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感悟

时间:2022-06-26 15:03:05 教育 我要投稿

家庭教育感悟

家庭教育感悟1

  今天参加了表弟的婚礼,酒席上一个表姐满场飞奔的喂自己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吃饭,这对可爱的双胞胎已经5岁半了,我笑着的说了一句“这明年上小学一年级了可怎么办啊?”表姐说:“到时再说吧,我也知道不好,就是这毛病,不喂不放心。”这样的话我其实经常听到。

家庭教育感悟

  我曾经觉得,现在的家长都是最早一代的独生子女,他们包括他们的.父母对孩子都是有求必应的,意识不到自己在溺爱孩子,也意识不到这有什么不好。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不是这样,大部分父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但是却不愿意或者没办法改正,表姐不就如此么。她如何不知道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就是怎么也不放心不撒手。我们班很多家长都这样,告诉我自己确实溺爱孩子,知道不对却也舍不得下狠心。偶尔在和家长聊天的时候,我会给一些建议,比如每天要求孩子看半小时书,每天要求孩子九点之前睡觉(治“拖延症”的),孩子数学题计算总出错让他学会自己检查,家长都一一认可,没过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太累!”有的妈妈和我说的时候也是一脸的无奈。

  我们总说,孩子还小,慢慢来。和我们成人相比,孩子永远都是小的,我的父母如今也仍然把我当个孩子。我们教育孩子,的确应该慢慢来,但这个“慢”,也得有个限度,毕竟孩子的成长是非常“快”的,前面李某某的事件还历历在目,难道我们还要再重复悲剧?希望这一切都是我自己比较悲观的想法,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多审视自己在教育上的得失,及时调整,不要只充当生理学上的父母,还要是孩子身心成长的父母,做他们一生的榜样!

家庭教育感悟2

  今天看了家庭教育里的一段内容非常有感触,写下来分享一下。

  这段内容主要讲了五个问号教孩子养成规划习惯。我家的哲凡同学时间观念不强,做什么都很慢条斯理的,看了以后觉得非常适合他做作业慢,拖拖拉拉的,不能合理规划时间。一问是假期有什么计划?二问是想去哪里放松一下?三问是那可能要占用一天半的时间,你觉得够吗?四问是那你制定时间表吧,怎样才能休息好又能提高?五问是如果没有完成,你觉得需要多久时间弥补?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是位有智慧、耐心的爸爸,在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规划态度方面依照这样一个规律:询问并引导计划——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监督检查——修正改善。在上次计划落实的基础上,下次适当的延长时间,逐步锻炼孩子的'规划能力,不唠叨只问了五个问题,这位家长就让孩子养成了规划的好习惯。

  通过学习觉得做什么事都要有方法,好方法事半功倍,我会继续学习的。

家庭教育感悟3

  一、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干什么事情都要讲科学,按规律办事。大家都知道,要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科学发展。我国目前各行各业都实行科学管理,持证上岗。但各位家长是否有“家长上岗证”,无证上岗,违规操作,怎么能不出次品或不合格的产品。孩子的性格一但形成,是无法回炉加工的,常言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家长需不断学习家教科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科学“育苗”。相信吧,天底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二、勿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在一切向钱看的当今社会,金钱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尺,整个社会浮躁,但家长要冷静、理性看待你的孩子。教育是长线投资,理性消费。不要认为你的孩子学习了杜曼闪卡,学习了七田真右脑开发,学习了…,就会迅速成为“天才”;不要认为你的孩子上了几次电视达人秀,就万众瞩目学有所成,今后一帆风顺了;不要以今天孩子的分数,衡量明天的孩子的作为……孩子的成长,要遵循人成长的自然规律,到什么年龄,做这个年龄适合的事情。

  三、孩子不是老师的,而是父母的。

  法律规定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陪伴孩子成长是家长的神圣职责。孩子不仅需要物质营养、知识营养,更需要丰富的.精神营养__教肓爱。许多家长,孩子上学时间,交给学校教育;中午交给小饭桌管理;节假日交给各种课外辅导班教育。请问各位家长你什么时间教育你的宝贝,尽你做父母的教育职责呢?别忘记孩子是你的,不是各式各样冠名“老师”的。

