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事迹心得体会

时间:2022-04-11 13:14:3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潘建伟事迹心得体会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是用于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有所效仿,从而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而如实记载和反映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的书面材料。拟起事迹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潘建伟事迹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潘建伟事迹心得体会

  潘建伟事迹心得体会 篇1

  2016年1月20日,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员会作出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向潘建伟同志学习的决定》,并要求全省各级组织要把开展向潘建伟同志学习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并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积极了解潘建伟同志先进事迹,惊叹他所取得的成就,更进一步领会其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潘建伟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量子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战略性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他自1992年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出国深造,2001年回国在中国科技大学组建量子实验室并任教授。从2004年至今,潘建伟带领团队一直在基于光与冷原子的量子信息处理这一研究方向上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工作,为我国在新兴的量子信息产业抢占先机,成为领跑者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他领衔的“多光子纠缠干涉度量”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先进人物能够在平凡的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这与他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踏实工作、努力进取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向潘建伟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爱国敬业、甘于奉献、献身科学、脚踏实地的精神和高尚情操。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要养成勤于学习,善于钻研的好习惯

  潘建伟同志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主动自我加压,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多年来一直从事量子信息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曾被英国《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他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任意纠缠态纯化的实验研究》。

  我们要学习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并且紧密地与自己工作实际相结合。平时不学习,不注重知识的积累,不发现研究新问题,缺乏创新意识,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工作就难以取得成绩,甚至遇到困难时束手无策,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潘建伟表示,他将继续与国外同行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成果,为提高我国在量子信息学领域的研究水平作出新贡献。“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也要像他那样,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和理论水平的学习,学会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术努力推进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二、要养成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的好作风

  学习潘建伟同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优良作风。他总是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做好每一项研究。潘建伟教授领导的.小组成了首次在《自然·物理》杂志发表封面文章的中国科学家,在这项最新成果中,潘建伟和杨涛、张强等人首次实现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隐形传输,并在实验中实现了对六光子纠缠态的操纵,这是潘建伟小组在量子通信领域内取得的第六个"首次",无一不是踏实苦干的结晶。

  古语云:“术业有专攻”,我们不可能人人都取得潘建伟同志那样卓越的成就,但至少我们可以学习他的态度和精神。以潘建伟为代表的一大批的社员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立足本职工作,挥洒青春和热血,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也要像他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九三学社增添光彩。

  三、要养成热爱祖国,乐于奉献的好品质

  学习潘建伟同志不忘祖国,服务人民的高尚品德。潘建伟1992年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出国深造,1996年远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99年获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1999-2003年留在塞林格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任博士后和高级研究员并担任Co-PI。2001年回国在中国科技大学组建量子实验室并任教授。

  他胸怀科学报国之志出国留学,国外的繁华并没有让他迷失方向,学业有成后面对国外顶尖研究单位的先进研究环境,他毫不犹豫毅然回国,自觉把个人事业同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化作真诚奉献的实际行动。就像周恩来同志所说的,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我们也要像他那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乐于奉献,在各自的职业道路上奋力前进,才能汇小流成江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先进人物的事迹深深震撼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他们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我们要认真对照检查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勤勉务实的作风,立足本职,走向未来。

  让我们与潘建伟式的先进人物一起,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潘建伟事迹心得体会 篇2

  在学习了潘建伟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感触很深:有一种力量让人感动,他就是大爱无声,有一种奉献震彻心扉,他就是热血豪情,潘建伟——一个在国外取得优秀业绩、欧美国家争抢的科技人才,不畏其优厚的待遇诱惑、淡泊名利,不畏国内条件的艰苦、甘于奉献,毅然回科大组建量子信息试验室和团队,树立了“出国就是为了回来的新时期的钱学森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三严三实”、践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助力“十三五”,服务“调转促”。他的事迹,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启迪和思考。

  学习潘建伟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胸怀祖国、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1987年,17岁的潘建伟考入中科大近代物理系,第一次接触到量子力学并迷上这门科学,而在当时,国内量子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比较落后。潘建伟毕业后选择了出国,而出国的理由就是:出国就是为了回来,利用所学为国服务。量子通信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也分别因其超快并行计算能力、超高灵敏度在气象预报、石油勘探、卫星导航、医学检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因此量子领域的研究对国家和百姓未来生活的影响巨大。带着为国服务、为百姓服务的使命,远赴他国,努力学习,学成后毅然回国效力,在这种胸怀祖国、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支撑下, 2013年,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启动了千公里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京沪干线”项目,潘建伟同志作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着手建设连接北京、上海的高可信、可扩展、军民融合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

  学习潘建伟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真诚合作的思想风范。为了应对党和国家对前沿科技的重视和渴求,潘建伟同志提出了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不断创新求变,在国家和学校支持下,潘建伟同志一边快速推进国内实验室建设,一边在欧洲开展学习与合作研究,并把大量研究生派往国外交流,在最初几年迅速完成了至关重要的人才和技术积累。2011年,中科院启动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潘建伟及其团队的科研人员展现出了“铁人”精神,每周工作7天、每天超过12个小时 的刻苦和钻研精神和时间“赛跑”。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积极配合国家和学校开展相关科研工作,使得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从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

