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课学习心得

时间:2020-09-06 18:34:44 哲学 我要投稿

语言哲学课学习心得

  第一学期笔者选修了 赵教授的语言哲学课,这门课程在笔者看来对语言学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恰好这学期有幸选修赵教授所讲的这门课。虽然只上了一学期语言哲学课,但笔者觉得从中受益匪浅,无论是此课本身还是赵教授其人都给笔者很大的心智启迪。笔者想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感悟:

语言哲学课学习心得

  1.赵教授在第一次课上从语言的奥秘及语言学与哲学的关系开篇。语言学与哲学是密不可分的,当思考语言的起源与作用时,不可避免地涉及人类自身乃至宇宙的起源等哲学问题。只有了解了相关的哲学问题,我们才有可能比较透彻地理解语言学的各种理论,赵教授也明确给我们点出语言学的研究归根结蒂还要回归哲学,这也是学科本质及属性使然。语言与世界的关系向来是人类思想的枢纽,这既是哲学的也是语言的,同时也是语言学的。以上所讲是笔者明确领会学习语言哲学这门课之必要。

  2.从第一次课上赵教授就给我们列出了A=A A=-A的式子,而且该问题一直贯穿了我们这门课的始终。比如,以“爸爸永远是爸爸”这句话为例,我的爸爸对于我来讲是爸爸,但对于我的爷爷来说他就是儿子。这使我们知道对于世间万物我们都需要辩证的看待,尽可能多角度的思考问题——这不仅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态度,而且对与作研究也很重要。貌似简单的式子却涵盖了人类与世界关系的巨大奥秘。赵教授也明确告诉我们对此问题把握好的话,许多语言的相关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从笔者最初对此问题的轻视(这也是笔者学识浅薄之处),到对此问题的重视与认真思考这个过程不由使笔者想到赵教授课上给我们讲授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以上的智慧之语也冼练了笔者的头脑。

  3.赵教授的正式第一讲首先引入了Sophia,希腊语即“智慧”,而哲学就是智慧之学。赵教授讲到语言的哲学研究是从“essence”开始的, 可以来探讨一下“essence”的构词:“esse”是“be”的意思,“essence”就是“being”, 意为本质、存在。西方的哲学家认为:语言表征了存在,或着说语言就是存在的家园。在东方的中国,老子的“道体论”就是语言的本体论。在老子看来,“道”为世界之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老子曾把“道”比作一种器官,他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道德经》第六章); 而在“《圣经》中 “道”英文为就是“Word”,本义是男性生殖器,是生命力的象征,是创造世界万物的力量。《约翰福音》在开头讲到的:“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万物是藉着他造的”(‘他’指前文的‘道’), 这与《道德经》中的“道是世界的本源”的理念不谋而合;而“道”在希腊语圣经中,就是Logos。万物又可以统归为一物,即 “逻各斯”(Logos)。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最早使用了这个概念,虽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未使用逻格斯这个概念,但是古希腊哲学中潜藏的认为宇宙万物混乱的外表下有一个理性的秩序、有个必然的规则和本质的观念却和逻格斯概念是潜在相通的。古希腊的“逻各斯”本义表舌头,指代语言,逻辑,所包含的意思也与“道”不谋而合。对于这方面的学习也让笔者更加沉迷于语言隐藏的的'巨大奥秘,也初步体会了探索语言智慧的无穷乐趣。笔者也不禁沉思:很久以前的东西方,为什么在思考以上问题的时候能有相通之处呢?

  4.在聆听了赵教授Lecture 2的人择原理的讲解后,感悟也颇多。首先关于人择原理的概念笔者结合赵教授的讲解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因为内容较多这里不多做赘述,就简略概括来说,人择原理可以释义作:“我们看到的宇宙之所以这个样子,乃是因为我们的存在。”这进而又联系到表征存在的人类语言。笔者结合赵教授的讲解也进行了思考:人类语言到底是先验的还是经验性的?是结构的还是功能的?是层级投射的还是的线形序列的?是递归的,还是封闭的?从《易经 系辞上》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和“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人与义。”(说卦)等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二元互斥的世界,用式子表示为:“Either A or B”。开始笔者感觉不少事物符合“Both A and B”。比如赵教授给我们提到的西红柿、两性人和驴子的例子。西红柿(笔者原来一直以为西红柿只是蔬菜不是水果,这也不由得使笔者考虑以前认为想当然的事物不一定就是那样)是蔬菜和水果,这难道不是符合A和B吗?还有两性人难道不是既是男人又是女人吗?还有驴子,因为是马和骡子的结晶,又该怎么解释呢?听完赵教授的讲解后,对以上问题便觉得豁然开朗了。“Both A and B”不是本体论的问题,只不过是人或物所具有的一个特征,或者说一种功能。西红柿还是西红柿,既是蔬菜又是水果并没有否定其中任何一种所指。事物还是要是其所是,分其所分。

