》通过分析解答以下几个问题,掌握诗作内容,作者感情。

  1、了解诗歌写作背景:《行路难》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

  这是其中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2、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不能食?(联系背景)

  因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诗人“酒”不能咽,“羞”不能食。因奸佞之闭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3、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即照应诗题“行路难”也抒写诗人在长安经历仕途风波的深体验和事与愿违的痛苦心情。

  4、诗中借用历史故事的作用

  借用吕尚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

  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5、诗歌的最后一句表达感情怎样的志向?

  哪怕面前的道路,险峭而多歧,诗人却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的彼岸。突出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6、讨论本诗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

  ①巧用历史故事

  ②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

  ③跳跃式的结构

  总之,全诗基调是昂扬激越的,是乐观向上的。

  老师小结后,转入学习白居易《观刈麦》。

  《观刈麦》让学生根据前面几首诗的评价方法自己分析该诗,老师略作指点:白居易诗歌主题专一明确;叙事和抒情议论相结合,语言通俗,平易近人。

  《渔家傲》

  这首词约写于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庆历五年(1040—1045)间。当时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

  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防御西夏。

  该词分为上下两阕。

  上阕扣准“异”字,极写秋日边塞的风光景物。

  “雁去”紧承“秋来”,“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四面边声连声起”写四处回荡的音响。“千蟑里”点明“孤城”的位置坐落于群山之中;“长烟”“落日”写“孤城”的景色;一个“闭”字写出“孤城”的冷落,警戒气氛。这三句围绕着“孤城”描绘了一幅迥异于中原乡土的“塞下秋来”的荒凉画面。

  下阕“浊酒一杯家万里”句转入抒情。在羌笛悠悠、寒霜满地的边塞,人们夜不能寐,将军头发白了,战士流下思乡的眼泪。

  全词苍凉悲壮,表达了作者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四)总结、扩展

  范仲淹的诗词文章都有名篇传诵于世。《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写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志向和抱负,现今仍为我们所学习称道。记《蝶恋花》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写出了对远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整理写边塞风光的诗句并制成卡片。

  3、背诵五首诗歌,能默写。

  (六)板书

  行路难

  李白(唐)

  “停杯”“不食”“拔剑”“茫然”——忧郁悲愤

  冰塞黄河,雪满天山(比喻)——应题“行路难”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昂扬激越,豪迈乐观)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宋)

  上阕:仅写秋日边塞的风光景物——荒凉

  下阕:抒写边塞军旅生活和战士久戍不归思乡之情——悲壮

  诗词的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读会写生字。熟读成诵。

  2.能力目标: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段。体会诗歌的特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习做事的情感。体会诗人感情和志向。

  【教学要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并背诵诗歌。

  难点: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段。体会诗歌的特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

  【教学设想】

  ⑴朗读法:朗读全诗,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读出重音节奏。

  ⑵领悟法:对自己感兴趣的词或诗句做深入研究,仔细体会。

  【教学步骤】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长歌行》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新课探究】

  一、解题。

  汉乐府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今天一起学习《长歌行》。此诗选自汉乐府,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二、朗读与意思理解

  长歌行 《乐府诗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 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查字典,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3.请你和同桌议议这些字句的意思。这首诗写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读懂)

  4.请你把诗句与意思连起来。

  百川东到海 (1)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何时复西归? (2)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

  少壮不努力, (3)如果年青的时候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4)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5.诠释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三、鉴赏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这首诗借物言理,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

  一二句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美好时光短暂,转瞬即逝。“青青”喻其生长茂盛。——一日之计在于晨

  三四句比喻在最佳的时间中能焕发出最明媚的光彩,得到最理想的效应。——一年之计在于春。

  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

  五六句比喻一旦错过粮辰,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良辰错过,美好不在。

  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只能白白地悲伤,后悔也来不及了。

  七八句比喻时光飞逝,一定要珍惜光阴。——时光不到流。

  九十句揭示全诗的主旨——一生之计在少壮。

  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光阴易逝,勉励人们奋发努力。

  四、作业

  1.解释词语

  晞:晒干。 阳春:就是温和的春天,是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秋节:秋季。节,时节,节令。 焜黄:枯黄。 华:同“花”。

  百川:无数条江河。川,河流。徒:徒然,白白地。

  2.名句理解

  (1)全诗主旨、规劝世人的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告诉人们时光飞逝,一定要珍惜光阴的句子: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3)写出春天里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的句子: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3.问题拓展

  (1)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2)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还知道哪些惜时名言诗句。

  提示:今日歌和明日歌,

  燕子去了,会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的。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呀。

  4.背诵古诗。

  诗词的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抓住意象,发挥想像,品味诗情画意的江南,领会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2、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探究诗歌意境,学会运用“置身诗境”和“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

  3、探究江南诗歌情境的异同,感受诗人的江南情怀。

  【探究重点】

  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探究江南诗歌情境的异同,学会运用“置身诗境”和“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

  【探究难点】借助联想和想象鉴赏诗歌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江南诗歌资料、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音乐:烟雨江南)

  我猜想很多很多同学应该和老师一样,从很小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做了一个有关江南的梦。那些如画的烟柳,飘飞的柳絮,开落的莲花,水一般温婉可人的女子,小桥流水、春风抱月的现实生活。那个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江南,那个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江南。就这样从古诗词的沉淀里,串成了我们脑际的郁郁倩影。今天,我们就借古诗词的翩翩舟楫,进入梦里的江南水乡,去感受她的情韵。我们一起来品读一首特别的江南词——唐末五代词人韦庄所书《菩萨蛮》。

  二、菩萨蛮赏析示例

  1、请大家打开课本35页,拿起笔,结合课文注释,先轻声自读一遍诗歌。(板书)好的,下面我们的同学来齐读一遍,初步感受诗韵。(生读)

  2、读完之后对这首诗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美)哪些诗句让你感受到了美?为什么会觉得这些诗句美?

