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中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时间:2022-06-27 10:28:49 职业/专业/职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全面解析中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一、职业价值观的涵义、形成及影响因素

全面解析中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一)职业价值观的涵义

  1.职业价值观的定义。“职业价值观”一词源自国外,但国外很少用“occupational values(职业价值观)”这个词,而是基本上以workvalues(工作价值观)代替,国外学者常把workvalues既指已参加工作的人的职业价值观,也指学生的择业观。关于职业价值观,国内外学者研究颇多,且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学者们对于职业价值观定义的表述各不相同,但大多围绕如何进行评价和职业选择这一核心内容展开。

  国外学者对职业价值观的定义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基于工作结果的角度,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个体认为某种工作结果的重要性程度;二是从终极状态和信念的角度,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人们从某种职业中所能取得的终极状态(如高收人)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工作)的信念;三是从工作目标和报酬的角度出发,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指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它是更一般的个体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这三种对职业价值观的定义都限于在职人员的职业价值观,均未涵盖准职业群体(未参加工作的对象),如研究生、大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等的职业价值观。

  国内的许多学者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出发提出了各自操作性的定义,往往比较强调准职业群体的职业价值观。我们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在个人职业价值观上的直接反映,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判断;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它不但决定了人们的择业倾向,而且决定了人们的工作态度;它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变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职业经验和职业感受的结晶;它是属于个性倾向范畴的概念。"

  (二)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职业价值观的形成。目前关于职业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研究认为,每个人的职业价值观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形成和成熟的过程,其形成和发展需要经历幻想阶段(儿童期)、萌芽阶段(青少年期)、形成阶段(青少年晚期和成年前期)和成熟阶段(成年期)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又有着不同的特点。

  对于作为社会个体的人来说,儿童的思维水平和自我意识的分化程度仍处于低级水平,对职业没有明确的意识,他们对未来职业角色的幻想主要靠父母的职业类型、工作态度以及周围人群的职业态度和观念影响。青少年与儿童相比,其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各种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有了较深的认识,职业价值观开始萌芽。在青少年晚期和成年前期,人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同时自我意识也进一步分化,使他们能够对一些职业做出客观的分析,同时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等有了较深的认识和评价,对于自己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有了较为本质的认识,职业价值观初步形成。步人成年以后,人的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都已趋向成熟,对职业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能根据社会实践做出具体的职业选择,职业价值观已经开始成熟⑥。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以下简称中职生)已开始走向生活的前台,逐步参与到如何就业等人生大事的决定中,随着身体和心智的不断成熟,以及对生活支配强度的加大,沉睡在心底的主体意识被唤醒,他们逐渐摆脱生活上的过分依赖和思想上的盲目服从,开始认识到作为一个个体的人,职业价值观初步形成。

  当代中职生职业价值观由强至弱的等级次序是同事关系、成就感、智力刺激、经济报酬、生活方式、创造性、安全感、利他主义、声望、工作环境、监督关系、独立性、美感、变动性、管理。不同性别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有所不同,男生最重视的职业价值依次是:智力刺激、同事关系、成就感、经济报酬等;最不注重的职业价值依次是工作环境、变动性、美感、管理等。女生较注重同事关系、成就感、智力刺激、安全感等,而对声望、独立性、变动性、管理等不大注重。不同年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有所不同,一、二年级学生较重视同事关系、智力刺激、成就感、生活方式,三年级学生较注重同事关系、智力刺激、成就感、经济报酬。显示出了明显的城乡家庭背景的差异,来自城镇家庭的学生排列在前4位的职业价值是智力刺激、同事关系、成就感、生活方式;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最注重的4种职业价值是同事关系、成就感、经济报酬、智力刺激⑦。"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它不只是受教育者获取生存技能的途径,更应成为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受教育者不只是被开发的对象和增加财富的工具,更要成为发展的中心和终极目标。因此,无论从人才培养还是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中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在职业教育中都处于中心地位。调查也发现,针对用人市场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要求,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非常必要,而且学校在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方面是大有可为的⑧。

  职业价值观教育应本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通过实施课堂教学、活动课程、专业渗透和训练等,采用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及建构主义学习等各种方式予以实施。

  1.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课程结构。联合国教科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中心(UNEVOC)出版的《学会做事一在全球化中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以下简称《学会做事》)一书提出的“核心价值观问题”课程结构比较科学可行。它不但以人为本,摒弃了学科本位,使学习者建立在生活和学习领域中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价值观,而且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性,作为原型课程,给出了完整的课程解决方案、目标、程序和必要的资源,也给教师留下更大的取舍与创造的空间。

  2.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教学内容。本着借鉴和整合的原则,一方面从《学会做事》一书中选择侧重工作领域的价值观(即职业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和关系基本素质的基础性层面的价值观(主要涉及尊重与责任层面)作为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部分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融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主流价值观,增加与学生、生活、职业贴近的典型案例,渗人先进典型人物、劳动模范的理想与价值观,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

  3.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方法。价值观评价的实现关键在于情感层面的体验,体验式学习是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创设可以激活或诱发学生体验的情境和一系列体验活动,引导学生逐步进人学习情境,面对价值冲突,促进反思性表达。

  (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新的增长点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已经比较深人,成果也比较丰富,但我们还是发现,有些问题研究得还不是十分透彻,甚至还不曾研究,尤其是目前实施“2十1"(三年制专业学生前两年在职业学校学习、第三年在企业顶岗实习)教学模式背景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1.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实施阶段的对应问题。简单地说,就是针对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应分别实施哪些内容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2.第三年学生进人相关企业顶岗实习期间,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方式、方法与途径问题。研究第三年学生已经不在学校而到了企业,但学生仍然没有毕业,还是学校的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如何得以落实。

  3.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到企业技术工人顺利过渡过程中,职业价值观起到怎样的作用的问题。

【全面解析中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相关文章:

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写法解析06-29

六种新型职业的全面解析06-28

探讨中职生的职业准备教育06-27

职业分析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解析06-28

学前教育职业价值观10-28

全面解读高等职业教育06-28

全面解析面试过程07-12

关于显卡知识的全面解析07-02

关于加拿大文科生的就业前景全面解析06-28

解析师范生职业情感的培养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