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

时间:2020-10-09 16:44:28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节的习俗大全

端午节习俗演变

端午节的习俗大全

屈原投江的传说尚未流传以前,端午习俗集于对“恶日”的禁忌。多以保健、避疫为主。

“是月(五月)五日可作酢;合止利黄连丸、霍乱丸;采葸耳,取蟾诸,以合创药,及东行蝼蛄”。(崔寔著《四民月令》)。

缕蛄可治疗难产,其他丸药则可医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见疾病。

“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应劭《风俗通》)。

从“长命”、“续命”等名称看来,当时的百姓不仅制作祛病的丸药,也在心理防卫上有所作为,仰赖五彩丝来抵御那超自然,不可见的鬼魅及兵灾。

“采艾悬户上,踏百草、竞渡”(周处《风土记》)

悬艾固然是为了禳毒,踏百草就是后来称为“斗百草”的游戏。而被视为端午特色的竞渡习俗,也在此时出现。

“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宗懔《荆楚岁时记》)

司马迁所写《史记》并未确实记载屈原投江的日期,此说颢然是受了传说的影响。事实上,竞渡、祈禳。表面上是为拯救屈原而举行的竞渡,基本精神仍不脱恶日驱邪崇的本意。

金廷标《群婴斗草图》【清代】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浴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或是用来针灸。据说这种艾草,在针灸的.时候别具有疗效。一般人则将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彩作为小虎,再粘贴艾叶于其上,在端午节时配戴。除了采艾之外,也采菖蒲来泡酒。

“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今朕各赐君飞白扇二,庶动清风以增美德”。(王溥《唐会要》)

到了唐朝时,端午已成了个重要的节日,宫廷中也有种种的庆祝活动。唐朝的皇帝多在端午日赏赐臣下。贞观十八年唐太宗以御笔题字的“飞白扇”赐给长孙无忌及杨师道。不只是宠臣有赏,一般文武官员也各有赏赐。马缟(约十世纪中叶)的《中华古今注》记载贞观中,端午赐文官黑玳瑁腰带,武官黑银腰带。《唐书.礼乐志》也记载,天宝年间于端午节以衣、扇献于祖陵。

“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巧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行此戏”。(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端什前两日,东市谓之扇市,车马特盛”(冯贽《云仙杂记》)

“洛阳人家......,端午以花丝楼阁插鬓,赠遗避瘟扇。”(《金门岁节记》)

不过,这只是唐代玄宗时期豪奢人家才玩得起的游戏,一般人家在端午只能以经济实惠的扇子来应景。早期的扇子大多以蒲叶制成,由于菖蒲具有禳毒的功效,所谓的避瘟扇,或由此化而来。

“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宋朝的端午节物,比起历代,更见精致。

“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陈示靓《岁时广记》)

“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陈示靓《岁时广记》)

这些都是宋代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

“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吴自牧的《梦梁录》)

宋人的巧思还不仅限于此。同样是禳毒的菖蒲及艾草,他们也会加点花样,使它的外形艺术化。也有人以泥塑天师像,以艾为头,以蒜为拳,悬在门上辟邪。“天师”及“虎”是未朝端午最常出现的两种形象,因为他们的外形威猛,足以镇慑邪魔外道。同时也可看出道教对端午习俗的影响。

“妇女画蜈蚣、蛇、蝎、虎、蟾为五毒符,插钗头”。这一类的钗头饰,在清朝江南一带称之为“健人”或“豆娘”。(沉榜《宛署杂记》)

明朝以降,原本意在驱毒的五毒符,逐渐加入装饰的成分,成为妇女钗头的点缀。这一类的钗头饰,在清朝江南一带称之为“健人”或“豆娘”。

“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沉榜《宛署杂记》)

明朝在北京一地,以端午为“女儿节”。此俗似乎仅见于北京。

“瓜州龙船一二十只,刻画龙头尾,取其怒;傍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中用彩蓬,前后旌幢绣伞,取其绚;撞钲挝鼓,取其节;艄后列军器一器,取其锷;龙头上一人足倒竖,敁其上,取其危;龙尾挂一小儿,取其险。自五月初一至十五日,日画地而出,五日出金山,镇江亦出。惊湍跳沫,群龙格斗,偶堕洄涡,则百捷捽,蟠委出之。金山上人团簇,隔江望之,蚁附蜂屯,蠢蠢欲动。晚则万艓齐开,两岸汨汨然而沸。”(张岱《陶庵梦忆》)