  春水碧于天风景美

  画船听雨眠生活美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人物美

  诗句如清新淡雅的一幅水墨画,一写江南水乡景色美,一写江南民居生活美。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于天”的美景,又有“画船听雨眠”的生活,还有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作者从风景、生活和人物三个方面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江南的美景图。水如碧,温度色泽都有;听雨眠,写出闲适。月与霜雪,写出人物的光华和神韵。白描勾勒美景,预留想象空间。(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闭眼齐读感受诗中之画。江南春水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是何等的闲适自在。江南不仅风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更美。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江南让人流连忘返啊!)

  3、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的此等美景,又让你体味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对江南水乡的依恋。江南温润如碧的春水,平仄有声的雨丝,如月华般细腻清雅的女子,都让韦庄依恋着,愿意就此慢慢老去,游人只应在江南终老。(可以在此提问:只有此种感情吗?)

  “莫”、“断肠”写出羁旅怀乡的深沉。:诗人生活在唐朝末年,因藩镇割据,曾在江南避乱达十年之久。此词就是避乱江南时所作。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引发他眷眷而思归的深沉,只会有断肠的悲哀。此诗表达的正是诗人漂泊异乡、有家难归的痛苦感情。“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句诗正是突出了这个主旨。(此处利用知人论世的基础,插入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4、方法小结:从第三句到第六句都述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不料第七句却说“未老莫还乡”,表面上是顺承上文,实际上是反扑,表明要还乡的意思。上边第三句到第六句,写江南好,都是劝留之语,游子始终未忘回乡。第七句的“还乡”前加“莫”,那是无可奈何的极端的说法。实际上,游子决心要回乡了。至于不回乡的理由,是第八句所说:“还乡须断肠。”为什么“断肠”?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不难想到是因为当时中原地区战事频仍,社会动乱不已。

  5、请让我们走进韦庄的世界,再次深情吟诵这首词。(齐读全词)

  三、学生自主探究一组江南诗歌

  烟笼的江南,不仅引发韦庄诗思,更引起了无数诗人的遐想与诗情。“人人尽说江南好”,大家还熟悉哪些诗人所写的江南?

  1.回顾所学江南诗歌,齐读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扬万里《晓出慈净寺送林子方》)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诗是常吟常新的,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下发的补充资料,我们今天我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来做一组关于江南诗歌的专题探究。

  2、学生齐读资料上所选江南诗歌。

  3、合作探究与交流(每个小组任选一题,时间为14分钟。)

  A、选出最喜爱的诗句,写出钟爱的理由。或者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诗歌的情境。

  B、任选几首诗歌进行阅读,从景或情的角度做赏析,体味杏花烟雨里的江南美景和江南情怀。

  四、学生成果展示

  五、老师作品分享与课堂小

  1、杏花烟雨醉江南

  春水如碧,水波氤氲如诗,这江南初春的季节,连雨也灵动起来,仿若小提琴上弹奏的名曲,舒缓而多情。

  我独自一人,闭眼平息卧于画舫舱中,感受潇潇雨声平平仄仄交织而成的丝竹曲,不由醉了。舱外烟雨朦胧里的湖光山色,掩映在摇曳生姿的柳翠里,像极了水墨画渲染的`轮廓,闲适恬静。

  陶醉之际,但见有伞下娴静女子婉约而过,又见垆边卖酒的姑娘,面若皓月,自有一段光华;肤如凝脂,冰清玉洁。大概,只有江南这沾衣欲湿的杏花雨,才养育得出这样纤尘不染、超凡脱俗的雅致女子吧……

  2、课堂小结

  江南诗歌的景,整体来看,多是温婉典雅、清绮而想象丰富的。通过我们探究所得,会发现,晴日的江南景,多明媚欢快;雨时的江南,朦胧而别有意境。诗歌中水和雨的景致特别多,这是水乡的特色。在色彩的运用上,白、红、绿、青、蓝用的多,多是明快而不俗气的颜色,多姿多彩,富有生命力。

  写江南的诗歌,通常会抒发作者对于江南那份赞美和依恋,是心头甜蜜的回忆。也会有写到羁旅怀乡的深沉的,而杜甫和几位作者的诗歌中,我们能体味到感时伤怀的沧桑感。从“人语驿边桥”,“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水乡爱情的缠绵。

  在这里,再次感谢大家的精彩发言,让我得以再次品味江南的小桥流水、春水抱月、诗风若酒,下一次,大家还可以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做其他类别的专题探究,可以去感受边塞诗的豪情,送别诗的深情,还能够去比较不同诗人笔下,万紫千红的春天……我们可以通过《春江花月夜》去搜集古往今来“月”与我们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比较必修到选修课本中杜甫诗歌的特点……同学们可以利用各种形式,唤醒心灵,展开联想,去享受诗歌中多彩多姿的情境。并在读诗中,带着一颗诗意的心生活,这样,我们的生活,便处处都是如画的江南了。

  诗词的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3、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4、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课时目标】

  1、第一课时:

  ⑴ 学会前两首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⑵ 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2、第二课时:

  ⑴ 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⑵ 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⑶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⑷ 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设计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对比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美,读中悟情。

  【教学重点】

  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难点】

  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准备】

  1、教师:

  课件。

  2、学生:

  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习。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

  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生在可能会背要学习的这首,应该表扬,且可顺势揭题)

  二、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介绍背景。

  2、引语:

  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读诗,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尽:完。独去闲:可以交换词序解释,悠闲地独自离去了)

  2、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三、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示教学挂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禹锡是怎么描写的。

  (板书诗题)

  二、自由吟读

  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解,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引导集体理解。

  三、指名朗读,同桌间逐句说说意思

  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用镜子比喻水面的明净光亮,似乎并没有奇特之处,同学的作文中也常常这样描写,这里让人感到新颖的'是用“未磨”的镜子来比喻月光下的湖面。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下,呈现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所以诗人不说它像明镜,而说它像“未磨”的镜,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是屹立在洞庭湖中最有名的一座山,如此壮阔的山水,只因是遥看,所以才像“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单从一只白银盘里安放一颗青螺来看,就是一件设色淡雅、造型精致的艺术品了,再用它来比喻洞庭湖中屹立着一座君山,真是把天造地设的大自然景象缩小成陈设在几案之上的珍奇盆景了)

