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商山早行》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22-07-03 01:51:46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诗《商山早行》课堂教学实录

  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诗歌鉴赏的方法

古诗《商山早行》课堂教学实录

  生: 知人论世、抓诗题、抓关键句、找意象悟意境体情思法

  师板书

  师:今天我们就综合运用这几种方法来学习新诗《商山早行》(师板书课题),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温廷筠(PPT)

  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仅国子助教。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其词题材较狭窄,多红香翠软,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

  生齐读

  师:注意这段文字中加下划线处

  师:下面听一下录音范读,在听的时候注意停顿、节奏、重读以及感情的处理。可以小声跟读。

  生齐读

  师:你认为哪些字词要掌握?

  生:铎、槲、枳、凫、回塘

  师:讲解悲、征、明

  师:宋朝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目前之景”与“言外之意”(板书)

  分析:

  师:看一下文题《商山早行》,大家看应该扣住哪两个字?

  生:(齐答)早行。

  师:这是一首什么诗呢?

  生:羁旅诗

  师:好,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诗

  (PPT)一读全诗,抓关键句:哪句话直抒胸臆并奠定了全文感情基调?

  学生齐读

  生:应该是客行悲故乡,“悲故乡”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师:这种情感是贯穿全诗的吗?

  生:是的,尾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就是写梦中故乡的情景的。

  师:你看得很准。

  (PPT)二读全诗,意象法: 诗人围绕“早行”一词,写了哪些具有典型特征的细节、景物?

  学生齐读

  师:哪位同学回来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晨起动征铎”这句是抓住了早起的特征,因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

  师:你回答得很好,还有补充的吗?

  生:我认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这几句也是围绕“早行”所写的具有典型特征的景物。

  生:后面两句不太像。

  有不少学生附合

  师:有不同的观点,很好,那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两句。刚才我们在提到明的时候指出,明是形容词作动词讲,并且是使动用法,意思是枳花使驿墙变得明亮,大家循着这个思路再想想。

  生:我觉得是这样的,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而选景物也是围绕“早行”所写的具有典型特征的景物。

  师:太棒了,你的心思很缜密。所以这二联正是梅所说的什么?

  生:“目前之景”

  师板书: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师:后两句有分歧,我们稍候再议。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来描述一下呢?

  生: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师:很有些诗意嘛,这个画面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呢?能不能用一两词概括一下?

  生:凄凉、清冷

  生:还有些悲伤的感觉。

  师:那么作者营造了这样一个意境有什么用意呢?或者说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

  生:道路非常艰辛

  生:旅途孤独、寂寞

  师板书:道路艰辛;旅途孤独、寂寞

  师:大家注意到了吗,这两句诗特别眼熟,是吧?在诗歌中有一种现象叫“句大于篇”,意思是有些诗里一两句子特别有名,反而这首诗的全貌,人们却不太知道。“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就是这样的佳句,两句共六个意象,没有一个动词,全都是名词,可以说是寥寥数笔,却勾勒出一幅远行人早起赶路图。这种写法叫“意象叠加”法。在我们的记忆中用这种写法的句子还有哪些?

  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生:杨柳岸晓风残月

  生:铁马西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师:很好,所举的句子都很准确。哪个同学能对这种写法作一个简要的赏析?

  生:这种意象叠加的方法让我想起了中国水墨画,是一种写意的感觉,三两笔就抓住事物的神,留下大量的空白,让观赏者用想象与填充,可以说是言简意丰。

  学生鼓掌

  师:说得非常好,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

  生:我觉得虽然用笔比较节省,但是艺术效果丝毫没有减损,反而特别好,不然我们今天也不会在这儿讨论这个问题了。

  学生大笑,鼓掌

  师:(PPT)三读全诗 讨论:“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学生分组讨论

  生:“凫雁满回塘”描写了这样一幅画面:春天来了,池塘水暖,凫雁在明净的池塘嬉戏,自得其乐。

  师:这幅画面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

  生:是暖色调。

  师:这似乎与整首诗意境不符啊

  生:这是一种反衬写法。以乐景衬悲情,可以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诗人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

  师: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相互映衬及情景交融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道路辛苦、孤独寂寞还有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师:请同学们整理一下羁旅类诗歌常用的具有典型特征的意象以及常表达的情感。下节课我们归纳。

【古诗《商山早行》课堂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山行的课堂教学实录07-01

山行课堂实录07-02

关于山行的教学实录07-02

《山行》课堂实录07-02

《山行》教学实录及反思07-01

山行语文教学实录07-02

山行说课教学实录07-02

山行教学实录片断及反思07-02

《早行》古诗赏析题目及答案07-03

古诗文阅读理解:早行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