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系统领导人的讲话稿

时间:2020-09-16 18:35:37 讲话稿 我要投稿

医务系统领导人的讲话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医务系统领导人的讲话稿

  我叫xx,是xx市人民医院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我汇报的题目是《百分之一的希望,百分之百的努力》。

  大家知道,ICU的病人,都是在死亡线上徘徊危重患者。我作为一名ICU医生,面对病人的生命相托,甚感责任重大,哪怕是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因为,珍爱生命,是医生的天职。

  我还清楚记得2000年1月的一个夜晚,我第一次在ICU独立值班,一名在白天病情相当稳定的病人,突然在半夜发生病情变化,出现呼吸困难,发绀。面对病人突如其来的变化,毫无经验的我顿时手足无措,马上向饶惠清主任求助。饶主任从家里赶来后,迅速为病人进行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辅助呼吸。只有短短十分钟,病人就化险为夷。

  看着主任布满血丝的双眼,看着刚刚脱离险情的病人,我深感不安和自责,顿时感悟,作为一名ICU医生,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治病救人的过硬本领。由此,我诚心向科室的前辈学习,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参加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努力撰写科研论文,发表了近10篇国家级论文。通过学习和实践,如今的我,已经能较好地掌握复杂的重症急救技术,看着一个个生命垂危的患者,在我们的努力下,顺利地渡过危险期,安全返回普通病房时,我感受到做医生的.满足和骄傲。

  时间就是生命,一眨眼的瞬间,病人就可能是生死两重天。ICU的医务人员,都是与时间赛跑的勇士,必须当机立断,分秒必争,只有这样,许多不可能,才能变成可能。

  2002年5月14日下午17:30,一位心脏病患者通过急诊转送我科。此时此刻的病人已经陷入深度昏迷,呼吸也停了,心跳只有微弱的每分钟10次,血压根本无法测出。经过半个小时连续的紧急心肺复苏抢救,病人的症状仍然没能缓解,心电图变成了一条直线。

  当我把情况告诉病人家属时候,头发已经花白的患者父母,当即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医生,求求你,救救他,我们家只有他一个子女呀!”望着白发苍苍的老人,抚摸着他们厚厚老茧的手,我的心立刻揪了起来,是呀,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白发人送黑发人更悲苍的呢?

  不能放弃,决不放弃!我立即冲回ICU,与同事们一起投入抢救。

  ICU里的时钟不听话地一格一格滑动,可病人的病情还没有转机。坚持,坚持,再坚持!起搏器一次又一次重复启动,药物一次又一次注射到病人血管……,奇迹终于出现了,已经足足停止了110分钟的心脏,慢慢地回复跳动。我和同事们居然忘记不能喧哗的禁令,高声欢呼起来。又一个生命在我们的手中延续了。

  ICU实行全封闭式管理,病人家属不能进入病区,有些人说我们ICU里的病人是“全托”。从监护方案的制定,到24小时不间断的护理;从观察病情的每一个细小变化,到饮食起居那不寻常的料理,真不是“辛苦”两字就能概括得了。

  一位外地来的老人,因车祸入住ICU,下身完全瘫痪。刚来时,他的情绪很不稳定,一句话不说,常常趁我们不注意拔掉针头和尿管。我理解老人的孤独与恐惧,特意交代大家用普通话跟他交流,让他没有在异乡的感觉,同时,随时帮他多清洗下半身,让他免遭大小便失禁时的尴尬。慢慢地老人开始说话了,主动配合我们的治疗。我也常抽时间到他床边,给他放喜欢听的音乐,读当天的报纸新闻,听他说自己的心事。十多天后,当他的双腿恢复知觉时,老人拉着我们的手泪流满面地笑了。

  这个案例启发了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护理项目。对那些气管插管不能说话的病人,我们制作了沟通卡,病人只要示意相应的卡片,我们就知道他们是饿了、渴了、或者是哪里不舒服;对一些小朋友病友,我们借助视频和对讲机,让他们能感受到来自ICU外的爸爸妈妈的关爱。

  ICU的医务人员,常年在高强度、高压力、高要求的环境中工作,需要具有甘于付出、无私奉献的精神。

  2003年,已是大龄青年的我,在家人多次催促下,走进了结婚礼堂。当时正是抗击非典的最关键时刻,科室的工作非常忙。婚后第三天,我就在丈夫的支持下,回到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后来,丈夫还不时地开玩笑:“你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蜜月,那是在病房里,与病友一起渡过的。”

  由于工作原因,婚后多年我们都没有要孩子。2006年,我终于成为一位准妈妈了。但是,我放不下我的病人,忍受着怀孕后的强烈反应,忙碌在病区,伴随着呼吸机的清脆气流声,坚持在病人旁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因为过度劳累,当年11月3日我流产了。我非常内疚,对不起多年等待当爸爸的丈夫,更对不起尚未谋面的孩子。当丈夫帮我擦拭哭肿的双眼时,我又一次躲在丈夫的怀里失声痛哭起来。但是,我不后悔当一名ICU医生,因为,他是挽救患者生命最后一道防线,有什么比看到一个个病人转危为安更加欣慰呢?

  我们ICU是一个团结奋进的科室,在xx主任领带下,努力打造生命至上的科室文化。2008年,我们以优质服务、岗位成才、文明从业为目标,开展了创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活动。白天,大家忙碌着临床工作;到午餐时,我们一边吃着盒饭,一边讨论创建的细节;晚上回到家里,我们利用科室QQ群继续商讨。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经常熬到凌晨两三点仍不知疲倦。创意越来越多,爱心卡、心愿树、心灵处方、文化长廊等一些更人性化的服务措施被广泛采用。作为主汇报手,我登上了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答辩会的舞台,我们终于不负众望,以第一名的成绩夺取桂冠。

  在ICU工作已经十二年了,这十二年里,我们把抢救病人的百分之一的希望,转化为百分之百的努力,一个个生命在我们手中延续。我收获了病人重生后的喜悦,收获了团队凝聚的力量,收获了珍爱生命的神圣的真谛。值!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