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传统经济的特征分析

时间:2020-10-04 14:59:54 其他 我要投稿

知识传统经济的特征分析


知识传统经济的特征分析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个概念,并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今天的经济发展,已从劳动经济阶段、自然资源经济阶段向智力经济阶段发展。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曾认为,最基本的经济要素是土地、资本和劳动,而现代经济学家已经把人力资源作为现代经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甚至成为一个决定性的要素。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运行出现了显著的特征,即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放慢,以高科技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则以几何级数呈爆发性的扩张,取代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 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给相关的学科和工作产生了影响,对会计也不例外。要研究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就要从知识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特征入手。

  一、无形化是知识经济的显著特征?

  首先表现在投入资产的无形化。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其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知识、智力的拉动。这与传统物质经济中依靠大量机器、设备、土地等有行资产投入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其次,知识经济的无形化特征,还表现为知识产品及资产的无形化。如信息科学技术中的光纤通讯、卫星通讯、遥感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等信息产品。如成立于1994年3月的美国网景公司,从事网络浏览器的开发,10个月后股票上市其市值竟高达20亿美元。仅有10几名员工、又无任何传统意义上的固定资产,何以有这麽大的价值?由此例不难想象知识经济的无形化程度。毫无疑问,这种在知识经济中普遍且程度较高的无形化会对整个会计运行系统产生巨大的冲击。 首先,知识经济的无形化增加了会计确认的难度。传统会计并不重视知识资源,人力资源一直游离在财务会计之外,会计准则也不要求将人力资源信息纳入正式财务报表。据有关资料介绍,经济学中涉及的无形资产多达29项,而我国实务中运用单项评估和整体评估的无形资产只有12项,列入财会系统的只有6~7项,多数企业甚至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的无形资产一栏均为空白。但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由于人力资产构成资产主体,如不将其确认为资产,不仅不能真实的反映各经济主体的规模,而且还对收益的分配造成障碍。 其次,知识经济的无形化增加了会计计量的难度。主要表现在资产计量和收益计量方面的困难。无论是信息资产还是人力资产,都难以找到准确的测度依据而无法将其量化。资产的难以计量同时也就意味着收益的难以计量,无形化资产使用期限和使用对象的不确定性使收益的确定变得困难。 最后,知识经济的无形化对会计内部控制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经济形成后,会计控制的客体发生了变化,由部分有形资产转移到了无形资产。实务经济形态中的各种有形资产是一种静态资产,只有借助外界的力量才能转移。但无形资产是一种动态资产,如人力资产的转移无须借助外界的力量即可发生,在利益机制的驱使下自主地发生。这种转移不仅意味着原组织资产的减少,还可能因为商业秘密的丢失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知识经济中产权观念的更新?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资本雇佣劳动是古典企业的产权特征,现代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其产权应由人力资本所有者与财务资本所有者共同拥有。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性企业中,最重要的不是财务资本而是知识、信息与创新能力。近年来兴起的利益相关者合作理论,则从更宽广的视野上对传统的产权归属观进行了反思。该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合约,其中每个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企业家、员工等)都向企业投入专用性资产,都对“企业剩余”的形成作出贡献,按照谁的贡献大谁就受益大的原则进行分配。而人力资产所有者对知识型企业的贡献大家更是有目共睹。这就确立了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的产权主体地位。一美元或一人民币在两个不同的企业中的意义没有变化。但两个企业中两个不同的人却可能有云泥之差。这些关于产权归属的新理论,是对传统的“股东至上”逻辑的批判。 会计学历来注重吸收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新思想,然而当代经济学中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产权理论的新发展,却没有被即时地吸收到会计学中来。会计学中体现企业产权性质的诸种理论,如业主权理论、企业主体理论、剩余权益理论、基金理论等,均系形成于60年代以前也就是工业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必须研究建立一种新的会计权益理论。原有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应扩展为:物质资产+知识资产(包括人力资本)=负债+物质资产所有者权益+知识资产所有者权益。这一公式表明,在会计管理系统内,知识和人才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资源,视同一项最重要的特殊资产进行价值核算与控制,知识劳动者不但获得自身价值的补偿,还将以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三、知识产品生产周期明显缩短,风险性加大。

  据统计,40年代以前,一般产品的寿命平均为30年以上,50年代以后,平均在10年左右;70至80年代缩短到5年。而像电子、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其产品寿命更短。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行业,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产品寿命周期短,换代频繁,加大了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一个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制的产品不久后即被竞争对手的更先进的产品所替代。甚至在对手研究的更快,研究半路夭折。知识经济形态中收益与风险都呈极大化特征。开发研究成功就能获得巨大的收益,而失败则意味着巨大的投资损失。如何完善“持续经营假设”,充分研究其存在的前提和必要的外部环境,对加强会计风险管理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加速折旧法应成为主要、普遍的折旧方法。 二、会计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浪潮?

