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是对我国哪座城市的美称及鉴赏

时间:2022-05-09 21:43:26 行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石头城是对我国哪座城市的美称及鉴赏

  石头城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一处六朝时期的著名遗迹,遗址位于现清凉山一带。南京的别称“石头城”就来自于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石头城是对我国哪座城市的美称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名称由来

  石头城被称为石城,广义上它是如今南京的别称,狭义上它是指南京老城城西的石头山石头城。孙权在石头山修建了石头城,用它作为保护东吴京师建业的资本;预备军事石材,石材基地多建造了烽火台,在军事上,用来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后来,晋将军王濬率水军进攻东吴,东吴造铁链横江中,晋军烧断铁链。导致石头城失守,不得人心的国王孙皓赶紧投降。

  后来,长江已逐渐西迁,并在石头城的河流泥沙的沉积,变得平坦。石头城不再是这么危险。朱园建设天府石头城市为天府市的一部分。石头山如今是凉爽的山区。这是在西方的河,是一条河天然石材的影响。建造石头城,天然石材是城市的墙的一部分。

  基本介绍

  石头城全长约3000米,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今南京),第二年,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扼守长江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称。

  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头城门到草场门,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同治《上江两县志·山考》载:“自江北以来,山皆无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建康志》也说:“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这里所说的“城”,也就是石头城。

  关于石头城的由来,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据史书记载,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国(都城郢,即今湖北江陵)灭了越国(都城吴,即今苏州),楚威王设置金陵邑,并在今清凉山上筑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秦改金陵邑为秣陵县。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破曹大计。据说,诸葛亮途经秣陵县时,特地骑马到石头山观察山川形势。他看到以钟山为首的群山,像苍龙一般蜿蜒蟠伏于东南,而以石头山为终点的西部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滨,于是发出了“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赞叹,并向孙权建议迁都秣陵。孙权在赤壁之战后,迁移到秣陵(今南京),并改称秣陵为建业。第二年就在清凉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头城。当时长江就从清凉山下流过,因而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孙吴也一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此后数百年间,这里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南北战争,往往以夺取石头城决定胜负。石头城以清凉山西坡天然峭壁为城基,环山筑造,周长“七里一百步”,相当于如今的六里左右。北缘大江,南抵秦淮河口,南开二门,东开一门,南门之西为西门,城依山傍水,夹淮带江,险固现时势威。城内设置有石头库、石头仓,用以储军粮和兵械。在城墙的高处筑有报警的烽火台,可以随时发出预报敌军侵犯的信号。至南朝时,石头城作为保卫都城的军事要塞的地位依旧未变。古代长江绕清凉山麓东去,巨浪时时拍击山壁,将山崖冲刷成峭壁。隋文帝灭陈、平毁建康城后,在石头城置蒋州,唐代初年在石头城设扬州大都督府,石头城在隋朝和初唐时是南京地区的中心。

  唐代以后江水日渐西移,自唐武德八年(625年)后,石头城便开始废弃,故中唐诗人刘禹锡作《石头城》一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笔下的石头城,已是一座荒芜寂寞的“空城”了。五代时期(924年)。石头城上兴建了第一座寺庙——兴教寺,以后这里就成为寺庙、书院集中的风景名胜区了。直到今天,它仍以“石城虎踞”的雄姿享誉中外。

  据地质学研究,这里的岩层是距今大约1亿年到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的浦口组地层,在清凉门到草场门之间的城墙下面,有一块突出的椭圆形石壁,长约6米,宽3米,因为长年风化,砾石剥落,坑坑洼洼,斑斑点点,中间还杂有紫黑相间的岩块,怪石嶙峋,远看隐约可见耳目口鼻,酷似一副狰狞的鬼脸,被称为“鬼脸城”。南京民间中有关鬼脸城的传说很多。相传这块岩石原来犹如刀削一般,光滑如境。如今在鬼脸城西侧确有一处清亮的池塘,从水面的一侧可以看到鬼脸城的倒影,老南京人俗称之为“鬼脸照镜子”。

  这一神奇的传说,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人。石头城遗址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人们踏青觅翠、发思古之幽情的好去处。

