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之所得税知识

时间:2022-07-10 15:05:19 金融/投资/银行/保险/财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会计之所得税知识

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

会计之所得税知识

应纳税所得额与利润总额不是一个概念。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法的规定,对利润进行调整之后的应纳税利润,可以理解成税法上的利润,这样说来纳税调整就好理解了。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其中:

纳税调整增加额包括:

1、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这种情况税法上要确认收益,有收益就要交税,那么未来期间由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就要纳税调增。

2、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不允许扣减。比如福利费在会计中是可以在成本费用中扣除的,而税法上只能按照工资薪金总额的14%作为福利费扣除限额。成本费用是会减少税前会计利润的,那么未来期间由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就要纳税调增。

纳税调整减少额包括:

1、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确认为收益。比如国债利息收入在会计上作为收入反映到利润表中使税前会计利润增加,但税法上对于国债利息收入是免税的,那么未来期间由税前会计利润调整应纳税所得额时就要纳税调减。

2、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允许扣减。比如研究开发形成的研究开发费用,税法中规定该部分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其实也是按50%加计扣除的概念)。但在会计上这50%是不作为费用扣除的,那么在未来期间由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就要纳税调减。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所得税会计的核心问题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关键点在于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计税基础就是站在税法的角度看资产,资产的减少会形成费用或损失。

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按照会计准则该项资产可以作为费用或损失在以后列支的;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按税法规定该项资产可以作为费用或损失列支的,即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异属暂时性差异,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会计之所得税知识】相关文章:

数学知识点总结之菱形08-04

数学知识点总结之常量与变量06-07

初中语文知识之现代文阅读技巧09-27

鸿门宴知识点总结之虚词的用法03-18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03-22

农村会计基础知识08-04

数学知识点总结之频数分布直方图04-14

所得税自查报告04-05

三角函数公式表之半角公式知识总结06-01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之代数式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