  四、引导赏析

  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手法。

  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交流课外积累

  1、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布置课外作业,继续去搜集。

  3、下节课(或者语文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六、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

  2、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3、指名看图说出意思。诵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

  曾:曾经。

  谙:熟悉。

  胜:超过,胜过。

  4、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熟悉,那么了解。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教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舒缓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和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诗词的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相关内容和宋词的流派;了解词人柳永、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作代表及各自的风格特征。

  2、背诵这四首词,感受豪放派词与婉约派词的不同风格特征。

  3、掌握《雨霖铃》情景交融的写法,能够赏析名句。

  4、体会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反映出来的豪放性特征。

  5、掌握《声声慢》词中意象的特定含义和叠字连用所渗透出的感情。

  6、体会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典的写作手法及其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词的发展脉络

  词,产生于唐,而大盛于宋,作品如云,名家辈出,派别繁昌,风格各异,被后人尊奉为能喝“秦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并驾的一代文学。

  词的产生

  词是唐代民间新兴的一种歌诗,即唱辞。在唐代,原产于西域的“胡乐”尤其是龟兹乐大量传入中原,与汉族原有的以清商乐为主的各种音乐家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音乐——燕乐。燕乐曲调繁多,有舞曲,也有歌曲。歌曲的歌辞就是词的雏形,当时叫做“曲子词”。唐代的燕乐歌辞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严格按照乐曲的要求来创作歌辞,包括依乐章结构分片,依曲拍为句,依乐声高下用字,其文字形成了一种句子长短不齐而有定格的形式。到了中唐以后,众多文人用这种制辞方式进行创作,这种新体歌辞,就是后来通常所称的“词”。

  (宋词是在唐五代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初词被称为曲子词(因为词与诗歌不同,它一般是先有乐,然后按乐填词),作为俗乐的一种。有一个传统的说法“词为诗余”,诗作为正统的文学形式存在,而词则是从民间的俗曲转化而来。诗歌可以用来批评朝政、促进社会发展,在孔子那里就有“兴、观、群、怨”的说法。而词主要用于娱乐、消遣。一般认为,词的渊源是胡夷之曲和中原里巷之曲融合而成。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胡夷音乐深受人们的喜爱。刘禹锡在朗洲作司马时,当地人所唱的竹枝曲被刘禹锡改成了竹枝词。杨海明先生在《唐宋词史》中认为江南的地域、民情风俗以及政治状况对词产生了很大影响:(1)江南多水,帮助造就了词境的柔媚(2)斜桥红袖帮助造就了词情的香艳(3)江南小气帮助造就了词风的软弱。)

  词牌

  词为曲而填,因而词的体式受曲体的影响。词的分片、句式的长短、节奏的缓急、音调的抑扬等都依曲而定,因为曲有曲调,所以词也有词调,词调的名称就是词牌名。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词牌名看词的格调,比方说满江红就是激昂的格调,临江仙谈的是游仙之事,渔歌子写的是打鱼之事。另一方面,作者在填词时虽按乐谱填写,但在某些音节,可以你多填上几个字,我少填几个字,在个别音律处还可以略变一下平仄韵律,使演唱更为悦耳动听。可是“宋代以后,乐谱逐渐散失,再加上多数诗人本来就不懂音乐,他们填词意在作诗而不在演唱,于是干脆不去理睬曲谱,只按前人已经填了的某调,一字字、一句句地照填下去,‘依样画葫芦’——你叫《更漏子》,我也叫《更漏子》,你开头三字的格式是‘仄平平’,我也照填‘仄平平’。这样一来,格式反而固定了,严格了。明清两代更有人归纳旧词,厘

  沭阳如东中学文科类校本教程《宋词鉴赏》——————选Ⅱ教学内容

  定词谱,使填词者有所依据。于是词便成了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一种格律十分严格的诗体。”(陈振寰《读词常识》,

  沭阳如东中学文科类校本教程《宋词鉴赏》——————选Ⅱ教学内容

  水平之高为其它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才子们一起共同推动了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别是一家”含义:词就是词,词与文、诗都不同,词有自己本身的特点、性质或本质。结合《词论》,概括出三方面:协音律,尚典雅,重铺述。

  宋词派别

  1、婉约派

  代表人物:柳永、晏殊、周邦彦、李清照、姜夔代表作: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2、豪放派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等。代表作: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沾溉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但是,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奠定了边塞词在宋词中的地位,使只闻歌筵酒席、宫廷豪门、都市风情、脂粉相思之类的世人一新耳目。到苏轼词首开豪放词风,宋词已经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了当时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宋词彻底跳出了歌舞艳情的巢窠,升华为一种代表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

  宋词不像唐诗与宋诗往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有不同的诗歌流派,但对宋词风格划分自古有之。明代张綖在《诗余图谱?凡例》后的“附识”中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此论一出,词分婉约、豪放即不绝于耳。然而宋代词人并没有有意识的词派,词人中有纯粹的婉约词人却没有纯粹的豪放词人,写豪放词的`人往往多有婉约之作。晚清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细分宋词的流派,有十四体之说;近人詹安泰在《宋词风格流派略谈》一文中提出八派之说;今人刘扬忠在《唐宋词流派史》中按照宋代不同的历史时期作了划分。宋代发达的原因

  就历史因隔考查,诗在唐人笔下已臻于至善,难乎为继了,富于床此乃精神的诗人们便抓住词这种轻灵活泼、委婉延长的新诗体继续驰骋他们的天才。但是唐五代基本上仍是诗的天下,词这块领域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岁给送人留下了充分空间任其飞跃,在这得天独厚的土壤中,送人稍加耕耘就会解除累累果实。