  学习潘建伟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首次成功地实现了量子态隐形传输以及纠缠交换;首次成功地实现了高精度的纠缠态纯化;首次实验实现了未来长程量子通讯的关键器件一一量子中继器;首次成功地制备了三光子、四光子、五光子纠缠态,并由此首次完成了三光子和四光子GHZ定理的实验验证;首次实现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隐形传输,并在实验中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对六光子纠缠态的操纵;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建立了由300米光纤连接的两个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在连续变量的Bell定理、两粒子GHZ定理的证明以及多粒子纠缠分类等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五粒子纠缠态以及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实现。该成果表明我国在多粒子纠缠态的研究方面成功地超越了美、法和奥地利等发达国家,进入国际领先水平。

  这7个“首次”是潘建伟同志及其团队的智慧的结晶,是潘建伟同志及其团队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勇攀高峰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国量子通信科技道路上的一座座丰碑,是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走向强大的标志,奠定了中国在2030年率先建成全球化的量子通信卫星网络的技术基础。以上成绩的取得,有我们看不见的辛酸和泪水,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人民”写进了无形的量子通信网络之中。

  学习潘建伟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不畏艰辛、执着追求、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潘建伟团队的科研人员苦干实干、任劳任怨、立足岗位、兢兢业业的创造一流业绩,在中国的量子通信研究领域大显身手,不断对量子通信实用化展开攻关研究,研制成功了量子电话样机,组建可自由扩充的光量子电话网等。不畏艰辛、执着追求、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就像工作中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源于他对党和国家的使命、对量子科技的无限热爱、对事业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将量子绝对安全通信距离从100公里延长到200公里,刷新光子纠缠和量子计算领域的两项世界记录,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中急需的“量子中继器”,向未来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实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今后,我们要把潘建伟同志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和创新精神真正入脑入心,并转化为开展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兢兢业业的做好本职工作。

  潘建伟事迹心得体会 篇3

  近日,中共安徽省委统战部下了发文件要求在全省统一战线成员中开展向潘建伟同志学习活动。文件概述了潘建伟的科研成果,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文件指出,潘建伟同志是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在他身上真实生动地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文件要求安徽省统一战线成员,学习潘建伟胸怀祖国、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真诚合作的思想风范;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执着追求、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将学习活动与深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助力“十三五”、服务“调转促”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全省统一战线成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建功立业

  社市委也召开了“关于开展向潘建伟同志学习征文活动”动员会。会后,本人通过《民主与科学》杂志及互联网等媒介,对介绍潘建伟同志事迹的诸篇文章进行了仔细阅读,进一步了解到潘建伟及其团队6次创造世界首次,在世界顶级学术刊物发表36篇论文,在竞争激烈的世界科学的前沿牢牢地占据一个立足点乃至制高点。特别是在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身为九三学社社员、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副主委的潘建伟领衔的“多光子纠缠干涉度量”项目获得该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殊荣。媒体赋予他“顶尖科学家”、“最年轻院士”、“量子世界领跑者”、“‘潘之队’的领头羊”等称号。他的刻苦钻研孜孜以求不怕输的精神,在学生们心中被尊崇为学术核心和精神领袖,在中国科学技术界的引领示范作用是我们各行各业从业者的学习榜样。他所取得的弥足珍贵的辉煌成就,他所获得的誉满全球的荣誉称号,都与他自己的努力和极高的综合素质分不开的。

  通过对他的先进事迹的学习,我的深刻体会是——打铁还须自身硬。打铁还须自身硬,就是说作为一个锻打器具的铁匠必须具备硬朗身体敏锐的智慧,才能打出坚固耐用的铁器来。可以想见,把一块块坚硬笨重的铁坯打造成一件件精巧实用的铁器,需要怎样精巧的`构思,耗费多大的心血与力气!如果自身素质“不硬”的话,何以使铁块儿按照铁匠的构思循序渐进地变成铁器? 这里所说的“自身硬”,自然就是说打铁者自身的素质过硬,打铁的技艺高超。潘建伟同志正是凭着自身过硬的本领和聪明才智,打造出了学生们心中的学术核心、精神领袖,以及“顶尖科学家”、“最年轻院士”、“量子世界领跑者”、“‘潘之队’的领头羊”等世界顶尖的“铁器”来。

  我们虽然没有潘建伟同志那样攀登世界顶尖科学高峰能力和素质的硬功夫,但通过对其先进事迹的学习,我觉得我们应该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出“自身硬”素质来。我们是家庭一成员、是单位一职工、是社会一分子、是九三一社员,我们应该在家庭、单位、社会、九三组织等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素质和较高的才能,做到“自身硬”。

【潘建伟事迹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潘东升先进事迹05-23

《彼得潘》读书笔记04-05

彼得潘读书笔记11-08

读书笔记:《彼得.潘》03-31

潘神经典《快乐崇拜》歌词09-29

彼得潘读书笔记01-16

《小飞侠 彼得.潘》有感04-29

一建考试心得08-24

师德事迹心得体会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