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科中国地理《青藏地区》说课设计

时间:2022-06-21 19:59:57 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二文科中国地理《青藏地区》说课设计

  一、高考考纲要求及教学内容分析

高二文科中国地理《青藏地区》说课设计

  1.考纲要求及其分析:

  20**年全国普通高考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之一包括:“《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其主体部分就是区域地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中提出:“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因此在高考复习备考中,就可以选取差异明显的中国三大自然区域作为学习案例,尤其是地理环境独特性极其明显的青藏地区,更能体现高考考纲和新课标的能力要求。

  区域地理强调“人地关系”的研究,要求不仅要揭示自然环境本身的特点,而且要考虑到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

  2.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1)《青藏地区》的学习,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如中国地形、气候、水文、自然资源、工农业生产、交通等的复习、巩固,又是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进一步迁移,而且还将为高考一轮复习必修2中的区位原理的学习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本课时教学内容在高考复习的知识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青藏地区独特地理环境的形成,更能体现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性特点。所以青藏地区可以作为认识区域差异的案例来分析。

  3.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运用各类图表分析说明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并能综合的分析主要自然资源、农牧业生产的优势与制约性因素、交通建设与城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

  过程与方法:

  (1)教学模式:提出问题—自学探究—发现联系—形成结构;教法特点是:问题中心,自主探究,重在发现,发展能力

  (2)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掌握青藏地区的“高寒”环境特征的形成;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该区域内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通过学习进一步学会认识和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3)运用图像观察法、探究法、练习法,培养地理空间定位、描述、概括、分析地理现象(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青藏地区,认识到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树立辩证思想,获得正确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地理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4、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探究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能丰富但年平均气温低的原因; 其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的原因

  二、教法分析

  1.教学模式:提出问题—自学探究—发现联系—形成结构。

  2.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掌握青藏地区的“高寒”环境特征

  3.运用图像观察法、探究法、练习法,培养地理空间定位、描述、概括、分析 地理现象(事物)的能力。

  三、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学生基本了解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思路,也具备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基本能力,如区域定位能力、描述能力、一般的综合分析能力。但对于新情境下的区域,知识的迁移和分析探究能力都不够准确、全面和熟练。

  2. 学习本节课的基本流程是:读图分析→发现联系→形成结构→掌握思维方法。四、教学程序:

  教学流程

  教学内 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课

  问题情境一:

  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同时展示一组青藏高原的景观图片,思索歌曲音调的特点及其原因(高亢的旋律与高原地区稀薄空气的关系)

  在思考中进入新的学习领域,产生了学习的动机。

  通过歌声、图片直观感知青藏地区的环境特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读图掌握青藏地区的 位置、范围、 地形特点

  问题情境二:

  读图“中国三大自然区图”、“青藏地区的政区图”、“中国地形图”等,学生描述:本区的位置、范围,以及地形特点及其主要内外力作用(地壳运动和冰川、流水作用)

  在教师引导下自主的思考,学会区域地理环境位置、范围及地形的描述方法,以及读图分析地形特征的能力。

  1.培养地图的空间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

  青藏地区高寒环境特点的形成 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问题情境三:

  1.读示意图“青藏高原海拔高的独特地形特点,使区域内其他环境要素也形成了独特的特点”,感知地形在环境形成中的主导作用。

  2.读相关气候图表材料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地势高对气候资源(光照、热量、降水量、日温差与年温差)的影响。

  问题情境四:

  1.结合相关几幅图表材料,学生分四大组分别承担四个案例的探究:①青藏地区农林牧业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②评价青藏地区农林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③说明青藏地区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④说明青藏地区城镇分布和交通运输的特点及其原因

  2.先由四大组组长汇总、筛选出本组的探究结果,然后借助实物展示台分别展示各组讨论的成果。最后接受教师和全班学生的批改、评分。

  1.通过阅读相关图表材料,训练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并说明地势高对气候资源各方面的影响。最终理解地形在青藏地区独特环境形成中的主导作用。

  2.四大组学生分别探究相关案例,然后由各组组长汇总、筛选出本组的探究结果,最后借助实物展示台分别展示各组讨论的成果。

  3. 依据各案例标注的赋分细则,教师与全班学生当场批改各组的讨论结果。

  1.训练和培养学生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必须具有的读图描述能力、说明地理事物形成原因的空间联想、分析能力。

  2.分组探究可充分调动学生表现欲,强化集体荣誉感

  3.最终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法。

  四、认识青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问题情境五:阅读材料“青藏铁路修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探讨青藏地区经济发展方向

  回忆与巩固青藏地区的区域特点及其形成,思考脆弱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

  进一步强化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