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艺工结合新思维、新形式探讨论文

时间:2022-06-21 04:54:03 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工业设计艺工结合新思维、新形式探讨论文

  工业设计是集创新、创造、工艺、科技实现为一体的学科领域,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意识形态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工业设计的发展情况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以及该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若注重对人才创造力的培养,少一些教条主义的照抄照搬,该国家方能走在世界前列。新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已经容不下保守思想的禁锢和教条主义的束缚,需要我们开拓思想,挣脱羁绊,放宽视野,奋起直追。那么,工业设计专业教育需要打开新的思路,将这种以“艺工结合”为教育宗旨的学科更好地贯彻于具有中国国情的设计教育理念当中,从而以新的形式走出一条中国设计之路。

工业设计艺工结合新思维、新形式探讨论文

  一、我国传统工业设计教育模式的弊端

  20世纪80年代,工业设计之风吹到我们中国,在还没有搞清工业设计的教学宗旨之前,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开设该专业,几乎所有的教学都实施一刀切模式。笔者在接触工业设计专业近20年来,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笔者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工业设计教育现状做简要的概括与分析,如下:传统工业设计教育模式和弊端有:

  1.几乎是全国统一化的课程教学内容,有些高校只是课程名称不同,也是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没有设置具有当地区域特色课程的学习。这种统一化的教学内容由于缺少融入当地区域特色的课程,彰显不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文化,实施的一刀切模式很容易产生照抄照搬国外设计风格的现象,同时会逐渐淡漠中国文化的传承教育,所以走不出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日本之所以能走在世界前列,是因为该国家在重视设计的基础上,还保留和传承了本国的文化精髓,这一点值得我们反思。

  2.只注重课堂教学,学生缺少外出观察、实践的机会。由于课堂教学的视野范围比较狭隘,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利用旧的案例指导学生,教学内容没有更新,所以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够与时俱进。

  3.学生作品只能表达设计概念,缺少给予产业转化的途径。学生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通用的流程就是设计调研、绘制方案、制作模型、模型评估等,三、四年都在以同样的过程反复执行,在学习中不免会有些厌倦,必然不能深刻理解工业设计的教育宗旨,甚至认为工业设计学科只做外观和概念设计。甚至在就业前也会放弃该行业的工作意向。

  4.优秀学校的实验室只是摆设,学生未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作品进行生产加工。由于大多数时候只是概念效果表现,三、四年下来,学生缺少实践经验、充实感和成就感。

  二、工业设计专业“艺工结合”的实质

  “艺工结合”的工业设计教育理念首次由包豪斯学校校长格罗佩斯提出——坚持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他指出艺术家与手工艺匠人应同台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包豪斯在教学执行过程中其教学方法以手工艺的训练方法为基础——即学徒制方式,通过艺术的训练,使学生对材料、色彩、质感、肌理、结构等的视觉敏感性得到科学、准确的理解,向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复合型工业设计人才。该方法可以看作是现代工业设计专业“艺工结合”教学模式的雏形。包豪斯学校将“纯粹的艺术”和“实用的技术”进行联姻的教学方法,为以后的“艺工结合”教学模式树立了榜样。我国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发展比较成熟的江南大学受到“艺工结合”这一教育理念的熏陶,也逐渐完善地开展了“艺工结合”的工业设计教育模式。通过上述对包豪斯办学理念的回顾以及在我国国情条件下对江南大学工业设计教育模式的研究,工业设计“艺工结合”的含义和宗旨分析如下:工业设计“艺工结合”的设计和教育理念必须综合考虑艺术设计师、工程师和用户等所承担的角色给设计作品带来的影响,以提高作品产业化之后产品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象征价值。那么,在了解如何实现产品的这些价值之前先理解“艺工结合”的内涵。“艺工”结合一词中包含“艺术”“工学”“工程技术”三大方面的内容。首先,“艺术”的含义与造型视觉形象有着密切关联,它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无论艺术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都具有一定的共性——审美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意识形态的统一;而“艺工”结合中的“工”主要是指科学门类中的工学,人们通过研究和应用自然科学、社会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以此来对各领域中的方案设计和使用方式进行创新或改良的一门学科;另外也包含“工程技术”方面的含义,人们利用工程技术制造实用的物体或者工具,将物品的功能发挥出来以延伸或弥补人类的能力,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意在实用。设计中“艺工”结合的理念是将设计作品实现审美与实用的统一,在整个作品的制作过程中,设计师需集多重身份于一身——艺术家、工匠和工程师,创造出独具匠心的、“艺工结合”的设计作品,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作品的每个环节都遵守“艺工”结合的设计理念,设计出让多数人满意的产品。“艺工结合”的教育理念并非纯粹的艺术与工程技术的结合,它要融合人文、自然、社会科学等方面,研究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这都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为了实现上述教育目标,学校在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中必须围绕“艺工结合”这一核心宗旨展开,并在教学过程中“灌输”给学生这种“艺工结合”的学习理念,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具备综合专业素质的产品设计师,而不是一名只会绘制构想图的概念设计师。

