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元宵节闹出文化味

时间:2022-12-12 23:05:02 元宵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元宵节闹出文化味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是春节传统长假的压轴戏,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节日,会不会过得有文化味呢?

让元宵节闹出文化味

  (一)吃汤圆

  汤圆,做为元宵节的一种吃食,是以节日为名,汤圆也称为元宵,用糯米粉制成面团,中间裹入馅料,团成圆形,吃时用水煮熟,在农历正月十五有吃汤圆的习俗,代表着合家团圆的意思。汤圆的馅料丰富多彩,咸甜荤素变化多端。汤团软糯美味、营养丰富、制作简单、流派纷呈,是传统饮食文化的代表。

  汤团以元宵命名,起源于隋朝。相传,隋炀帝在公元610年正月十五那一天晚上,在洛阳搭台歌舞与民同乐,并用实心的圆子,汤中撒糖,赐给臣下和歌姬作晚点食用。因这天恰好是元宵夜,故名元宵。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来历,民间还有种有趣的传说。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从此,元宵节吃元宵便成了一种传统。

  小时候,孩子们在一起盼望过春节,因为春节有好吃的、换新衣,元宵节吃元宵,小小汤圆,热热圆圆。

  (二)闹元宵

  闹是元宵节的民俗文化特征,显示了传统节日文化,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挂上彩灯、出门赏月、燃放烟火、猜灯谜,文人墨客赋诗吟诵,比字弄笔,一些地方增加了耍龙灯、刷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大太平鼓等活动,使得元宵节的文化味更浓,增加了民族文化的文化内涵与味道。

  元宵节是春节的一部分,元宵节是春节的压轴节日,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大江南北,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每到元宵节期间,人们都会走出家门,涌上街头,除了闹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敲舟山锣鼓……

  元宵节,何家团团圆圆吃汤圆,欢庆元宵节的文化氛围,元宵节的文化活动,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与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文化味更浓,更加展现中国传统佳节的文化内涵。

  如今已赋予汤圆以新的解释,那就是甜甜蜜蜜,团团圆圆,象征一家团圆,幸福美满,这种很符合人们的内心希望。元宵节因此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

  (三)文化味

  元宵节是中国民俗节日史上的一个源自传统农耕文化,原始宗教迷信色彩最少的民俗节日,也是一个以祈愿吉祥、欢乐、圆满乃至爱情自由为主题的季节性、娱乐性传统民间节日,是仅次于春节、中秋节的第三大节,若将元宵节看作春节的一部分,那么元宵节就是春节的高潮期:腊月二十三到春节前忙于准备节令物品,除夕到初十左右忙于团圆、拜年,人们都在出于礼俗要求和功利驱动而在家院内忙碌,期间大多数节俗活动都是庄重严肃或依照礼俗规范而进行的,元宵节的主要欢庆活动转向户外,以大规模的游艺娱乐活动为重,元宵节过完了,人们才觉得过完年了,元宵节不仅仅是娱乐,更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让元宵节闹出文化味。