  南京石头城城基因就自然山岩凿成,中段有几块荡红色砂砾岩因经古时长江水冲刷而凹凸不平,有如兽面,故俗称鬼脸城。石头城周长约3000米,南面开2门,东面开1门,西北因紧靠长江,故不设城门。当时,石头城为孙吴水师的总部,江泊常有上千艘船只。城内建有石头仓库,用来储存粮食、兵器等物资。城西最高处还建有孙吴的烽火台。据说一旦发现敌情,在烽火台一举烽火,半日内即可传遍长江沿线。石头城地势险峻,自古就有“石城虎踞”之称。以后由于长江河道逐渐西移,石头城的军事价值有所减弱。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二年兴建城墙,此处石头城便成了南京城墙的一部分。如今石头城已是闻名中外的历史古迹,也是南京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在南京石头城城西,景色清幽,有“城市山林”之称。清凉山上,名胜古迹随处可寻,有“驻马坡”、“南唐古井”、“清凉寺”、“崇正书院”及“扫叶楼”等。石头城在清凉山后,南北全长约3000米。城基遗迹为赭红色,内有大量河光石,一般高出地表0.3-0.7米,最高处为17米,系自然山岩凿成。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加砖累甓,明洪武二年(1369年)石头城为应天府城(今南京)的一部分重加修建。交通:乘游4路,6、21、23、60、75、91、302路车可达。

  诗词鉴赏

  【原文】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②周遭③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④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⑤来。

  【注释】

  ①石头城,古城名。本是楚金陵城,三国时孙权重筑时用此名。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到唐时废弃。今为南京市。

  ②故国,本来是指过去的都城,这首诗里指的就是注释①里的石头城,具体指六朝古都金陵。

  ③周遭,四周,周围。

  ④淮水,指的就是秦淮河。秦淮河就在这里沿着山边流入长江。

  ⑤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或射孔的蔽身小墙,俗称城墙垛。

  【翻译】

  石头城

  刘禹锡

  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赏析】

  1、刘禹锡的诗。

  《唐之韵》这样评价:刘禹锡的诗,经过反复锤炼,语言精练自然,意象鲜明,内涵浓厚。乍看,没有什么新颖之处;但是,特别经得起咀嚼。尤其他的咏史诗,用经过精细选择和炼就的意象,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来抒发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叹,又深沉又悲凉,历来为人所称道。《石头城》就是典型的例子。

  2、《石头城》的写作背景。

  刘禹锡写作这首诗时,大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里面,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依然如故;地方上呢,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他写这首诗的主旨,仍然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3、从诵读上看。

  前两句,“故国”、“空城”之后,宜作一顿,以示六代帝王之都已成空城之意。而“在”、“回”二字,正是诗人感慨之所在,宜重读。后两句,借月抒情,重音须落在“旧时月”和“还过”上,要能够体现出讽喻现实的意思。

  4、《石头城》以不变写变。

  作者并没有直接给我们提供几幅图景,来凸现金陵城这个六朝古都的历史的兴盛和现实的凄凉;只用“故国”和“空城”两个词,来对今日的凄凉作些暗示。着力写“不变的景”:山、潮、月。它们是历史的旁观者,其中的月,更是“宇宙的冷眼”。作为“由盛到衰”的见证者,不变的它们,见证了世界的残酷的变。

  诗一开始,就写空城四周的景色,在苍莽凄凉的氛围中,读者不禁要问:山川形胜的六代帝王之都呀,为什么会一下子就变成了一座空城呢?后两句,其实正是对这个问题的巧妙的回答。诗人之所以称它为“旧时月”,正是盛唐诗人李白说的“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的意思,跟李白的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览古》)也有同工异曲之妙。意思是说,此刻天上的月儿呀,曾经一度照见过六朝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在秦淮河游乐的情形,照见过当年的豪华奢侈的生活,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而今夜呢?你看它又逐渐挪移到女墙这一边来了,可这里已经是一座空城了。全诗句句都在写景,而句句都融合着诗人深沉的故国萧条之感。

  余秋雨先生曾在《罗马假日》中说:“人称此诗得力于怀古,我说天下怀古诗文多矣,刘禹锡独擅其胜,在于营造了一个空静之境。惟此空静之境,才使怀古的情怀上天入地,没有边界。”

【石头城是对我国哪座城市的美称及鉴赏】相关文章:

哪座房子最漂亮的评课稿04-08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14篇04-07

天蝎座和巨蟹座的区别08-08

时间都去哪了02-17

古诗鉴赏技巧09-26

舞蹈鉴赏论文09-28

《重阳》古诗鉴赏03-06

李白的诗歌鉴赏04-12

望月有感鉴赏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