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水浪打浪的歌词

时间:2020-08-30 12:46:44 音乐 我要投稿

洪湖水浪打浪的歌词

导语:《洪湖水浪打浪》是王玉珍演唱的歌曲, 创作于1958年,先是1959年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首演的歌剧《洪湖赤卫队》中一个场次的主题曲,1961年歌剧改编成同名电影后成为电影主题曲,很快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

洪湖水浪打浪的歌词

洪湖水浪打浪的歌词

洪湖水呀

浪呀嘛浪打浪啊

洪湖岸边

是呀嘛是家乡啊

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

晚上回来鱼满舱啊

---music---

四处野鸭和菱藕

秋收满帆稻谷香

人人都说天堂美

怎比我洪湖鱼米乡啊

---music---

洪湖水呀

长呀嘛长又长啊

太阳一出

闪呀嘛闪金光啊

共产党的恩情

比那东海深

渔民的光景

一年更比一年强啊

拓展阅读

《洪湖水浪打浪》创作于1958年,梅少山等作词,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先是1959年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首演的歌剧《洪湖赤卫队》中一个场次的主题曲,1961年歌剧改编成同名电影后成为电影主题曲,很快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

一、诗意语言的运用

歌词是诗歌的一种,也是诗的语言。《洪湖水浪打浪》的歌词运用了通韵的押韵形式,开口度较大的江阳韵既适宜于抒发雄壮豪迈的情感,又朗朗上口,富有声调节奏的音乐美感。从诗歌中分化出来后,情感性依然是歌词的基本属性。歌词的内容通过缜密的结构形式表现,段落和句式的有效组织和精心安排是歌词表达特定情感的重要手段。《洪湖水浪打浪》歌词分前八句和后六句两片。上片重写洪湖之景,下片重抒感恩之情。上片歌词简洁明了,生动形象,深邃的意蕴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清晨的阳光,盛开的鲜荷,简朴的渔船,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真实而动人的洪湖。渔民临水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着这天成的洪湖,“清早船儿去撒网, 晚上回来鱼满舱”成为主要的生产活动。物产丰富的洪湖,盛产菱藕,又因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水稻产量很高。而且洪湖地区野鸭云集, 用野鸭羽毛制成的羽毛扇至今都是全国知名的传统纯手工艺品。六月荷香满城,七月莲子重垂,波光粼粼之间,洪湖给予人们的是富足的生活。这就是:“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后六句是加写,点明了歌曲的革命性,也表明了洪湖人民深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对“天堂般”生活的珍惜。

二、湖北民歌的特色

《洪湖水浪打浪》是湖北人民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同刘三姐代表着广西,阿诗玛属于云南,《洪湖水浪打浪》则是湖北民歌的象征。与同时期的歌剧相比,《洪湖赤卫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将民间音乐个性化、戏剧化。因此《洪湖水浪打浪》也成为湖北民歌与革命音乐的.完美结合。

民歌特色之一:衬词的运用。衬词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对歌词的节律变化、情绪表达和地域风格的体现起到很大的作用。《洪湖水浪打浪》中衬词的使用极具地方特色。湖北地处中国南北交界地带,文化与音乐均有独特的色调,既有南方民歌的委婉流畅,又兼北方民歌的高亢明亮。从民歌发展来看,荆楚民歌是由《楚辞》经汉代乐府的相和歌、南朝乐府的西曲到宋代及以后的竹枝词,形成了丰富完整的楚歌体系。自古荆楚民间就有“无歌不插禾”之说。许多民歌反映了当地特有的农业生产民俗,也继承了“楚歌”中浪漫主义的音乐性格和乐观的音乐禀赋。早在屈原借用“楚声”的民歌形式作成《楚辞》之时,楚地民歌已经打破了古诗语言字数与句式的诸多限制,每句可长可短,并在句头或句中加上衬字以丰富歌曲的韵律和节奏,增加歌词的内容含量,是以形成穿插体的民歌形式。《楚辞》中“兮”字所体现的体式因素,是穿插体民歌体式流行的重要渊源。作为体现楚文化特色的湖北民歌,《洪湖水浪打浪》不仅反映了楚地的诸多民俗与艺术风情,也沿袭了《楚辞》中的骚体形式,句子参差不齐,灵动自由。歌词中运用的衬词,如:“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 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即使歌词口语化、生活化,营造一种自然而绵延的情感氛围; 同时衬词也改变了正词中原有的平仄,造成句中和句尾的回环韵律,使得歌词既悦耳和谐又活泼整齐, 既有泼辣奔放的酣畅淋漓,又有如水般的柔美绵长;加上音乐上的“拖腔”,结合婉转的旋律,使人深深感受到歌唱者韩英所代表的革命者对家乡爱的深沉与纯真。


【洪湖水浪打浪的歌词】相关文章:

分手的恋爱歌词10-29

健康歌的歌词10-28

粉墨人生歌词10-22

水的哲学作文【推荐】01-09

【精】水的哲学作文01-07

水的哲学小学作文09-23

桶装水的合同01-01

传奇人生歌词10-29

水的哲学350字作文11-09

水的哲学作文350字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