  就美学因素考查,诗这种题材,由于形式过于整齐,尤其受到起承转合的限制,,有时难免影响他的

  沭阳如东中学文科类校本教程《宋词鉴赏》——————选Ⅱ教学内容

  变现力。词以其特有的抑扬顿挫的音乐美、错综变化的韵律、长短参差的句法以及所抒发的浓烈深挚的感情,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体裁。

  就认识原因考察,词初起时,多被当作言情的诗体加以应用,且多局限于男欢女爱的范围,文人词尤为明显。

  宋词发展历程

  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

  沭阳如东中学文科类校本教程《宋词鉴赏》——————选Ⅱ教学内容

  【导入语】

  宋词和唐诗一样,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臻于完善,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词的天地,去细细品位它们的动人之处。

  【词和宋词介绍】

  词,本来是配乐的歌词,所以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又称长短句。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原来乐谱也即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长调又叫慢词。词可以分段,分2、3、4段的依次叫双调、三调、四调,不分段者叫单调。词有四个特点:a句子长短不齐,又叫“长短句”;b有固定的词牌,字、句数、声韵固定,“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c结构多为两片或两阙;d押韵要么全押平韵,并一韵到底,要么全押仄韵,一韵到底,中途换韵不多。

  词始于南朝,定形于中晚唐,盛行于宋代。宋代词的创作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北宋初年,词人不多,所作限于小令和中调;到柳永、苏轼,词才发展到全盛时期。柳永被认为是婉约派的创新者;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开宋代豪放词的先河。南宋初年,词人目睹中原沦陷,欲图收复而不能,词中常含愤激之情,代表作家是辛弃疾。待到局势稍定,一部分词人又把精力放到音律和辞藻上来,代表作家是姜夔。

  宋词分为两种风格: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主张“以诗为词”“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故为豪放不羁之语”,格调高昂,取材广泛。

  【柳永介绍】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柳三变,字耆卿,排行老七,世称柳七,福建崇安人。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少年时代到汴京应试,流连于秦楼楚馆,常为歌妓填词作曲。由于流传的轶事和词中所表现的内容,人们都把他看作是一个风流浪子,以至不为时人所重,潦倒一生,功名不扬。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闻而使之落榜,曰“何要浮名,且去填词”。由是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死之时,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而葬。柳永是北宋

  沭阳如东中学文科类校本教程《宋词鉴赏》——————选Ⅱ教学内容

  雨停了,船家催行了,此时,恋人不愿离别而不得不离别。“歇”字说明了离别在即的紧迫。所以这些景物描写突出了离别环境的凄凉冷落,渲染了离别时的悲伤气氛,融情入景,以景衬情,造就了离别的情调和气氛。

  师:“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两人本来难舍难分,留恋不已,偏偏又“催发”,从“留恋”这一主观感受与“催发”这一客观形势的矛盾冲突中,使别情达到了高潮。这前面两句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就要分别了,作者怎样写分别时的情况?

  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师:只是一个镜头,写得很简洁,称为“白描”的手法。接下来,“念”是想到的意思,那么,念字后面的景物描写,跟前面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不同呢?

  生:①景象阔大,比较有气势。②感情仍是饱含愁绪的,“烟波”说明作者前途渺茫,“暮霭沉沉”与作者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楚天辽阔,含有虽空阔辽远,却没有他容身之处的意思。③此处写的景是想象的,是虚写。说明本首词在写作手法上虚实结合。

  师:后面这两句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由上阙分别时的时间、地点、环境、情态来看,整体上来说,是写的什么内容呢?

  生:写一对恋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场面。师:“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伤离别”点明这首词的主题,“更那堪”推进一层,离愁别恨,本已不堪,离别的时刻,偏又在冷落凄清的秋季,就使人更加忧伤。注意此句在结构上的意义:长调的过渡最不易,既不能“全脱”,又不能“明粘”。这首词上片的“念去去”句用的是半虚半实的写法,由此过渡到下片的虚写。既不“全脱”又不“明粘”。下片开头“多情”句先宕开一笔,说离别使人伤心,自古而然;忽然又转到现实中来,说在这“冷落清秋节”中离别更使人难以忍受,更深地开拓了诗的境界,下面再说别后生活的设想就显得顺理成章了。接下来是写景,写了些什么景物?这些景物与上阙的比较起来,有什么不同?

  生:写了杨柳、风、残月。这些景物是虚写,是设想次日酒醒后的景况。

  师:这一句是千古名句,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呢?为什么作者要写杨柳、风、残月而不写其他的景物呢?

  生:这些景物包含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它们都与离别有关,都表示离别。作者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关于杨柳和残月,如“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关于风,如“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

  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设想别后的景况,词人百无聊赖的心绪和执着缠绵的情思溢于言表。从下阙的整个内容来看,是写想象中的别后相思。

  【小结】

  全词既写了眼前的离情,又写了未来的伤感,处处以景物衬托离情,情景交融、虚实相济。在情与景的交融中,演绎了一曲缠绵的离情之歌:“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诗词的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本诗,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诗人简介及背景介绍

  三、教学新课

  1、听录音,明确节奏并正音,然后全班齐读。随之欣赏歌曲《渡荆门送别》。

  2、字词释义(师解),然后理解每句诗的意思(生答)。

  (1)渡远:乘船远行;从:跟从,随从;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尽:消失;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天镜:比喻明月;云生:云彩兴起;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仍:依旧,照旧;怜:爱。(2)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那古时楚国之地游历。

  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彩变幻无穷结成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3、叙事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答: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4、描景

  (1)a、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对偶;要求学生通过想像,用一段话展示颔联画面的壮美。)

  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用的很好,试分析揣摩其艺术效果。

  答:群山渐渐远去,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平野,用一“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长江滚滚远去,用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

  (2)颈联里展现了几幅图?分别是何时的图?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这两幅图所展现的画面。

  答:两幅图(水中映月圆、天边云霞图);晚上,白天;

  5、抒情

  (1)“故乡水”如何理解?(师解)

  诗人从小开始,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都一向在蜀地生活,而长江水自蜀东流而下,所以诗人称它为“故乡水”。

  (2)此时的“送”是友人送别我或者是我送别友人,还是江水送别我?请说出理由。(生答师总结)

