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

时间:2023-04-20 11:57:32 毅霖 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

  我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有哪一些的呢。是不是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让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欢迎阅读。

关于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

  中国传统三大节日春节(是人们迎接新的一年的开始)、端午节(是祭奠屈原的节日)、中秋节(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

  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表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将春节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的“举杯邀明月”,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在中秋节,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但每一种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拓展: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旧时为元旦,俗称“年初一”,实行公历后,改称“春节”。据《古禾杂识》记载:“元旦黎明即闻拉燃爆竹声,谓之开门炮仗。先礼佛像、宗庙,次拜尊长。食团圆饵、长寿面,男女多持斋者。俗谓不可食汤饭,食之,一年出门逢雨。禾俗崇信鬼神,(是日)每烧香填塞街巷,城隍庙为最闹”。此为清代风俗。

  民国时,初一凌晨,嘉兴居民争去南门外小曹王庙烧头香,得第一者大吉。海宁硖石则为“烧十庙香”(凌晨从家中出发,放一个爆竹迎新,然后依次去十个庙宇内烧香)。至天明“开门炮仗”此起彼落。清早拜天地祖宗,向尊长拜年,尊长对未成年晚辈给拜年钱。食米粉圆子,大人小孩穿新衣。早餐盛行吃“烧卖”。建国后,破除迷信,“烧头香”等俗渐废。80年代以来,“烧头香”。

  海宁一带,此日早晨吃年糕,取“年年高”之意。敲锣打鼓称“年锣鼓”。蚕农在此日扫地称“扫蚕花”,见面互视“蚕花甘四分”,祈蚕茧丰收。嘉善农村还有家家在门上插柏枝的习俗。嘉善、海宁有些地方初一都不烧饭,吃除夕烧好的饭,象征年年有余。是日,城乡居民开始走亲访友拜年。民国时期有“接土地”、“接灶君”之举,“接灶君”是在灶台上点蜡烛、线香,供“接灶年糕”,挂一张新的灶神 幛、一块“灶牌”,“迎接灶君自天上回归”。解放以来已无此俗。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又称“元宵”、“上元节”。亲友往来拜年至此渐止,乡人有谚语,“拜年拜到正月半,拔出门闩追一段”。元宵为灯节,旧俗正月十三上灯,至十七日收灯。据《古禾杂识》记载:“上元灯市十三日上灯,十七日收灯。杂彩扎缚鳖山,绣球人物、楼台,灯有五色、明角、官纱、剔墨、料丝”。是日,合家吃汤团(汤圆),夜晚迎灯。古代嘉兴迎灯热闹非常,民国时期,国计民生艰窘,故“迎龙灯”自辛亥革命至建国前40年中,仅举行数次。城内灯会以鳖山为华丽,灯伞(又称“纸凉伞”,伞上刻有三国志、红楼梦等戏文)为名贵。乡间以调马灯为娱乐。城区有王聚兴纸扎店等七八家制灯,其制作较海宁灯粗糙。灯会以火流星开道,自荷花堤集合出发至北大街、宣公桥,沿途观者如堵。迎灯的队伍配有丝竹演奏以及高跷、荡湖船、地戏等民间歌舞。五六十年代,元宵灯会颇盛,有抬阁、火流星、免灯、鱼灯、花篮灯、走马灯、龙灯、狮灯及表现《西游记》人物的灯彩,有组织地结队行走。海盐旧时有“滚灯”,历史悠久。见本志《文学艺术》篇。建国后,海盐县长川坝一带尚有人会玩滚灯,有刘海洒金钱、鳑鲏倚滩、仙鹤生蛋、燥煎鲹鲦、众星拱月等程式动作,其实是一整套结合滚灯表演的杂技、舞蹈动作,如托举、腾跳,侧手翻、倒立、窜扑、叠罗汉等,均组合在内,颇为壮观。海宁硖石灯彩在历史上最负盛名,始于唐,盛于宋,现更发扬光大,知名海内外。80年代,硖石数次举行元宵灯会,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万人空巷,景象壮观(参阅本志《名优特产》篇)。历史上桐乡濮院迎灯,可与硖石灯会相媲美,其“剔墨纱灯”造型美观,融绘画、雕刻于一炉。已有数百年历史,惜现代衰落。元宵习俗在桐乡乌镇为“走桥”,是夜男女老幼沿街自南而北走过每座桥,步月看灯,兆一年健康幸福。

  嘉善于窑一带,则盛行“走马灯”,用竹扎纸糊马头马尾,马头系于表演者腹部,马尾系于腰后,人如骑马上。表演者每队12人,由2人骑马,10人手持松鹤延年、龙风呈样、蝴蝶、鸟兽等造型的花篮。也有的扮演《白蛇传》、《三国演义》等人物。表演者边舞边唱,古称“地戏”,马灯队每到一家,备受欢迎,视为吉利。举行灯会时有的地方也舞龙,1988年元宵,平湖的九彩龙在浙江省龙舞大赛上获奖。