  四、抓住教肓的最佳期。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三岁看小,七岁看大,十二岁定终身”。话说得虽然有点夸张,但从一个角度说明人的成长有关键期,错过难以弥补。奥地利诺贝尔奖获得者劳伦斯,揭示出动物的成长都有关键期,何况高智慧生命人乎。

  五、光说不练假把式

  当初中老师,听家长说得最多的是,这样一句话:“我的文化水平低,教育不了孩子。今天孩子长大了,更管不了啦”。我要反问家长,你的知识、能力是怎样习得呢。靠得不仅仅是学校教肓吧,更多的知识、能力来源于社会实践。你是一个至少也有30年以上生活、工作经验的成年人,真的教不了一个孩童吗?关键你不能坚持不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陪伴孩子健康成长。今天孩子长大了不听你管教?是因为你从小只生不教,或教育方法有问题。教育专家告诫我们:孩子出问题100%是家长的问题,子不教,父之过也。

家庭教育感悟4

  关于学习兴趣和快乐别太相信学习是快乐的。 高端学习都是枯燥的,不讨厌就是兴趣。我教了那么多清华北大的学生,真正认为学习是快乐的很少,如果真有快乐,那也是通过学习考出高分的快乐。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去学。所以,品质和意志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相信我们的孩子是属于大多数人中的某一个吧。凭什么学习是快乐的?学习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好成绩基本上都来自学生的好习惯,什么时间专注的做什么事,日积月累,某一天不小心他成了第一名,他自己都想不到。 而我们教育总是想给孩子更多的快乐,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不停的对孩子让步。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不要纠结社会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什么素质教育、什么应试教育。应试是最基本的素质。

  关于教育中的鼓励现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励,俗称“戴高帽子”,更有专家说出这样的话:好孩子都是夸大的,我实在是不敢苟同。 适当鼓励孩子有自信,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把他推向万丈深渊。

  教育可以没有惩戒手段吗?单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我认为,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个社会是残酷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关于言传身教首先,我觉得我只是一个智力平平,品质和意志都一般的普通人。我对言传身教一点信心都没有,因为我做不到我也做不好。我觉得教育目的就是要让下一代超过上一代,先超越父母,然后超越孩子自己,把孩子的潜能最大的挖掘出来。

  我真感动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好某门课,自己另买了一套教材,和孩子一起打拼……我真佩服有些家长,为了做孩子的表率,从来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不上网……孩子的奋斗非要毁掉父母的幸福?这样的孩子能走多远?我认为,父母的作用应该是点燃孩子积极向上的激情之火,而不是拼命燃烧自己企图去照亮孩子,有 多少父母燃烧一生化为灰烬,而孩子前途一片黑暗。只有内心无比强大的孩子,才能战无不胜,歪风邪气也影响不了他。帮助孩子超越自我,每天都有新进步,努力 今天比昨天做得好,计划明天比今天做得好,规划一个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美好愿景比什么都重要。关于考试分数放在最后说,是因为我不想说,因为我觉得它比前五点说的相比,太次要。但我又不得不说说它,在中国,它又是那么重要。大多数家长把分数当作教育的唯一目 标,我觉得,唯一可以值得尊重的分数应该是高考成绩,在省示范高中任教的我看多了孩子分数的起伏,看多了家长的束手无策看多了孩子的泪流满面,所以更看清 分数对家长和孩子的.折磨。

  所以,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孩子身心都还稚嫩的时候,不要为分数牺牲孩子心理生理的健康成长。小学就要求双百分,有些过分。孩子得了100分就给奖金,就照相留念大肆宣扬,100分就是没有缺点没有漏洞?

  小学得100分的孩子能走多远?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就是:不要考100分。朱清时解释说,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 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废掉的是孩子学习的激情 和创造力。

  初中家庭教育心得及感悟 我也调查过我的优秀学生,小学得双百分的真的很少。我的孩子刚上初一,期末考试英语满分120分班级平均分117分,孩子得了118分,我以为她会欢天喜地,没想到她却垂头丧气,眼里含着泪花万恶的分数排序,低水平上的竞争,让孩子内心怎么能够强大起来?

