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介绍

时间:2023-12-12 12:16:03 赛赛 传统节日 我要投稿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指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介绍,欢迎阅读。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节日源流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

  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的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历》、《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端午节

  端午节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2]

  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主要节日

  除夕

  中国传统节日—除夕

  中国传统节日—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即十二月三十,当年十二月是各大传统节日标志。小月则在廿九,逢大月则在三十。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

  起源

  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击鼓的方式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除夕”在古时有“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年终”等别称。称呼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

  习俗

  北方人风俗大致一致,过年包饺子、蒸馍、守岁等等;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汤圆、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3]《梦粱录》卷六:“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间,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万历嘉兴府志》:“腊月,乡人以朱墨涂面,跳舞于市,行古傩礼。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石畏)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欢,锣鼓彻夜,谓之守岁。”除夕守岁,始自南北朝。(梁)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诗:“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除夕之夜,尚有“辞岁”,置、送“压岁钱”之习俗。《燕京岁时记》:“凡除夕,蟒袍补褂走竭亲友者,谓之辞岁。家人叩竭尊长,亦曰辞岁。新婚者必至岳家辞岁,否则为不恭。”“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圆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少数地方风俗不同,比如贵州,桌上的鱼不是不能吃的,是要剩下一些,寓意“年年有余”)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大年初一(现在少有人遵循此传统了)。

  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跳火群是除夕的习俗之一。直接按闽南语音译成汉字,又称跳火盘。汉族民间认为"大人跳入来,年年大发财。小孩跳出去,欢喜无忧虑……"既寓意来年生活红火,也有驱邪避灾之意。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春节

  春节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也叫“大年初一”。

  起源

  春节的来历,在中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中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加蕴味无穷[4]。

  习俗

  放鞭炮贴春联拜年吃饺子

  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因此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

  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看大头和尚戏柳翠、跑旱船、花担子、茶担子等风俗,而在江苏高邮还有看围屏的习俗。

  清明节

  清明节时间:阳历四月五日,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习俗

  清明节

  清明节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1、起源古代农耕文化。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决定了早期的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人们发明了农具,培育出新的农作物,同时健全完善了农业制度,进而形成了一些农事习俗,这些都是农耕文化的体现。中国传统节日也正是起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史料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周代才叫年。载、岁、年都是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蕴含庆丰收的寓意;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说法是秋报的遗俗,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关于清明节的起源,其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这个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人们忙于春耕春种,江南有谚语: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以上种种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农耕文化。

  2、体现古代宗法文化。中国长期处在宗法制度之下,因此形成了人们重亲情伦理,讲礼教德治,重长幼尊卑、贵贱有别等现象,正因为此,在宗法制社会形态下的一系列规范制度,在传统节日中找到了很好的依附。如清明扫墓、春节祭祖,把人置于亲情伦理之中,体现出一种人道亲亲。《礼记大传》中讲: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通过这种方式整个家族就以亲情伦理为纽带联系在一起了。无论是扫墓、祭祖,还是拜月、登高,都有严格的仪式,《四民月令》就春节祭祖讲到:正月之朔,是为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通过一系列严格系统的仪式,实现了长幼尊卑、贵贱有别。以传统节日中的亲情伦理为纽带,使得整个社会实现了从家天下到国天下的平稳过渡,形成了家国和谐的良好局面,切实体现了古代宗法文化。

  3、蕴涵原始观念文化。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敬仰是先人最原始的崇拜方式之一,这里的大自然主要指日、月、大地等。《风土记》中有载:仲夏端午,烹骛角黍,即人们在端午节采棕叶、包粽子体现了对植物的崇敬之情;在中秋时节,古代贵族和文人学士会对着天上的圆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无论哪种方式都充分体现了古人对月亮的崇拜;春节祭祖、清明扫墓是对祖先的崇拜;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即原始先民都相信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并以之作为氏族崇拜的对象。以上这些充分展现出了中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原始观念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

  1、精神价值。中国道德传统历来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道德义务。孝是民族传统中最重要的伦理道德,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古人认为忠臣必出孝悌之家。汉文帝刘恒身体力行,其母薄太后常病,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三年,奉养无怠。汤药,非口亲尝拂进,仁孝闻天下。并且颁布孝廉法,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之一。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对于弘扬当代社会所需的孝亲敬老观念有重要意义。

  2、审美价值。许多无与伦比的艺术技巧,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天才的艺术创造,能深深打动人类的心灵、触动人类的情感。传统节日正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 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这些都充分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所以它的审美价值含量极高。

  3、科学价值。传统节日作为历史的产物, 是对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不同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真实反映, 是后人获取科技信息的源泉。传统节日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包含有相当程度的科学因素和成分, 具有丰富的科学研究价值, 为后人的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4、经济价值。在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本真性、原生态保护的前提下, 对那些既能显示民族文化特色又有经济开发价值、市场开发前景的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开发, 将文化资源优势传化为经济资源优势, 不仅可以有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更好的经济发展, 还可以强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 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保障。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介绍】相关文章:

中国的“饺子文化”介绍02-07

中国的传统节日介绍07-02

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秀作文400字07-07

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秀作350字07-07

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秀作300字07-07

文化杂谈: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07-03

中国雕塑文化的细分介绍07-02

中国的传统节日介绍范文07-02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