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德母语教材课后练习比较

时间:2022-07-02 17:57:37 教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中德母语教材课后练习比较

  偶而看到了一份材料,是德国一个五年级的(相当于我们的初一年级,有时也用在七年级,相当于我们的初三年级)母语教材《娇惯的汉斯——歌德小斗士》的课后练习,看后颇有感慨。

  他们的练习设计如下(引其中一则):

  1在课文中画出反映小歌德个性特征的地方。

  2根据这篇文章。总结少年歌德的性格特征。

  3你是否也碰到过和少年歌德类似的情况,把以前所有的打算都抛到脑后而卷入和同学们的一场冲突中去呢?描述一下这个情况,不要忘了你周围的人(如老师,同学和父母)的反映。

  419世纪的一幅木刻版画描绘了小沃夫和他的三个同学斗殴的场面。(示图)

  看图完成以下练习:

  (1)把课文中对打架的描写再读一遍,用彩笔把它画出来并与版画作比较。

  (2)和三个同学一起演示一下。

  (3)把这个场面拍下来。

  5四个年轻人打架肯定不会无声息地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给这个场面写一幕广播剧,并录下来。

  6成年歌德习惯写日记,也鼓励他周围的人把当天的事记下来写信告诉他。假设你是少年歌德,从下面任务中任选一个进行加工。

  (1)少年歌德关于这次打架的日记。

  (2)少年歌德给一个人写信描述这场打架。

  7如果你对歌德的故事感兴趣。你应该再去找有关的读物:《伟人的童年:歌德卷》中《约翰·沃夫冈:娇惯的汉斯》;《给青年读者的歌德》,附前言、评论和插入语。

  你的老师或图书馆员肯定可以帮助你们找到其他合适的书。

  8借助专业书籍和词典,收集更多关于歌德生活的信息,把它们编成墙报,并在班级里介绍。

  9歌德写了许多诗歌,你的老师为你们提供了其中一些以供选择。选出你最喜欢的一首,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下面任务中的一个:

  (1)读这首诗直到你能把它绘声绘色地朗诵出来。

  (2)在班级/小组里背诵这首诗。

  (3)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一些诗中所涉及的物品,在你朗诵诗歌时作为辅助手段。

  10现在你对歌德和他的作品所知甚多了。和你的同学一起把你们所有加工过的内容组织起来。举办一个面向其他班级/学校并配备解说的“歌德展”。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性阅读/语言教学的融会贯通。

  练习第1题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观察能力,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信息的筛选。第2题是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对文章人物性格的感悟。第3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对文章作深层的理解。学生不仅描述自己的事,还要通过联想与想象描述周围人的反映,这就需要学生平时养成观察周围人的习惯,所以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第4题是再读文章,但这里的读与第一步的读已经不一样了,第一步是知识性阅读,而此时就是理解性的阅读。因为它要求课文里的描写与版画上的打架作比较分析。联系设计让三个同学演示一下,是想让学生在演示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打架这个细节。让学生在演示过程中还要拍下这个镜头,目的是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与德国母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有关,他们的大纲有一条规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第5题和第6题是写作训练,虽同是写作,但两者的要求其实是不一样的。第5题是自由写作,是一种通过联想和想象创作性地写作;而第6题是有条件地写作,称为条件性写作,要求改换叙述视角来讲述故事。第7题是拓展性的课外阅读。第8题、第9题是语言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学习。第8题侧重训练写作能力,第9题侧重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第10题是在以上九方面训练基础上更广泛更深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我们的课后练习是这样设计的(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一课为例,题目是《我的母亲》,作者胡适):

  1通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

  (2)作者主要写了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是怎样训导之外,还用了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3)试对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作一点评论。

  2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分寸感。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3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然后写一个片段。

  我们练习设计的第一大题的第1小题是着重训练学生对语言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理解能力。第2小题也是理解性的阅读,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第3小题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大题是理解语言文字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实际上也是一种对文章的理解性阅读。

  第三大题是理解性阅读、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综合运用。

  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二者在语言训练上有相同点,即都注重对语言的理解,都能进行集听说读写为一体的全方位的训练。但是,我们也能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别很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德国教材的练习设计是纵向与横向双向发展、双向联系,而我国教材的练习设计更多地倾向于纵向联系。

