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古诗

时间:2022-04-26 16:54:24 传统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古诗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古诗 篇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古诗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下面浅谈四点: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

  3、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教育。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这些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体直观,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4、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内容,进行全面的教育。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王安石《梅花》一诗中的“凌寒独自开”歌颂了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的梅花,其实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元代画家王冕在《墨梅》中也写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仅写出了墨梅的高雅气质,而且反映了他的人品和贞操。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诗歌教学自身不仅是审美性的,还兼有伦理、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的思想感情,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古诗 篇2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熔铸了不计其数的脍炙人口的诗篇。许多诗文流传千古,哺育一代代人健康成长,学习古诗文,是提高文学素养,陶冶精神情操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阅读部分第11条、12条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就是教学古诗文应达到的标准。也就是说古诗文教学要达到“诵其文,通其意,明其理”。

  即教学要做到言文融合,而“言”“文”关系的处理问题向来是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易把握的。往往顾此失彼,或者比重失调,使得古诗文教学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怎样通过教学来达到这一标准呢?笔者总结课改以来的教学得失,认为首先要更新理念,确立师生的角色定位,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下面主要从三个环节谈古诗文教学课堂:

  一、抓诵读环节: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诚如宋代理学家所说“只要多诵读,遍数多,自然会琅琅上口,久久不忘。读的熟则不必解说,自晓其义也。”通过多读学生才能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因此,我在教读每篇诗文前提出朗读要求(注意停顿,划分节奏,语言语调重读等), 例如在《晏子故事》教学时,先给几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自学,了解大意。然后师生一起讨论原文该按怎样的节奏读。(晏子见楚王,楚王问:“齐/无人耶?”晏子对答:“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何为/无人?”楚王说:“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答:“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学生试读、读顺,在反复读中培养语感。

  二、抓疏言环节。

  即疏通文义,教师指导自学中让学生用“三看一查法”(即看课文,看注释,看探究练习,查工具书)叩开句意之门,让学生对疑难字句做上记号,学生讨论解决疑难。遇到没有出现的语法教师可以作为新知识点来讲授,如《狼》中的“一犬坐于前”的“犬”的用法。例如:《桃花源记》中的“无论魏晋”,“无论”古义为“更不用说”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无论”,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愚公移山》中的“智叟亡以应”中的“亡”是通假字,它通“无(wú)”,“没有”的意思。《童趣》中“鞭数十,驱之别院”中的“鞭”,古义是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抽打”的意思;《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是一个典型的倒装句式,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为“有何陋”。像这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词类活用现象,是一课中的重点知识,教师应告诉学生那个词在文中的理解,再将它与前面学过(或现代汉语)的用法加以比较,进而弄清它们的不同之处,掌握知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翻译,在翻译中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抓悟意环节。

  它既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封建社会,文人大都不便直抒胸臆,只好寄托在文章中,也就是韩愈先生所提倡的“文以载道”,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跨越时空的界限以文悟道呢?这就要求我们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去把握文本所寄托的内涵。因为文学作品是历史条件的产物,因此,指导的第一问题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有助学生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谈心。

  第二要引导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形象基础上进入意境,在从文章中找出能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在品味中引导学生真正明白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如《天净沙秋思》是流浪者的心曲;《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是美好生活的写照;《观沧海》是伟人博大胸怀的展示;《陋室铭》是世间隐士的言志;《桃花源记》是美好生活的向往。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古诗 篇3

  我国的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 作品内容丰富,作品手法多种多样,作品题材广泛,塑造的形象众多,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诗的国度。在这浩渺无际的诗的海洋中, 有着堪称璀璨明珠的诗作。 它记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表现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反映着中华民族斑斓多彩的生活。 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形势下,利用古诗歌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时机,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挖掘这座宝库中的精华,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在新形势下的任务。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面对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可以从古诗中撷取朵朵浪花对学生进行教育, 让每一个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受到熏陶。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历经几千年而不衰, 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在。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新时代的主旋律。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诗歌的主旋律。 南宋诗人陆游位卑不敢忘忧国,一生忧国忧民,不忘国家的统一,很多诗歌都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可以说首首感人至深,无不催人泪下,称得上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的真实写照。 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人在病危中,仍心系国家统一,不忘恢复中原,其爱国之心跃然纸上。 王昌龄以一曲《出塞》抒写爱国之情,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无不流露出其感人肺腑的家国之情。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 通过具体的语句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古人浓烈的爱国之情延续着我们民族的`血脉, 今天学习古人的作品,就是要学习古人的思想,学习古人的情操,学好本领,为将来建设祖国、报效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还要热爱家乡的教育。 家乡是每一个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 古人道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故乡的山水永远都会铭记在每个人的心里, 家乡的亲人是每一个人永远的牵挂。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借助明月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 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人依然借助明月,表现了自己的思乡情绪。 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吟咏,让学生在诗歌里留住乡愁,从小热爱自己的故土,热爱自己的亲人。

  二、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人的情感是丰富的。 爱情,友情与亲情贯穿着人类发展的历史, 成为诗歌吟咏的亘古不变的话题。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传递正确的伦理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 诗歌蕴藏着这方面丰富的题材, 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素材。 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兄弟之情让人感动不已, 这是每一个远离故土的人在重要节日思念亲人的自然表现, 其诗句至今让人们传唱不已。 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感情细腻,让人读后泪流满面。 李白的《赠汪伦》, 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 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雾霾天气的频频出现,让我们感到环境的日益恶化。 看看曾经秀美的河山,今天有的因为所谓的开发满目疮痍。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已经摆在每个人的面前,引导学生爱护自己生存的环境,让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有着重要意义。 古人的意识,古诗的描写让我们感到环境如此重要。 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幅壮丽的瀑布图何时在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 鸟语的情境如何回到我们的生活? 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自然和谐的美何时重现? 指导学生学会学好这些诗歌,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利用诗歌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 它有着其他文学形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对于诗歌,学生易学、易记,也便于诵读,有利于表达思想感情。 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 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古诗】相关文章: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11-07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08-26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文06-20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演讲03-14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05-17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7篇11-07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7篇)11-07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6篇08-26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6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