  在分数面前,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孩子是孩子不竭的动力,父母的冷言冷语可能是压在孩子身上的最后稻草。做一个有远见的家长,过程比结果重要,只有完美的 过程,才会有无憾的结果。孩子想当第一名的愿望与生俱来,就像大树拼命往天上生长,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雨露一样,这不是教育的功能,这是生物的本能。

  教育的作用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家长在旁边关注、期盼和守望,及时清除小树旁边的杂草和害虫,在狂风暴雨把小树吹歪了的时候,第一时间去扶正他,而不是拔苗助长。

家庭教育感悟5

  今天读了《家庭教育》上的一篇文章《家长要学会与孩子一起学习》,里面有许多好的做法,值得借鉴学习。

  其中有一条说到:家长要学会宽容,敢于放弃“完美”。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功利思想驱动下,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常常是情不自禁的追求“完美”。这种完美主义在于其他孩子攀比的过程中,难免对不同层次的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孩子得到的只是父母的唠叨、不满、抱怨、指责,长期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断的遭到打击,从而产生了厌烦感。

  聪明的家长都是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密切与孩子接触,从深切智慧的爱出发,用“赏识”的眼光代替“挑剔”的'眼光;用热情赞美代替讽刺、挖苦,宽容孩子的缺点和过失,认为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是与生俱来、与生相伴的。于是,家长就会发现和挖掘孩子的优点,用有点去点燃孩子的自信,用自信去点燃孩子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

家庭教育感悟6

  读了这本书,我真的百感交集,每天我们都在为孩子的成长而操心。当父母的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中能够一帆风顺。健康快乐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么优秀,我的女儿也是一般,在生活中,打、骂、冷嘲热讽。有的时候,我们利用母亲的权利情不自禁的就把这些都用上了。看了这本书,我深深的觉得我们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应该放在一边,彻底的改变一下,这样的方式达不到想要的预期效果。仅此而已,我不会再用这样的方式。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教育不能尊重孩子的.天性。这样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残酷的、是违背人性。因此,我们教育起孩子也是困难重重,让他玩了,学习不进步,不让玩,还在脸上灿烂花朵般的笑容没了,真是矛盾的很,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我觉得孩子的童年时快乐无忧无虑的。所以没怎么在学习方面管他。结果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落后,玩与不让玩做到适度真的很难。

  教育孩子有的时候会很生气,有的时候孩子进步了,也感觉很享受。和孩子一起生活是一种快乐。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真是一种无法言表的快乐。一种美好的享受。希望我们都在快乐中教育孩子,为了孩子父母都乐此不疲。

家庭教育感悟7

  如今已是网络时代,大多数的人都依赖网络,孩子们都沉迷于电子游戏,不顾学习,因为一些电子产品耽误了学习。

  一些孩子的成绩逐渐下降,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一回到家就会拿起手机打游戏连饭都不吃,作业也不写。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甚至还会把手机偷着带到学校。家长对这种事情不满,可现在的孩子脾气又很大,不敢管得太严,有些孩子是留守儿童,家长不在身边,就会让爷爷奶奶帮忙管教,可是孩子哪能听爷爷奶奶的话,反而更无法无天。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家长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有些家长太过于溺爱孩子,一点活也不让孩子干,说是只要让孩子管好怎么学习就行了,读书才是最重要的。可我一点也不赞成,因为现在对孩子来说学习很重要,可是适当的'干一些事情也是锻炼孩子,不能只顾学习其他什么都不会做,这对于自己没有任何帮助。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只有一两个孩子,也比较溺爱他们,孩子更显得娇气,有一次我在广场上看见一个小男孩摔了一跤,他并没有立即爬起来,而是趴在地上哭,直到大人看到去,把小孩扶起来打打身上的灰尘,抱着哄哄才停止哭泣。如果是以前的小孩子发生这种事情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爬起来,打打身上的灰尘继续玩自己的,让人看起来觉得这个小孩很坚强,也要让家长多给孩子讲一些关于他们那个年代的事情,让现在的小孩也知道接下来应该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在我的家庭里,爸爸妈妈从来都不溺爱我。有时候我会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的时候,我不会像其他孩子一样沉迷在手机当中,还是做我应该做的事情,在家里我也很听话,爸爸妈妈有时也会给我讲一些关于学习方面的事情,还有怎样努力,考上一个好的学校。还说只有学习好,长大后才好找工作,会有很好的收入。不好好学习就会像我们这样累死累活的干活,还要听老板的唠叨,一定要好好学习,就不会像爸爸妈妈这样,不要只有到长大后才后悔。