  三、新时代下工业设计教育“艺工结合”新思维、新形式

  信息时代,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小,技术的迅猛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距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想要得到任何事物都那么轻而易举。多元化的社会使人们获得更加丰富充实的信息,那么,人们对周围事物的功能和审美判断能力也越来越强,换言之,大众也都在潜意识中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设计感。所以新时代条件下设计教育将逐渐普及,人们对工业设计与纯艺术设计的区分和认识也更加明确。设计发达了,人类文化的延续才能得到保障。设计文化的塑造需要设计教育来实现。工业设计是讲究创新的一种行业,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那么,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理念也要有创新理念。自从包豪斯开创了“艺工结合”这一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以来,各国院校纷纷效仿。但是,在当今新时代背景下顽固保守地坚持这一理念随波逐流而不寻求创新的话,培养出来的设计人才也会与社会脱轨。基于多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条件下,工业设计专业“艺工结合”的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使设计教育理念具有新的思维特征。笔者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就工业设计专业“艺工结合”的教育理念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新思维形式:

  (一)“艺工结合”要彰显地域性

  文化地域性彰显民族性,文化特征需要由当地人们的生活用品和生活意识形态来体现,而设计教育的目的是以人为本,为社会培养出类拔萃的有当地特色的设计人才,才能继承和发扬当地民族区域特色,将民族的文化精髓延续下去,民族文化设计发扬光大,“中国创造”之梦才能实现,从而将中国设计之路走向国际。我国各个区域的传统工艺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工艺技术。那么“艺工结合”的设计教育理念要求在继承传统文化技艺的基础上,借助当代的先进技术实现文化的升华。地域性“艺工结合”设计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需要在结合地域特点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的教育模式。设计教育要注重建立合理而新颖的课程结构、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训练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和掌握基本的创造原理、创造技法,培养学生对事物的选择能力、个性风格的表现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大的创造力。如广东地区的传统木雕、广绣、陶瓷等工艺对设计教育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木雕、广绣、陶瓷工艺等应用于设计中能提升产品的价值,并彰显传统文化气息,所以各个高校在设置设计教育相关课程时即可将这类工艺设置为必修课程,培养更加专业的工艺设计人才,使中国地域的传统工艺后继有人。设计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并能够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念,是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途径。并且聘请从事传统工艺领域设计、制作工作的专业工艺师到校任教。同时,学校要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平台,实现为社会生产服务的目标,学生如果不了解生产工艺,设计就不能转化成产品,设计的价值就无法实现。

  (二)“艺工结合”要体现个性化、多元化

  实现上述地域性“艺工结合”设计教育理念时,切忌采用一刀切模式,给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特长的机会,即选择学科方向。在课程的设置上,大一时所有方向的学生共同学习专业基础课,如设计美学、设计构成、设计表现技法、世界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等基础课程;大二时实施学科细分,选择学科方向,如课程设置有陶艺、木雕、皮具设计、家具设计、生活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等学科门类,做到因材施教,人才专业化、多元化,以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三)“艺工结合”要实施产业化

  工业设计专业重要的特点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设计作品得以产业转化,并能够在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过程中进行跟踪,这种形式的执行方法有:①校内建立工艺设计工厂或工作室,并在各商业网站上建立众筹平台,如:在京东网站上建立众筹派台,将作品公布于众,为设计作品的加工生产集资;②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学校委托企业加工设计作品,并给予市场推广。

  (四)“艺工结合”要走向国际化

  艺术无国界,设计也同样无国界。“艺工结合”的工业设计教育方法也需要融合和突破界限,才能更好的体现工业设计教育的本质,那么,“艺工结合”要走向国际化,实现中外合璧,开拓更广泛、更丰富的设计教育领域。例如:日本是一个重视陶瓷艺术发展的国家,在技术和艺术方面都有比较突出的成就。日本生活陶艺的发展在受中国、韩国、欧美等国家影响的同时也保持了自己设计的文化特色,使陶艺的发展更加繁荣。那么,在“艺工结合”的工业设计教育过程中,比如陶艺课程的教学,可以将陶瓷工程与艺术相结合,培养既懂得陶瓷工程又具有较好的艺术设计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就非常必要,以满足我国陶瓷行业发展的需要。学习国外,知己知彼,汲取精华,方可在设计教育中脱颖而出。

  四、结论

  在新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的教育思路需要寻求创新、与时俱进,使教育模式趋于市场产业化、国际化、个性化,并彰显地域化的特点。“艺工结合”方式的工业设计教育需要建立以创新为目标的设计研发平台,以工程训练为手段的实践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众筹或校企合作平台,形成“艺工结合”“产—学—研结合”的工业设计教育新思维、新形式已经迫在眉睫。

【工业设计艺工结合新思维、新形式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探讨水彩绘画的创新思维教育论文06-25

艺工结合的服装专业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论文06-25

关于广告学专业产学研结合机制的探讨论文07-03

关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保障条件的探讨论文06-26

无纸化考试的探讨论文06-25

探究创新思维与设计哲学论文07-04

机械创类新思维的培育论文07-03

雕塑艺术工业设计论文07-03

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的论文07-05

艺工融合在服装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意义论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