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

时间:2022-11-28 19:10:34 宗睿 数据库操作系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是人们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也是越来越多,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呼吸系统,希望对你有帮助。

  1.概述

  1.1呼吸系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

  1.1.1呼吸系的组成 呼吸系包括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和肺等器官。肺主要由主支气管在肺内的各级分支和肺泡组成。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为呼吸道,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临床上常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将气管、主支气管和肺内各级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

  1.1.2呼吸系的基本功能

  机体由于生命活动的需要,终身不停地、有规律的借呼吸器官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以取得生命活动中所必需的氧,同时将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样才能保证机体器官组织生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呼吸系的基本功能就是执行机体与外界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另外,喉内有声带,呼气时气流振动声带可以发声,故喉兼有发音功能。

  2.肺外呼吸道

  2.1鼻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同时又是嗅觉器官,可分为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三部分。

  2.1.1外鼻 外鼻位于面部中央。上端狭窄,突于两眶之间,称为鼻根,向下延伸为鼻背,末端为鼻尖,尖的两侧扩大为鼻翼。鼻翼在平静呼吸的情况下,无显著活动,呼吸困难的病人,鼻翼可出现明显的扇动,属临床病理体征。外鼻的下方有两上鼻孔,两孔间隔以鼻中隔。

  2.1.2鼻腔 鼻腔是由骨和软骨围成不规则的空腔,其内面覆以粘膜和皮肤。鼻腔被鼻中膈分成左、右两腔,向前以鼻孔通外界,向后以鼻后孔通于咽腔。每侧鼻腔均分为前、后两部,前为鼻前庭,后为固有鼻腔。

  (1)鼻前庭 为鼻翼所围成的空腔,内面衬以皮肤,长着粗硬的鼻毛,有过滤灰尘的作用。由于该处缺乏皮下组织,故发生疖肿时,疼痛较为剧烈。

  (2)固有鼻腔 为鼻腔的主要部分,临床上常简称为鼻腔,由骨性鼻腔被覆以粘膜构成。在其外侧壁上可见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以及各鼻甲下方分别形成的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鼻腔的内侧壁为鼻中隔,由骨性鼻中隔和鼻中隔软骨覆以粘膜而构成。

  固有鼻腔的粘膜可分为嗅部和呼吸部。嗅部位于上鼻甲和与上鼻甲相对的鼻中隔部分。粘膜内含嗅细胞,能感受嗅觉刺激;呼吸部为嗅部以外的部分,含有丰富的血管、粘液腺及纤毛,可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净化其中的细菌和灰尘。

  2.1.3鼻旁窦 鼻旁窦又称副鼻窦,由骨性鼻旁窦衬以粘膜而成,共有4对,都开口于鼻腔。其中上颌窦、额窦和筛窦的前、中小房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后小房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上鼻甲的后上方。由于鼻旁窦粘膜与鼻腔粘膜相连续,故鼻腔发炎时,可蔓延至鼻旁窦引发鼻旁窦炎。上颌窦的开口高于窦底,所以上颌窦炎症化脓时,常引流不畅致窦内积脓。鼻旁窦可调节吸入空气的温、湿度,并对发音起共鸣的作用。

  2.2咽(见消化系)

  2.3喉

  2.3.1喉的位置 喉既是呼吸道,又是发音器官。位于颈前部正中,居皮下,可触知。前方被皮肤、筋膜和舌骨下肌所覆盖;后方为咽腔的喉部;两侧有颈部的大血管、神经及甲状腺左、右叶等。

  2.3.2喉的结构 由于发音功能的分化,喉的结构也比较复杂,它由软骨作支架,以关节、韧带和肌相连,内面衬以粘膜而成。

  (1)喉的软骨 喉的软骨主要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及一对杓状软骨。

  [1]甲状软骨 是最大的喉软骨,由左右两个方形软骨板构成。两板前方相互愈着形成前角,前角的上端向前凸出的部分称为喉结。成年男子者高而显著。

  [2]环状软骨 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做成喉的底座。它形似指环,前部低窄称为环状软骨弓;后部高阔称环状软骨板。环状软板是喉和气管中唯一完整的软骨环。

  [3]杓状软骨 位于环状软骨板的上方,左右各一,呈三棱锥体形,尖端朝上,基底朝下。

  [4]会厌软骨 位于舌根的后下方,为喉口的活瓣。此软骨形似树叶,上宽下窄,下端狭细,借韧带连于甲状软骨前角的后面。

  (2)喉腔 是由喉壁围成的管形腔,由喉口至环状软骨下缘,上通咽,下通气管。喉腔的粘膜与咽和气管的粘膜相延续。

  在喉腔侧壁上,有上、下两对呈矢状位的粘膜皱襞,上方一对称为前庭襞(室襞);下方一对称为声襞,声襞内含有韧带和肌纤维,共同构成声带。两侧前庭襞间的裂隙称为前庭裂,两侧声襞及两侧杓状软骨间的裂隙称为声门裂。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发声时,声门形成窄隙,呼出的气流由此通过,振动声带,同时调节声带的长度和紧张度,即发出不同的声调。

