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时间:2021-02-06 15:27:1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精选

导语:推出《血战钢锯岭》前,导演梅尔·吉布森已经有十年没出新片了。我们知道,这些年里他被好莱坞“封杀”了。起因,是他常常放出极端保守的嘴炮,惹的一身祸。以下是品才网pincai.com小编整理的《血战钢锯岭》观后感精选,欢迎阅读参考。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精选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精选

第一次3d观影体验,我给了《血战钢锯岭》。说说血战钢锯岭观后感吧。影片伊始,惊叹于d技术带来的奇特效果:汽车启动时座椅下方会传来真实的轰鸣声;画面切换到丛林山间时,整个影厅适时的弥漫出泥土芬芳;更神奇的是,男女主春心荡漾时,座椅也会应景的随之起伏。加上复古精致的画面、过分美丽的女主、各种甜蜜的恋爱桥段、多到害羞的吻戏……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感觉这不是战争片,而是一部普通的爱情文艺片。

但当道斯进入军队,来到一个完全由男性构成的世界,画风开始突变,美国大兵们荷尔蒙爆棚,配角个个出彩,队长在训练新兵时贡献了最多的笑点。道斯因为自己不碰枪不杀人的信仰,遭受其他人的各种瞧不起和排挤,军方更是企图以精神有问题把他赶出部队。在各种刁难面前,作为一名觉悟不高的女性观众,我实在是难以理解,干嘛要在这里遭受这种屈辱,回家与娇妻相伴,过普通日子多好。可是道斯却固执的留了下来,为了和平,他愿意上战场,为了信仰,他不愿杀人,他只要做一名不配枪的战地医生,在别人杀戮生命时拯救生命。

上点赞数很高的短评这样写道:优秀的战争片不会美化战场,不会粉饰死亡,不会矮化敌人,不会无视常识,最重要的,不会宣扬战争,这个片子基本都做到了。

的确,当通过了所有的训练与考核,道斯与军队一起前往日本冲绳时,真实的战争步步逼近,残酷的面纱徐徐拉开,那些画面真实的让人不忍直视:断掉的双脚血肉模糊、炮火瞬间将一个人摧毁、士兵空洞的双眼中盛满绝望……血淋淋的战争就这样被赤裸裸的展现出来,梅尔吉布森用写实的手法刻画战争,d效果让影厅变成了战场,这种震撼让人慨叹生于和平年代何其幸运。

当第一场惨烈的战事结束,所有人都已撤退,只留下道斯一人站在烽火连天之中,短暂的思考和犹豫之后,他毅然转身,投身于滚滚硝烟之中,此时,故事才真正开始。

枪林弹雨之中,他以惊人的毅力救出了一个又一个战友,明明已经精疲力竭,“One more”的信念却支撑着他一次又一次闯入茫茫战火之中。上帝啊,请让我多救一个吧。救了一个之后,还想再救一个,救人这件事情仿佛上瘾一般,忘记了自己的安危,他明明是军营里最瘦小的一个,他明明是个连肉都不吃的素食主义者,谁给了他无尽的力量?是什么激发出了他强大的潜能?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度过了怎样的一个夜晚,以一己之力救出了7个人。要在混乱的战场和敌人的扫荡中寻找到他们,要对他们进行简单的救治和言语的宽慰,要背着他们穿越战壕,走到悬崖边上,要把他们一一放至崖底,体力的透支和精神的高度紧张,他如何忍受过来?

他一开始是不被理解的,医疗营地里的医生们边手术边讨论:钢锯岭上有个神经病,在不断的往下运伤员。可是第二天,他成了所有战士心中的保护神,必须等他做完祈祷才敢上战场。当他最爱的《圣经》丢失,没有人像影片开头那样嘲笑他,而是冒着生命危险去帮他找回,和他一起共同守护这份信仰。因为此时,大家都已明白,《圣经》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他以自己的实力和精神,赢得了他人的尊重。

钢铁岭上的两天两夜注定是道斯生命里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一直恪守了自己的信仰,没有用枪,没有杀人,一直在默默的救人。这样的故事听起来颇有些不可思议,一个没有枪的医疗兵,如何能够在步步险情的战场中单枪匹马的救出7人?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这是根据历史上真人真事改编,事实本就如此,并不是编剧的脑洞大开。据说,真实的道斯犹如开挂一般,被俘虏的日军在接受审判时陈述,他们早就发现了这样一个来回穿梭救人的医疗兵,可是每次要开枪射击他时,都扣不动扳机,看来冥冥之中果然有神庇佑。

