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问题的困惑

时间:2022-02-24 10:00:48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在家庭教育问题的困惑

  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能够健康成长!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在家庭教育问题的困惑与方法!

在家庭教育问题的困惑

  在家庭教育问题的困惑 篇1

  看看以下的例子,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是否能反射出您的影子呢?当孩子把获得的劳动积极分子奖状带回家,高兴的告诉父亲时,父亲不耐烦的回应,认为家长是叫孩子去读书,而非进行劳动改造。当孩子拾到餐票若干,第一时间交给老师,受到老师的称赞和同学的夸奖,回家后,家长却常数落孩子你真傻。当孩子因劝架而负伤,得到学校老师的表扬时,家长反而会严厉训斥他多管闲事。当孩子辍学多日,老师登门后,家长还会边打麻将便让孩子凑合上学。生活中,错误的家庭教育比比皆是,而重要的是我们要能发现问题,让您和孩子都走出困惑。

  很多家长不用于负责任,认为教育孩子的事情都是老师承担的。其实,能带领孩子一生共同进步的人,就只有您。如果仅有老师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家长却对子女言传身教如何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孩子必然不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说,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远胜于老师的教育。于是感情的杠杆便偏向了父母。家长“略施手脚”,教师的'苦口婆心顷刻间灰飞烟灭。

  想带给您的孩子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您首先要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反省自身的问题,同老师,社会,共同将您的孩子抚养长大。如果孩子从小没有接收到正确的家庭教育,注定今后的发展只能是遗憾。家长从现在开始就要多阅读家庭教育的知识,及时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才能彻底走出家庭教育的困惑。

  家庭教育原则

  平等原则

  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的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促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角度上看待。

  尊重原则

  家长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家长

  交流原则

  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物质,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家长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求,孩子和家长就没话说。长期下去,儿女和家长相处会变得越来越尴尬。

  自由原则

  很多家长把孩子管得很严,却往往吃力不讨好,甚至引起悲剧。应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统一原则

  家庭教育要和学校统一,否则孩子无所适从。

  榜样原则

  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做好表率。

  信任原则

  谎言是从不信任中来的。如果你从孩子小时就很信任他(她),孩子就没有说谎的必要。

  宽容原则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正常的。家长应该宽容地对待,做好引导工作鼓励原则

  许多家长有个坏习惯,不懂得鼓励,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可能是随意的一两句话带过了。在家庭生活中,应该多鼓励孩子。

  在家庭教育问题的困惑 篇2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经对中国4万名父母和孩子做过一项调查,这个调查在中国的4个省进行,最后发布了结果,在《中国教育报》上连载,大概有十个主要结论:

  1、中国父母亲最关心孩子什么?

  中国的父母亲大部分关注的是成才而不是成人,他们关注的是当下比较多。但是真正决定孩子未来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关注不够,比如兴趣爱好。其实人的兴趣爱好,是他认识这个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仅仅关注学习成绩,是不利于孩子好奇心、兴趣的养成的。孩子的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性格、人格特征,事实上比家长最关注的这些问题要重要得多。

  2、学前班对孩子来说是不是很重要?

  这次调查结果发现,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里面,上过学前班比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多10.89%,这个结果颠覆了很多人过去的观念。我们很多父母希望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赢在起跑线上,所以要比别人早一点学,比别人多学一点。事实上,儿童是需要童年的,儿童是需要游戏、快乐的,需要自主去发现的,你逼着他学习的东西他不会感兴趣。过早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对立的情绪,让他还没有进学校就恐惧学习了。

  3、择校的意义和效果如何?

  大家都需要择校,很多父母都希望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去。大数据分析发现最优秀的学生里面择校生和非择校生没有什么区别,比例分别是29.95%和28.48%。当然并不是说选择好学校对学生发展没有意义,坦率地说因为学校是有文化的,学校之间孩子是相互影响的。孩子之间彼此的影响,比学校对孩子的影响还要大。关键是为什么有的择校效果不好,对于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孩子,在别的学校他可能有安全感和自信心,到最好的学校反而让他觉得在那么多学霸面前自己没有希望了,学习成绩会下降。

  4、学生上课外班能不能有效提高成绩?

  中国孩子大概90%都是上课外班的,上课外班以后,孩子的时间、空间就被填满了,自主学习的可能性就不够了。这样学习能力就会萎缩,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课外班相对来说依然是学校生活的延续,依然是课本的延续,课堂的延续,学生没有一个开拓视野的机会。一个孩子没有大量课外阅读的时间,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5、物质刺激是不是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很多家庭用奖金,用各种各样的诱惑鼓励孩子学习。这个调查发现其结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作用更大的是什么?是父母教育的一致性、协调性,更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比如,在父母亲之间教育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他们能够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而是私下里交流、分享、协商。物质刺激远远不如父母对孩子正面的影响。

  6、调查父母闲暇时间在干什么?

