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是什么意思--苟且的意思

时间:2020-08-30 13:57:49 求职 我要投稿

苟且是什么意思--苟且的意思

导语:你知道苟且是什么意思吗?下面来看看苟且的解释吧!

苟且,指只顾眼前,得过且过;马虎,敷衍。语出晋 陆机 《五等论》:“为上无苟且之心,群下知胶固之义。”

苟且:意为为了眼前的利益,做出违背本心、违背道德、违背律法的事。基本解释编辑

[drift along]∶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苟且偷安。

[carelessly;perfunctorily]∶敷衍了事;马虎。

因循苟且。

他做翻译,一字一句都不敢苟且。

[improper]∶不正当的(多指男女关系)

为了眼前的利益,做出违背本心、违背道德、违背律法的事。

引证解释

1. 只图眼前,得过且过。

①晋 陆机 《五等论》:“为上无苟且之心,群下知胶固之义。”

②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③《水浒传》第二十回:“今日山寨,天幸得豪杰相聚,大义既明,非比往日苟且。”

④ 孙中山 《兴中会宣言》:“ 中国 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

2. 不循礼法。

①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二》:“夫 秦 灭先圣之道,为苟且之治,故立十四年而亡。”

②晋 干宝 《晋纪总论》:“树立失权,托付非才,四维不张而苟且之政多也。”

③《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君子进退当以礼,不可苟且,以伤雅道。”

3. 随便,马虎,敷衍了事。

①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今监之者既不指授,修之者又无遵奉,用使争学苟且,务相推避。”

②《朱子语类》卷一一九:“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须是遇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

③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习技》:“若知歌舞二事,原为声容而设,则其讲究歌舞,有不可苟且塞责者矣!”

④朱自清《短诗与长诗》:“作者必以为不过两三行而已,何须费心别择?不知如无甚意义,便是两三行也觉赘疣;何能苟且出之呢?”

⑤明 施耐庵《水浒》第四十四回《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为人中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本处人都称他“铁面孔目”。

4. 勉强。

①清 顾炎武 《岁暮》诗:“流离三十年,苟且图饱煖。”

②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幸邻人怜餽食饮,苟且自度。”

①《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我只要委曲周全你家主一桩大事,并无欺心。若有苟且,天地不容。”

参考资料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下半辈子的苟且

核心提示:如果不像某些人那样掌握大量的社会资源,我们即便得到了向往已久的诗和远方,也很有可能是换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在那里一边读诗一边苟且着。精英眼中的“苟且”,其实就是“活在当下”,也是庄子所说的“逍遥”。回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上来。别再被少部分精英忽悠了,贬义词“苟且”,中性词“活在当下”,褒义词“逍遥”,其实都是一码事。

如果不像某些人那样掌握大量的社会资源,我们即便得到了向往已久的诗和远方,也很有可能是换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在那里一边读诗一边苟且着。

【文化观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下半辈子的苟且

高晓松和他的名句

这几天,很多人的朋友圈被高晓松作词、许巍演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刷屏,歌云:“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旋律很深情,歌词则更显“清新”,而高晓松、许巍的背书,则更是让这首曲子在瞬间“攻陷”了不少人的心灵。可是说到底,这不过是又一场“网红演出”而已,貌似“文艺”,背后却是实打实的银子在召唤着创作者和传播者。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首曲子的一夜走红?作为普通人,又该如何面对苟且的生活,眺望可能永不存在的远方呢?

一、“诗和远方”是励志书腰封的变种,这类“鸡汤”很容易被文化商拿来贩卖

说起这首曲子的关键词“诗和远方”,总会让人联想起很多年前,励志畅销书刚刚进入中国时,无数书商贩卖的口号,从“学习的革命”,到 “人人都能创造奇迹”,还有诸如“积极心态”、“财富的奥秘”之类,当时真可谓红极一时。市面上成千上万的励志书,其实核心就是一个词:成功。

也难怪,2000年前后正是互联网在中国兴起之时,年轻人对这项技术可能给自己未来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寄予厚望,认为即将迎来一个与历史上任何时期相比都更自由、更开放,也更容易成功的时代。一大批“纳斯达克英雄”的传奇,则更为这种预期提供了看似准确无误的佐证。

许多年过去了,今日年轻人的心态,和十多年前世纪交替时相比,已经有了微妙而明显的变化,没有多少年轻人会在即将或刚刚跨入社会之时,再像以前的那批人一样踌躇满志。更直截了当地说,没有多少年轻人会奢望成功。

而商人总是最善于把握潮流变化、揣摩客户心理的。既然大众已不再那么热衷于“成功学”,那就得尽快制造出一种吻合当下年轻人心态的概念来供人消费。于是大约从几年前开始,“诗和远方”这类看上去还蛮有一点“越轨”味道的词,就经常出现在书籍腰封上,和“慢生活”之类的新词一起,被标举为“小清新”们理应向往的一种生活姿态。

说白了,“慢生活”、“断舍离”、“诗和远方”这类小清新调调的理念,依然没有走出“心灵鸡汤”的循环,只不过这一次,是用看起来温存一些的名头替代了日益让人感到疲惫,有些过气了的“成功”。

熟悉高晓松的人都对“诗和远方”不陌生,自从他经历了醉酒驾车的牢狱之灾,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身份亮相网络,在《晓说》中谈历史谈理想时,“诗和远方”就是他挂在嘴边的词。这次突然爆红,除了音乐比视频节目有更强的传播力之外,也由于许巍这位文艺青年的“原教旨”偶像倾情献唱。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诗和远方”很有可能成为出版圈大IP,高晓松、许巍也可能成为新的腰封小王子,出现在各种类似的出版物当中。只是我们必须明白,包装得再好的鸡汤,其本质也还是鸡汤,变不成乌鸡白凤丸。