  家庭教育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正确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在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家庭教育感悟8

  1.看看书架上有几本书

  现在多数家长都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想方设法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补习班,看不到效果的也很多。

  前年到侄子家去,侄子的儿子因为学习不好,没少挨揍。看遍他家里全部,只在他儿子的书桌上发现了基本课堂上学习用的书。多数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家庭都是这样。父母没有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也没有从学习中看到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孩子凭什么要对学习有兴趣呢?几句说教能起到作用吗?

  也有不识字的父母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但那一定是爱书如命的父母,他们不会把孩子读过的书当废品卖掉。

  孩子是天生就喜欢去学习、去尝试的。没有了学习兴趣,一定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根源。

  2.学习成绩

  决定成绩好坏的是有效学习时间!

  以前也总想让孩子考第一,但有隐约觉得不妥。长远来看,考第一的孩子并不比别的孩子强。

  书本上的、可以表达出来的是显性知识,考试第一只能说明显性知识掌握得好。显性知识以外还有大量的隐性知识,有人估计到目前显性知识只占到人类总知识的10%左右。工作、生活中用到的很多是隐性知识(情商、胆商等等),这些是孩子在生活、社会交往、活动、运动、甚至是游戏中学习的。有很多文章比较中美教育的`差别,中美教育的最大差别也在这里。

  3.机会成本

  有一得,必有一失,所谓鱼翅与熊掌不可兼得。亚当·斯密曾经说过:国王会羡慕在路边晒太阳的农夫,因为农夫有着国王永远不会有的安全感。而要有农夫那样的安全感就不能有国王的权势。

  当选择做一件事的时候,必然会放弃另外一件,那个被放弃的所带来的收益就是机会成本。

  通过自己勤奋努力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回头看或与周围的人比较时却发现自己失去了太多。在一条路上走的越远,机会成本越高,重新选择的难度就会越大。

  孩子要走的路,不一定是父母指定的路。

  4.愿景

  刚接触这个词时,我总把它当着“远景”。愿景是对未来的愿望;发展前景;希望、愿意看到的景象,与“愿望”是近义词。

  愿景是永远为之奋斗希望达到的图景,是一种意愿的表达,是未来的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

  愿景可以激励孩子;

  愿景是在困难时或不断变化时代的方向舵;

  愿景是在竞争中取胜的有力武器;

  愿景能够把父母和孩子凝聚成一个共同体。

  5.使命、责任、危机

  开博一段时间后,家庭教育的理念掌握了,教育技能也娴熟了,但却觉得自己过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琐碎,脑子里空荡荡的,像一部被人操纵着的机器,再加上很少得到团队领导、博友们的肯定和表扬,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莫名的无助感,找不到自己这种所谓“单一”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教育孩子就是长期、单调、重复的工作,作为家长应该有一种使命感。

  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只小鸟正在飞往南方过冬的途中,由于天气太冷,小鸟冻僵了,从空中掉在一片农田里。一只母牛走了过来,在它身上拉了一泡屎。冻僵的小鸟躲在牛屎里,觉得牛粪真是太温暖了。牛粪让它慢慢缓过劲儿来。它蜷在牛粪里,暖和得忘乎所以,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了。这时,正巧一只路过的猫听到了小鸟的歌声,走过来查个究竟。顺着声音,猫发现了躲在牛粪中的小鸟,非常敏捷地将它刨了出来,可怜的小鸟于是成了猫的口中美食。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恶劣”的环境充满危机,固然是坏事,但“温暖”的环境也未必不是坏事,因为它同样也暗藏着危机。如果不居安思危,反而得意忘形,悠然自得,那么迟早会像那只被牛粪温暖得忘乎所以的小鸟,成为猫的一顿美餐。

