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写前指导

时间:2022-07-02 04:16:10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作文教学的写前指导

  作文在写作之前,教师应根据所任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由于学生习作基础、生活经验、材料积累的差异,对同一作文题理解不同,教师应如导游一样,将学生一步步导入佳境。学生的生活是丰富的,天真的,无邪的,处处充满新奇,他们的所见所闻丰富而多彩,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多角度、多解式、多渠道的引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他们认知事物的水平和文字的表达能力,促进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作文教学的写前指导,欢迎来参考!

作文教学的写前指导

  写前指导重启发。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启发。

  1、帮助弄清题意,正确理解题目中关键性的词语。例如:《写一件你周围发生的事》这里要理解的是“事”的概念。事,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事情,即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那么,诸如参观、访问、游览都算在内了。但按题目本意理解,却似乎是狭义的事,是发生在“你”周围的某种生活“现象”。所谓在“你周围”,就是你目睹耳闻或亲身经历的。这种事例如:班上有个失去母爱的同学,大家与他共同庆祝生日,送上集体的温暖;或者发生在家里、村里的各种使你印象深刻的事;或熟人、朋友、同学要迁居,转学,大家舍不得,互相祝福,相送。其实作文是最个性化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其选择的习作内容自然也不一样,应在理解题目时多努力创设各种情景,提供各种机会,打开学生的思路,满足个性的发展和兴趣的需要。

  2、帮助选择事例,找出熟悉的,有把握写而又有意义的材料。可以先让学生试讲,从学生的试讲中,了解学生所熟悉的有哪些事,让学生有话想说,有感想发,有情想抒。我带孩子们到山里观看大自然的森林,观看大山是怎样的一种气势,让学生边走边看边说,让孩子们的思想闸门打开了,从眼前的景和物,想到田野、小河、草、木、虫、鱼、鸟、兽,从中看出他们对这些事物的认知水平,还能大体看出谴词造句是否恰如其分,文从字顺,布局谋篇是否符合表达需要,及时予以指导。

  3、多让学生帮助学生,老师只起引导、点拨释疑解难的作用,不搞“包办”。小学生有一个特征:都想顽强地表现自己。在作文指导课中,我努力做到“少说教,多教说”。学生提问题,多让同学代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一般的问题,如果让学生讲更有意义,更有新鲜感,更富有鼓动性。如果学生答得不理想,老师也不急于讲。而把问题提出来,让大家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只有在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才由教师讲解。促使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发掘同学之问的习作优点,学生凭借学生自己的感觉而进行的是一种“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的心理交换过程。教师起示范辅助作用,全班果真人人用心,受益匪浅。

  4、在课堂指导时,注意解决一两个问题,这是示范性的指导,注意帮助学生归纳出一两个问题,帮助学生时应留给学生问难的时间。例如:学生问“我想写xx行不行?”教师必须考虑学生所想写但又拿不定主意的事是否合题意要求,先由学生回答,老师扶助他们自己解决,最后由教师总结答复。有的学生会说“我没东西写”。对此,老师必须启发帮助他发现、寻找材料。这就要看我们老师怎样去引导和点拨了,启发时应把空间、时间打开一些(前几年、最近、儿时、白天、晚上、上课时、下课时、远足、做客时等);事件广阔些(团结互助的、尊老爱幼的、保护环境的等);有关人想宽一些(父母亲友、同学邻居等)。有的学生说“我不知道怎么写”。这时教师可提示题意中的要求,或引导学生学习某篇课文的写法,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与篇章结构方法等。多些弹性,多些迁移,对习作的内容、写法、字数不作硬性的规定,让学生按行文所需,长短自取。

  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就作文教学而言,有着山区环境的局限性,因此,“师傅引入门,修行在自身”。要让学生多动笔。学生的作文能力要靠他们在写作实践中不断地努力、发现、总结和提高。因此,如果只采用单一的教法,是不能适应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探索适合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通过日常作文教学中不断研究和改革。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教学,根据农村孩子的作文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设身处地地揣摩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教学实践中把握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让孩子们有章可循,更易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写作技能,更有益于孩子们把要想说的话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一)引导学生观察,积累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四学段的写作目标中提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作文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训练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就是全方位的"看",要从学生的视觉,触觉等多方面感观进行入手。

  第一,从生活中发现素材.

  小学生写作时,往往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就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关,毕竟不可能每天都有大事,好事,令人震憾的事可写,他们经历的大都是平凡而渺小的小题材,例如一棵小草、一只虫、一处小景、一件小事、一点感想、心中的一点小秘密等。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幼稚的发展初期,认识生活的能力还比较薄弱,知识的阅历较肤浅。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时,不能脱离学生的认识和生活实际,教师可适当的帮助选取素材.比如,今冬的雪比较大,可以在第一场雪时,让学生去外面感受一下,观察一下,然后用心的记录下来,写成小文章.然后教师要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同学评点,交流.取长补短.

  第二,要坚持定向与随机相结合.

  所谓定向观察,就是要根据某次写作的要求,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游览、调查、访问等活动,或把观察的事物带入课堂进行定向观察,通过定向观察让学生获取写作的素材。所谓随机观察,就是要求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要求他们凡遇到新鲜的感受,要及时地记在专门的观察本上,为他们的写作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我认为,当学生进入中年级,应把观察的重点放在随机观察上。因为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他们发现和捕捉生活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作文就会“文思泉涌”。而且在长期的观察活动中,他们的精神生活也会越来越丰富,真正使作文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第三,要坚持每天一练.

  学生观察所得,积累的素材,在于应用,也就是要多给学生提供写的机会.教师可根据每天班级的实际情况,突发事件,拟定统一的作文题目大家共同写,让学生有事可写.也可让学生自由命题写,将一天的感受,心得,所见的事件写下来,教师可选择写的较好的,比较典型的文章与同学交流.达到相互启发,取长补短的目的。

  (二)从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语言材料。

  有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班级中写作好的同学都是喜欢读书的学生.学生写作需要有语言的积累。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但无法表达出来,或者表达得不够确切,甚至思路紊乱。这是因为缺乏足够的阅读积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矗我们强调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其目的不仅在于给学生提供成千上万成功的写作模式,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呢?

  在抓语言积累上,除了发挥语文课本的功能,引导学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外,还要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阅读室、画廊、板报和班级图书箱、图书角、班级剪报等阵地的作用,以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

  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及时摘抄,分类整理,并写上简要阅读批注或感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而言之,好作文不是教师一句一句教出来的,那样只会千篇一律,没有创新,局限了学生写作思路.只有教给方法,只要学生掌握方法就会在慢慢的积累实践中逐步成长,进步.

【作文教学的写前指导】相关文章:

管家与《写通知》教学设计指导07-04

作文指导教学设计03-20

关于英语考试前学习的重点方法指导07-03

如何写我的成长故事教学指导07-02

写课余生活作文指导07-03

职场白领跳槽前要做好的准备职业指导07-03

《前的回忆》教学设计最新10-16

写作指导教学设计02-26

作文指导课的教学案例07-03

职业指导员给求职者面试前的几个建议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