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奥尼亚自然哲学与古希腊原子论初探哲学论文

时间:2020-08-18 10:01:41 哲学 我要投稿

爱奥尼亚自然哲学与古希腊原子论初探哲学论文

  摘要:

爱奥尼亚自然哲学与古希腊原子论初探哲学论文

  爱奥尼亚自然哲学首先使哲学从宗教与神话当中独立出来,让人们发现自然是可以被认识和感知的。而古希腊的原子论则在科学上,比它以前和以后的任何学说都更加接近于近代的观点,成为了机械哲学的一种基础。其所蕴含的各种思想和观点,成为近代各种科学得以发生发展的萌芽,为近代科学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思维方式和概念框架,以及一些基本的规则与原理。

  关键词:

  古希腊;自然哲学;原子论

  今天我们在讨论古希腊哲学时,很容易联想到毕达哥拉斯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以至于我们对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古希腊哲学了解甚少,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事实上,古希腊爱奥尼亚自然哲学是最早从神话体系中脱离出来的欧洲思想学派,在这一基础上,诞生了古希腊原子论思想。

  一、爱奥尼亚自然哲学的由来及其发展

  哲学产生以前有一个史前阶段,即神话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古希腊人以神话的想象形式试图探索宇宙和自然万物的起源,来寻找万物的本源。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首先提出了“始基”的概念,或者说是世界的本原。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写道:“概而言之,本原的本质是指存在的终极根由与始基———万物都由它构成,开始由它产生,最后又化为它。”[1](P21)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源”这一说法,使哲学开始真正脱离了神话。在泰勒斯之后的阿纳克西曼德则提出了自己的命题:万物的本原是“无规定者”。什么是无规定者呢,实际上这是指在质上没有任何规定的东西。具体点说,“无限者”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一种没有固定形态或固定性质的原始物,同时它也不是事物某种共同属性的抽象。而他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则提出了以“无定形”的“气”作为万物的始基,并认为气有两种内在的动力,即稀散和浓聚。用劳埃德的话说:“他把一种解释事物从什么而来的理论与一种解释事物如何从其而来的明确说法,即通过稀释(rarefaction)与凝聚(condensation)的过程———结合了起来。”[2]可以说,他达到了米利都学派的最高峰。

  而接下来继承米利都学派这一思想的是爱菲斯学派,其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提出了“火是万物的本源”,而“变”则是火的基本性。这里的“火”不同于泰勒斯的“水”。这种“火”不是具体的物质,而是物质的运动。他充分运用了辩证法的思想,首次提出了逻各斯的概念,并将对立统一的观点贯彻其中。同时他又在论证始基特性的时候,提出了存在与非存在这对范畴,使始基范畴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他的这种流变哲学是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发展的重要成果,同时,他的“火”对万物始基问题所做出的辩证性探索,则是其超越米利都学派的新贡献,也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二、古希腊原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对于米利都学派和爱菲斯学派的观点,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以及他的学生芝诺却提出了不同的哲学观点。他们反对赫拉克利特对于存在的看法。

  他们认为,自然虽然处在不断的生灭变化之中,但是,支配世界表象的应该是一种根本的存在,即现象背后的本质,它是一种不变的存在。丹皮尔这样写道:“创造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可能设想可以从无中产生有,可以由非存在中产生存在,事实上,就不可能有非存在这种东西。”[3](P19)而芝诺则通过驳论的方式从反面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间断性和连续性,以及有限与无限的`矛盾,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之后多元论哲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恩培多克勒首先提出了四根说。他反对爱利亚学派对于存在的认识,提出存在不是唯一的。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土、水、火、气四元素,世界万物就是由不同的元素以不同量的混合物构成的。它们被认为是原始的基本的实体,在爱与憎的两种对立力量影响下可以产生变化。比他略晚一点的爱奥尼亚自然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同时也被认为是原子论的先驱之一,赞同这一观点,并提出了种子说。他认为:世界是由种子组成的,种子有各种形式、颜色和气味,其数目也是无限的,而每种种子具有一种不变的属性,正是这些种子的相互结合和分离造成了万物的生灭和变化,但种子本身又是不生不灭,且自己不动的,它是靠外在的精神性的始基奴斯来推动的。

  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哥拉也没有真正解决一与多、静与动的矛盾,但毫无疑问,他们为原子论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以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为主要代表的原子论者,一方面继承了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唯物主义传统,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成果,并重新回归了爱奥尼亚传统的一元论思想,提出了原子论。

  丹皮尔写道:“他们把另一种更为古老的单一元素假说发展成为一种原子说。”[3](P22)德谟克利特把万物的本源归为原子。他认为原子是微粒最小,不可分割的,或者说原子是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因而,所有原子的性质都是相同的,只有形状、体积和序列是不同的,正是这种不同,构成了各种不同的物质,也就形成了万事万物。

  但是,我们不能将这里的原子简单化,留基伯就强调原子是看不见的,在性质上是一种抽象的存在。

  黑格尔说:“一的原则完全是观念性,完全处于思想,即使我们也愿意说:原子存在。原子可以被当作物质的,但它是非感觉的,纯粹理智的。”[4](P322)在对待存在与非存在这对关系时,原子论者反对爱利亚学派“只有存在,没有非存在”的观点,并提出原子是存在,虚空是非存在,非存在并不是不存在,它也是一种存在,而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它相对于原子来说是非存在的,但是它本身又不是绝对的不存在,它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原子论者还在一与多、动与静、质与量的关系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后来的原子论者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更进一步完善这一学说,在质与量这对关系上,还提出了一个度的范畴,为解决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提供了思路。

  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古希腊哲学对于整个西方学和科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希腊的然哲学家们充分发挥了科学、探索和理性的思想来探讨世界,创造了古代唯物主义的一个高峰。爱奥尼亚自然哲学首先使哲学从宗教与神话当中独立出来,让人们发现自然是可以被认识和感知的。古腊的原子论则在科学上,比它以前和以后的任何说都更加接近于近代的观点,成为了机械哲学的种基础。从近现代科学诞生的历史看,古希腊自哲学成为它的直接渊源。它吸取了古希腊自然哲中很多具有重大价值的思想,并对其加以完善和展,因此,挖掘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希腊哲学,对于类文明的发展和当今社会的进步仍有巨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英)G。E。R·劳埃德。早期希腊科学:从泰勒斯到亚里士多德[M]。孙小淳,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3](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李珩,张今校,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爱奥尼亚自然哲学与古希腊原子论初探哲学论文】相关文章:

探究创新思维与设计哲学论文08-28

爱的哲学作文09-11

初品“爱的哲学”作文12-26

数学与哲学读书心得07-23

人生哲学的论文10-19

圆与缺的哲学作文11-30

《哲学与儿童》暑假读书心得07-17

圆与缺哲学的作文11-22

哲学与现实的差别随笔09-18

中小学教育衔接初探论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