家庭教育感悟9

  每当家庭聚餐,好友来访,婆婆总要催促宝贝当众表现一番,幼儿家庭教育感悟。那时候他还小,甚至偶尔会因为在自己的词库里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涨地满脸通红。还会把“相亲相爱不分离”念成“相亲相亲不分离”。令人意外的是他每次的表演都博得一片赞叹,我当然是小声地谦虚:临场发挥好。每每这时候,“观众”们总要评说一番。所谓评说,基本是肯定的多。我只是陪笑,遇上熟识的朋友我会很率直地告诉他们真相:和许多年轻父母一样,平时宝贝住爷爷奶奶家,双休才和我们住。也孩子成长的幕后英雄除了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儿子彬彬有礼,善良可爱是我们集体的教育成果。

  享受的同时也去感受

  许多独生子女大多是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有的家长甚至把孩子当成“小祖宗”、“小皇帝”,对孩子百依百顺,给他们无限关怀与疼爱,家长付出了很多,孩子却无法感受到。孩子以为众人对他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而不懂也不会去爱别人。经常能看到这么一幕:爷爷奶奶背着书包,孩子一手一个苹果,一手一个面包。忘了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脱口而出的理由便是:都怪我奶奶……。我们除了摇头之外还需要做些什么?

  五天之内,宝贝是奶奶家的成员。只是晚餐时聚一会儿,要是工作忙起来,根本无法保证那点小聚的时间。因为公公还未退休,一遇上什么突发事件,大家都没空照顾宝贝时,儿子只能寄养在平时还有些来往的亲戚家。第二方案:干脆跟着爷爷去上班。往往这种情况下,我会感觉亏欠孩子。可慢慢地却发现:无心插柳使孩子会汇报爱了。使爷爷不停感叹:忆苦思甜让人更珍惜。宝贝一向是崇拜爷爷多一些的,觉得爷爷能帮他修小汽车。在他的世界里这可是大事。奶奶也就是要他吃不喜欢的豆豆。说实话,一直都反感宝贝对奶奶的态度。犹如天天泡在密罐里,也就不觉得甜了。

  小家伙一脸疑惑:“我们是去吃小笼馒头吗?”

  老公在暗示我要给孩子:“善意的谎言。我很理智地告诉他:奶奶今天要去旅游,不能在家陪宝贝了。她难得出去一次,你要配合哦”

  “我们去哪里?”面对宝贝的惊慌,我显地不以为然。

  “就是那个很喜欢你的奶奶家,上次去过的啊”小家伙神情紧张地看着我。

  我掏出手机告诉他:想奶奶了用手机打电话给她。

  虽然,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紧张地使劲捏着手机,在阿姨怀里使劲挣扎。也许在他的记忆里留下了远离亲人的恐惧,但这是他独自面对困难的第一步。平时,公公提出的建议我们都采纳。当时,面对公公心疼地在送走孩子后提出:今天没什么大事,我一会去接。我没有同意,我感谢公公没有在当时就喊停,而是背着孩子商量。教育的一致性我们做的很好。

  “凡事总有第一次。如果今天去接回来了,那他今天哭也是白哭了。造成他知道怎么对付大人的招数。那样不好”我们达成协议,第二天他不愿去时,可以平等交流。限度是:爷爷下午去接他。

  在那段时间里,我们生活地很辛苦,家长之友《幼儿家庭教育感悟》。可临睡时,我还不忘和宝贝聊天:谁是最爱我的人。告诉他,奶奶为了宝贝都不去锻炼身体了。平时去哪都把宝贝带着……让我欣慰的是晚上和奶奶通电话时,他使劲说:“我想奶奶了,想你回来抱抱”当时宝贝一岁半,都说我的教育太早,孩子不理解。他即使不懂但他至少能感受到,奶奶在和奶奶不在时的不同待遇。