  答:从“渡”字打头看全篇主线——水;

  随、尽、入、流——为写故乡水张目;

  月下、云生——低头见天镜,抬头于水天相接处见海楼;仍——前面所写之景皆与“故乡水”有关

  所以,此时并非诗人送别友人或友人送别诗人,而是饱含深情的江水,不远万里的从故乡一直把我送到遥远的楚地来。(3)尾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答)答:拟人

  (4)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生答师总结)答:表达依恋、思念之情。

  四、总结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五、作业

  背诵并默写《渡荆门送别》

  诗词的教案 篇12

  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2、训练学生多角度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4、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情导入

  二、学生自选角度鉴赏古诗词

  1、从意象的内涵来鉴赏

  A、柳枝——以折柳表惜别

  例句:

  ①《送别》: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②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明月——思乡怀人

  例句:

  ①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②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③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2、联系实际解读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从构思立意上鉴赏诗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从作者背景的'角度鉴赏诗歌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湿后,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教师总结

  诗词的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及其词作的写作背景,了解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2 、过程与方法

  ①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

  ②学习作者用典对比、类比的写作手法,领悟词的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重点语句,理解作者所抒发的英雄失意,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激励自己的爱国斗志。

  教学重点

  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辛词的内容、艺术魅力、风格及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典故的运用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提到宋词的豪放派向来以“苏辛”并称,辛弃疾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苏词的豪放风格,“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词的豪放风格与其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生活是分不开的。

  二、知识预热

  1 、正字音

  2 、辨字形

  3 、介绍作者

  辛弃疾( 1140- 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 21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安抚使等职。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一带。

  辛弃疾的词多以缅怀故国河山、抒发抗金报国之志和揭露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为主题。词的笔势纵横,气势恢弘,境界开阔,形成了豪放、激昂的风格,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等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善于融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都发挥到了极致。《稼轩长短句》是他的代表作。

  三、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一)指导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 、听录音,正音。

  提示:

  ①把握韵脚,际髻、意、未、气、泪,韵脚均为入声,应读得浑重有力一些。

  ②下阕中有两个问句,一个感叹句,应读出激愤、忧愁、感慨的基调。

  ③全词抒情色彩浓烈,朗读时注意把握。

  2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二)赏析探究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上阕即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下阕直抒胸臆,是一首慷慨沉郁的悲歌,唱出了词人赤心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沸腾的激情,表达了词人请缨无门的愤懑、怨恨和痛苦。

  辛弃疾满怀爱国热忱,活捉叛徒张安国,率耿京义军的余部渡淮南归。但是,苟且偷安的南宋小朝廷却并未对他加以重用。他上疏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上给宰相虞允文的《九议》也未受到重视,十多年来他只是担任过一些地方官的僚佐。淳熙元年( 1170),他应叶衡之聘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登上建康城西下水门城楼上的赏心亭,眺望祖国壮丽的河山,想到报国之志得不到实现,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

  1 、上阕

  ( 1)前两句写江景,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是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哪些词句富有表现力。

  策略:注意赏析“千里”“无际”。

  【明确】抓住了江南秋季的特点,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气象阔远。“楚天”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水随天去”的“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写出了江南秋季的特点。

  ( 2)“遥岑”三句是写山,采用了什么手法?“愁”“恨”缘何而发?

  策略:注意赏析“愁”“恨”,可结合姜夔《扬州慢》中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中的“厌”,更便于学生理解。

  【明确】“遥岑”即远山。放眼望去,那层层叠叠的群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的螺旋形的发髻,这些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作者采用移情及物的手法,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愁恨”从何而来?词义间留下的空白给了读者想象的余地。北望之际,中原收复无日,南望之时,朝廷主和,偏安一隅,志士不得其位,以上种种是词人恨之深、愁之大者。

  (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是写景,组织学生讨论“落日”“断鸿”“游子”几个意象的含义。

  【明确】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楼头,失群的孤雁传来阵阵的哀鸣,一见一闻,通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以有声有色的景物更进一层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落日”本是自然景象,在此含有南宋国势衰败的意思。“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游子”指自己。这几句写景寓情,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象鲜明,含义丰富深刻。

  ( 4)“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几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应如何理解?

  策略:这几句是全文的重点,应引导学生重点把握“看”“拍”几个动词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所传达出的词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明确】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第一个动作是“看”,看似平淡,却平中见奇。擦拭得锋利锃亮的武器,却闲置身旁,而这又何尝不是作者自身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无用武之地之叹。第二个动作是“拍”,作者用肢体语言表达了某种情感,“栏杆拍遍”是表壳胸中难以言说的抑郁苦闷,只能借拍打栏杆来发泄。这相,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显现在读者面前。两个动作描写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却没人是他的知音。

  ( 5)小结

  上阕写景抒情,由江景到山景到落日、断鸿、游子,最后到动作描写,景中寓情。

  2 、下阕

  学法指导:下阕用典多,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将教师讲解与学生读注解和探究讨论结合起来,从而理解精当的用典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 1)“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几句,说明作者对张翰辞归持何种态度?

  【明确】季鹰即晋人张翰,因向往家乡的莼菜鲈鱼,贪图安逸舒适而弃官归乡。从“休说”看,作者反对张翰回归。张翰因见齐王将失败而辞归,辛弃疾却并不因南宋面临着危机而隐退。又是一年西风紧,张翰即使有家也难归,实际这里的张翰应是作者自指,家乡沦陷,有家难归,流露出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

  (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几句,是作者对哪类人提出的批判?

  【明确】是对许汜这类人提出批判,许汜当天下大乱之时,并无救世之意,只知道求田问舍,贪图个人享乐,陈登瞧不起他,刘备对他更是嗤之以鼻。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我如果也像许汜那样只顾买房置地,为个人打算,那就羞见刘备那样胸怀雄才大略的英雄了。

  (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三句,在全词中有何地位?