靠近江河的地方,则在端午举行龙舟竞渡。

图说古代端午节风俗——斗百草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归。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春日杂兴”曾描述儿童斗草情形。见画中题诗。盖江南春早,立春草长,儿童互相用草角力,坚韧者胜,折断者败。古代端午节时期也有这类风俗。

图说古代端午节风俗——兰汤沐浴

榴花照眼艾蒿香,挂符门帘饮雄黄。

粽角流苏悬彩穗,平安佑尔度端阳。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周处《风土记》谓:“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楝叶插头,五采系臂,谓为长命缕。”宋人余靖《端午日即事》诗:“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所谓五兵:弓、矛、戟、剑、戈;代表战乱,系朱丝避之。后剪采为小虎,粘艾叶戴之镇邪恶。《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椹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

图说古代端午节风俗——染红指甲

端午阶前采凤仙,小钵加矾细细研。

染红女儿纤纤指,粉白黛绿更增妍。

民间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捣凤仙花染红指甲之俗。如《燕京岁时记》:“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捣之,以染指甲,鲜红透骨,经年乃消。”再如洪亮吉《十二月词之七》:“七月七日侵晓妆,牛郎庙中烧股香。君不见东家女儿结束工,染得指甲如花红。斜簪茉莉作幡胜,鬓影过处绕香风。”

图说古代端午节风俗——挂钟馗

终南进士舞龙泉,端午时节壁上悬。

仗君辟邪歼群丑,免得鬼魅扰人间。

《事物纪原》中说:唐明皇梦小鬼喧扰,有大鬼捉小鬼食之。问为谁,对曰臣终南进士钟馗也。因应举不捷,触殿阶而死,誓除天下虚耗妖孽。明皇乃召吴道子画钟馗像供之。后民间亦多供奉。清李福有《钟馗图》诗:“面目狰狞胆气粗,榴红蒲碧座悬图。仗君扫荡幺么枝,免使人间鬼画符。”即描写在端午时供钟馗事。《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图说古代端午节风俗——踏青

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

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

踏青之俗早在汉代之前已经盛行,《晋书》载: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人们出外踏青。到了唐代更为盛行。如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孟浩然有“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诗句,可见当时踏青之风。宋代在清明时踏青,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即描述清明踏青春游情景。踏青日期南北不同:《月令广义》说蜀地正月初三踏青,闽粤在二月初二日,北方则到三月或四五月方可见青。

图说古代端午节风俗——射柳

端午祈雨置天棚,乐园东南柳色青。

分朋赛射柔条断,赢得神箭誉满营。

《辽史礼志》载:契丹族为祈雨,进行射柳活动。先置百柱天棚,后奠先帝。皇帝、亲王、宰执依次射柳;败者向胜者进酒。第二天植柳天棚东南,子弟射柳三日。雨下,赐赏。后金代、明代皆有射柳之俗。《金史礼志》载:射者以尊卑为序。柳枝有削白处,如在白处射断,且骑马接在手上者为冠军;只断不能接者为次;其余皆负。

图说古代端午节风俗——荡秋千

阳春女儿笑语喧,绿杨影里荡秋千。

身轻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荆楚岁时记》载:“正月……又为打球、秋千之戏。”注:《古今艺术图》云:“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战,以习轻戏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唐王建《秋千词》:“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足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旁人送上那足贵,终赌鸣珰斗自起。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析津志》云:“辽俗最重清明,上自内苑,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戏为乐。自前明以来,此风久革,不复有半仙之戏矣。”

图说古代端午节风俗——饮菖蒲酒

采得菖蒲届端阳,酿成美酒送异香。

角黍蔗浆祝尔寿,何妨纵饮入醉乡!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唐殷尧藩诗云:“少年佳话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可证唐代已饮菖蒲酒。菖蒲又称“剑水草”,生于水滨。制成菖蒲酒,具有性温味辛特点。对肺胃均有益,可延年益寿。明代诗人瞿佑有《菖蒲酒》诗云:“采得灵根傍藕塘,只因佳节届端阳。金刀细切传纤手,玉斝轻浮送异香。厨荐鲥鱼冰作鲙,盘供角黍蔗为浆。同时节物充筵会,纵饮何妨入醉乡。”


【端午节的习俗大全】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习俗11-05

端午节的习俗08-05

端午节的由来习俗11-20

苏州端午节习俗12-13

关于端午节习俗的作文01-09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12-18

端午节的习俗15篇12-13

中国各地的端午节习俗12-10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精】11-07

【荐】端午节的习俗作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