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

时间:2022-07-03 02:47:40 科技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

  《自然与科技》以反映、凸显和宣传“自然、人、科技”的主题,推动三者的和谐发展,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办刊宗旨。

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

  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云计算与物联网

  云计算:

  狭义云计算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

  广义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

  特点: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成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

  模式: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

  易混淆概念:①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中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常用来执行一些大型任务;②效用计算:IT资源的一种打包和计费方式,比如按照计算、存储分别计量费用,像传统的电力等公共设施一样;③自主计算:具有自我管理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物联网: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应用案例:①首家高铁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心在苏州投用,为高铁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②首家手机物联网落户广州:通过手机扫描条形码、二维码等方式,可以进行购物、比价、鉴别产品等功能。

  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维生素

  1.定义:又名维他命,即维持生命的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

  2.特征:

  (1)维生素均以维生素原(维生素前体)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

  (2)调节性: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3)外源性: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获得。

  (4)特异性: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3.种类:

  【维生素同步练习题】下列表述错误的是(D)

  A.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生长代谢的有机物,但维生素本身不会产生能量

  B.茶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功用,但也会刺激胃粘膜、使人产生不适

  C.食盐在体内与氯离子和钠离子形式存在,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条件

  D.氨基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人体可以合成的是必需氨基酸

  【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维生素是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不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不会产生能量,所以A选项说法正确。

  茶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茶碱类药物对胃黏膜有刺激,口服易出现胃部不适、恶心、腹泻等症状,所以B选项说法正确。

  食盐在人体内部以钠离子和氯离子形式存在,在维持细胞渗透压方面起重要作用,可以维持人体酸碱平衡,所以C选项说法正确

  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适应机体的需要,而必须由食物蛋白供给的氨基酸,所以D选项说法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载人航天

  1.载人航天三步走:第一步,无人、载人飞船(神一至神四:无人上天;神五至神六:载人上天);第二步,空间交汇对接〔神七航天员空间出舱,天宫一号和神八、神九、神十空间对接探索);第三步,空间试验站(长期性航天空间站,辅助其他航天工程开展工作)

  2.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杨利伟送入太空并返回

  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把费俊龙、聂海胜送入太空并返回

  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把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送入太空并返回

  2011年9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是第三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天宫一号运行轨道所处大气层的特点:存在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2012年6月18日,神九发射。技术上实现手动交会对接控制系统,是中国首次将女飞行员(刘洋)送入太空,这次飞行也实现了多名宇航员在太空的长期停留。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

  2013年6月11日,神十发射。首次太空授课,航天员在天宫一号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失重环境下的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航天员: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

  3.中国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及筹建中的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附近,建设工程于2009年9月14日正式开工,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

  低纬度滨海发射基地,文昌航天发射场不仅可用于满足中国航天发展的新需要,还能借助接近赤道的离心力,使火箭燃料消耗大大减少,亦可通过海运解决巨型火箭运输难题并提升残骸坠落的安全性

  发射中心建成后将完全对外开放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研发历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2020年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2012年3月,我国正式推出全球首款“北斗+GPS”双系统车载导航产品

  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启动区域性正式服务以来,由16颗导航卫星组成的北斗系统服务范围覆盖了我国及周边地区在内的亚太大部分地区

  5.探月计划(嫦娥工程)

  绕月飞行: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成功撞击月球;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2011年6月9日,“嫦娥二号”飞离月球轨道,飞向150万公里外的第2拉格朗日点进行深空探测,成为第一颗直接从月球轨道飞向深空轨道的卫星

  落月阶段:向月球发射一个软着陆器,并携带一个月球车,在着陆区附近进行现场探测

  ——2013年发射嫦娥三号月球软着陆器,并携带一个“月球车”,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建立位于月球背面的太空天文站

  回收阶段:月球表面软着陆并采样返回

  ——2017年(预计)发射嫦娥四号月球软着陆器,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安全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对取样进行分析研究

  这三个阶段完成之后,中国会考虑载人登月

【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相关文章:

公共基础知识:文化常识07-05

公共基础知识文化常识07-04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诀窍07-02

消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07-02

公共基础知识答题技巧03-11

公共基础知识之文化常识07-05

公共基础知识婚姻法07-02

特岗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07-02

教师编制公共基础知识07-04

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