  【明确】流年,即时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用典,据《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大将军桓温率军北伐,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这三句是全词的核心,所包含的意思是: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辜负了平生的雄心壮志。

  ( 4)“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几句与前文基调是否一致?请简析。

  【明确】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代指女子。揾,拭擦。几句的含义是:请谁来唤取红巾翠袖的少女,拭干英雄因壮志能酬而流下的热泪呢?词中出现“玉簪螺髻”“红巾翠袖”并不影响词的豪放风格,清秀婉丽的色彩,加以豪放不羁的风格,刚柔相济,豪放而不粗率。

  ( 5)小结

  下阕用典,直接抒情言志,点出自己的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

  (三)概括主旨

  上阕写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景中含情;下阕运用典故,直接抒情言志。全词意境雄浑阔大,写景独特,景情结合,用典精当,褒贬分明,通过比兴寄托他对国事的忧虑,对朝廷的怨恨,以及年事已高、报国无门的苦闷。

  (四)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词。

  充分体会这首词用典的艺术魅力。

  宋宁宗赵扩即位后,宁宗妻韩氏的叔父韩胄掌握了政权。韩侂胄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企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虽说英雄迟暮,但雄心依旧。怀着一腔报国之情的辛弃疾面对破碎的河山,追慕着古代英雄,希望能为国出力。

  二、 创作背景介绍

  宋宁宗赵扩即位后,宁宗妻韩氏的叔父韩侂胄掌握了政权。韩侂胄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企图通过对金用兵建立大功,因此于嘉泰三年( 1203)六月,起用力主抗战的辛弃疾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三月,又调镇江知府。辛弃疾虽被起用,便他看到韩侂胄好大喜功,急躁冒进,妄图侥幸获胜,猎名固位,觉得终非自己同调,而韩侂胄对他也并非完全信任。所以,他对当前的局势深感忧虑。这首词是作者于开禧元年( 1205)六十六岁时在镇江任上所作。他登上镇江的北固亭,面对大好河山,想到祖国的北方仍然沦陷在敌人之手,想到韩侂胄等人并不能真正肩负起抗敌复土的重任,于是怀古伤今,追慕古代英雄,感叹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不能实现,因而作词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愤。

  三、播放录音带

  读这首词,应保持豪壮的基调,作者褒扬历史人物,忧愤南宋王朝,慨叹壮志难酬,应读出昂扬的基调和磅礴的气概。

  【诵读指导】韵脚:上、下阕各四韵,依次是处、去、住、虎、顾、路、鼓、否八个字,韵脚应读得响亮,作稍长停顿。

  停顿:应指导学生处理好句间停顿和句中停顿,处理好轻重缓急,整齐中富有变化。

  四、 赏析探究

  这首词上阕缅怀古代英雄人物,表达力主抗金的决心;下阕写历史教训和自己的经历,表达收复失地、为国立功的心愿。全词借古讽今,长于用典,形成对比,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学习时注意体会。

  1 、上阕

  ( 1)前四句:怀孙权

  简析:词的开头用孙权独踞江东的故事起兴。“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两句,慨叹江山虽依旧,曾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却早已作古。很有气魄的文字犹如异军突起,倾注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倾慕。事过境迁,物换星移,孙权最初在京口起事的遗迹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句式调整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给人以遗憾。“舞榭歌台”两句,写当年歌舞楼台的繁华景象,连同那英雄业绩都被雨打风吹去。“风流”指英雄业绩,洋溢着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和钦佩之情。

  ( 2)后六句:怀刘裕

  简析:京口是刘裕祖居的地方,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土地。所以词人登高远望,自然便想起在京口建功立业的刘裕。刘裕故居随着时间风雨的冲刷,已湮没在夕阳的余晖和枯枝败叶之中,早已在人间不着一点痕迹,只有词人登高凭吊英雄。词人有一腔报国志,却难以像刘裕那样建立丰功伟绩,仰慕与抑郁夹杂着苍凉之情溢于言表。

  ( 3)引导学生探究 :作者登临怀古,为何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只提孙权和刘裕二人呢?

  结论一:两人都是遗憾京口而起事建立了政权,照应标题“京口北固亭怀古”。

  结论二:作者以两人自比。作者虽力主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务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难以实现其抗金报国的志向。

  结论三:借古讽今,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

  ( 4)小结

  上阕作者登高怀古,触景生情,缅怀孙权和刘裕这两个历史人物,赞扬他们所创立的赫赫战功。对照自己的现实处境,作者以怀古为名,借用历史典故,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宣泄了出来。

  2 、下阕

  ( 1)前三句:引出历史教训

  下阕一开始,作者笔锋一转提到宋文帝刘义隆,这有何用意?

  策略:学生讨论,结合相关背景材料作分析。

  提示:宋文帝好大喜功,在准备不中的情况下,听信玄谟的话,北伐后魏,想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那样的业绩,结果惨遭失败。而眼下韩侂胄急于事功,草率用兵,作者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军事上的冒险不可取。作者想告诫韩侂胄,应以刘义隆为鉴诫,汲取教训,慎重行事。“草草”指时间仓促,行动轻率。“赢得”,换得,落得。“仓皇”,手忙脚乱。“北顾”,回头向北看,生怕北面的敌人追来。极写惨败之情状。

  ( 2)中间六句:追忆亲眼所见

  “四十三年”至“一片神鸦社鼓”能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

  简析:从 1162年辛弃疾渡江到南宋,到 1205年写这首词,整整 43年。“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语序可调整为“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作者清楚地记得 43年前,金兵对南宋发动进攻,占领了扬州一带,作者在南归途中,一路上还能看到金兵焚烧的废墟。 43年过去了,当时的惨相还记忆犹新;可现在呢,佛狸祠下,却是一片神鸦的叫声和祭社的鼓声,沦陷区的人民安于异族统治,多么可悲呀!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忘记收复失地更让人心寒。词人将这番意思艺术地融入“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幅图景里,颇能发人深思。

  ( 3)结尾两句:怀廉颇以自况

  探究:结尾提到廉颇有何用意?“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人何具体含义?