  5.关于赵教授学术论文的阅读感悟。笔者除了课上及每周四学坛受益于赵教授之外,也经常阅读赵教授的著作及论文等。除了阅读赵教授向我们推荐的《道德经》等书,笔者也认真阅读了赵教授的不少论文及网上学坛思辨之语,如:构式语法的理论取向与局限。通过对学坛的关注也让笔者明白许多以前模棱两可的东西。譬如对于词位这个概念的理解,赵教授就给的非常明白、易懂:词位即义项(acceptance)一个词可以包括多个词位,一个词位可以有多个形式。 “吃饭”中的吃是一个词位,“吃软不吃硬”中的“吃”是另一个词位, “吃了”、“吃过”可以看作“吃”的屈折变化,为“吃”的不同形式。以前笔者觉得很容易搞混的词位、词等的概念经过赵教授的点拨发现竟然不再混淆了。

  除了对赵教授的语言哲学课感兴趣之外,笔者也阅读了赵教授的翻译类型问题的的归结、语义合成原则的有效性——论Taylor证伪的证伪、评构式语法的理论取向与局限等文章。赵教授的文章不仅帮助了笔者来了解当今学术的最新问题,而且赵教授思辨力极强的语言成为笔者乃至我们所有学生做学术研究的的非常好的榜样。

  6.赵教授本人不仅博学睿智、才思敏捷,而且工作严谨而负责。一学期的语言哲学课使笔者深刻领会到赵教授渊博的知识和极高的文化涵养,而且赵教授非常善于思辨,这方面也使笔者受益匪浅——对于问题要辩证的看待,不是急于寻求答案,而是知其所以然。还有每周四晚上的赵教授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创办的川外学坛,它不仅使笔者而且使我们大家从中大获收益,笔者除遇特殊事情一般均无一遗漏的去聆听。笔者觉得从赵教授身上学到的不仅有直接的知识,还有做研究的方法,要批判性的看问题——这对于我们这些研究生是至关重要的, 之前笔者觉得自己一直以来养成的习惯都是一味的苟同:无论是对书还是对人,经常觉得书中或人说的很有道理,而自己则思考的少。听了赵教授的讲课后才明白自己要多思考、要有自己的观点、要善于批判;还有做人方面,赵教授对笔者的影响也很大。赵教授不仅学识渊博、勤于思考、成果丰硕,而且在学术上的严谨也对笔者产生很大影响,他对于所有的学生都非常耐心,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业余时间创办学坛,提供给学生们一个非常好的学术交流、提高的平台。大学的教授能对学生这样无私付出在当今社会真的是很难能可贵。笔者也很珍惜有这样的机会学习、提高。

  参考文献:

  司马哲编著. 道德经(老子原著)[M]. 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

  赵彦春. 语言的哲学批判[M]. 重庆: 重庆出版社,2004.

  赵彦春. 翻译类型问题的归结[J]. 天津外国语学院院报,2005.

  赵彦春. 翻译学归结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赵彦春. 语义合成原则的有效性[J]. 外国语.,2008.

  赵彦春. 评构式语法的理论取向与局限[J]. 中国外语.,2008.

【语言哲学课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语言哲学学习心得12-02

哈佛中国哲学课读后感12-18

一堂哲学课校园故事09-30

历史课学习心得11-10

京瓷哲学个人学习心得体会12-14

关于微课制作学习心得07-29

零售哲学学习心得体会12-13

《醒来了》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说课评课12-18

大班语言活动评课稿 量词歌11-04

《上10堂说故事的哲学课》读后感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