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天宗的作用与功效

时间:2022-06-27 17:01:40 行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疏通天宗的作用与功效

  人体有很多个穴位,天宗就是其中的一个,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疏通天宗的作用与功效,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天宗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天宗穴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属小肠经。

  天宗穴的准确位置图

  天宗穴位于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正坐垂肩取穴。

  取穴方法

  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的等分线上,当上、中1/3交点处。或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连一直线,与第4胸椎棘突下间平齐处,与膈俞、肩贞成三角形处是穴。

  穴位解剖

  天宗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肌、冈下肌。有旋肩胛动、静脉肌支。分布着肩胛上神经。皮厚,由第三、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神经重叠分布。皮下组织内布有旋肩胛动。静脉的分支。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斜方肌表面的背部深筋膜入该肌,及其深面的冈下肌。前肌由第十一脑神经一副神经支配, 后肌由臂丛的肩胛上神经支配。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冈下肌。

  皮肤→皮下组织→冈下肌。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4、第5胸神经后支的皮支重叠分布,深层有肩胛上神经的分支和肩胛动脉网分布。

  布有肩胛上神经和旋肩胛动、静脉肌支。

  天宗穴的作用

  天宗穴意义:小肠经地部经水在此气化上行天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经水气化的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由本穴循天部层次上行头颈。

  天宗穴功效

  天宗穴有生发阳气,舒筋活络,理气消肿,行气宽胸的作用。

  手太阳小肠经循颈,绕肩胛,且“腧穴所在,主治所在”,故天宗穴主要治疗颈肩及肩胛部病症。

  天宗穴前与肺脏和乳房相对,故可治疗乳痈、气喘。

  主治病症

  天宗穴主治肩胛疼痛,肘臂外后侧痛,乳痈,胸胁支满,咳嗽,肋间神经痛,乳腺炎,落枕,肩周炎,肘外廉后侧痛,颊颔肿,颊颌肿痛,咳逆抱心,肩关节周围炎,胸胁胀满,咳嗽,气喘,哮喘,肩背软组织损伤等。

  天宗穴主治肩胛疼痛、肘臂外后侧痛、气喘、乳痈。

  天宗穴主要用于胸肺、肩臂疾患等:如胸胁支满、咳嗽、气喘、肋间神经痛、乳腺炎、肩胛疼痛、落枕、肩周炎、肘外廉后侧痛及颊颔肿等。

  天宗穴主治肩胛疼痛,胸肋支满,颊颌肿痛,咳逆抱心,以及肩关节周围炎,乳腺炎等。

  天宗穴主治胸胁胀满,咳嗽气喘,哮喘,乳痈;肩胛疼痛,肘臂外后侧痛,颊颔肿痛。

  天宗穴主治肩周炎, 肩背软组织损伤,乳腺炎等。

  穴位配伍

  天宗穴配肩外俞穴治肩胛痛;

  天宗穴配膻中穴、足三里穴治乳痈。

  天宗穴配肺俞穴治咳喘。

  天宗穴配膻中穴,有理气散结消肿的作用,主治乳痈,乳腺增生。

  天宗穴配膻中穴、足三里穴,治乳房肿痛。

  天宗穴配乳中穴、乳根穴、少泽穴治乳腺炎,并有催乳作用。

  天宗穴配肩井穴、足三里穴、屋翳穴,治乳少。

  天宗穴配肩髃穴、肩髎穴、阳陵泉穴治肩周炎。

  天宗穴配臑会穴,有舒筋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肩臂肘痛,肩关节周围炎。

  天宗穴配臑会穴、臑俞穴,治肩背痛。

  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针刺法

  直刺或向四周斜刺,进针0.5~1寸,局部有酸胀感,或针感穿过肩胛传导至手指。

  艾灸方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 艾条灸10~15分钟。

  天宗穴解析

  天,穴内气血运行的部位为天部也。宗,祖庙,宗仰、朝见之意。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由此气化上行于天。本穴物质为臑俞穴传来的冷降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复又气化上行天部,如向天部朝见之状,故名。

  天宗为经穴名(Tiānzōng SI11)。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此穴在天宗骨上,故名天宗。主治肩胛疼痛,肘臂外后侧痛,乳痈,胸胁支满,咳嗽,肋间神经痛,乳腺炎,落枕,肩周炎,肘外廉后侧痛,颊颔肿,颊颌肿痛,咳逆抱心,肩关节周围炎,胸胁胀满,咳嗽,气喘,哮喘,肩背软组织损伤等。

  天宗出处:《针灸甲乙经》:天宗在秉风后,大骨下陷者中。手太阳脉气所发。

  天宗穴名解

  此穴在天宗骨上,故名天宗。

  天宗,星名,又统指天象、天神或帝王之宗室,乃众所瞻仰之处。本穴与曲垣、秉风等穴排列如星象,故皆仿取星名以名之,受曲垣、秉风外绕,本穴居中如枢,故称之为“天宗”。治症与曲垣、秉风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