  发现最多的是父母在读书看报,父母自己在学习的、读书看报的,他们的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是最高的,占了31.31%,其次是父母也会看电视、玩电脑以及看手机,他们的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就少得多,为27.43%,还有特别喜欢朋友聚会的家长的孩子成绩优秀的只有24.90%。我相信这些数据在现实生活中差距还大一点,个人感觉差距不像想象那么大。

  7、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对学习影响有多大?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所有的事情都给他准备好了,所有活都不让他去干。结果,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可以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的只有3.17%。而认为应该做家务的,应该自己管理自己事情的优秀的孩子占了86.92%。让孩子管理自己事情的能力,最后会帮助他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学习是一个自我管理的过程,这个结论对很多父母是有很重要的启示的。

  8、父亲对孩子成长有什么作用?

  在中国很多家庭,父亲是看不见的,所谓“影子父亲”。父亲在家庭教育当中真正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这次的调查发现,在中国90%的家庭,父亲没有承担起教育的职责。大部分家庭教育孩子的事情是妈妈在承担,而我们知道缺失父亲的教育,对孩子尤其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是有一个明显的局限。性别认同会弱化,容易被母亲过分地呵护,过度地保护,缺少独立锻炼的机会,缺少男子汉的'气概。所以家庭教育中缺少父亲的角色会导致各种各样不良的行为。

  9、中国的父母了解孩子吗?

  通过对父母做的调查发现,父母首先知道孩子有几个好朋友,其次是孩子喜欢哪位老师,孩子喜欢什么课。父母亲没有走进孩子内心去,不了解孩子到底有什么愿望,不了解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的事,孩子到底崇拜谁?说明我们父母亲没有去了解孩子的需求,没有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状况。

  10、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父母的养育方式是不是有关?

  凡是父母采取积极的养育方式,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是比较高的。父母养育方式是比较消极的,孩子学习成绩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说明孩子的学习成绩跟父母的养育方式还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

  相关阅读:家庭教育中的三个关键词

  1、陪伴

  孩子来到家庭和你成为一个共同体,这就是人生的缘分,怎么样能够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事实上我们知道,当孩子真正离开你的时候,你想和他在一起也很难了。所以真正在一起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在一起本身就是教育。这一点我觉得是很关键的,为什么呢?

  因为你和孩子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说话,在一起交流,无时无刻不是在进行着交流和学习,西方心理学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他们发现孩子的词汇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在餐桌上交流的词汇量有着直接的正相关。

  你在谈论政治,这个孩子可能今后对政治感兴趣;你在抱怨,这个孩子可能就会充满抱怨的情绪。你在家庭发生的一切,都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说要有亲子共读,要有亲子之间充分的交流?我们很多父母亲都以为不要跟孩子多说话,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你说的所有东西,即使他今天不懂,也都会成为构成他大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会决定整个家庭是否拥有共同的命运,我们提出一个主张: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基调就是陪伴,陪伴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2、阅读

  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里面播种下来的。《朗读手册》里面引入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兴趣的培养、读习惯的培养是从家庭开始的。

  对儿童来说,儿童时期的阅读和教育相关,一个没有阅读的家庭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儿童通过这些书的阅读之后,开始喜欢阅读。儿童早期的阅读为什么很重要?我一直认为,那些童书,的确和成年人读的书有差别,童书会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都悄悄通过一个个人物、动物的命运藏在其中,构建的是你的价值观。

  3、习惯

  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想想也对,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是衡量他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他怎么对人,怎么处事?体育不是看跳多高,跑步多快,打球多好,实际上体育最重要的是看你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如果体育成绩优秀,大吃大喝不锻炼,身体也很糟糕,这不叫体育成功。

  心理学研究指出,一个好习惯养成需要连续21天不断的训练,我们针对一个习惯无论是运动还是阅读,怎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觉得这是在家庭里面非常需要的。比如早睡早起,就是一个习惯。对一个孩子来说,一个好习惯可以影响一生。在家庭教育当中,把这三件事情好好抓好就很好了。

  在家庭教育问题的困惑 篇3

  随着社会对早期家庭教育的不断宣传和提倡,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了“教育从幼儿做起”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也较以往越发凸现其在幼儿成长中不可取代的地位。家庭环境对幼儿发展影响最大,它是塑造幼儿健康人格的第一环境,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真正的启蒙老师,对幼儿的成长起着特殊的作用。可以说,幼儿从胎儿期直至生命结束,始终受家庭的影响和教诲。可见,家庭对幼儿的影响是终生的,无可替代的!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是每个父母责任。下面几个案例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实例,虽然不能全面的反映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但是也能折射出现代幼儿家庭教育中比较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本文就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望父母从中得到一点启示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一、问题的存在