他太累了,鏖战了两天两夜,影片定格在他置身于云端,安详的休息着。他没有牺牲在战场上,虽然伤痕累累,但终于荣归故里,娶了心爱的姑娘相伴一生,并享有87高寿。比起那些付出生命的英雄,这样善终动人的结局总是更能够慰藉我们。

这是一个关于信仰、关于成长的故事,也是一个小人物的成长过程,从怯懦到勇敢,被被人瞧不起到受人尊重。千篇一律的故事讲出来,却如此引人入胜。

说起来,我对它的片名不是很满意,原名《Hacksaw Ridge》,《血战钢锯岭》这样的直译未免显得无功无过,太过刚硬和血腥,其实影片里有很多人文、柔软的细节。父亲的酗酒和殴打母亲给道斯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他在心里早已杀死了父亲,可是父亲,又何尝不是战争的牺牲品?虽然惨遭毒打,但母亲依然对父亲充满深沉的爱,她跟道斯说:你不知道没上战场前的他有多好。饱受战争迫害的父亲,在道斯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之时,穿上久违的军装,动用人脉关系,用尽毕生荣光,为他换来了一线生机。父亲依然面容冷峻,可是谁都能读出他对儿子的爱。战争摧毁的不仅是那些逝去的生命,更让活着的人一直负重前行。

小时候道斯与弟弟打架,弟弟险些丧命,他因此皈依基督,有了毕生的信仰。长大后他救了一个人,医生跟他说:多亏了你,你救了他一命。看得到他眼中的晶莹闪烁,对于差点失手杀人的他来说,救人的意义格外重大。这些战场之外的种种伏笔,体会得到导演的用心。

一部好的电影,不仅能让我们在观影的两个小时里血脉贲张激情澎湃,更重要的是在影片结束后带给我们深入的思考。思考战争为何会存在,思考自己的信仰是什么,思考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战争究竟是何种模样,影片呈现出的究竟有多少。战争的残酷超乎想象,也许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永远无法感同身受,只能祈祷世间再无战争。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精选

电影《血战钢锯岭》真的有传说中的那么好看吗,这部影片自上映以来就好评不断,那么《血战钢锯岭》有什么看点呢?

《血战钢锯岭》这种片子属于特别白人糙汉的表达方式,一是一、二是二的。

随便几个例子,影片的前半段主要是为后半段的高潮戏做铺垫,为了他的神迹烘托情绪。开场几场戏就都非常明显,先是与兄弟的玩闹失手,让他认识到暴力的可怕;长大了救路人被医生表扬,开始对医生这个行当感兴趣;看电影有战争的新闻,让他有了当兵的想法。

总之,这里面没什么废戏,每一场戏都非常简单和直接,且目的性非常强。其实,这种拍摄方式并不聪明,甚至会觉得有点笨。怎么都不藏着掖着的,但是,人家就是这么拍了。而且,从头到尾都是这么直白,习惯之后,反而觉得有些可爱。就是特别硬气,想说什么说什么。

当然,要更深入了解这部电影的直男气,首先还是要了解本片的导演,梅尔·吉普森作为曾经的好莱坞硬汉动作男星,梅尔·吉普森也曾出演过太多经典动作片,在昔日的好莱坞,也是一代知名硬汉。比如"疯狂的麦克斯"系列、"致命武器"系列。

而除了是一名动作男星,他也是奥斯卡导演,当年的他自导自演的《勇敢的心》里面华莱士那句"Freedom"

该片曾经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以及最佳影片等多个大奖,也让其跻身奥斯卡导演行列。不过,关于这部电影的争议也有很多。比如很多人认为他太直白、太刻意煽情、太拖沓无节制等等。

这里有些批评我也承认,然而,你也必须承认他的片子就是很好看,很激动人心。包括之后的《耶稣受难记》《启示》,都很好看。梅尔·吉普森是个很会讲故事的导演,这点毋庸置疑。