  旧俗,嘉兴一带此日忌雨。谚语:“雨打正月半,一年勿好看”。民国前后,此日店家在帐台上点蜡烛,称“岁烛”。

  清明

  古代清明为与春节相似的大节日,俗谚云:“清明大似年。”因其时春光明媚,又在农事蚕事繁忙前夕,所以庙会、水会、竞渡、踏青等活动均于其时举行,特别是清明扫墓历史悠久。民国时期,城市居民多雇小船,携纸锭、享菜、青团子等供物,去郊外祭扫祖坟,并借机踏青。建国后,各地清明扫墓习俗不变,并有瞻仰、祭扫革命烈士墓、碑,缅怀先烈的新风俗。近年,人们多于是日埋葬先人骨灰盒。

  端午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天中节”、“重午”。是日斗草、吃粽子、饮雄黄酒、吃咸鸭蛋,又有吃“五黄”(黄瓜、黄鱼、黄鳝、黄泥蛋即咸鸭蛋、雄黄酒)之俗。挂菖蒲、大蒜、艾叶;燃熏苍术、白芷,有消毒、驱虫的用意。小孩额头上用雄黄写王字,佩挂香囊,妇女头上插黄茧剪成的小老虎,门上贴道士所送的黄纸符,花瓶插石榴花,中堂悬钟旭画像,都为驱邪祛病之征。旧时郊区新丰、净相乡一带,农家有以砖测午(在院子当中竖砖一块,当看不到砖影时即为正午)的习俗。并在此日熏黄烟(用硫黄、雄黄等物驱虫),在大门上贴“端午送百虫,一送影无踪”字幅。又将蒜头埋在火灰里焐熟食用,称烧蒜头,此俗至今仍存。端午节吃粽子、酱鸭广泛流行,至今不变。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晚称“七夕”,又称“乞巧节”。旧俗是日晚,妇女在月下穿针乞巧。据《嘉兴府志》(卷34?风俗)记载:“七夕,妇女结彩缕穿针月下,陈瓜果把牛女星,曰:乞巧,捣凤仙花染指甲。女子于月下穿针,三穿而过者,谓之得巧”。七夕习俗起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日演戏,一般都点演《牛郎织女》。嘉善农村家家用西瓜祭牛郎织女,用脸盆接露水,谓露水为牛郎织女眼泪,抹眼和手,可使人眼目清亮,心灵手巧。桐乡濮院七夕有请机神的习俗。民国时期,嘉兴有童谣:“七七星,扁担星,念巧七遍就聪明。”夜晚斋星,供品以西瓜、藕、菱为主。是日南湖盛会再度出现,不亚于六月二十四夜。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吃月饼,赏月,全国同俗。嘉兴独特者,中秋夜有载酒游南湖之举。又据《嘉兴府志》(卷34?风俗)记载:“女郎于是夜种花花”。清初朱彝尊亦有诗记述:“秋灯无焰剪刀停,冷露浓浓桂树青。怕解罗衣种花,月明如水浸中庭”。所种植的花供观赏。此俗久废。

  重阳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是日登高用米粉、栗子做糕,插三角彩旗,称“重阳糕”。旧俗一般人家在此日砌新灶,民国时期本地人延续清代旧俗去郊区胥山、城内瓶山、真如塔登高。郊区新丰乡登青村有登青墩,系胥山余脉,“广寻数丈”,附近群众到此登高。城中怡情曲社于是日在寄园举行“同期”,拍曲赏菊。桐乡濮院重阳兴吃赤豆糯米饭,称“增智饭”。建国后,有关重阳诸习俗渐淡。80年代后,定为“老人节”,开展敬老活动。

  农历除夕

  是日吃年夜饭,合家团聚、守岁。旧时嘉善农村,年夜饭有吃“塌棵菜”习俗。“塌棵”与“脱苦”谐音。嘉兴吃年夜饭,花生称“长生不老”,黄豆芽称“如意菜”,酱蛋称“元宝”,均取其吉利之意。饭不能吃尽,以示年年有余,饭吃毕不可说“吃完”,要说“吃好”等。剩饭盛在新饭箩,用红纸封好,称“隔年饭”,放置到年初一。餐桌上的鱼不能吃,也是表示年年有余之

  意。是夜,各商店伙计手执灯笼,奔走催收欠帐。债户则躲避逃债,旧习过半夜后欠债就可延期归还。理发店、浴室一直营业至半夜。守岁;长辈给小辈“压岁钱”,压于枕下,有的在枕下还放荸荠、桔子、花生等果物。

【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相关文章:

中国传统节日节日作文11-28

中国传统节日12-05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05-31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06-18

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08-11

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12-28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11-08

中国传统节日节日作文(精选15篇)11-29

中国传统节日节日作文15篇11-28

中国传统节日节日作文(15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