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幸福感是个人化的体验作文

时间:2022-06-23 19:18:05 职业/专业/职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职业幸福感是个人化的体验作文

  群里面一个老师发出了这样一个公告:

职业幸福感是个人化的体验作文

  各位老师,我想做个账单调查,请大家帮忙啊。

  1.学校给了你什么?

  2.我给了学校什么?

  3.我给了我什么?

  并说目的在于“主要想对比一下,教师对学校的期盼度、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幸福感、教师对个人目前发展情况的满意度。

  做个调查是好事,做学问做研究也是好事。可是对这个问题我却有点自己的看法。学校给老师的难道只有一张账单么?这样来讲,对学校太不公平了。

  这个观点的立场就是偏颇的,是先入为主的,调查就不会起到客观作用。

  正如宁波仁爱中学的刘波老师所说:“给了你一个饭碗,一个做事的平台,一个成长的空间。”这不只是一个账单所能说清楚的。

  有老师说学校给老师就是按月发饷没有别的。真的是这样么?就好像我们教过的一篇课文《一份账单》一个意思,学校给你办公室、办公桌、办公用品,还有水电暖等。且不说其他方面的,就这些鸡毛蒜皮能算清么?可是,很多人却并不可能这样看的,这些怎么是学校给的呢?到哪里不都一样要有的么?所以,这个问题,就是一个没有界定的东西。

  还有的老师说“学校给老师的只有少得可怜的工钱;教师给学校的是青春与生命”。这代表的是许多人的观点,可是,学校也一样给了你无数颗幼小而天真的生命啊?他们的未来代表的是无数个家庭的未来,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些,和我们自己的未来,你误人子弟一个,就是莫大的罪过了。

  可是,问题能这样比较么?

  刘波老师点出说:“你完全可以不选择这么杯具的工作呀,没人拿枪逼着你呀。”是的,这是一种自由的选择,另一位老师说“学校和教师在关系是管理和被管理在关系”,这只是一种关系,所以,我们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看问题,人为的把二者对立起来看问题,就有可能有失偏颇。

  作为学校,给我们的,我们是否能够明确到,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学校和领导有没有一个比较?领导是否能完全代表学校?对老师的关心和培养等无形的东西算不算?老师们有些问题未必能理解学校的做法,这些怎么算?领导的情感投入是不是算学校的情感投入?

  就像我们从同事身上学习到的东西和与学生之间收获的东西,算不算学校给的?面对孩子多少年以后对你自己所作出的回报,算不算是学校给你的?也许你会说,这是我自己挣的。是啊,你从谁那里挣来的呢?换个角度去想问题,如果根本没有人给你回报,你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态?这些是不是应该想一想,究竟为什么会没有人回报的问题呢?

  不这样考虑问题,就无所谓去谈职业幸福感。反过来说,这些无形的东西对一个人来讲,比物质的更重要。

  而我们给学校具体做了哪些呢?上课,改作业,除此还有什么大事么?把劳动也算上,交总结。如果只把物质的堆在一起比较,学校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给的真不少。

  但是,我们要从更多的是无形的角度比较。

  可是,这些东西有标尺么?无从比较的东西,就不会比较出客观的内容,只有先入为主的自我臆想。

  这位提问题的老师解释说:“我主要就像通过三个问题的思考,对比,与老师分享一种客观看待学校在教师成长中的角色,看待老师在学校中的职责等,看待个人的心态选择。之所以说是账单,是包含所有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恐怕很多人不会这样考虑的。有幸福感的和缺少幸福感的人比例是悬殊的,根本没有比较的价值。任何一个单位,有幸福感的人少得很,更多的人并不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这个比例和整个社会的幸福感比例一样的。这种比较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比例失衡。

  这位老师又谈到:“我们在这种生存状态下,是关注那棵弯着的树,还是关注满树的硕果,还是关注到树下那荡秋千孩子的梦想?每一种选择都是一种生活的心态。但这样起码让老师们觉得选择幸福是主要的。那我也希望我身边的人,选择幸福地生活的人更多。”

  正如这位老师所说,这是一种生活的心态,是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是比较得来的结论。每个人对幸福的概念和体验是不同的。所以,幸福感是不会因为某些人的观点而改变的,更强求不得,这取决于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幸福感是个人化的。

【职业幸福感是个人化的体验作文】相关文章:

体验职业作文10-05

(精选)体验职业作文12-05

职业的幸福感06-28

难忘的职业体验作文07-01

(集合)体验职业作文10-07

【优】体验职业作文10-18

体验职业作文(必备)10-29

(精华)体验职业作文10-23

职业体验优秀作文07-03

职业体验之旅作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