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一次方程课后反思

时间:2022-06-22 04:13:19 语文 我要投稿

二元一次方程课后反思

  在学校组织的“每人一节汇报课”教研活动中,我听了本组每位教师的课,也参加了评课活动。在相互交流与探讨中,我学到了许多值得肯定的经验,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二元一次方程课后反思

  一、让学生感觉数学的应用性

  数学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可以说,在每一个行业,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用到数学。因此,只有在教学时进行必要的现实联系,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上来,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他们认为这是一门十分有用的学科,这样他们才能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来学习数学。某位教师在上《二元一次方程》这一章节时,她并不是直接教授课本上的内容,而是先抛给学生一个“分钢笔”的问题。她告诉学生,办公室的几位老师一起买了一袋钢笔,钢笔总数是多少不知道,但是如果每个老师分3支笔,那就多出2支;如果每个老师分4支,又还差3支。然后要求学生帮助老师算出一共有多少支钢笔,又有多少个老师。由于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所以对于解决问题的热情都很高涨,但是他们事先都没有接触过“二元一次方程”,所以一个个无不是困难重重。因此,这个老师就十分自然得引入了《二元一次方程》这一章节的课程内容,通过列举二元一次方程解决了“分钢笔”的问题。而在这位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们也都听得很认真。 因此,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紧密的联系起来,无疑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应用能力的提升又会更加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动手实践,让学生能体验数学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变抽象为具体,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实现有效学习。让学生在亲历中获得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中,多数老师都会采用演示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但还是老师讲的多,动得多,往往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而一位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先是指导学生画出一个底20厘米,高10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用剪刀剪下。然后提出能否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换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接着是学生的小组合作与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只是适时的点拨、引导、合作,没有太多的示范和言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就发现每人手中拿的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他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但能拼成相同的长方形,对知识有了深层的感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因此,在数学的学习活动中,老师应当转变角色,赋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动手操作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民主平等、信任、宽容的氛围中探索新知、树立信心,感受数学的魅力,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三、关注个体差异,增强学生学数学的信心

  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和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的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的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努力改正、争取进步,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例如:在教授解方程组:①x+=7②3x+=17,大部分学生把两个方程相减先消去,有一位同学却想出先把第二个方程变化为2x+(x+)=17,再由第一个方程x+=7代入得2x+7=17。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当学生在学习上哪怕是点滴进步也要给予热情鼓励。不同的学生表达语言不同,不管是否加以严密,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加以引导,逐步严密化。让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探究成果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自己学习的热情,享受数学学习的“成功乐趣”。 关注差异,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思考,并结合自己的特色和学校学生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元一次方程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课后反思07-08

课后反思07-03

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总结06-26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06-05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06-1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设计实录06-29

《二元一次方程组》板书设计06-21

《春笋》课后反思06-22

《春晓》的课后反思06-22

《比的应用》的课后反思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