到了《血战钢锯岭》,其实还是这样。你可以说这个片很老派叙事、很直白、或者很残忍血腥,但是,也需要承认它确实很好看。非常能调动观众情绪。

尤其是第二部分,就是进入钢锯岭战场的部分。我现在还记得自己在影院第一次看到那种场面的感觉,真是紧张到全身僵硬,有点喘不过气来。

嗯,是时候该说说影片最重头的部分,就是后半段的战争戏了。

《血战钢锯岭》的直男气,也主要在后半部分,特别血腥、特别残忍,当时看到第一个感觉就是,炼狱一般。

记得他们刚进战场有一个巡视战场的场面,从各种尸体上踏过去,遍地尸骸,那场国内好像删掉了,大概就是那消失的30s吧。

包括打响的第一枪也非常有视觉冲击力,以往看到的'战争片,大多是中弹,帅气倒地,身上至多一个血印子,衣服上带点红色,这里则完全不同啊这里子弹打在身上,直接把人打出一个大血窟窿,可能几枪之后,人都打碎了。

钢盔直接打飞,脑袋就打烂了。半截的身子、打烂的腿,片中有很多这样血腥的场面,特别残酷也特别真实。所以,本片最终被北美定级为R,也主要是因为那可怕的血腥战场。

梅尔·吉普森用这种非常直观的方式,让我对战争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与恐惧。如果说本片反正,那可能主要是视觉上的,因为你一看到这种炼狱一般的战场描绘,很难不对战争反感。

所以说这片直男呢,因为影片用一种近乎过度的方式来描述战场。实际上,在战场的描述,梅尔·吉普森是痴迷于这种血腥的,并有意过度描绘暴力。包括对敌人的刻画,也是略有些超现实的,这里的日本人根本不像人类,倒是像一群食死徒或者丧尸,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影片的恐怖感。

总之,影片以一种反特效的、直白的方式,去再现那场可怕的战争,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起码我是很受刺激,看完则非常兴奋。

然后,你再回转头去想这部片子,才会觉得,即便简单直接,却也行之有效。前半段各种铺垫,包括男主受到的各种屈辱,都是在积攒情绪。让主角有压力,让观众也有压力,你就盼着他能站起来,最终创造奇迹,让别人刮目相看。

顺带说说男主安德鲁·加菲尔德,在这部电影的变化也很明显。起码在前半段的表现是非常出色的。他塑造的这个角色其实有点阿甘一样的感觉,就是特别简单又特别倔强的一个人。

尤其是加菲猫这张人畜无害的脸上,露出这样憨厚的笑容,你更会相信,没错,这就是他,我相信他能做出这些有点愚钝但是却非常坚决的决定。

他让这个角色成立了。而之后马丁·斯科塞斯的《沉默》,仍然由他来主演,看样子明年奥斯卡红毯,是一定少不了加菲猫的身影了。

实际上,除了血腥且真实的动作场面,以及特别简单直接的叙事表达。这部电影在其他部分我并不太关心。什么宗教啊、信仰之类的东西,这些指涉都非常明显,也没什么好分析的。

我被感动,并不是因为男主的信仰或是什么。而是因为我们在见证一个普通人创造的奇迹,用他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尤其想到这是真实发生的,才更会感动,这才是励志故事嘛!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精选

年底的贺岁档除了热闹,还有巧合。就在这几天,前后脚连着上映两部讲诉美国英雄的电影,一部是《萨利机长》,另一部是今天要说的《血战钢锯岭》。

除了同为英雄题材,两部影片的导演都是好莱坞出了名的保守派。《萨莉机长》的导演伊斯特伍德,在今年的大选中,他是一边倒支持希拉里的好莱坞里,唯一一个公开表态支持特朗普的。

推出《钢锯岭》前,导演梅尔·吉布森已经有十年没出新片了。我们知道,这些年里他被好莱坞“封杀”了。起因,是他常常放出极端保守的嘴炮,惹的一身祸。

被好莱坞摁死的那几年

吉布森当年以主演《疯狂麦克斯》系列红到好莱坞,硬派直男的银幕形象被大众广为喜爱。可他私下言行就非议不断了,关于他种族歧视、恐同、甚至家暴的传闻偶见报章。

也许他所思所想并不通融,甚至有些顽固不化,但他的这股横劲儿用在导演电影上,就爆发出力量来。交出的几部作品,《勇敢的心》、《基督受难记》等,部部经典,有让人血脉偾张的魔力。

