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生活习俗

时间:2020-10-12 09:44:53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节的生活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按照传统习俗,在这一天,人们要赛龙舟、插艾草、吃粽子,进行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过,记者走访发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端午节的种种传统习俗渐行渐远,这个节日所留下的仅仅是吃粽子这样简单的意味了。(5月27日《法制日报》)

端午节的生活习俗

  实际上,端午节“瘦身”成吃粽子这样一个简单的符号早已“常态化”,民众对端午节文化习俗的忽略也早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到底该如何让端午节回归传统,近些年来许多地方都做了积极的尝试,有不少地方甚至通过立法来保护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可从实际效果来看,情况并无多大的改变,民众在过端午是还是那么简单,那么缺少传统的文化内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边宣传、弘扬、倡导端午习俗,一边仍然只“热衷”吃粽子的情况呢?窃以为,关键在于一些地方在传承端午文化习俗时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和百姓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不可否认,一些地方为了保护、传承端午传统文化,确实想了不少办法,也搞了不少活动,但这些活动要么是老一套,比如举办龙舟比赛,要么是太高冷,比如开展端午征文、端午诵读会等,不仅缺乏群众性、广泛性,而且与民众的生活相去甚远,很难引起民众的兴趣,更别说让端午文化习俗植入民众的心里了。

  换言之,一些地方在振兴端午传统文化时,只图表面上的热闹好看,热衷搞一些形式美、仪式感很强的活动,以为这样就是传承端午传统文化,久而久之,端午文化的传承也就不可避免地落入了流于式可、走过场的窠臼,也就很难提起民众对端午文化的.兴趣。

  实际上,端午文化有着2500余年的历史积淀,它所以有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除了其中爱国情怀的精神支撑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深深地植入到百姓的生活中,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除五毒等。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民间的一些端午习俗,是和孩子有关联的。记得笔者小时候过端午时,胸前挂着很多东西,有鸭蛋、香囊、用菖蒲结成形如粽子的“项链”,甚至还有把用煮熟的蚕豆粒串成的串挂在胸前,孩子们一边玩一边摘着吃,吃完了再做。而在此之前,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比如编织装鸭蛋的网袋、做香囊、编制菖蒲“项链”、剥蚕豆等。很显然,过去的端午节不仅和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端午习俗的传承其实就是靠这种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节味”为基础的,而这些绝不是我们搞搞活动就能得到的。

  因此,笔者以为,要想真正传承端午文化和习俗,仅仅做表面文章还不够,还应积极挖掘生活中的种种“节味”,让家家户户都用传统的习俗来过端午,这样不仅让端午节更有文化意蕴,也更热闹;不仅令民众更乐意过传统节日,也使得端午文化、习俗有了一个传承的生活土壤和基础,这岂不比流于形式的传承更好,也更有效果吗?我想,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端午节的生活习俗】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习俗11-05

端午节的习俗08-05

端午节的由来习俗11-20

苏州端午节习俗12-13

关于端午节习俗的作文01-09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12-18

端午节的习俗15篇12-13

中国各地的端午节习俗12-10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精】11-07

【荐】端午节的习俗作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