  这是全词的主旨句,是词人以廉颇自况。这一年词人已经 64岁了,但他仍然希望为国效力,可惜韩侂胄不接纳他的缓进建议,又有小人从中挑拨,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悲愤,也自然而然想起和自己处境相似的廉颇。廉颇老年赵王尚且派人过问他,而自己呢?“凭谁问”,有谁来问,也就等于无人来过问,境况竟然不及廉颇,这不能不让人惋惜、忧虑、气愤。用反问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 4)小结

  下阕:讽刺刘义隆是对韩侂胄的警告;慨叹“佛狸祠下”,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以廉颇自况,则是抒发内心的郁愤。

  两首词艺术特色综合概括

  1 、精当的用典

  两首词都有精当的用典。《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用典主要在下阕,作者运用了几个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矛盾和对生活道路的抉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忧愁。作者先写到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西风吹来,很想念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便立即弃官回乡;又写到三国时的许汜不关心天下大事,只想着求田问舍,作者对这两个人的做法都持否定态度。他想表明的意思是:自己既不想弃官归隐,又不肯追求享受,他决心要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奋斗到底。下面又引用了桓温“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典故,慨叹岁月易逝,报国无门的惆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下阕都运用了典故。上阕作者缅怀孙权、刘裕,两人都从京口起事,创立了赫赫战功,作者用炽热、强烈的情感表达了对两个历史人物的仰慕,说明了作者人到老年依旧壮心不已精神气概。下阕用了两个典故:其一,宋文帝元嘉年间王玄谟“草草”出兵北伐,遭到惨败,意在讽喻韩侂胄急于事功,草草出兵,将会导致失败。其二,以廉颇自况,是内心的独白,是全词抒情的高潮,也是词的主旨句,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

  2 、借古讽今手法的运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历史事实来说明现实问题。对孙权、刘裕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侂胄的警告;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廉颇的遭遇是对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的讽刺。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栏杆拍遍”,就是写作者心中壮志难酬的愤慨,是对统治者不重用抗金名将的讽刺;写季鹰和许汜是对弃官归隐、谋求私利、不关心国家安危的人的讽刺。

  【课内练习】

  阅读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回答 1~ 4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①,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①兜鍪:俗语叫头盔,词中借指兵士。

  1 、词的上阕用了两个问句,一个感叹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悠悠”即指 ,又指 。“不尽长江滚滚流”是借用了杜甫《登高》中的名句: , 。

  3 、词的下阕怀古,作者写到“生子当如孙仲谋”,根据你所掌握的史料,简述作者为何如此推崇孙权?

  4 、本词与作者同期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风格上有何不同?

  【答案】

  1 、作者登楼远望,不禁引发了千古兴亡之感。其中“何处望神州”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千古兴亡多少事”句,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问答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而词人胸中翻滚的不尽愁思和感慨,又何尝不似这长流不息的江水呢?

  2 、时间之漫长久远 词人思绪之无穷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 、参考:

  ①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雄大略、兵多将广的曹操较量,具有非凡的胆识。

  ②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坐断东南”,不断征战,不断壮大,以弱胜强。

  ③讽谏南宋王朝。孙权所处的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但他却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反衬了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4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风格明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沉郁顿挫,忧国、伤时、伤己,两首词同为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都不失为千古绝唱。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这两首词,同时回顾学过的《破阵子》,进一步理解和体会辛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的风格。

  2 、辛词长于用典,课外摘录几首辛弃疾的词,体会其借助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所表达的情思。

  诗词的教案 篇1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积累一些名家名作及相关知识要点。

  2、让学生明确针对诗词的一些考点:艺术形象、语言、思想感情、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分析的能力、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

  2、在实践中运用诗词鉴赏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古代诗词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及运用。

  三、教学难点:

  学生对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句更是不胜枚举,如当你遇到困难时会想到李白的《行路难》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你乐观地去面对它,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的呼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我了解了他的忧国忧民思想,李清照写自己的愁思时也写出了一些名句,如《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诵读时既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诗人的思想和生活态度,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更可以得到启发。所以对诗词的鉴赏非常重要,而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也明显地体现在中考试题中,纵观近几年我们内江市的中考试题都有这一板块的考查,因此今天我们来进得古诗词阅读的鉴赏。

  (二)总结考点

  1、感知诗词中的艺术形象,即诗词中的意象。

  2、对诗句的理解,体会其表达的言外之意。

  3、体会诗词的思想感情。

  4、明确艺术手法及表达技巧。

  (三)总结鉴赏步骤

  我们明确了这些考点之后,那在鉴赏时应该要有一定的鉴赏步骤。

  读诗→理解→读问→分析→作答。

  (四)结合中考题例讲解解答方法和技巧。

  现在我就结合下面的例题来讲解一下我们在遇到这些考点的时候应该怎样来解答,请看下面这道题。

  例题:阅读下面诗文,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第一联作者通过“”和“”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表达出自己之情。

  (2)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分析其中蕴含的哲理。

  1、根据第一题教给感知意象和分析思想感情的方法。

  感知意象的方法:

  ①明确什么是意象:即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②反复吟诵,筛选关键词

  ③感知形象,把握形象特征。

  让学生很快地找出是景物和人物形象并筛选出关键词,“巴山”和“楚水”及“诗人自己”,找到这里时并没有得到最后的答案,因为要找的是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所以还要把握这两个形象的特征,得到“凄凉地”和“弃置身”。

  2、分析思想感情的方法:

  ①掌握情感分类:思乡怀人、壮志未酬、忧国伤时、赠友送别等。

  ②了解作者自身经历和写作背景。

  ③把握意象特征。

  ④抓关键字词理解诗句意思。

  ⑤综合分析。

  学生通过阅读方法很快就得出这是“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而作者的以历在前面已有了解,在把握意象特征这是一个重点分析,作者分别用了“凄凉”和“弃”字可以感受作者的心理是非常“愤懑”。

  3、重点诗句的理解方法:

  ①要疏通文意,准确理解关键词的深刻内涵

  ②明确诗词风格:婉约、豪放和简洁等

  ③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④结合诗歌的主旨来理解

  这个考点可利用例题中的第二题来教给方法,如我们在解答时首先了解关键词的深刻内涵,“千帆过”和“万木春”让人体会到的是一幅“竞发向前”和“生机勃勃”的场景,“病树”和“沉舟”让人想到的是“旧的不好的事物”,结合诗词风格讲作者是非常含蓄地自己的意思的,作者的写作背景是刚被贬归来,没有哀伤,更多的想到的是积极的景象,由此来结合生活中来理解,“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4、明确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

  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

  2)描写的艺术手法:

  ①从角度看分正面和侧面

  ②从用笔看分工笔和白描。

  3)从描写内容看分景物和人物描写。

  4)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5)表现方式:托物言志、借景抒怀、衬托对比、借古讽今、象征等。

  6)修辞:比喻、夸张、借代、对偶、反问、双关。

  讲解这类题学生的难点主要在于对这个知识点的积累,是不知道用什么内容来作答,所以对相关知识的识记是必不可少的,明确之后再做则就轻易而举了。

  现在就结合《赤壁》的第二道小题让学生来体会是否是这样。“铜雀春深锁二乔”结合诗词大意可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那么战争的结局将发生改变,那“二乔”将会被“锁”,因此这里作者是用了借代手法说明东吴失败的这种结局,以此来说明了机遇的重要性,而他也需要“东风”这样的机遇,后一句一比较就可看出太过于直白了。

  (五)做课堂练习《赤壁》

  学生自由练习,师生共同点评。

  特别指出学生在做这题时应注意“折戟”这个意象。

  (六)结合例题提示诗词中想象的重要性。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内)。

  这种题在学生中最容易失分的原因是把它和我们古文中的翻译混为一谈,误把画面描绘当翻译题来解答。

  强调描绘提示:描绘画面的内容,考查的是对诗词所营造的意境的感受能力。描绘不是翻译,而是要展开想象描绘景物,同时还要点明景物中所蕴含的人物情感。

  (七)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从“感知艺术形象”、“理解诗句”、“体会感情”、“表达技巧”等四个方面进行诗词鉴赏,教给了鉴赏的方法,面对浩如烟海的诗词,我们不可能一一学完,老师也不可能教完,但只要我们掌握了鉴赏的方法,在实践中去运用,会运用这才是最主要的。

  (八)布置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诗词鉴赏

  考点:

  1、感知艺术形象。

  2、理解诗句。

  3、体会感情。

  4、明确表达技巧。

  步骤:读诗

  理解。

  读问。

  分析。

  作答。

  诗词的教案 篇15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能赏析其语言。

  2、要熟悉与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阅读鉴赏的考查要求和评价建议。

  3、结合近几年来中考命题形式,注重讲练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谈出对古代诗词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诗,如同在倾听古人吟唱情感之歌。正是有了这一颗颗情感的种子,诗人的笔下才会盛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诗词之花。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只有把握住了这首诗的情感坐标,才算真正贴近了诗的灵魂,才能走入这首诗所构筑的美学殿堂。

  二、出示练习,提出《招生考试说明》要求和评价建议。

  (一)让学生自主完成下列练习(课件出示)。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1、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其感情基调是凄婉。

  2、“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处?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以麻丝喻离愁,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处理

  (二)语文《招生考试说明》中提出《课程标准》对古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考查要求和评价建议。

  近年来,古诗词鉴赏题在各地中考试卷中逐渐增加,以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分析理解能力。古诗词赏析题的命题依据是《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就是①积累古诗词中的经典名句;②理解、鉴赏诗句内容以及表达效果;③把握诗词曲中的意境,体会其思想感情。

  古诗词的命题注重能力立意,以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理解和领悟为主,并将逐步加大鉴赏和运用的分量,并逐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客观性试题的分量逐渐减少,主观性试题将会不断增加。

  三、指出考查要点(讲练结合)

  (一)理解诗意: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

  (二)品味语言

  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体味诗词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的语言的特点。

  (三)分析技巧:分析诗中的意境、意象和主旨,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

  (四)发表见解。

  整体阅读诗歌,全面、具体、公正的发表个人的看法。

  三、古诗词曲鉴赏题的解题方法:

  综合分析几年来各地考卷,古诗词阅读鉴赏所选用的诗词曲大多是课内学过的,考查重点是作品的内容和语言,一般比较浅显,只要掌握课内古诗的相关知识,一般都能回答。也有一些拓展表述题,要注意知识的迁移,运用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从小处着手,切中题旨,简明扼要,语言流畅。

  1、客观题解题方法,做这类型题目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看是否曲解原意,或者张冠李戴。命题人有时故意扩大原意,往往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等等;

  (2)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命题人往往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者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歌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或贬低诗歌内涵;

  (3)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把正误表述内容糅合在一起,混淆视听,增加判断难度;

  (4)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备选项的表述结论,有时在诗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5)看是否以偏概全或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2、主观题解题方法:主观题往往以简答、品析表述题为主,做好这类题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关键词语人手,如抓住诗句中动词、形容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2)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抒情议论句)人手,分析概括,作答;

  (3)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人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词句的原意;

  (4)从作家的风格和语言特点人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3、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1)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2)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境”,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3)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4)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四、练习题(考查知识和练习相结合)

  (一)练习一《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2、诗中的钱塘湖指的就是现在的,诗人通过对“水面”、“云脚”、“早莺”、“绿杨”、“白沙堤”等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其美丽的早春景色。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4、对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钱塘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钱塘湖美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早春时生气勃勃的景象。

  练习二(学生合作完成)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2)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

  五:总结(略)

  六、作业:

  完成“能力训练”P271-6题

【诗词的教案】相关文章:

含雨的诗词欣赏说课教案07-19

立冬诗词11-02

赞美冬至的诗词12-15

冬至的经典优美诗词12-15

冬至经典优美诗词12-13

冬至的优美诗词12-14

适合冬至的诗词12-13

写冬至的诗词12-13

描写冬至诗词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