  一、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

  传统会计模式下,企业根本不需要在会计系统和财务报表中单独反映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即使对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也不需要资本化,而是直接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应当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契机,人力资源会计有可能出现新的突破:其一,智力密集型行业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软件公司、研究机构等将可能率先启动人力资源会计程序,使其真正进入实践。其二,人力资源是企业必不可少的无形资产的观念将得到共识,“人力资产”帐户的设置有无到有,逐渐普遍起来,而且将成为企业投资人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最关注的一个帐户。其三,人力资源的成本的确认和计量程序将日益普遍的得到应用,人力资源的摊销成本也会进入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之中,并且其所占比例也会逐渐提高。其四,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价将会成为企业价值评价的重要指标,人力资源价值管理将正式进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二、加强无形资产会计的研究?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甚至在高新技术领域,衡量企业价值的主要标志不是物质资源的多少,而是无形资产的多少。传统上,在会计系统中入帐确认的无形资产有两种类型,一是外购的无形资产,自创无形资产往往不作为资产在帐面上反映;二是特定类型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外购商誉等,而像商标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通常不做反映。这样的处理模式带来的问题是:一方面企业帐面上的无形资产并不是企业拥有的全部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价值不能得到全面的体现,不利于衡量企业的价值;另一方面在财务报表中不披露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的详细项目,不利于投资人了解企业无形资产的构成以及在无形资产方面的科研投入与技术含量的高低。 而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拥有的全部无形资产都应正式纳入会计系统进行管理和核算,尤其是自创无形资产将会纳入正式财务报表,特别是对于企业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支出有可能形成无形资产的项目,将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适当反映,使投资人充分掌握和了解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可能效果。

  三、加强研究与开发会计的研究?

  由于研究与开发活动在经济增长中具有越来越大的贡献,有远见的国家特别是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多。研究与开发费用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采取不同的做法都会对企业的资产价值、损益计算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有不同的影响。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实际上是以费用化的方法作为基准处理方法,只有对一个项目的开发费用在符合特定条件时,才能确认为资产。采用费用化为主的会计方法对企业来说有利,它可以促进企业用于研究的投资及时收回,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但这种做法却有可能引起各期损益的不均衡,不利于正确衡量企业的业绩。因此,可以把开发费用资本化的条件适当放宽,使更多的费用可以确认为资产。除此之外,研究与开发费用预算应纳入财务预算系统,并加强对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分析与评价,建立一系列分析评价指标作为衡量企业绩效与成长潜力的核心指标。 四、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多元化?

  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会计负有对经济要素进行分类、记录、计量、计算和报告的责任。会计系统的运行过程必须与经济运行主体的全过程相适应,只有如此,才能提供准确的财务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人员要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就必须了解和熟悉主体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而知识经济形态中的高新技术生产过程与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更加复杂化。会计人员如果仅仅具有财务会计知识,显然无法适应新经济形势的需要。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才,就不仅要懂得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懂得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软件设计、软件操作等一系列新的技术与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 在刚刚跨入新世纪不久的今天,有志成为本世纪主人的人都决不能低估知识与数字的力量,一些高科技尤其是数字与电子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而其渗透就现阶段而言才刚刚开始。当然,科技不能取代一切,人类的生存仍需要食物、衣服等基本必需品,这于远古时代的人类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但我们却不能忽视科技的力量。有人偏激的预言:“21世纪会计职业将会消失”,其可信程度我们暂且不去追究,但却从另一个方面给会计职业敲出了警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本文写作的目的。

【知识传统经济的特征分析】相关文章:

分析图形特征大班教案08-18

属蛇巨蟹座的性格特征分析12-28

2SMBR技术的经济分析11-02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调研分析08-26

摩羯座男人性格特征的详细分析12-05

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07-23

在全区经济分析会上的发言08-29

商业银行柔性内部审计的特征与案例分析论文01-07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10-15

公司上半年经济活动的分析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