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语文教学应强化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

时间:2020-11-24 10:12:05 传统节日 我要投稿

试析语文教学应强化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

  【关键词】 语文教学;传统节日;文化意识;文化素养;文化内涵;

试析语文教学应强化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是承载民族认同感,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载体,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但近年来,异族文化利用汉民族的包容性迅速发展蔓延,对汉民族的一些文化传统已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不能一味埋怨外来文化的涌入,而要从我们自身查找原因。我们认为,国门打开后,我们只重视了科学知识的传授及相应技能的培训,却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守护教育,一些富有民族特征的传统节日被淡化了,这不能不引起全民族的反思。

  作为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要有效地利用语文这一传承文化的人文学科阵地,向我们的后代广泛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珍惜这份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丰厚的精神资源,并继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那么,怎样对少年儿童加强中国传统节日传承教育,提高其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呢?

  一、强化小学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长期以来,因种种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中小学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淡薄了。除了历史的.原因外,与我们只重视科技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内涵的挖掘不无关系,致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知识不能有机地融合,反而相互割裂了。因此,他们难以很好地承担传统文化的教学任务。为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中小学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让他们不断充电学习,让他们“走出去”,进行传统文化培训,与文化部门沟通交流,扶持一些小学中青年教师参与传统文化研究,促使其素养快速提升。同时,也要“请进来”,让一些国学研究者做专题报告,进行传统文化辅导,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尽快得到提高,真正承担起教育后代的重任。

  二、强化小学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就必须增强小学语文教材的传统文化内涵

  让人文精神贯穿始终,如已被人们淡化了的“乞巧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有关这方面的古诗词不少,不仅仅要把《乞巧》《嫦娥》《寒食》《清明》等诗篇编入教材,而且要求教师们在授课时把分析字词句与优美的故事有机结合起来,尽管有的教材已选了这些诗词,但教师只注重词句分析,对传统节日人文内涵的挖掘重视不够。编审教材时应组织精兵强将编选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统编教材,加强传统文化的份量及内涵。同时,小学教师也应立足当地,根据个人情况,选编校本教材、乡土教材,加大传统节日的知识容量,突出传统节日的内涵传授。

  三、强化小学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就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挖掘出深刻的人文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挖掘相关的传统人文性,在教材的优美诗文中有效地体现出来。如,教授《乞巧》《寒食》《清明》等诗时,就要从人文精神、文化品格、民俗风情、审美意趣、语言文字等层面多维度理解。《乞巧》中牛郎织女的优秀品质以及他们为幸福而不懈的努力都给小学生以启迪,围绕这一节日还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有益活动,比如剪纸、裁剪等,再结合时代特点,力争使传统节日富有活力和光彩。另外,教师讲授《苏堤清明即事》《寒食》《清明》时,要向小学生讲解清明的意义、历史的演变及延续。古人在清明节这一天除了祭奠祖宗、缅怀先人之外,还有踏青放飞心情之意,使传统节日与现代意识、学生情趣爱好有机结合起来,从中让小学生熟知传统节日和民风民情,以此达到提高其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之目的。

  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尽的义务。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利用好微课等新媒体、新资源,搭建课程和节日活动的平台,让少年儿童从小就了解、熟知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通过这些内容丰富多彩的节日,增强小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文化情结,领悟传统文化丰厚的底蕴,进而弘扬传统美德,发扬优良传统,增强爱国意识。

【试析语文教学应强化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相关文章: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12-14

中国的传统节日小学作文10-12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作文08-17

中国的传统节日作文四篇01-22

中国的传统节日作文7篇01-21

中国的传统节日作文6篇01-12

中国的传统节日作文八篇12-20

中国传统节日小年的由来12-14

中国的传统节日作文三篇12-11

中国的传统节日作文六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