  喉腔被前庭襞和声襞分隔成上、中、下三部,即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声门下腔。喉中间腔位于二裂之间,它向两侧突出的隐窝,称为喉室。

  2.4气管和主支气管

  2.4.1气管 气管为后壁略平的圆筒形管道,成人长约11-13cm,主要由14-16个气管软骨作支架,其内覆粘膜,外盖结缔组织。气管软骨有缺口,对向后方,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封闭。气管上端平对第6颈椎体下缘与环状软骨相连,向下至第4、5胸椎体交界处(相当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为气管杈。

  2.4.2主支气管 主支气管为气管杈与肺门之间的管道,左、右各一。左主支气管长、细而较水平,其上方有主动脉弓跨过;右主支气管短、粗而较垂直。因此,异物容易落入右主支气管和右肺内。主支气管的构造与气管相似,只是软骨不够完整。

  3.肺

  肺 为呼吸系的重要器官,呈海绵状,由肺内的各级支气管、肺泡、血管及淋巴管等所组成,是气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小儿肺呈淡红色,以后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吸入空气中灰尘积尘于肺内,因此成人的肺可变为暗红色,老年人的肺为蓝黑色。吸烟人的肺,到老年可呈棕黑色。

  3.1肺的位置及形态

  肺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分为左肺和右肺。左肺因心脏偏左,较右肺窄而长;右肺因膈下有肝,较左肺宽而短。每个肺的表面被以胸膜,故平滑,湿润而有光泽。

  肺的形态略呈圆锥形,可分为一尖、一底、两面和三缘。肺尖钝圆,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所以在锁骨上方进针时,要避免损伤肺尖造成气胸。肺底略向上凹,贴膈。外侧面较凸隆,与胸廓前、后、外侧壁的肋和肋间肌接触。内侧面对向纵隔,此面中央为肺门,有主支气管、肺静脉、肺动脉、淋巴管及神经等出入,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成束,称为肺根。

  肺的前缘锐利,右肺前缘近于垂直,左肺前缘的下半有心切迹。肺的后缘钝圆,贴于脊柱的两侧。肺的下缘也较锐利,伸向膈与胸壁之间。

  左肺有一条由后上斜向前下方走行的斜裂(叶间裂),此裂深达肺门,将左肺分为上叶和下叶。右肺除有与左肺相应的斜裂外,尚有一水平裂(右肺副裂),它起自斜裂,水平向前。斜裂和水平裂将右肺分为上叶、中叶和下叶。

  4.胸膜和纵隔

  4.1胸膜

  4.1.1胸膜的配布 胸膜为被覆于胸廓内面及肺表面的浆膜,可分为脏、壁两层。脏胸膜被覆在肺的表面,与肺实质紧密结合,并伸入到左、右肺斜裂和右肺水平裂内;壁胸膜覆于胸廓各壁的内面。胸膜的脏、壁两层在肺根周围相互移行,围成完全封闭的胸膜腔。正常胸膜腔为负压,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两层胸膜的摩擦。

  4.1.2壁胸膜的分部 壁层胸膜按其所覆盖的部位可分为四部分。胸膜顶突出于胸廓上口,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呈圆顶状包被在肺尖的上方;肋胸膜被覆于胸廓内面,贴肋和肋间肌;膈胸膜为覆盖于膈上面的胸膜,与膈肌紧密相贴;纵隔胸膜被覆于纵隔的两侧。

  在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形成一个较大的间隙称为肋膈隐窝或称肋膈窦,左、右各一。由于肋膈隐窝为胸膜腔最低的部位,胸膜炎症的渗出液常积聚于此,所以该处为临床胸膜腔穿刺或引流的部位。

  4.1.3胸膜及肺的体表投影

  (1)肺的体表投影 两肺前缘的投影均起自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处的肺尖,向内下方斜行,经胸锁关节的后面至胸骨角之中点处左右则靠拢。右肺前缘由此几乎垂直下行,至第6胸肋关节处移行于右肺下缘;左肺前缘略直下行至第4胸肋关节水平,沿肺的心切迹向外下作弧形弯曲,至第6肋软骨中点处移行于左肺下缘。

  两肺下缘的投影大致相同,右侧起自第6胸肋关节,左侧起自第6肋骨中点。两侧均向外下行,在锁骨中线上与第6肋相交,在腋中线上与第8肋相交,在肩胛线上与第10肋相交,在接近脊柱时则平第10胸椎棘突。