二、大众向往“诗和远方”无可厚非,但一味效仿并不可取

【文化观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下半辈子的苟且

高晓松的家世背景和所掌握的社会资源,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

当然,作为普通消费者,只能消费已经被制造出来的商品,中国的文化消费领域更是如此,大众没有多少选择余地。在此种背景之下,大众对“诗和远方”之类口号的向往其实无可厚非。况且今日中国社会,无论哪个领域都严重缺乏共同话题,而“诗与远方”的表述,就像之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样,固然有其庸俗的一面,但多少也算表达了职业和生活重压之下的人的共同向往,一时间吸引众人目光并不奇怪。

只不过,热闹过后,又有多少人真的想过,像高晓松这样的人,大概是没有机会品尝“苟且”的生活的:他外祖父是“两院”院士、深圳大学创办者;外祖母曾留学德国,是世界知名力学家普朗特教授的唯一一名女博士,回国后主持创办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父亲是清华教授;母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生;舅舅是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

高晓松从小在清华园里长大,各院系教授们住在一排小楼里。按他自己的说法,他小时候遇到什么问题不明白了,家人会给他写个条,说“去问他吧”。这个“他”一般住在他家十步之内,出门拐弯就到,还都是国内这个领域前几位的大名家。

高晓松母亲之所以会学建筑,是因为某次梁思成先生去他家串门,他妈跟梁叔叔说“我爸想让我学外语”。梁叔叔说“别听你爸的,学外语有啥意思,跟我学建筑吧”,于是就成了梁思成先生的学生。

如此良好的家世,给了他宽松的求学、生活环境;早年成名的`经历,更是让他拥有了普通人绝难企及的社会资源。他可以潇洒到不买房子,甚至把坐牢都当作人生“游戏”,这样的人,当然可以随时随地去追寻“诗和远方”。

但当大多数人还在为日常生活所需的房子、车子和孩子而“苟且”时,“诗和远方”对他们来说,仍不过是奢谈而已,虽然“心向往之”,但终归是“身不能至”。况且即使“诗和远方”唾手可得,人也不可能长久地生活在这种看似轻松,实则荒废人生的状态中。

所以,当高晓松和许巍们在卖力地向人们推销这些好听的名词时,有多少人会真的辞去工作,去到远方,为了“那片海”而“不顾一切”呢?毕竟像许巍这样拒绝高考,或是高晓松这样敢于从清华退学的总是少之又少。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家庭,绝大多数人还是会安分守己地守着自己现成的工作,日复一日地“苟且”下去。

三、精英眼中的“苟且”,其实就是“活在当下”,也是庄子所说的“逍遥”

回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上来。其实,“苟且”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不就是过日子嘛,凭什么在文化精英眼里,普通人的日子就是“苟且”?凭什么他们可以用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来为大众定义高尚(诗和远方)和低俗(苟且)?

其实,精英眼中的所谓“苟且”,不过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活在当下”而已。“活在当下”也是如今大部分人认同的生活态度,因为对于普通人而言,舍此或许并无他途。所以,怎样定义“苟且”其实是很可以探讨的。

诚然,日常生活是琐碎的,庸常的,所以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文化精英的训导下,大众也有意无意地认同了这样的观点:日常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因为人在其中毫无超越性的体验,这种生活本身也缺乏更高的意义。从过去的革命,到今天“诗与远方”的意象,其实都是在宣扬“生活在别处”的观念。这种观念虽然经不起实在的推敲,但在今天之所以能够吸引人,想来还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东西能让人克服“远方饥渴症”。

的确,在一个“单向度的人”成为主流的社会,很少有人能再像古代文人雅士那样随心所欲地生活。不过,“活在当下”对于很多人而言,还是不难的,其实细细想来,今人口中的“活在当下”,也就是“活得舒坦”,和庄子笔下的“逍遥”状态并无多大不同。

庄子所说的“逍遥”,其实就是指一个人在适合他天性,能够自由发挥他能力的地方生活,这种状态,其实并不因一个人所做之事,也就是成就的大小而有高下之分。(《庄子郭象注》: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

只要是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了,做了自己能够做的事情,也就是达到了“逍遥”的境界。庄子笔下,大鹏可以水击三千里,小雀可以腾挪于矮树之间。但大鹏不能逍遥地腾挪于树林之间,小雀也不能逍遥地鹏程万里。所以,认清自身状况是逍遥的首要条件,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任性地逍遥。

结语: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生活当然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下半辈子的苟且在等着你。但同时也要看到,长期以来被文化精英们贬斥的“苟且”,也就是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并没有那么不堪。而如果不像某些人那样掌握大量的社会资源,我们即便得到了向往已久的诗和远方,也很有可能是换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在那里一边读诗一边苟且着。

所以,别再被少部分精英忽悠了,贬义词“苟且”,中性词“活在当下”,褒义词“逍遥”,其实都是一码事。


【苟且是什么意思--苟且的意思】相关文章:

buff是什么意思-游戏buff的意思03-24

honey是什么意思--honey的意思解释04-21

gg是什么意思-游戏里gg是什么意思09-05

股票xd的意思是什么09-13

冬至是什么意思?01-21

股票融资是什么意思09-12

股票盘整是什么意思09-11

寒衣节是什么意思10-27

下元节是什么意思?06-17

显卡插槽是什么意思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