  案例一:刚开学我就发现有个叫西西的孩子每天吃饭都坐在那儿发呆,而且即使吃也是很慢很慢,每次无论是走路还是上下楼梯都是不敢迈步子、动作发展显然比同龄孩子要迟缓很多。从他的父母处了解到孩子每天都是奶奶喂饭,上幼儿园都是奶奶用学步车推来的、从小就是家里的小皇帝,一切事情都是长辈包办代替。

  案例二:一次吃午点孩子们到餐车这儿领苹果,其他的孩子们顺着拿一个就走了,只有文文在那儿左看看又看看,最后选了个最大的走了;还有一次文文手上拿了几个果冻过来了,我开玩笑的说:“文文,把你的果冻分给佳佳他们吃好吗?”谁知文文把果冻藏在身后就是不愿意拿出来。

  案例三:一天,林林捂着鼻子哭着跑到我面前告状,说阳阳用拳头打他的鼻子。我找到阳阳问他为什么打林林,阳阳一本正经地说:“我妈妈说要是有人欺负我就用拳头打他的鼻子”。

  案例四:早晨诗诗很晚才上幼儿园,神情很疲惫。问情况,说妈妈每天放学后都会带她去学舞蹈、钢琴、英语等多种兴趣班,双休日也没有休息、诗诗幽怨地跟我说:“我讨厌去学钢琴、”

  现在我们还是先从这四个案例中来看看现代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吧:

  1、幼儿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之一:过度溺爱让孩子失去了许多基本能力的锻炼机会

  分析:第一个案例是现代家庭中普片存在的现象。爷爷奶奶们为了表现对孙辈们的爱,那就是什么都不让孩子动,全部都包办代替了,造成孩子动作发展迟缓甚至影响到智商的发展。白天在幼儿园里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们要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一出幼儿园大门,家长心疼的连路都不让孩子走一步。更别谈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了;孩子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们更是把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里怕丢了。过度的溺爱使得孩子们失去了许多基本能力的锻炼机会。

  2、幼儿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之二:怕孩子吃亏而教育孩子用错误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分析:第二个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比较普遍存在的。孩子脱离家庭的呵护来到幼儿园,与许多的小伙伴有了正常的交往、同时也有了冲突。经常带点小伤那也是调皮孩子身上正常的现象。而这些现象让部分溺爱孩子的家长出现了不满:不能让我的孩子受别人欺负;于是就出现了案例二中的:妈妈说别人要是欺负我就用拳头打他的鼻子;类似这种教育孩子的例子我还见过许多,首先要肯定的是这种教育方式是错误的,这些家长在这样教育孩子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过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的后果,而着严重的后果的承担者正是自己的孩子;一个错误的教育理念也许会影响自己的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啊。

  3、幼儿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之三:孩子溺爱中渐渐失去了爱的能力了

  分析:第三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想到现在的孩子集几代人的宠爱于一身,之所以会挑最大的苹果是因为在家中最大的苹果一定会是他的,最好的东西也一定会是他的。在孩子的意识里就没有分享、谦让和合作这些词语,有的只是得到和享受,孩子们在大人的呵护中变得自私、任性,霸道。在溺爱中孩子们已经渐渐失去了爱身边的人的功能了。因而以后的孩子智商也许会越来越高,情商却会越来越低了

  4、幼儿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之四:家长教育期望过高,造成孩子身心疲惫

  如今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个幼儿凝聚了几代人的希望于一身。家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显得异常突出。不少家长是把幼儿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从幼儿一出生就开始为他们设计将来,希望幼儿按照自己所设计的发展道路成长,很少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年龄特点、兴趣、原有基础、天富等实际情况。一些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知识,在家庭教育方面表现出叫大的盲目性。如盲目投资、盲目施教、盲目要求、盲目攀比、盲目放弃,等等。这种家庭教育的盲目往往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不仅仅使许多家庭白白花费了精力与财力,更极大地挫伤幼儿的兴趣。那如何才算是成龙、成凤,本来就没有确切的标准。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非要硬性地规定幼儿必须学到什么知识,完成什么指标,这些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就像套在幼儿头上的紧箍咒一样,给幼儿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压力,在这重压之下,有些幼儿甚至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这些都是幼儿在对家长“高期望”做出的反抗。这种结局,恐怕是和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的美好愿望恰恰相反的。如果这些家长能够对幼儿持有正确,合理的期望,相信幼儿都能成为父母的龙凤。

  孩子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集体(幼儿园、学校)教育。这三者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教育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