  思考:1、家庭教育需要大家的配合,体现教育的一致性。达成共识才能教育孩子。有不同想法时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结果往往是谁在孩子面前妥协就将成为孩子的奴隶。

  2、适当的时候,让孩子经受一点风雨未必是坏事。就如日本孩子冰天雪地里穿着短裤晨练,是一种意志品质的`培养。我们的孩子需要吃苦,富孩子也要寒养。忆苦思甜使他们更珍惜。宝贝和奶奶也越来越亲了,更意外的是他到现在还经常主动要求把好吃的带去阿姨家。我们会暗地好笑,称之为:享受不忘受苦时。其实,孩子会想着对别人好了。我们比谁都幸福。

  3、往往教育时机就在于生活中的一瞬间,抓住了就是胜利。教育孩子的弦一刻不能松。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失去一个绝佳的机会。

  4、除此之外,如果没有把握好方法,或是犯了教育的大忌:半途而废的结果便是适得其反。

  宝贝在家会帮着奶奶洗袜子,满地是水我们也不去打击他帮助奶奶做家务的好意。遇上雨天,他会叮嘱去奶奶:小心点走路,要摔交的哦。临出门会主动想到顺便把垃圾袋拿下去。面对老人把好东西省给他吃,他会很激动地推开,象个小大人样的。无论什么时候,拿起好吃的他就会一个一个分配好。长幼有序,大小有别。在我们家没有“独食现象”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因此,父母记得要从小在孩子心灵中埋下爱的种子才能收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很多时候,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家长必须检点自己的言行,并为孩子创造磨炼他们行为的机会。

  隔代更疼再所难免,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

  一回到家,婆婆便告诉我,今天在健身场上宝贝被邻居家的孩子抓了。我仔细一看,发现孩子的脸上只有轻微的伤痕,便问:“是不是你认识的小朋友抓伤的?”孩子点点头,婆婆在一旁气急:“为什么不抓他?”我有些耐不住了,着急地问:你后来抓别人了吗?宝贝轻声说:奶奶让抓,我不敢。

  总算松了口气,心平气和地和宝贝谈。等我把事情来龙去脉问清,婆婆也脸红了。是宝贝先拿了别人玩具没有事先和别人说。面对捍卫自己和心中有亏的处理不能简单等同。

  于是,趁着还不到晚饭时间,我说是要来考宝贝和奶奶。宝贝可起劲了,一个劲催奶奶准备。一开始婆婆还一脸迷茫,慢慢也悟出了几分。

  第一题: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你,可他是不小心的。你怎么办?

  答:道歉就原谅

  第二题:是你错在先,被打了怎么办?

  答:承认错误。(承认自己的错后,告诉别人我错了就告诉我,别做野蛮人)

  第三题:有人老是打你,怎么办?

  答:告诉爸爸,爸爸打他(先讲道理,再是用自己力量保护自己)

  婆婆听到也要保护自己态度就诚恳多了。为了给孩子一个是非观念,我申明;奶奶今天那么说,是因为他不了解情况。所以明天见面你要道歉,而且还要和他一起玩”对我的做法,奶奶也表示了赞同。

  “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对孩子的爱,是一种理智的爱,一种真正的爱,对幼儿爱得适当,爱得合理,爱中有教,教中有爱,这样才能使幼儿得以健康成长。

  思考:现在的教育误区是孩子间、家长间攀比谁背的唐诗多,加减法做地快。如果家庭教育只注重智力因素,结果会是让父母悔不当初的。如果我们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我们的世界就会更美好些。幼儿平时是很善于模仿的,他们对事物好坏的辨别还比较差,只要是父母和老师说的或做的,就认为是好的、对的、美的。他们每天都在用最精细的眼光去注意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和观察着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切都想模仿,一切都想学。正如鲁迅所指出的:“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

【家庭教育感悟】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心得感悟06-15

初中家庭教育心得及感悟11-25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感悟09-27

最新家庭教育感悟(精选5篇)07-28

初中生家庭教育经验感悟(精选20篇)12-28

家庭教育故事07-10

家庭教育名言07-11

幼儿家庭教育07-11

家庭教育的技巧07-02

家庭教育的误区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