  德国教材练习的设计从简单到较难、从单向到综合、从课内到课外比较系统地层层深入地进行设计,这从难到易、从单向到综合的取向完全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过程。而且,他们听说读写的训练相互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并不是各自独立为营、各自训练。虽然我们的教材也是有写作、有口语表达等综合性的设计,但是似乎缺少了横向的联系。只是各自在纵向上的作难易度的区分,如第二大题就是在第一大题语言的整体感知基础上的深化。虽然在第三大题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自身经验,却似乎缺少课内课外更多的整合。

  第二,德国的教材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之外,更侧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从德国教材的练习设计中我们会发现他们除了有培养读写听说的目标外,还有动手能力、读图能力等目标。如教材第4、5、10题的设计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办墙报、录音、拍摄等);第7题是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与图书馆老师的交涉);第10题是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能力的。但我们的联系设计除了语言知识的获得,语言知识的理解之外,对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关注得比较少。

  第三,德国教材练习设计更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我国更重视对学生品德的熏陶。

  德国教材练习设计里或许有一个令我们老师无法接受的问题,他们竟然在课堂上让学生演示“打架”的场面。在我们的课堂练习设计上是不会接受这样的演示性练习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教育过多地承受着德育教学目标的责任,所以,在练习设计上是更注重对学生品德的熏陶。如:母亲与人相处的情形,母亲对你人生的影响等问题的设计都能反映出对德育目标培养的重视。

  第四,在语文实践活动设计中,德国的教材似乎直接从文本延伸出来进行拓展训练,而且显得更开放。

  我们知道,文本延伸训练的做法能让拓展训练与教材密切联系,不会造成课堂内容与教材严重脱节。开放性的拓展更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如录广播稿、写墙报、办歌德展等更能锻炼学生的读写听说、动手、读图等综合能力。而我们的教材编写虽也与教材内容挂钩,虽也是开放性地畅所欲言自己的人生体验,但综合能力的培养似乎还有点欠缺。

  从以上的比较,会发现两国阅读教学所趋向的价值观念的不同而导致培养目标的不同:

  两个国家的练习都是按照自己的课程标准来设计的,他们都反映了语文教育要注重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母语教学如果是训练理解性阅读/语言教学的融会贯通这个能力,似乎更侧重学生就语言来感悟语言。在经过了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后,在经历了语文教学侧重语法运用还是语感教学的争论后,我们的语文教学似乎就更倾向于语感教学了,所以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也都围绕着语言的感悟能力而设计。

  在德国的教材里虽然也是训练理解性阅读,语言教学的融会贯通这个能力,但更多的是在横向上把听说读写完全整合在一起。而且注重对读图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交际能力的培养等。这在教材练习设计上充分得以展现。如第7题,似像无意的提醒——“你的老师或图书馆员肯定可以帮助你们找到其他合适的书。”这其实就暗含了一个口语交际的训练模式,让学生在借书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在我们的课标里虽有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但我们很少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训练。正如倪文锦教授所说的“在以往的语文课程文件中,听说读写各自为营,独立设置,界限分明,在相关的学习内容中培养相应的语文能力。四种语文能力训练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关联和沟通,逐渐形成独立的四种能力体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整合在平时阅读课中是无法体现出来的。我们的阅读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播,言语的领悟,而对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在阅读课中体现出来的。我们更多的是各自设计一个独立的单元训练,让各种能力各自训练,横向的综合联系太少。

  如何让各种能力在练习中得到更好的综合锻炼,或许,德国的阅读教学练习设计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浅谈中德母语教材课后练习比较】相关文章:

浅谈对音乐教材的正确解读07-02

浅谈雨中教材分析及设计07-04

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浅谈07-02

浅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07-01

有关新教材课后练习的优化处理07-01

浅谈小学科学教材的有效使用07-04

浅谈高职教育教材开发的研究论文07-04

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07-01

浅谈使用实验教材的误区及应对策略07-03

浅谈新教材应用中的四新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