  二、改善幼儿家庭教育的建议

  从以上几个案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知识技能的提高问题、品质的教育问题和情商的培养问题。那么针对以上问题我也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1、与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基本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既然给了他生命就应该对他多一些责任。我建议父母应抽时间多带带孩子,多和孩子交流,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并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励孩子大胆尝试,教给孩子一些技能。在生活中多关心他、多和他接触,并从中教给他一些照顾自己的方法。如:穿脱衣服、穿脱鞋子、握勺子的方法等等,通过日常小事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让他感到自己能行。让孩子基本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2、注重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孩子正确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环境,孩子的社会生活起步于家庭,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第一个场所。家庭的结构和气氛,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及言行,决定着孩子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家长会在幼儿的饮食起居关怀备至,而在道德品质培养方面则不尽人意,这就要求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使孩子身心同步地健康成长。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完善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给孩子正确的自我保护的方法,才是促成孩子品质健康成长的正确选择

  3、家园共育,让温馨的家庭生活成为孩子情商培育的摇篮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情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要把改进家教方式放在首位。通过各种形式想家长宣传在孩子面前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家庭成员之间要有互相合作的精神,有了好东西不仅要与孩子分享,更要与老人分享。如:设立家长园地,粘贴相关内容的教养心得,向家长宣传“幼儿合作与分享品质养成”的重要性及“怎样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如何学会合作、学会分享”等;组织家长观摩幼儿园的半日活动,从中分享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技能和教育经验;引导家庭之间自由结伴,形成家庭友好小组,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家长之间在或者与分享方面的互动作用。家园双方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高情商的温馨摇篮。

  4、树立正确的亲子观和家庭教育观

  家长要学会尊重幼儿。家长不能把幼儿当作自己的附属物或私有财产,期望通过幼儿去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和理想,去补偿自己生活中的缺憾。幼儿是独立的、有意识的、有思想的个体,应该得到家长的尊重与平等对待。尊重幼儿才是父母最深刻的爱。

  家长要注重幼儿的今天。幼儿的发展是自然、有阶段、有规律的,父母所要做的就是遵循这一规律,在从尊重幼儿的兴趣、个性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幼儿的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然而许多家长考虑最多的是幼儿的明天将会怎样。许多过于担忧和心急的家长不惜花费大量的经理与财力,用兴趣班把幼儿的时间填得满满的,以牺牲幼儿的今天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美好的明天”。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明智的。 幼儿的成长首先在今天,如果我们以牺牲幼儿的今天为代价来换取明天,那后果只能像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的那样:“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因此关爱幼儿,并不是给幼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满意”,也不是用各种所谓的知识、能力训练来压迫幼儿,而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予以科学的引导,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与自由,让幼儿在自然成长中享受快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独立的意志品质与健全的人格

  5、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幼儿教育主要是幼儿园的任务,家长其实,家长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能力学习幼儿教育的专门知识,加强与幼儿园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家庭与幼儿园强大的教育结合,使幼儿受到全方位、多渠道的熏陶与培养。相关研究证明,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与父母素质及文化水平的高低相关。当今的幼儿求知欲强,兴趣广泛,这些都要求父母通过各种方式,结合家庭教育实践的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家庭教育从知识上适应时代的要求。

  6、改进教育方法,妥善解决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家长就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孩子。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差,有的甚至大字不识几个,就放弃了家庭教育的权利。把自己家长的职责等同于保姆,只是负责幼儿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就足够了,幼儿教育主要是幼儿园的任务,其实,家长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能力学习幼儿教育的专门知识,加强与幼儿园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家庭与幼儿园强大的教育结合,使幼儿受到全方位、多渠道的熏陶与培养。相关研究证明,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与父母素质及文化水平的高低相关。当今的幼儿求知欲强,兴趣广泛,这些都要求父母通过各种方式,结合家庭教育实践的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家庭教育从知识上适应时代的要求。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教育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就是家庭,其次才是幼儿园和社区乃至社会。家庭对于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情感的熏陶、知识的引导以及社会规范的指导为孩子以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为此,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并努力提高自身做父母的素质,完善自己的角色行为,承担起做家长的职责,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几乎所有的文明国家都在关注孩子的成长问题。如何教育和培养少年儿童,提高他们生存和发展的素质,是每个家庭和社会至关重要的事情。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希望能用自己多年的实践体会为浩瀚的幼教事业提供一份参考。

【在家庭教育问题的困惑】相关文章:

困惑的作文05-18

不再困惑作文05-25

关于教育问题的论据素材01-28

孩子教育问题交流发言08-13

当代社会的教育问题作文07-26

行政庭实习总结04-25

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03-22

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04-09

哭秦庭的历史典故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