好莱坞整体上是包容的,能容得下一些性格明星,可有些大忌也是犯不得的。2006年7月,吉布森在酒驾被拦下后大骂犹太人,这在犹太人统治的好莱坞无异于自杀性爆炸,自那起,吉布森被主流电影圈封杀了。

一年又一年,吉布森胡子更密、头发更白了。执导筒是没戏了,零星主演的电影,票房低成渣渣。

可好莱坞像他这样才华满溢的A级大演员兼大导演,是稀缺种类啊。掐指一算,除了伊斯特伍德,凯文·科斯特纳渐渐不导了、史泰龙毁誉参半、本·阿弗莱克还年轻。wuli梅叔,难道要一直为嘴炮的代价,干把才华晾着,淡出终老?

所以今年吉布森携《钢锯岭》亮相威尼斯重磅回归,北美上映后口碑也齐刷刷五星,可谓是影坛年度最振奋、最正能量的消息了。更好的消息是,这部R级战争片只删减30秒,几乎原貌的在国内银幕上呈现。

传奇得不真实,血腥得不像话

影片改编自二战时期美军医疗兵戴斯蒙德·道斯的传奇经历。他的故事传奇得不像真的。

道斯出生在美国东部一个传统的家庭里,信仰属于新教的一派“七日复临派”。这一派特别看重身体、意识、心灵为一体。道斯小时候误伤过哥哥,差点致死,加上父亲对母亲的家暴,让他对暴力极度反感。

二战爆发,道斯自愿入伍。新兵训练必须使用步枪,道斯却拒绝持枪,这让大家傻了眼。可想而知,在一群充斥肌肉男的兵营里,他没少挨虐。据说真实历史里,道斯可比电影里还要惨,只是导演没忍心拍出来。

反暴力的信念和虔诚的信仰,让道斯坚决不愿持枪。军事法庭判他拒服兵役,甚至要蹲监狱。好在美国体制放了大招,国会特别通过一个决议,免去道斯必须持枪的规定,让他作为医疗兵上战场。

道斯随部队加入了冲绳岛战役,登上钢锯岭这个久攻不下的死亡之地。日军行踪诡秘和不要命的作战方式,让美军伤亡格外惨烈。

面对敌人凶残的攻击,道斯手无寸铁,他怎么能在这样的绝境里存活,并最终徒手在炮火连天下救出75名伤员,成为二战中唯一一个获得英勇勋章的拒服兵役者?影片的中后半部详细的描绘了道斯的壮举,或者说“神迹”。

吉布森坦言,他是在出演《疯狂麦克斯》系列成长起来的。《麦克斯》的基因也刻在了他导演的作品里:动作场面暴风骤雨般的节奏、为了追求实感尽量实拍。《钢锯岭》许多爆破场面,真实得要烧出银幕。

战场上的血淋淋不可能不呈现。如果说《拯救大兵瑞恩》是一个标杆,胜在纪录片般的真实,《钢锯岭》则突破了这个标杆,更凶猛、热血。

A咖导演抢着用的新银幕英雄

道斯这样信仰虔诚的英雄,要在大银幕上细致展现,让观众信服,并不容易驾驭。“蜘蛛侠”安德鲁·加菲尔德完成了这个高难度任务。影片开头饱满的感情戏、中段军营里坚持信仰的困境、最后大战中神话英雄般的无畏,加菲尔德的演绎出色的贯穿了全片,直击人心。他身上具备同辈演员鲜有的一种纯真的力量。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他被大师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看中,扮演老马丁新片一个虔诚教士角色,莫非加菲尔德有潜质成为下一个小李?等着看。

好在,吉布森这儿,他的天才我们等了十年,终于无需再等。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精选】相关文章:

婺源篁岭旅游攻略10-28

旅游攻略:朝阳清风岭12-08

《美丽的小兴安岭》评课稿范文11-17

《奇迹男孩》观后感精选11-15

电影观后感(精选15篇)09-20

《祝福》观后感(精选3篇)12-15

音乐之声观后感(精选9篇)10-12

音乐之声观后感精选15篇09-05

《情书》电影观后感(精选6篇)11-09

《流浪地球》观后感精选15篇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