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特点及试题分析

时间:2022-04-18 09:00:16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试题特点及试题分析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如何检验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是小学语文教师一直以来比较关注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试题特点及试题分析,欢迎来参考!

小学语文试题特点及试题分析

  小学语文试题主要的用途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试题内容应该以最新《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文为本”的方针,仅仅围绕实际教学和教材出题。只有这样,试题才能真正具有改进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和完善教师教学方法的效果,通过学生的考试情况,可以促进教师改善课程设计,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1、小学语文试卷的特点

  试卷以小学语文课程大纲为指导,题型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体现了“三重”原则,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实现了“三维”目标。

  ①考查内容比较全面,充分考察了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试题难易适度。70%中档题,能够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很好的考查;试题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考虑了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要求,改变试题枯燥、毫无生机的要求,让学生兴趣十足、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考试中,让小学生体会到语文无所不在,语文如此可爱。

  ②加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与评价: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从小打好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夯实基础,明确要求,扎实训练。在试题中对字词句的考查要面全样多:选正确的读音,看拼音写字,形近字组词,补充成语,选填关联词语,按要求写句子,缩句,扩句,比喻句,拟人句等多种句式的变换,以及加标点,查字典等等。

  ③试题考察内容更加注重日常教学积累,试题源自教材,题目的形式又有别于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注重了语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今后语文教学起到了明确的导向作用。如:把成语补充完整、“写出和人、水有关的词语、把“雾锁山头山锁雾”补充完整、请你回想本学期要求背诵的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等等类似的题目均表现出了这一特征。

  2、试题分析及建议

  2.1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和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考试中的字词部分,大部分同学掌握的比较好,各个年级写字、组词题的得分率都是最高的,但仍存在较多问题。表现在:(1)错别字。一、二、三、五年级的看拼音写字都有错别字出现而失分,其它试题中也时常有错别字出现,作文中最明显。(2)书写不工整。有些学生试卷的书写质量较差,占相当比重的同学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可见小学教学中,错别字现象仍是“顽疾”。虽然,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强调写字教学,但识字与写字方法、能力的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长抓不懈。

  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也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因为新课程首次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了目标之一,可见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是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人生态度。

  2.2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情感朗读”是语文学习的灵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历来失分严重,历次考试均不例外。分析其中的原因,还是和我们日常的教学有关:

  ①阅读教学--内容单一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面比较窄,学生阅读主要以课本内容为主。因而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较低,阅读理解的意识比较差,不能把阅读内化为语文素养。特别是,由于学生平时积淀少,词汇贫乏,理解能力差,表达能力则更差,形成恶性循环。

  ②阅读教学-方式单调

  有些教师对于阅读教学也非常重视,但是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往往又局限于课本知识。一些老师对课本以内的段落引导学生做反复的训练,忽视了对阅读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从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来说,学生的阅读时间有限,课堂内跟着老师的步骤走,课堂外围绕家庭作业、各种练习册走。自主阅读的时间很少,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2.3要扎实落实写作教学

  习作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在语文试卷中占有很大的分量。考试各年级习作反应出来的问题不容忽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 审题不认真,不能抓住中心,个别的还有跑题现象。②选材平淡,没有新意,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词汇贫乏,语句不通,表述不清,层次不明,内容不详。以上这些情况的出现,也给我们今后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积累、炼字、炼句、选材、立意,甚至要多组织一些活动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

  此外,今后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学习,提升素质,转变观念;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写作能力;教会学习方法,最终达到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3、结束语

  通过对语文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以后,我们认为,只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做好以下工作,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①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做到学生内心所想的,都能准确的表达出来。在加强说话引导学生的同时,逐渐让学生能够用笔把它写下来;②注重学生对日常知识的积累,扩大学生阅读知识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读书、倾听、观察、动手、思考等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拓展内容: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基本步骤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快速浏览全文,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不管生词难句。

  2、浏览题目,细读答题。然后带着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

  准确,简洁,全面。

  第二部分基本知识

  1、写作顺序:时间、地点(参观或游览顺序)、事情发展总分顺序(包括总分总、

  分总)、事物的几个方面。

  2、表达方法有三种:记叙、描写、说明

  3、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一般只会考“倒叙”)

  4、描写有: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

  5、人物描写有五种: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

  6、说明方法有: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画图表、引资料、下定义……)

  7、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反复……)

  8、感情一般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恋、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

  9、品质一般有:诚实、守信、勤奋、专心、坚强、善良、执着、勇敢、团结、爱国……坚贞不屈、机智勇敢、临危不惧、舍己为人、乐于助人、顾全大局、知错能改、大公无私、艰苦朴素、铁面无私、以身作则、纯洁善良、见义勇为……

  第三部分基本方法

  一、概括全文内容

  1、本文写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

  事结果怎样。

  2、本文记叙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找出每大段的段意串起来。

  二、概括中心思想

  1、本文表现了谁的怎样的精神。

  2、本文表达了谁对谁(什么)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公式:

  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三、某句话是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1、中心句,突出中心(或点明中心)

  2、过渡句,承上启下

  3、总起句: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4、其他作用:和开头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

  四、人称的好处

  第一人称的好处:内容真实可信。

  第二人称的好处:语气亲切自然。(代表性的文章是《再见了亲人》的1、2、3段,《山中访友》的3、5自然段)

  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五、解释词语的方法

  解释词语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理解。

  1、组词法:如果要解释的一个字,我们可以组一个词语来解释。

  2、分合法:如“勘测”的意思是“勘探、测量”。

  3、近义词法:如“不畏”就是“不怕”。

  4、反义词加否定的方法:“崎岖”就是“不平坦”。

  5、描绘法:如“踉跄”是“走路不稳的样子”。

  六、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上下文。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6、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七、标点符号的作用。

  1、——的作用:①解释说明;②话题的转换;③表示话语的中断;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2、……的作用:①引文的省略;②列举的省略;③说话断断续续。

  ·3、“”的作用:①直接引用②特殊含义③强调意思④特定称谓。

  八、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比较保险)

  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九、从原文中找句子,问为什么?怎么那么说?

  答:前三句,后三句。

  十、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十一、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小学语文试题特点及试题分析】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试卷试题分析05-16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分析11-12

求职笔试题 12-23

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06-25

自考设计概论试题02-14

文秘考试试题11-25

小学语文教师结构化面试试题及答案01-07

中班年龄特点分析03-11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