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课后反思

时间:2020-08-28 13:02:43 语文 我要投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课后反思

  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每位老师在备课时都会考虑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引导老师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的重难点。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老师们往往习惯于“我认为”的思维方式,是站在自己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选择所谓的“重点知识”与“主要方法”。这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原有的设计常常不能完全实现。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课后反思

  本次《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是借班授课,对学情的了解不多,所以我试图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入手,从学生的角度确定“学习的起点”。课前我请学生们在认真预习的基础上提出有关该词的几个问题,并鼓励学生自己来回答这些疑问。在回收的质疑条中,学生们提出了很多重要且有趣的问题,其中的三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成为了支撑起整个教学设计的基石。

  问题一:“念奴”是谁?

  这是一位学生提出的看似有些古怪的问题。当我将其作为整堂课的第一个问题展现在PPT上时,引发了教室中的一片小声议论。学生们七嘴八舌,有人帮忙解答,说这是“词牌名”,也有人嘲笑提问者连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懂。

  面对这种反馈,我一方面因势利导,邀请学生对词牌等文学常识做了回顾。另一方面,我特别对“念奴”这个词的意思做了认真解说,并鼓励了提问的学生,感谢他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能有勇气大胆发问。最后我还号召全班同学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一起勇于质疑,分享智慧。

  这个小小的环节,虽谈不上精彩,但在很短的时间内复习了知识,激发了兴趣,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层次的学生,面对各种水平的问题。此时不妨常常想起那句名言“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我们理应认识到,学生对所有问题的理解都是基于自身的真实基础,这就是我们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尊重的学情。

  最简单的问题,也是问题。换个角度去审视,换种方法去使用,也许还是个好问题。

  问题二:怎样赏析上阕的景物描写?

  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很少涉及该词上阕与景物描写有关的内容。是学生对此真的没有疑问吗?不是。根据以往教学的经验,恰恰是因为学生都知道这几句词写得好,是豪放词的代表名句,却无法赏析出其中的妙处,所以只能给它戴个“豪放”的帽子,然后匆匆掠过。这类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既需要老师对教材内容有着细致的分析,也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着清楚的了解。为了给学生更科学的引导,在该环节设计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大江东去一句为什么会成为传颂千古的名句?”虽然学生一开始仍只能用“豪放”这类的空泛字眼来回答,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逐渐能够抓住“大”等关键字,体会出语言所具有的磅礴气势。再将“江”和“人”两个字联系起来,启发他们用“淘”字去碰撞,学生们就能自然地挖掘出其中“从具体有形的长江转到抽象无形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杰出人物的歌颂”这一妙处了。

  第二个问题是赏析“乱石穿空”等几句词的妙处。此处我先举了几个例子,将“乱”替换为“巨”,将“穿”替换为“横”,将“雪”替换为“浪”等等。老师的示例成为了阶梯,学生迅速发现了“乱”、“穿”等词背后所蕴含的险怪、峭拔、壮阔之美。

  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研究,促使我牢记一条原则,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必须同时基于对教材的钻研和对学生情况的了解。高效的备课,不能仅仅基于老师本人的个体经验,也不能被看似“没问题”的学生反馈误导,一定要学会“于无声处听惊雷”,一定要坚持用“双桨”来划船。

  问题三:为什么会想到周瑜?

  纵览学生们的提问,最常见的问题是下阕中苏轼“为什么会想到周瑜?”最常见的答案为“周瑜是英雄”,“与苏轼形成对比”。学生的解读方向是正确的,但同时也是比较粗放,不全面的。针对这个问题,我在设计教学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对比苏轼和周瑜这两个人。大量学生在这个环节参与了学习小组的讨论交流,当“对比”这个模糊的术语变为了对二者年龄、生活、外貌、职位、际遇、情感基调的具体研究探讨时,苏轼这个人物心底的情感波澜也就激荡在学生的心头了。

  在这个教学环节,还增设了两个小问题,一个是“小乔初嫁了”一句中为什么是“初”而不是“出”;另一个是“周瑜为什么抢了诸葛亮的羽扇纶巾”。这两个问题让原本严肃的有关“生活”、“外貌”等方面的探讨变得更活泼了,激发了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

  学生们都关注的问题,一定是学习的重难点。但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却会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会明显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将大问题细化,将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将直接告知变为共同探究,会让师生站在学习的起点,一起踏上有趣的探索之路。

  反思此次的教学,从学生的“问题”中发现了很多有意义有意思的内容,也从自己的教学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有关诗词朗诵的指导还处于低效机械的层面,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还不够准确等等。期待自己能坚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研究学情,积累经验,不断反思,和学生一起收获更多的知识与能力。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海燕课后反思12-16

长城课后反思01-08

《周长》课后反思 01-05

《草》课后反思12-20

《人生》课后反思10-15

《散步》课后反思11-12

教案课后反思10-26

《背影》课后反思08-27

《海燕》课后反思08-03

《白杨》课后反思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