  (2)胸膜的体表投影 两侧胸膜顶及胸膜前界的投影,与两肺尖和肺前缘的投影基本一致。两侧胸膜下界的投影,比两肺下缘的投影约低两个肋。右侧起自第6胸肋关节,左侧起自第6肋软骨,两侧均向外下行,在锁骨中线上与第8肋相交,在腋中线上与第10肋相交,在肩胛线上与第11肋相交,在接近脊柱时则平于第12胸椎棘突。

  4.2纵隔

  4.2.1纵隔的位置 纵隔是分隔左、右胸膜腔的间隔,呈矢状位,上窄下宽,而且显著偏左,这是由于心偏左的缘故。纵隔的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胸椎体,两侧界为纵隔胸膜,上界为胸廓上口,下界达膈。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动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要不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气体交换地有两处,一是 外界与呼吸器官如肺、腮的气体交换,称肺呼吸或腮呼吸(或外呼吸)。另一处由血液和组织液与机体组织、细胞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内呼吸)。

  呼吸器官的共同特点是壁薄,面积大,湿润,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进入呼吸器官的血管含静脉血,离开呼吸器官的血管含动脉血。

  低等水生动物无特殊呼吸器官,依靠水中气体的扩散和渗透进行气体交换。在较高等的水生动物体内腮成为主要呼吸器官。陆生无脊椎动物以气管或书肺交换气体。而陆生脊椎动物中肺成了唯一的气体交换器官。

  肺是一个内含大而潮湿的呼吸表面的腔,位于身体内部,受到体壁保护。哺乳类的呼吸系统除肺以外还有一套通气结构即呼吸道。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通过呼吸,机体从大气摄取新陈代谢所需要的O2,排出所产生的CO2,因此,呼吸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其它功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生理过程之一,一旦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止。

  在高等动物和人体,呼吸过程由三个相互衔接并且同进进行的环节来完成(图5-1):外呼吸或肺呼吸,包括肺通气(外界空气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或组织呼吸,即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有时也将细胞内的氧化过程包括在内。可见呼吸过程不仅依靠呼吸系统来完成,还需要血液循环系统的配合,这种协调配合,以及它们与机体代谢水平的相适应,又都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呼气时,正好相反,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在所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营养治疗是重要的治疗部分。营养不良可减弱呼吸肌强度,改变通气能力及损害免疫功能,引起肺功能的下降。营养状况的恢复能改善受损肺功能、可以提高疗效,当经口自然进食不足时,对有消化功能的病人来说,肠内营养比静脉更为常用。

  机理编辑编辑源代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营养治疗的一般原则同样适用于其他肺部疾病,狼嘴现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例,讨论呼吸系统疾病的营养支持治疗。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中,有25%的门诊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有50%的住院病人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有急性呼吸衰竭的COPD危重病人存在营养不良的比例高达60%。

  无论自主呼吸或机械通气的呼吸疾病病人,营养不良均损害呼吸肌功能、通气动力、肺防卫机制,最终削弱肺功能。营养不良引起呼吸肌,尤其是膈肌强度下降。降低膈肌强度的其他因素包括矿物质和电解质缺乏,如低磷、低镁或低钙血症。伴有营养不良的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在自主呼吸时,其呼吸强度和通气动力减弱,会引起咳嗽能力下降和肺不张,最后引起肺炎;在机械通气时,可致撤机延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预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营养不良是其中之一,当血清白蛋白低于2.6g/dl时,经常发生腹泻,加重营养不良,死亡率明显增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发生营养不良的机制:

  1、机体能量消耗增加;

  2、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

  3、机体分解代谢的增加;

  4、摄入减少;

  5、其他因素:如适应调节机制、抑郁、吸烟、缺乏营养知识。

  营养不良的类型:

  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消瘦型):总能量不足,内脏蛋白产生维持正常,体重下降。肿瘤病人。

  2、蛋白质营养不良(恶性营养不良):分解代谢应激及营养素摄取量不足,内脏蛋白消耗,ALB、前白蛋白降低、免疫功能受损,人体测量值正常,严重应激。

  3、混合型营养不良(长期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及由于高代谢应激导致饥饿状态的病人。

  营养支持的原则:

  1、当胃肠道有功能时,应采用肠内营养;

  2、给予充分的蛋白质较摄入热量的多少更为重要。

  营养支持的途径:

  1、完全肠外营养支持(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2、肠外营养支持(Parenteral Nutrition, PN)

  3、肠内营养支持(Enteral Nutrition,EN)

  4、混合性营养支持(PN+EN)

【呼吸系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